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唯物史观基本观点评析苏联解体

2012-12-22 09:26栾文莲
党政研究 2012年3期
关键词:戈尔巴乔夫解体苏联

栾文莲

运用唯物史观基本观点评析苏联解体

栾文莲

将苏联剧变、解体的原因总的归结于“斯大林-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论点是错误的。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苏联解体进行分析即可发现,其原因在于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联从根本上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所阐述的建立、建设社会主义的原则。放弃了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改变了社会主义改革自我完善的性质;改变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政治路线;抛弃了马列主义指导思想;修改宪法,改变了社会主义性质。其结果必致亡党亡国。

苏联解体;唯物史观;戈尔巴乔夫

关于苏联解体原因问题,有观点认为“剧变的根本原因在于斯大林-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制度本身”,〔1〕认为这一认识是坚持了唯物史观。而对于戈尔巴乔夫等应当承担主要责任的观点,则认为是强调了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是唯心史观。到今天,关于苏联解体的原因,这方面的著作和文章作了很多的研究和论述,“但是深入探究,就可以看到对根本的、决定的、关键性的因素的看法存在深刻的分歧,这个分歧涉及持什么历史观的问题”。〔2〕

本文认为,持苏联剧变、解体的“根本原因在于斯大林-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论点是错误的,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理解是不完整、不准确的。

本文试阐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并联系苏联剧变进行分析。一方面,苏联的剧变本身就是根本违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科学理论。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要准确、完整地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原理、观点、方法研究问题,这样才能得出合乎历史发展的结论。

(一)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两大发现,也是两大贡献。以往主宰历史进程的理论是唯心主义。而马克思第一次发现和形成了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并用以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得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科学真理。马克思在考察了资本主义现实的物质利益矛盾,又进而考察了以往的全部的人类历史后,得出:“以往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3〕1883年,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德文第一版中,对这个原理做了更确切的表述:“以往的全部历史,除原始状态外,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4〕恩格斯说:“这两个伟大的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开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都应当归功于马克思。由于这两个发现,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5〕

在无产阶级消灭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取得社会主义胜利后,在社会主义这个过渡时期怎样巩固和保障无产阶级政权,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也作了论述。 《哥达纲领批判》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列宁也指出:“在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有一个过渡时期,……这个过渡时期不能不是衰亡着的资本主义与生长着的共产主义彼此斗争的时期”。〔6〕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在谈到用无产阶级专政保证人民政权时指出:“依靠无产阶级专政保卫社会主义制度,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马克思说过,阶级斗争学说不是他的发明,真正的发明是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历史经验证明,刚刚掌握政权的新兴阶级,一般来说,总是弱于敌对阶级的力量,因此要用专政的手段来巩固政权。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这就是人民民主专政。运用人民民主专政的力量,巩固人民的政权,是正义的事情,没有什么输理的地方。”

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之一。虽然在社会主义建设条件下,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被消灭,虽然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虽然也曾犯有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但还是应当清醒地看到,阶级和阶级斗争是始终存在于社会主义发展的整个阶段的,来自内部和外部的敌对势力总是企图毁灭社会主义和无产阶级的政权。

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上述观点来分析苏联演变、苏联解体。1985年3月到1991年12月,是苏联由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演变直至解体的时期。特别是1987年戈尔巴乔夫提出“新思维”,以及1988年苏共十九次代表大会提出“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后,加速了苏联演变、解体的进程。事实标志是:

1.放弃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推行议会制度。以“一切权利归苏维埃”的名义,不要党的领导。提出要区分党和国家机关的职能,决定在全联盟、加盟共和国和自治共和国建立“人民代表大会”,从中选出最高苏维埃,规定人民代表的选举实行“自由选举”和差额选举。最后,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法律,修改苏联宪法和选举法,并在1989年初进行了全联盟的苏联人民代表的选举运动。从此以后,苏共中央失去了对国家政权的领导,不再成为国家大事的决策中心。

2.改变了改革的内容、性质。提出“根本改造整个社会大厦”,改变了社会主义改革的自我完善的性质,把改革变成对社会主义的改造。戈尔巴乔夫在1989年11月26日发表《社会主义思想与革命性改革》的文章认为,原来以为改革“只是纠正社会机制的部分扭曲现象”,“只是完善过去几十年间形成的制度”,现在看来“必须根本改造整个社会大厦,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

3.改变了苏共党的性质。提出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改变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政治路线。苏共第十九次代表大会提出“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作为苏共的奋斗目标。在1990年7月苏共二十八大通过的声明《走向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党章以及其他一系列决议,使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

4.由于苏共党的性质变化,就抛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党的唯一的指导思想。因而它不再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也就根本放弃了无产阶级专政。

5.修改宪法,从国家根本大法上否定共产党的领导,改变公有制的原则,改变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1990年2月苏共中央全会上,戈尔巴乔夫提出党的地位“不应当通过宪法来强行合法化”。全会的文件宣布“全民的法制国家排除任何一个阶级的专政”,“社会的发展不排除再建立若干政党的可能性”。还表示“苏共不谋求垄断权”,提出苏共从执政党转变为议会党。

以上表明,曾经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夺取并掌握国家政权的苏共,从根本上违反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历史观所阐述的建立、建设社会主义的原则。苏联演变、苏联解体的决定性因素是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共领导集团背离科学社会主义,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从而放弃无产阶级专政,放弃共产党的领导,最终放弃对统一国家的主权。

(二)

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还认为,这些“互相斗争的社会阶级在任何时候都是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产物,一句话,都是自己时代的经济关系的产物;因而每一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成现实基础。每一个历史时期的由法的设施和政治设施以及宗教的、哲学的和其他的观念形式所构成的全部上层建筑,归根到底都应由这个基础来说明。”〔7〕恩格斯在1877年写的《卡尔·马克思》中指出:“历史破天荒第一次被置于它的真正基础上,一个很明显的而以前完全被人忽略的事实,即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就是说首先必须劳动,然后才能争取统治,从事政治、宗教和哲学等等。”〔8〕

恩格斯接着写到:“这种新的历史观,对于社会主义的观点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证明了,至今的全部历史都是在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中发展的。”他认为,这只是因为人类发展的以前一切阶段上,生产还很不发达。而由于现时生产力的发展,资产阶级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危机的产生表明它是生产发展的障碍。历史的领导权转到无产阶级手中,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消灭一切阶级统治,那时,它不仅参加社会的生产,还要参加社会的分配和管理,使社会财富的增长满足社会成员一切合理的需要。〔9〕

上述基本原理首先说明阶级的存在是由社会中人们之间一定的经济地位、生产关系决定的。每一历史时期的上层建筑应由其经济基础来说明。还说明取得社会主义胜利,取得无产阶级政权的执政党要致力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巩固社会主义物质基础。促进全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以满足他们一切合理需要。传承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理论、总结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邓小平进一步指出:“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科学社会主义原理认为,社会主义是一种不断改革的运动。对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的部分,上层建筑不适合经济基础的部分进行改革,使社会主义充满活力。改革的性质就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进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目的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正确的方法和道路。

运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上述原理联系苏联剧变、苏联解体,1985-1990年苏联的经济建设和改革,首先没有很好总结经验教训,没有认清苏联经济体制中首要的问题,而作出了错误的改革决策。其次,把苏联经济管理体制中的问题,把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归咎于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使改革转向改制。以所谓“改革”的名义实施私有化计划,破坏瓦解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所谓的“500天计划”是把国家推向资本主义深渊,加快国家解体的加速器。

总结苏联70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首先我们应当肯定它取得的成就,到20世纪70-80年代,号称自己达到发达社会主义的水平,成为世界上与美国相抗衡的另一个超级大国。它的经济总量是超强的,但是内部结构存在严重问题。如经济结构主要是轻、重工业产业结构的比例关系不合理,军工产业与民用生活产品产业的关系不合理;国家更多地把财力物力用于军工产业,对外扩张,和另一个超级大国抗衡。而把发展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轻工业、农业等放在次要位置,发生短缺经济现象。所有制结构单一,企业缺乏内在的发展动力,没有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存的市场经济竞争结构。苏联的科技水平很高,特别在航空航天、核技术等方面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但它没有很好地把科技进步与生产结合,没有形成科技进步的产业优势。而且信息技术、计算机产业在20世纪80年代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这些问题说明在苏联国内,以及苏联与周边国家、与世界其他国家没有形成合理的分工地位。经济结构失衡,未完成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向集约的转变。到80年代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浪潮中,没有给自己建立起健康发展的经济环境。因而,这时苏联经济开始有所下降。客观上存在着根本改革的必要性。

实际上,这时苏联的问题是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问题,通过改革和调整是能够解决的。1985-1990年的改革,首先就要总结苏联以往改革的经验、教训;观察当代世界新的发展趋向,经济、科技新的发展变化,制定俄罗斯改革的战略,实施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战略。但是,事实却是改革发生导向错误,从改革到改制,从改制走向解体。

1.加速战略没有改变苏联偏重于重工业的经济结构。1985年,戈尔巴乔夫所实施的加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重蹈优先发展重工业这个苏联经济结构不合理的覆辙,而不是以给人民更多实惠,继续提高人民生活的水平和质量为出发点,改革的社会基础没有得到应有的巩固。同时,轻工业品,日用消费品对市场的刺激最敏感,对从计划转向市场的改革效果最直接。而顽固地从重工业发展的老路开始,使建立市场经济的改革打了折扣。

2.形成市场竞争主体的企业改革夭折。1987年6月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了苏联历史上第一个《企业法》。这是一个把企业逐步推进到市场经济中的计划,设想用5年时间进行企业体制改革。

但是,随着苏共1987-1988年提出“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一些自由化思潮沉渣泛起,出现对《企业法》改革的速度和建立什么样的管理体制的分歧意见。激进改革派要求加快改革步伐,大大减少国家订货的指标。否认国家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宏观指导。但实际领导国家经济工作的一些领导人则呼吁改革要循序渐进,避免对社会造成大的波动。对于两种意见的争论,戈尔巴乔夫支持激进改革派的主张,他指责部长会议的改革计划是保守和复旧的。

于是,进一步主张完全放弃国家计划,要求尽快减少国家订货,把企业完全推向市场。但在市场关系还没有建立的情况下,相当多的企业陷入既没有国家订货又得不到市场订货的困境中,生产受到极大的影响。在《企业法》未涉及产权问题的情况下,激进改革派主张给予企业领导人更大的权利,而产权的虚置导致管理的真空。在新体制没有建立起来,旧的管理体制没有完全改变的情况下,国家很快失去对经济单位的管理。

事实上,激进改革的主张是要建立自由市场经济,而否认国家对企业的宏观管理。私有企业制度是形成他们主张的民主制度、自由市场经济制度的基础。

3.私有化改革计划。自由化、激进派把公有制经济由于具体的体制和运行机制而出现的缺点、问题,说成是公有制本身必然带来的。提出私有化是振兴经济的唯一出路,把改革的对象指向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要求进行“非国家化”改革。戈尔巴乔夫支持这种主张,他于1990年8月18日《在敖得萨军区的讲话》中说:“目前国家所有制的这种垄断性的统治,是经济危机状况的主要原因和摆脱这种危机的主要障碍。” “这种所有制形式是行政命令体制的基础,这个体制束缚我们整个社会,不打破这种体制,国家根本不可能复兴和革新。到现在为止,已经采取的各种安排正常经济关系,建立真正的市场的做法,由于维持着国家所有制的垄断,全部遭到了失败。因此,主要而又刻不容缓的任务是通过财产非国家化,取消垄断,全面改革所有制关系。”

他们的逻辑就是,打着进行市场经济改革的名义,认为公有制经济、国家所有制经济与市场不相容,私有制是市场经济的唯一基础,从而把私有化作为建立市场经济的前提。

4.“500天纲领”是把国家迅速过渡到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计划。500天纲领是得到总统戈尔巴乔夫的支持,流传广,毒害大的向自由的、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过渡的纲领。它违背经济规律,违背市场经济规律,更不符合苏联的国情。它以新自由主义理论为指导,采取激进的方法推行经济市场化、自由化、私有化。实现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转轨。首要的步骤就是国家财产的私有化,认为只要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市场就能发挥作用,鼓吹私人企业制度。因而对国家经济的基础——国有企业进行私有化。然后全面放开价格,让市场自发调节经济运行。同时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价格高涨条件下,居民消费持续低迷,需求不旺压缩了企业的生产,而在紧缩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下,企业得不到资金支持,经济运行进入死胡同。

500天纲领成为反社会主义、民主派等搞垮苏联的势力利用来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而根本不顾国家经济遇到巨大困难,国民经济即将崩溃。1990年冬,政府向总统提出国家经济遇到非常困难的局面,其发展前景不可预料,1991年的经济应该怎么办的问题,要求讨论。而在召开各加盟共和国代表、各部部长、人民代表和应邀出席者的会议上,却出人意料地下发类似“500天”方案的材料。“采取这样的措施,是为了引导会议丢开具体问题不去解决,也根本不管几个月之后国家会发生什么变化。”雷日科夫在他的书中写道,准备“500天”方案材料的沙塔林小组不过是“政客利用来作为达到目的的工具而已”。〔10〕

因此,苏联1985年后的所谓改革,根本背离了社会主义自我完善的性质。所采取的措施、方案不是解决国家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而是葬送国家经济、毁灭国家经济基础。不是为最广大的人民谋利益,而是为少数人暴富。把经济搞乱,把共产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丧失殆尽,其结果必然是亡国、亡党。而这种破坏和毁灭是来自苏共执政党的上层、从其内部进行的。

(三)

马克思主义政党执政之后,如何以唯物史观为基本原则,遵循社会发展的规律,致力于发展生产力;以生产力为根本标准,处理好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关系、矛盾,防止脱离生产力的现实水平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主观随意地改变生产关系;防止上层建筑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阻力,是一个严肃而艰巨的课题。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从正反两方面起作用,正面作用就是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推动其发展的作用。反面的作用,就是阻碍生产力,破坏社会进步,甚至倒退,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反动作用。苏联剧变和解体就是一种反动的生产关系作用的结果,把社会主义这个人类进步事业、把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倒退到资本主义。

这里仅以向市场经济的过渡为实例来说明:

苏联20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发起批判市场社会主义,过高估计社会发展阶段——认为苏联达到发达社会主义,是超越发展阶段的错误。

1985年后停止了批判市场社会主义。重新出现了对市场理论、社会主义市场问题的探讨。

——商品货币关系与社会主义生产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出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依然存在,商品货币关系对于社会主义来说不是异己的力量。〔11〕

——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它的性质、职能、特征进行研究。认为社会主义市场是全国范围的商品交换和全部商品货币关系的总合。〔12〕1988年12月由麦德维杰夫主编的新版《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写到:“市场——就是按商品生产和流通规律组织的交换,是商品和货币流通关系的总合。”市场具有再生产特征,该书还写到:市场是保证社会主义再生产的有计划过程的重要工具。阿巴尔金认为,市场是经济联系的一定形式。〔13〕

——市场的一般和特殊性。商品经济形式,其中包括市场,存在于各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中,每种市场不仅具有一般的性质特征,而且有自己的社会特征。〔14〕市场不是资本主义的发明,也不是社会主义的发明,早在奴隶制社会就有商品买卖的市场,而苏联二、三十年代在列宁领导下也搞过市场调节经济的尝试。认为当前苏联要建立的市场关系,将以很高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为基础,她不是十八、十九甚至二十世纪初,以及苏联新经济政策时期的市场。而是根据国民经济高度垄断化和都市化结构而产生的,不是任何小商品的,或局部资本主义的东西。〔15〕

此外,在《真理报》、《论据与事实》、《旗帜》等报刊上,也出现了市场、社会主义市场问题的探讨文章。这些探讨说明苏联在认识社会主义市场在国家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作用问题上的转变。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是苏联关于市场、社会主义市场问题有重要突破的时期,它对于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是必要的,是一种符合社会主义经济原则的改革探索。它们与自由派、民主派主张的自由市场经济是不同的。在具体的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方案选择上也存在着渐进改革与激进改革的对立、斗争。

根据苏联部长会议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可供选择的方案评审委员会的研究总结报告,不少的方案主张建立“可调节的市场经济”,认为其基本思想是全面取消国家干预,实行自发的市场调节,分割统一的货币体系等内容的激进的市场方案,会使国家失去管理统一的国民经济的能力。“可调节的市场经济”的实质特征是:各经济环节都进入商品货币关系所要求的市场环境;市场关系本身在这样的环境中是由国家调节的,并在自发的市场机制与国家调节间实现相互联系;是多结构的经济,保留足够发展的国家成分,同时具有一系列非国家的所有制形式。〔16〕对国有经济不主张拍卖其固定资产,而主张发展股份制。据俄罗斯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学家介绍,这部分折为股票的固定资产价值占全部固定资产总值的35%-40%。其中以阿巴尔金小组为主起草的,得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雷日科夫支持的政府的纲领,提出向可调控的市场经济渐进过渡的方案,计划花费6-8年时间向市场关系过渡。因为“国家在许多方面都还没有为强制向市场过渡做好准备。”〔17〕

对改革有不同意见是正常的,存在对立的斗争也不可怕,关键是作为决策的国家政权机构和领导人,怎样领导改革的方向,进行怎样的抉择。而作为决策者的戈尔巴乔夫支持的是不顾经济规律、不顾国家民族发展前途命运的激进的500天纲领。雷日科夫于2007年在他的书中写到:“意识到在国家头上高悬着关乎生死的危险。……明明看出国家正在被推向毁灭,而且也提出了挽救它的现实道路,但却遭到了无法逾越的障碍,那就是对祖国命运反应迟钝的无动于衷,或者说就是对祖国的直接叛变。”〔18〕

这说明,国家政权决策机构,它的领导人,不再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去深入探索社会主义改革问题,也不深刻总结本国发展的历史经验,作出符合本国国情的改革决策。面对人民希望改革更好地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经济发展效益的愿望,空头许愿,欺骗人民。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改革理论的探索和突破,对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探索,不去进行研究、吸纳和辨别。而对于损害社会主义制度、国家经济基础的自由化的改革主张,退让妥协,最后支持。

正是由于他们不坚持马克思主义了,不代表国家利益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了,就不会考虑经济、社会体制的转型、变迁给国家和人民会带来多大的成本,要付出多少代价。激进的改革结果表明,少数人暴富,党内高层、或国家政权机关的既即得利益者得到很大利益,而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国力衰退。

继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摧毁了70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重建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政治经济制度。与“休克法”激进的改革预期和许诺相反,1992年当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下降了19%。此后几年,俄罗斯的国民生产总值连续下降,创下了生产下降的世界记录。1929-1933年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的几年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下降了40%-50%,而1991-1998年俄罗斯的工业生产曾下降53%以上。进入21世纪,俄罗斯经济恢复性增长,但直到今天也没有恢复到1990年的水平。

(四)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还认为,存在决定意识,而不是相反。同以往唯心主义的历史观用人的意识说明人们的存在不同,用人们的存在说明他们的意识,从而为人们科学地认识社会、认识历史,开辟了新道路,为人们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运用这一科学原理分析苏联解体,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应当客观地认识历史,客观地总结、评价苏联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从而为新时期的发展、改革明确继承什么,继续进行哪些改革。人的认识、思想的进步和更新是从不断总结经验中得来的。但是,正如我们所知,不能客观、正确地评价苏联社会主义的功绩与问题,特别是不能客观、正确地评价斯大林以及斯大林模式,直至全面否定苏联社会主义,会带来何种灾难性结果。

第一次的否定是苏共二十大对斯大林的批判,由此在全国掀起了一场“非斯大林化”运动。赫鲁晓夫对斯大林不公正的批判、漫骂态度,引起国际共运史上一场大争论,当时包括中国党在内的一些国家共产党表明过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而在1985年后,又一次否定斯大林,而这一次是把斯大林、“斯大林模式”以及整个苏联70年的历史加以彻底的否定。自1987年戈尔巴乔夫提出在历史领域不留空白点后,就掀起了一股全盘否定斯大林、否定苏联历史的浪潮。戈尔巴乔夫在1990年苏共二十八大的讲话中,肯定了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批判。

对苏联解体与否定苏联70年社会主义历史、否定斯大林的关系,苏联历史学家尤里·波利亚科夫描述到:“从1987年起,最初还是小心翼翼的,但在1988、1989年后,开始了对斯大林暴风骤雨般的批判,报纸和杂志充满了劳改营之类的文章。……从1989年底到1990年初,反共产主义的、主张复辟的思潮急剧增长,不断扩大了对列宁、列宁主义、十月革命、社会主义选择的批判,鼓吹革命前俄罗斯的意识系统。在1991年八月事件后,这种批判的趋势成为了社会舆论主流。

从比较含蓄的对苏维埃制度和社会主义的批判发展成对它的完全否定。到1992年,在思想上与苏联历史划清界限的过程基本上完成了。”〔19〕

2.社会经济体制变迁要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一切社会变迁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所谓的绝对真理或先天理性中去寻找,而应当从现实的生产方式中去寻找。不是从头脑中发明出来,而是通过头脑从生产的现实物质事实中发现出来。500天纲领的制造者们,既没有从苏联自身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实出发,也不看外部世界的也就是已经发达起来的世界市场经济的现实。更有甚者,开始制造400天计划,而后来在各阶段上多加几天,而内容不变就成为了500天计划。500天纲领在摧毁苏联经济,把改革引向歧途,在苏联走向解体中产生了非常恶劣的影响。

3.用“存在决定意识“的观点分析社会发展中、历史事件中个人的作用,具体说来主要是戈尔巴乔夫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在苏联解体中的作用,是不是负主要责任的问题。在人类社会中,人不是孤立、单纯的个人,是社会的人。人的成长,人的世界观形成,人的思想受一定的历史条件、社会环境影响,由一定的社会、历史因素决定。一些研究认为,苏共二十大以后偏离马克思主义、偏离社会主义思想意识,对苏联社会和人们的思想产生了影响。像戈尔巴乔夫这样先是动摇后是背叛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人,被选入到国家最高领导层,就是苏共组织路线错误的产物。是所谓的二十大的产儿。分析历史发展中领导人的作用并不违反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作为苏联国家的领导人个人,戈尔巴乔夫在思想和行动上没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最终背叛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他提出“公开性民主化”,鼓噪起反共、反社会主义、民族分裂的社会势力。提出“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背叛了科学社会主义。正因为这样,他对于反社会主义、反共的、民族分裂的势力,一步步地妥协退让。戈尔巴乔夫是一国执政党的领导人,后来又是国家总统,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可以动用国家机器如军队、警察、司法机关等,来维护国家利益和捍卫国家主权。但是,在反共、反人民、反国家统一和主权的反动势力甚嚣尘上的时候,他最终的选择就是退让妥协。

戈尔巴乔夫在1999年参加在土耳其的一个研讨会上发表的演讲即是《我生活的目的就是消灭共产主义》。雷日科夫曾说:“戈尔巴乔夫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消灭党、消灭国家,并把那些反对这种目的和行为的活动家们一个个罢免掉。“〔20〕

从接触到的文献资料看,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独联体国家的共产党普遍认同“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共上层领导背叛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是苏联解体苏共失去执政地位的直接和主要原因”的观点。2001年俄罗斯科学院综合社会研究所就“苏联解体主要原因”进行民意调查,有44%的人认为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应对苏联解体承担主要责任。

总之,我们研究的问题是在共产党作为世界第一个掌握国家政权的执政党垮台,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解体,这样一个框架下进行,不是一般意义的研究。必须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和观点研究、看待苏联演变、苏联解体问题。首先我们应当准确地完整地认识、理解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历史观,树立这样的世界观,以此方法研究问题,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1〕〔2〕苏联真相〔M〕.新华出版社,2010.1180,1204.

〔3〕〔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人民出版社,2009.29,30.

〔4〕〔7〕〔8〕〔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2009.544,335-336,336.

〔6〕列宁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59.

〔10〕雷日科夫.大国悲剧:苏联解体的前因后果〔M〕.新华出版社2008.339.

〔11〕Л·阿巴尔金.经济生活的核心〔J〕.工业生产的经济和组织,1986,(9).

〔12〕О·博戈莫洛夫.社会主义市场〔J〕.莫斯科新闻,1987,(30).

〔13〕〔14〕Л·阿巴尔金.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中的市场〔J〕.经济问题,1989,(7).

〔15〕莫扎伊斯科瓦.在《社会主义市场》圆桌会议上的发言〔J〕.苏联科学院报:经济类,1990,(1).

〔16〕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可供选择的方案评审委员会研究总结资料〔J〕.经济问题,1990,(10).

〔17〕〔18〕雷日科夫.大国悲剧——苏联解体的前因后果〔M〕.新华出版社,2008.332,340,338.

〔19〕转引自吴恩远.苏联史论〔M〕.人民出版社,2007.188.

〔20〕雷日科夫.大动荡的十年〔M〕.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78.

D751.29

A

1008-9187-(2012)03-0058-06

栾文莲,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北京 100732。

李绍华〕

猜你喜欢
戈尔巴乔夫解体苏联
戈尔巴乔夫自称新书是“大杂烩”
苏联1991年解体前的最后时光
美空军又一退役气象卫星在轨解体
戈尔巴乔夫退休后的“生计问题”
苏联出版节的由来及其变迁
20年后捷克与斯洛伐克各界对联邦解体的反思
为赖莎而唱
苏联克格勃第五局
反思苏联解体的国际影响
挥之不去苏联人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