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错了吗?——媒体人社交障碍心理剖析

2012-12-21 09:34雯文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深媒体人
中国记者 2012年5期
关键词:美玲领导智慧

□ 文/雯文(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深媒体人)

媒体人活跃在时代的最前沿,每天都和陌生人打交道,第一时间获得与传递第一手资讯,称媒体人为“社会活动家”并不过分。可是,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媒体人也面临着种种障碍与困惑。

都是优秀惹的祸

咨询室里,美玲衣着精致,颇有明星范儿。美玲讲述着她的经历,声音优美,字正腔圆,仿佛都经过检验,盖着“完美无暇”的印章。

美玲是一家省城媒体的记者,业务一流,每年全国评奖,总是榜上有名。单位的重点报道、省里的重大事件,美玲更是勇担重任。天才加勤奋,美玲每个月的工作量是别人的两三倍,拿到的奖金自然高出别人很多。同事们戏称她“美女加财女”,其中酸溜溜的味道美玲多少能品出一些,但是她未往心里去。

“那段时间,我总觉得怪怪的,大家一起吃饭、唱歌,玩到半夜,表面上嘻嘻哈哈的,可我心里总是空荡荡的,我隐隐感觉他们好像在防备着我,彼此之间好像隔着些什么。”渐渐地,美玲觉察到了异样。

两年前,单位公开竞聘副处级以上干部,美玲报名,申报了采访部的副主任岗位。笔试、面试都第一的她,竟然在民主评议时戏剧性地落选了,她怎么也无法相信这个事实,她的世界倾斜了。

“事后,当我再看到那一张张曾经熟悉的脸,我忽然觉得好陌生好冷酷。他们不愿做的重大报道我去做,他们不想干的累活我来干,我牺牲了那么多的节假日、放弃了与家人的团聚、放弃休闲娱乐,可到头来却‘为众人所不容’。这到底是为什么?我做错了什么?”诊室里,美玲坐得笔直,语速很快,圆润的声音因张力过大有些发抖。

巨大的困惑像一座大山向她压来,美玲陷入了严重的抑郁,她无法集中精力工作,甚至不能在办公室待上几分钟。她没缘由地发脾气、落泪、叹气。美玲请了长期病假。

太英俊的烦恼

金先生坐下来,拿出黑色木梳,开始梳理满头的白发。他的年龄不过五十岁,面容俊朗,气宇轩昂,两道浓浓的剑眉龙须飞扬,气场强大。坐在他对面,我心头划过一个大大的问号:“如此爱惜自己的他,为何会满头白发?他的生命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哎,”他长叹一声,停顿了几秒种。“我的命运很波折,说出来都是辛酸。刚上班那会儿,我在单位是很受人注目的。”他从钱包里拿出一张两寸照片,上面是一个风流倜傥的英俊小生,堪比电影明星。

“那会儿,相中我的人太多了,单位好几个领导都想把女儿介绍给我,可那时太年轻,太清高,没同意。之后受的苦就别提了。”他的表情一会儿得意,一会儿失落,一会儿懊悔。

可以想象,作为他的领导,难免恼羞成怒。

“你当时是怎么做的?”

“我能怎么办?我只能说我目前还不想考虑个人问题。所以一概不见。”初来乍到,就给自己埋下了人际关系的地雷,接下来的路就得倍加小心了。可生性耿直又出自知名新闻学府的金先生,没几天就又惹出事端。

“一次审稿,明明是别人的错,可领导偏说是我的问题,我哪能替人背这黑锅,当场就和领导争辩起来,结果,我被调到一个最边缘的岗位上。”他的声音低落,充满懊恼,他的不谙世事让自己走进了布满荆棘的小路。

“这么多年,我常常问自己,是我错了吗?”

“前一段时间看了一篇文章,有一句话让我猛醒:孩子,你没有错,但是生活不该这样过。”

这一句话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毕业于新闻名校的金先生,拥有两个专业硕士学位,可是在单位工作了三十多年,却一直从事二线岗位的工作,因为没有获奖证书,职称止步于副高级。

追溯原生家庭

美玲出生于军人家庭,父亲常年在外地部队,每次回家,对美玲总像首长视察一样:家居要一尘不染,学习要一丝不苟,做人要是非分明,做事要全情投入。美玲从小学到大学,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在她的字典里,没有“差不多,还行”,只有“最好,更好”。

金先生的父亲是省某部门的领导,母亲也是高级知识分子。从小,父母就教育他要诚实守信,坚持真理与正义。文革期间,父亲和母亲被打成右派,经受世事变迁、人情冷暖的他对人性产生了怀疑,加上骨子里与生俱来的清高与桀骜不驯,金先生的社会交往障碍重重。

不同年龄、不同经历的两个人,遭受着相同的心理困惑,他们在人际交往方面都遇到了障碍。他们生存的环境,从军营到市井,从高干到百姓,但他们都需要调整心态与思维模式,回到生活的当下。

一个新闻人,也许可以走进成千上万人的心里,倾听其人生故事与喜怒哀乐,但是他可能从未有机会与内心里的另一个“我”谈谈心、聊聊天。“超人”般强大的新闻人,时刻关心全世界,却常常漠视自身。《中国记者》邀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雯文开设专栏,选取六个关于媒体人的真实案例,探讨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以改善媒体人心理健康状态。为保护个人隐私,这些文章会隐去具体细节与信息,本文为此系列第五篇。

心理分析

美玲和金先生都患上了社交恐惧症,症状表现为:与同事不能正常交往,工作时不能集中精力,对自己的情绪不能自控。对同事缺少信任感,对环境缺少安全感。

做事专注,坚持自我,本无可厚非。从某种程度来说,值得敬佩。可是,从社会层面,从人际交往的角度来看,这种过于自我、缺少交流与互动的人际交往模式,并没有给他们带来最佳的生命状态。

他们的社交障碍问题出在哪里呢?首先,两个人均缺少处世的技巧——圆融与智慧。安身处世,需要大开大阖的胆识,心细如丝的觉察,腾挪摇移的身手,不留痕迹的过招,此为圆融。何为智慧?智慧是指能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我们生活的时空,在黑色与白色,是与非之间,还有一条灰色地带,那里包含着人生的智慧与处世哲学。理性而又充满人性关怀的处世智慧是需要用心体味与琢磨的。一个过于严苛呆板的人容易让人产生紧张与压抑感,“外圆内方”、宽以待人、善于给予,或许是与人交往的第一法则。

其次,他们缺乏对所在环境的客观认知。人是社会性动物,只有在群体中,才能完成一个人的社会属性与价值。只有认识环境,才能适应环境,才能超越环境。

美玲所处的环境,是一个人际关系复杂、素质良莠不齐的集体。维护既得利益群体的稳定是这个环境的安全底线。为此,美玲的策略应该是——高调做事,低调做人。

“美女加财女”传递了这样的信息——美玲的优秀让别人产生了自卑与不安全感。

美玲该怎么做呢?她可以通过提高对方的自尊感和被接纳感,来化解对方的自卑与不安全感。比如,自我贬低、赞美别人、请客、与同事分享成就等等。

第三,缺少处世的人文情怀。与人交往,需要一份浓浓的人文情怀。当我们有了一份济世情怀,就会体会到众生的种种疾苦与需求,自然会少一份怨气,多一份体贴。

金先生初到新单位,得到领导的欣赏,本是好事。如果他能怀感恩之心,与领导多沟通交流,或及时表达对领导的感激与尊敬之情,那么,即便没有成为领导的乘龙快婿,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将关系弄得如此尴尬与不堪。

美玲呢,拿到大奖之后,如果能够请同事们吃顿饭,或与大家分享一下获奖的经验,同事们的隐隐担忧与防备心或许不会变成伤人的利器。

心灵鸡汤:

什么话必须说?什么话要立刻说?什么话永远都不能说?什么话能做不能说?

感谢的话必须说,而且要立刻说。

伤人的话永远不能说。

绝情的话绝对不能说。

在成绩面前,不要把自己当回事。

在困难面前,一定要把自己当回事。

做人需“外圆内方”:与人交往圆融智慧,与己交流真实自我。

如果有一天,你做到了——做事让人感动,说话让人爱听。你就得到了人际交往的真谛。你就是生活中的疱丁。

猜你喜欢
美玲领导智慧
美玲:我的幸福是与萌货亲密接触
赵美玲
2016重要领导变更
春天的早晨
领导致辞
有智慧的羊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