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中共咸阳市委党校,陕西咸阳712000)
从单向度到共享式
——发展模式的逻辑演变及其现实要求
王芳
(中共咸阳市委党校,陕西咸阳712000)
二战以来,人类社会在发展模式的演进过程中经历了由物到人的重大历史转变,逐步确立了“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揭示出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共享式发展是对传统的见物不见人的单向度增长模式的否定,其本质是倡行发展的均衡、公平与普惠,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共享式发展道路,顺应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势,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我们要积极探索共享式发展的现实路径,有效应对我国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发展模式;单向度;共享式发展;人的全面发展
2011年9月4日习近平同志在致亚洲政党“发展与社会共享”专题会议的贺信中指出:“我们将继续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①表明了我党将坚定不移地带领全国人民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共享式发展道路。回顾二战以来人类社会发展模式的的演进历程,探索总结我国在发展问题上的得失利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破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难题,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健康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二战以来人类社会发展理念的历史演进。在当代,关于发展问题的系统研究始于二战之后。二战使全球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战后各国为了尽快走出战争阴影,纷纷致力于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以什么样的发展理念、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模式进行发展成了各国面临的重大抉择。在关于发展的本质、功能、主题、价值、战略等一系列理论的揭示过程中,人类发展理念和模式经历了由物到人的根本转变,大体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阶段。二战后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发展经济学的经济增长论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在其看来,发展就等同于经济增长,即G D P总量和人均G D P的增长。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各个国家的经济迅速增长,综合国力大幅提高,为各国迅速走出战争阴影、尽快恢复经济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其局限性和弊端开始显现,一些国家出现了“有增长而无发展”的严重后果。在这些国家,经济总量虽然有较大程度的增加,但民众的生活质量却没有得到根本改善,相反还出现了诸如高增长下的分配不公、社会腐败、环境恶化、道德沦丧等一系列的社会负效应。究其原因就在于没有把“发展”与“增长”区别开,并把经济增长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最重要的标志,形成了以G D P增长为核心的单向度发展模式。
第二个阶段是追求经济与自然协同发展的阶段。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随着国际经济秩序和政治格局的重大变化,发展理论研究的视角和框架也从单向度的经济增长逐步向经济与自然协同发展转变。1972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四位年轻科学家撰写了《增长的极限》一书,第一次向人们展示了在一个有限的星球上无止境地追求增长所带来的后果,批判单纯的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理论。他们在对生态环境研究的基础上,揭示出人类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共生关系、经济发展与自然保护之间的协调关系,把自然的因素融入社会发展的系统中,有助于人们从用G D P衡量一切的片面的经济发展模式中走出来。但其局限性在于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对经济社会发展所造成的影响,低估了科技进步的作用和速度,始终不能对旧有的发展模式进行彻底突破。
第三阶段是追求经济、自然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阶段。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许多发展经济学家开始意识到,发展不仅要注重经济效益,也要注重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长篇报告,在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观。尽管发展的主题仍然是经济,但是人类已经开始意识到在重视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同时,也要重视社会关系的改善,重视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的解决,提出了有关政治改革与社会参与的建议,甚至初步提到人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问题。可持续发展观是对传统的以经济增长为单一衡量指标的发展模式的一种扬弃。它强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适度”发展,即人口的适度增长、生产的适度进步以及生活上的适度消费,以此来保护资源环境,实现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
第四个阶段是以人为核心的综合的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的发展理念进入到一个更高更新的层面,就是以人的发展作为发展的本质主题。这是人类在反思发展问题的过程中把视角从“物”转向“人”的质的飞跃。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0年以来每年发表的《人类发展报告》,确立了一种新的度量发展的标准——人类发展指数H D I,由预期寿命、人均收入、成人识字率、各级学校入学率等具体指标组成。1995年在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发展首脑会议上更是明确指出:社会发展“以人为中心”;“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改善和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质量”。“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是发展观上的历史性变革。如果说综合发展观实现了“发展”概念的外延由狭义到广义的扩大,那么“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则实现了发展目标和发展中心的转移,体现了从单向度的经济发展向人的全面发展的突破性变革。
2.我国发展模式的历史沿革。建国后,我国在发展理念、发展方式等方面经历了艰辛的探索,大体分为三个历史时期: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我们在发展中主要强调经济增长尤其是工业优先增长。这种发展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顺应了新政权建立初期通过工业化奠定发展初步基础的要求,为今后的发展进行了一定量的积累。但随着发展的推进其弊端也越来越明显,由于采取外延式和粗放式的发展方式,导致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经济结构严重失衡,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发展迟缓,农村发展严重滞后,城市化进程十分缓慢。二是对资源的配置和利用十分低下,造成了大量人力、财力、物力的浪费,形成有量无质的被动局面。三是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及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明显脱节,加之人口的过度膨胀,经济发展的滞后,到改革开放前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相适应的矛盾十分严重。
改革开放后到上世纪末,我们从根本上转变了发展思路,注重强调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相统一,并把发展放在了首要位置。提出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等一系列重要论断,在新的发展理念下,我们对传统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扬弃,不再过分强调工农业总产值指标,而是更加注重能够全面反映经济发展的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积极推进发展方式从粗放向集约转变,国民生产总值有了大幅度提高。但由于长期以来我们采取非均衡的发展战略和效益优先的发展原则,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不同程度忽视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人的自身发展与生态环境发展之间的协调统一,从本质上讲又陷入了唯G D P论的误区。因此,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和矛盾。最明显的就是发展的不协调和不平衡问题,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掠夺式破坏,尤其是不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没有从根本上做到以人为本。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们党在借鉴人类社会发展经验教训,总结我国发展的实践,对国际、国内新形势进行科学判断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著名发展经济学家希尔斯在提到发展的基本问题时指出:“一国发展方面的问题是:贫困情况怎样?失业情况怎样?不平等的情况怎样?如果这三方面都显著地减少了,那么毫无疑问,该国处于发展阶段,如果这些中心问题中某一个或两个问题变得更糟糕了,尤其是三个问题都变得更糟了,那么称这种情况为发展是令人困惑的。”②因此,发展必须表现在经济增长、政治民主、生活质量、财富分配等这些品质上的全面进步。科学发展观围绕发展这个中心问题进行了科学的诠释和富有创造性的探索。从理论结构上看,它强调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发展是包括经济、社会、生态与人等诸要素相互协调运行的过程,而不是某一要素的单向度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和我党关于社会发展理论的一大创新。从实践要求上看,它要求我们在实践过程中摒弃“见物不见人”的错误方法,避免只增长不发展的畸形发展模式,表明我们党对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发展途径的认识已经从简单的经济层面上升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新高度。
1.单向度与共享式发展的内涵。单向度理论是法兰克福学派左翼主要代表人物马尔库塞提出的,在其代表作《单向度的人》中,作者通过对异化的研究,指出在当代工业社会里,技术理性=社会财富的增长=现代性奴役的扩展=单向度的人,其本质在于批判发达工业社会中人的极端异化的生存方式,揭示出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机械化、工业化使人们在享受富裕物质生活的同时,也使人们的需求、愿望、生活标准趋于同化,整个社会只注重技术向度和物质向度,不注重人应有的价值取向问题,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本应具有的个性、否定性、批判性、超越性和创造性逐渐被消解,在社会发展中人们不再追求自由而全面发展,最终沦为了物质的奴隶。伴随着发达工业社会现代化的加速和完善,这种异化达到了整个社会的灵魂深处,以至于整个社会都成了物欲横流的单向度社会。
虽然《单向度的人》以西方发达工业社会为分析主体,但我们在其中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尽管我们至今仍未达到马尔库塞当时所说的发达工业社会,但发展的痕迹中已有许多的相似之处。实践证明,不论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只要进入发达工业社会阶段,单向度的变化趋势都会显现。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的中后期,经济社会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追求人的自身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呈现出的显著特点就是需求的多样性和需求层次的升级性,但又必须同时兼顾整个社会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如果说在需求的低层次阶段,人们更看重G D P指标还有一定的合理因素的话,那么到了需求的高层次阶段,人们更看重的则是自身的发展问题。马克思早在《资本论》中谈到未来社会时就明确指出,新社会是比资本主义社会“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③由此可见,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不仅是马克思主义者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趋势。我国要顺应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势,从根本上超越人和社会发展的“单向度”,就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走共享式的发展道路。
“共享式”的概念是2007年由亚洲开发银行首先提出来的,当时是“共享式增长”(后被译为“包容式增长”),即为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其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胡锦涛总书记先后数次就“包容性”相关话题发表过讲话。第一次是2010年9月出席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时,发表了题为《深化交流合作,实现包容性增长》的致辞,他指出,“实现包容性增长,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④并强调我们要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在社会公平、机会平等、民众参与的基础上努力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2011年4月15日的亚洲博鳌论坛上,总书记再次发表了以“包容性发展:共同议程与全新挑战”为主题的演讲,阐述了中国对这一概念的看法以及中国在“包容性发展”上的实践。“包容性发展”与“包容性增长”相比较,其内涵更加丰富,它体现的最突出的两个方面就是“参与”和“共享”。也就是说,只有在所有社会成员能够“参与”和“共享”时,经济发展才具有积极意义,才能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由此可见共享性是包容性发展的主要特征,体现了包容性发展的普遍特质,因此,包容性发展实质上就是“共享式发展”。共享是发展的意义和目的所在,没有共享,经济增长不但没有意义,而且是有害的,必然导致社会分裂和动荡。“共享式发展”的本质是发展的均衡、公平与普惠,对于解决目前我国发展中的种种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价值。
2.中国实际决定必须走共享式发展道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单向度问题。2002年—2007年,中国年均经济增速高达11.65%,尤其2006年、2007年更是达到了12.7%和14.2%的增长。2008年全球出现了金融危机,国际周边环境也影响到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但我国仍然保持了9.0%的增长态势,2010年甚至高达10.3%。但高增长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问题:一是生态的严重破坏,资源的极大浪费,环境的重度污染,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急需调整等。二是整个社会的功利化、浮躁化明显,许多人只注重眼前利益而不再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物质财富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尺,社会价值及人的价值追求发生扭曲。三是社会的安全感和群众的幸福感在下降,从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到老百姓每时每刻身临其中的食品安全、药品安全、投资安全问题等,无一不在削弱着群众的幸福感。四是社会阶层分化,社会对立冲突加剧。经济地位的不同致使不同社会阶层间的差距逐步拉大,社会阶层的分化、固化又导致了利益团体的多层次化和价值追求的多元化,由此引发的矛盾冲突日趋激烈。这些都表明一味强调经济发展、片面追求速度效率、过分夸大技术作用将会导致发展结果与发展初衷的严重相悖,也会给我们的发展造成严重隐患。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的转轨变型、所有制多元化、各种矛盾凸显的新时期。利益的失衡、观念的交错和情绪的失控,致使各种不利于发展与和谐的因素开始聚集,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稳定的大局。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由收入差距而引发的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西蒙·库茨涅兹曾在其著名的倒U曲线假说中运用实证方法研究论述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中,伴随着经济增长,收入差距呈现先扩大后缩小或先恶化后改进的趋势。邓小平同志1993年就指出收入差距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的。改革开放以来,非均衡发展与台阶式发展理论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创造了条件,逐步打破了原有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格局。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将目前中国社会分成十个阶层,这十个阶层是在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基础上由旧的社会阶层演变、分化而产生的。列宁说过,利益牵动每个人的神经。不同阶层的利益目的不同,维护自身利益的方式不同,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及冲突日益严重,已经对社会和谐造成严重影响,“巴西陷阱”和印度的政局变化早就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正是基于对收入差距扩大问题的清醒认识,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努力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人民日报》2011年2月连续刊发四篇文章都是直指国内收入差距问题。
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的根本在于体制转型。既需要准确把握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时代要求,又要注重整个社会发展的均衡性,尤其是防止特殊利益集团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绊脚石,只有在平等、参与、共享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从根本上超越“单向度的人”,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让每个公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只有走“共享式发展”道路,实行“共享式发展”模式,才能有效避免不利于发展的各种问题的产生,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不断提升全体人民的幸福指数,推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马克思人学思想的一个根本观点,就是把人和人的发展放在特定的社会历史过程中加以考虑。社会是以一定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类生活共同体,是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活动的有机结合。社会的主体是人,所以,社会的发展最终体现在人的全面发展上。在私有制条件下,人类异化的一种基本的表现形式就是强烈的物欲,当私有制发展到资本主义形态,异化也被推到“物化”的极致,在极端物化状态下,人对物的占有欲无限膨胀,成为马尔库塞所讲的“单向度的人”。因此,社会主义必须正确理解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需要。改革开放及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使人们从“依附型”到“独立型”、从“封闭型”向“开放性”发展,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也正在由“生存型”阶段转向以追求人的自身发展为主要诉求的“发展型”阶段,在这种状态下,不同的利益诉求和价值取向竞相迸发,社会在分化与整合中寻求共识。走共享式发展道路,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我党执政为民的根本体现,不仅反映出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而且能够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我们要积极探索共享式发展的有效途径,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1.以重塑理念为先导,真正建立起以人为核心的社会发展指标体系,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和依据。虽然从理论上讲,经济的增长可以产生波及效应,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弱势群体及贫困问题,但实践证明GDP的增长并不能必然地减少绝对贫困、缩小收入差距,更不必然导致人的全面发展,如果忽视了这一点,就会出现经济增长的“异化”。近年来,我们很多人对以人为本并不陌生,但在社会发展的现实过程中却并没有真正理解其深刻内涵,总是有意或无意地偏向于经济的增长而偏离了这一发展核心。一个社会发展的最高尺度应该是让人民充分地参与和分享发展的成果,因此,要从思想上彻底淡化唯G D P增长的考核指标体系,建立全新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新的指标体系中,必须把人放在核心位置。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同时,把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特别是人的创造力的发展,提到重要的位置上来。要以国民幸福指数、基尼系数、社会保障覆盖率等为核心建立能够全面反映以人为本的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确保经济发展的成果能惠及整个社会和不同阶层的群体。
2.以均衡发展为要求,想方设法缩小收入差距,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加合理的发展格局。目前我国的收入差距主要表现为行业、地区、城乡之间收入,企业内部收入以及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等。收入差距直观地反映出贫富差距问题。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从正面理解,贫富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能力的高低、投入的多少和贡献的大小。因此,合理的差距,是效率的体现,也是发展的动力,能够激发人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负面理解,不是建立在完全公平基础上的各种不合理差距,假如客观原因或社会不公正等因素在其中占的比重大,不仅不能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会造成心理失衡,引发社会矛盾,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更为严重的是贫富差距背后所掩藏的思想意识的差距、道德伦理的缺失。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政策、体制机制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从建立健全合理的分配制度入手,促进经济社会均衡发展、平稳转型。当前,尤其需要进一步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收入分配调整与经济结构调整的关系。
3.以平等有序参与为原则,不断完善公平正义的社会管理体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公平正义植根于人们的道德观念中,体现在社会的法律规范里,是人类社会的普世价值,人的本质特性的根本体现。建立在公平正义基础上的发展是经济公正、政治公正、文化公正的发展,是共享社会成果的发展,也是责任分担、利益补偿的发展。公平正义的核心是制度的公平正义,而制度的本质在于调整社会各种权利和权力之间的关系。著名的“亨廷顿悖论”指出经济的发展,集团的分化,利益的冲突,价值观的转变以及民众参与期望的提高,这些急剧的变化如果远远超过了政治体制的承受能力,将直接导致社会的紊乱。要想走出这一悖论必须在公平正义的前提下,通过建立科学的体制、机制分好社会财富这个大蛋糕,妥善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不同阶层的利益矛盾和社会其他矛盾,避免和防止出现权力和资本勾结形成的特殊利益集团剥夺民众的各种权益,让各阶层人民都在平等、有序的基础上充分参与社会管理的各方面,使公平正义由理想变成现实,由潜在变成显在,把维护和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作为衡量党和政府各级组织是否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试金石。
4.以普惠发展为目的,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优越的社会环境。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从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发展”,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更加关注民生,就体现在执政理念的变化中。当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时,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新的短缺日益突出。更加关注民生,着力解决好民生问题,让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普惠于民,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的重中之重,又是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诸方面建设的着力点。为此,必须把优先发展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作为基础性工程;把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作为根本性问题;继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切实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水平;进一步拓宽基本医疗卫生的覆盖面,不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创新和完善社会管理各项体制机制,确保社会安定团结,以优良的社会环境和社会条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注释:
①习近平:《致亚洲政党"发展与社会共享"专题会议的贺信》,《人民日报》,2011年09月05日。
②左小蕾:《G D P发展目标可下岗发展“共享性”经济》,《中国证券报》,2010年10月14日。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39页。
④胡锦涛:《深化交流合作实现包容性增长》,《人民日报》,2010年09月17日。
[1]林毅夫,庄巨忠,汤敏,林暾.以共享式增长促进社会和谐[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
[2]刘继.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3]常黎峰.科学发展:人类文明演进的必然要求[E B/O L]. (2008-11-1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4]宋福范.邓小平晚年对中国发展道路的反思[N].学习时报,2009-06-29.
[5]“包容性增长”的核心是公平与合理[N].南方日报, 2010-09-29.
[6]汤剑波.分配正义的三个前提性条件[J].哲学动态, 2011,(3).
[责任编辑:黎峰]
C 91
A
1002-7408(2012)07-0012-03
王芳(1970-),女,陕西咸阳人,中共咸阳市委党校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