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田贵鹏
尊重传统 加快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文/田贵鹏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站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高度,提出了“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指导思想,要求“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保护利用、普及弘扬并重,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几千年来绵延不绝,是中华民族当之无愧的瑰宝。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调动各级各类优秀传统文化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保障和智力支持。
一是弘扬民族文化,激发爱国热情。民族文化是本民族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集中反映,深深植根于群众心中,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是提升国际影响力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在全社会范围内通过各种媒介、各种形式积极主动地担负起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才能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形成尊重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不断增强文化自信,进一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到繁荣民族文化的队伍中来,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
二是改进教育方式,扩大培养规模。应加大全国各级各类院校对文化人才的培养力度,不断完善学科设置,改进教育方式,把现代技术和历史实物结合起来,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去亲身感受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不断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同时还要不断扩大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规模,努力培养出符合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的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优秀文化人才。
三是拓宽发现渠道,破除机制障碍。要重视传统文化在民间的生存状态,坚持拓宽人才发现渠道,让那些深埋在群众之中,有一技之长的民间文化人才脱颖而出。相关部门应努力营造人尽其才的工作氛围和工作环境,敢于打破体制机制障碍,在人员编制、岗位设置等方面给予特殊关照,提高他们的待遇,让各级各类文化人才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和领域中扎实工作。
四是注重成果转化,尊重优秀人才。充分利用多种媒体、手段和措施为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搭建平台,让优秀的民族文化走进普通百姓家里,走到百姓的心中,努力在全社会领域内形成尊重文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局面。让从事与传统文化有关的人才在自己的工作中得到满足,受到尊重,不断增强优秀传统文化人才的自豪感和使命感,使其乐于为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毕生精力。
(作者单位:抚顺市新抚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