倪岩娟 赵冰洁
(1.漳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系,福建漳州 363000)
(2.华侨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中心,福建泉州 362011)
Bowlby认为“依恋是抚养者与孩子之间一种特殊的情感连接,在维持婴儿的安全和生存方面具有直接意义,其重要性不亚于控制饮食和繁殖的行为系统。”[1]“尽管依恋行为在儿童早期特别突出,但是在人类从‘摇篮到坟墓’的一生中都存在依恋。”[2](131-134)成人依恋则是“成人对其童年早期依恋经验的回忆和再现,以及当前对童年依恋经验的评价。”[3]
早年生存于创伤性环境中的儿童,由于环境的不安全、敌意或威胁导致其情绪被剥夺、需要不能满足,从而在长大以后难以发展出适应良好的人格结果与功能,从而严重影响成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尤其“强调那些看似微小却长期持续的来自家庭内部的对儿童的情感虐待(忽视、照顾不当——如溺爱)所带来的创伤。”[4](10,26)成人期一旦面临应激刺激就容易表现出人际关系敏感、偏执、自卑、无能感、抑郁等反应方式。[5](40-42)有研究证明,青春期抑郁与依恋类型显著相关。[6](60-67)恐惧型依恋与自主易感性、专注型依恋与社会依赖易感性具有一致关系。[7](835-844)国内近年的研究表明,大学生的人际依恋风格和人际亲密能力关系密切,人际依恋风格对人际亲密能力有显著的影响。[8](10569-10571,10575)依恋焦虑与自尊和主观支持呈负相关,依恋回避与自尊和支持利用度均为负相关,大学生恋爱关系中的不安全对个体自尊和社会关系有影响。[9](247-249)国内外关于成人依恋的实证研究表明,依恋与总体心理良好状态、症状学及个人问题之间有关系。[10](113-115)
本研究主要探讨成人依恋和童年期经历的关系,并假设:儿童期创伤经历与成人依恋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大学生正处于成年早期阶段,按照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理论,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获得亲密感,而成人依恋关系从这一时期开始得以体现出来。而且大学生的同伴关系也是心理健康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鉴于此,探讨成人依恋及其童年期创伤经历之间的关系对大学生在疗愈早期心理创伤、完善自我人格和建立健康、安全的依恋关系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采取分层抽样,抽取华侨大学本科生为被试。共发放问卷566份,回收问卷560份,剔除无效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 51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1%,其中男263人(51.3%),女250人(48.7%),年龄18~25岁。
1.《自陈依恋量表(ECR-R)》中文版
该量表出自上海师范大学田瑞琪 2004年修订中文版,原量表是由Brennan等人1998年编制,分为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两个分量表,包括 36个题项,其中有10个反向记分,采用7级记分方式。记分方式为:奇数项的平均分为回避维度得分,偶数项的平均分为焦虑维度得分。回避维度 a系数为0.8055(p<0.01),焦虑维度a系数为0.8026(p<0.01),且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11]
虽然该量表在国外被广泛应用于婚姻关系中的成人依恋研究中,而国内已有的研究多以大学生作为被试,就这一点而言,恰恰说明了该量表对未来的亲密关系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5](40-42)
2.《童年期创伤问卷》(CTQ-SF)
该量表是自陈式问卷,回顾性评估儿童期的虐待经历,它包括25个临床条目和3个效度条目,每个条目都以“在我成长过程中……”开始。量表包括5个分量表——情感虐待、情感忽视、性虐待、躯体忽视、躯体虐待,采用Likert 5级评分标准,从“从来不是这样的”到“很多时候都是这样的”。分量表的评分为 5~25,以分量表内部各条目分之和作为分量表分,以分量表分之和作为 CTQ量表总分,评分越高,所报告的儿童虐待则越严重。其中有7道题是反向评分。[12](104-107)
我国的傅文青、姚树桥、赵幸福等人已经完成了该量表的效度检验,a系数为0.51~0.71,总分为0.60。对CTQ-SF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量表的5个因子模式符合原量表的理论构想。[13]
将上述两个量表合成一份问卷,并加入一些常用人口学变量,如年龄、性别、年级、专业等进行施测。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现场团体施测,当场收回问卷,作答时间约为15分钟。
用SPSS 16.0和AMOS 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表1 童年高、低创伤程度在成人依恋各维度上的比较
表1的结果显示:童年高、低创伤经历得分的大学生在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两个维度得分上均有显著差异,且童年高创伤程度的大学生得分高于童年低创伤程度的大学生。这表明童年高创伤程度的大学生的成人不安全依恋水平高于童年低创伤程度的大学生。
表2 高、低依恋回避得分在童年创伤经历各因子上的比较
表2的结果显示:高依恋回避组在情感虐待、躯体忽视和情感忽视三个因子上的得分比低依恋回避组的得分高,存在显著差异;而在性虐待和躯体虐待因子上无显著差异。这表明,高依恋回避大学生在情感虐待、躯体忽视和情感忽视程度高于低依恋回避得分的大学生。
表3 高、低依恋焦虑得分在童年创伤经历各因子上的比较
表3结果显示:高、低依恋焦虑得分的大学生在童年创伤经历各因子上均有显著差异,均为高依恋焦虑的大学生得分高于低依恋焦虑的大学生,这表明高依恋焦虑的大学生童年经历创伤程度高于低依恋焦虑的大学生。
情感虐待、躯体忽视和情感忽视与依恋回避呈现显著正相关;躯体虐待、情感虐待、躯体忽视和情感忽视与依恋焦虑均正相关显著,结果见表4。
表4 童年期创伤经历各因子与大学生成人依恋各维度之间的相关
根据上述各因子T检验和相关分析的结果,做大学生童年期创伤经历对成人依恋的回归分析结果显著,回归系数为0.81,见M1。
M1:童年能力与成人依恋的典型相关分析模型
M1显示,大学生在性虐待、躯体虐待、情感虐待、躯体忽视和情感忽视五个方面得分越高,则其成人依恋的回避维度和焦虑维度的得分越高,不安全依恋的程度也就越高。
由表1知,童年高创伤程度的大学生的成人不安全依恋水平高于童年低创伤程度的大学生。“在儿童期,重复创伤塑造并扭曲着人格”,[14]人格的塑造或扭曲对人的影响显而易见是长远而稳定的,而依恋是一种对威胁的长期反应模式,依恋行为如微笑、尖叫、哭等是人对恐惧的正常适应性反应。[15]因此,对童年期创伤经历体验高的人在成人早期人格趋于稳定的阶段有可能用童年期对创伤或恐惧的适应性反应模式来应对成人人际环境,从而导致不安全依恋行为的出现,甚至可能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或闪回现象,不利于良好亲密关系的建立。表2的结果显示,高依恋回避大学生在情感虐待、躯体忽视和情感忽视程度高于低依恋回避的大学生。这一结果表明被忽视、冷落的经验和精神暴力比责骂和殴打等虐待行为更可能造成成人依恋回避模式。父母是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榜样,在早期母婴依恋关系建立的过程中,由于父母在对待孩子的态度、情感表达和教养方式等方面的偏差以及孩子对自我的负性评价,使得儿童在社会学习的过程中习得了回避型的人际应对模式,以避免在亲密关系中体验到伤害,是一种生存适应性的学习、内化,发展到成年期逐渐强化或固定下来,形成非安全型的依恋关系模式。
M1回归分析结果说明了童年期创伤经历对成人依恋具有较高的预测力。这一结果为依恋关系应用于创伤治疗提供了可行性思路,通过对童年期创伤经历的心理重构,以达到重塑安全和健康的成人依恋关系的治疗目标。
依恋关系反映的是从早期的母婴关系到成人期的亲密伙伴关系,是主客体关系的呈现,即“我”与“他”(包括自我、他人和环境)的关系模式。按照客体关系理论,心理治疗并非去改变过去维度上的童年创伤经历的客观现实,而旨在立足此时此地去重新体验过去主观的客观现实,并赋予其新的诠释和意义。而主客体关系在心理治疗中主要投射为治疗工作同盟。早期创伤情境与治疗关系形成对应,会影响到临床干预的进程和效果。Mallinckrodt等人发现,“来访者童年与父母的关系以及他们现在的成人依恋倾向都能单独并很显著地预测了治疗工作同盟的惧怕感越少的来访者更愿意建立积极的咨访关系。”[17](497-504)通过治疗师与来访者的工作同盟关系的互动、冲突与调整,以及关系中的移情与投射作用,达到修复早期创伤情境中的主客体关系,达到成年亲密关系的融合。而且,学生的依恋风格可以部分预测寻求咨询的愿意程度。这为以关系为取向的治疗诊断和评估提供了可靠的实证依据,并且肯定了依恋理论在创伤治疗工作同盟的维系上具有重要意义。
[1]Bowlby J. Attachment and loss(Vol.1): A ttachment[M]. New York: Basic Books, 1982.
[2]吴薇莉,简渝嘉,方莉.成人依恋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
[3]吴薇莉,方莉.成人依恋测量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2).
[4]施琪嘉.创伤心理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
[5]傅文青,姚树桥,于宏华,等.儿童期创伤问卷在中国高校大学生中应用的信效度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
[6]Bifulco A., Moran PM, Ball C., L. Llie A. Adult attachment style ІІ: Its relationship to psychosocial depressive-vulnerability[J]. Socpsychiatry psychiatric Epidemiol, 2002(37).
[7]Murphy Barbara, Bates B len W. Adult attachment style and vulnerability to Depression[J]. Person. Individ: Di/J Vol, 1997(6).
[8]魏世平,李彦章.大学生人际依恋风格及与人际亲密能力的相关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52).
[9]何影,张亚林,杨海燕,李丽,张迎黎.几种常用家庭暴力评估工具介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2).
[10]汤芙蓉,刘敏.成人依恋与心理健康问题研究[J].宜宾学院学报,2008(8).
[11]田瑞琪.大学生成人依恋的测量及相关人格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
[12]李涛,王庭照,徐光兴.成人依恋及其特征探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0(9).
[13]姜文娟.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的儿童期创伤与分离体验的相关性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4]Herman J, L. Trauma and Recovery[M].New York: Basic Books, 1997.
[15]陈宏,李秀英.不安全性依恋的致病机制研究[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3(4).
[16]李小龙.创伤对治疗关系的影响[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0(4).
[17]Mallinckrodt, B. King. J.L.& Coble, H, M. Family dysfunction, alexithyma, and Client Attachment to Therapist[J].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l99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