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视角看慈善公益报道——三个公益项目发起人的职业视角

2012-12-22 03:57作者是凤凰周刊编委微博打拐免费午餐大病医保公益项目发起人
中国记者 2012年3期
关键词:午餐谣言免费

(作者是《凤凰周刊》编委,“微博打拐”“免费午餐”“大病医保”公益项目发起人)

一些记者对公益慈善没有多少积累,也不做好功课。而事实上,公益慈善题材专业性比较强,对记者要求也比较高。

我是一名调查记者,2011年开始以一名志愿者的身份进入慈善公益领域,先后发起了“微博打拐”和“免费午餐”两个公益项目。在此期间,我开始以一个公众人物身份接受媒体采访报道。身份的完全置换,令我意外获取一名被采访者的具体体验,从而可以窥见我们媒体记者在公慈善益报道领域中一些不足或者有待提高之处。

我发现,媒体记者在报道公益题材时,首要问题是一些记者对公益慈善没有多少积累,也不做好功课。而事实上,公益慈善题材专业性比较强,对记者要求也比较高。

有记者采访我,问你们能不能保证捐款人的每一分钱都给孩子吃饭。每每遭遇这种提问,我都会无语,我们需要执行和监督,才能保障孩子吃饭,但慈善公益团队也需要吃饭,需要从捐款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行政开支,项目才能运行。

所幸,现在有一些公益基金会联合北京大学公民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公益研究院等机构,在各媒体选拔一些记者进行专业培训,帮助他们提高公益领域的专业报道水准。

媒体对丑闻、负面事件的过度热衷一直是对公益组织的巨大伤害。

一天晚上,“免费午餐”第一次被谣言伤害,有微博称“免费午餐”涉嫌洗黑钱而被中纪委调查。

这是一个极为拙劣的谣言,“免费午餐”一直规范透明,被视为民间公益良好典范。即使有问题,也不会招致中纪委出面调查。造谣者很快承认是道听途说,并公开道歉。后来,新浪网对造谣微博号采取了措施,以示惩戒。

当时,我接到无数媒体的电话,要求解释回应。我说,这样一个显而易见的无聊谣言还需要辟谣吗?如果明天再有人传谣说我们又被检察院调查,那么每天都需要应对这种谣言,还有时间工作吗?

当然,作为一名媒体人,我也愿意理解媒体有报道的选择权,我也能理解相对好消息,坏信息才能吸引眼球,广为传播。

但问题是:即使是几乎所有媒体都批评这一谣言,但密集报道后,百度还是出现了“免费午餐 洗钱”一个热词,一个恶劣谣言最后简化变形成为“洗钱”,让我们一些志愿者心惊肉跳,更令一些人心生狐疑,对募捐造成不良影响。

在2011年出现的民间公益基本都起于微博新媒体,俗称“微公益”,最大特点是集合民间微小资源,涓流成河、积沙成塔,但致命缺陷是资源来得快,去得也快。在连绵不绝的官方慈善负面事件后,中国民众已是惊弓之鸟,担心捐款被侵吞被黑掉,即使不相信谣言和误解,他们也可能采取一种稳妥的方式——暂停捐款,观望等待。

有公益界人士认为,如果不是这个谣言太拙劣,如果“免费午餐”不是一直在展现公开、透明和接受社会监督的良好形象,“免费午餐”可能一蹶不振。

相对而言,我更期待媒体多探索公益领域一些模糊、灰色领域。譬如民众误以为现代公益就是像雷锋一样做好人好事,不能留名也不能有任何利益。至今民众每见官员或者明星行善必指责是“伪善做秀”,较少理解公益职业化、雇员化。还有,一些民众对公益组织提意见时,缺乏尊重和理解,或对基本事实缺乏掌握,却语言暴戾,充满智力优越感,这当然容易出现冲突,提意见者往往指责称公益组织态度不好,双方无法正常沟通和交流。

又如,中国公益慈善法规较少,且对核心问题——支出含糊不清,一些民众想法极端,恨不得公益组织不花一分钱,有几次,我们的志愿者在微博上贴出一碗早餐面条,都被斥责,为什么比山里孩子吃得要好?

在如此强大的压力面前,一些公益组织缩手缩脚,自称做公益形同做贼。

这些问题,我们很希望媒体能多加讨论,形成一些共识性原则,譬如我们如何正确理解现代公益职业化,一个公益项目的支出规范或民间对话规则等等,真正实现能够深远有力指导民间公益进行。

猜你喜欢
午餐谣言免费
中国使馆驳斥荒谬谣言
该不该免费送货
井下午餐
免费开放
当谣言不攻自破之时
午餐
二十四气推拿 常年免费学习
谣言
谣言大揭秘
午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