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俞昌振 崔胜虎
2011年,吉林朝鲜文报社金清洙的通讯《归国劳务人员在图们江畔建起一座“百年部落”》一文获得了第21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奖二等奖。这是以朝鲜文出版的报刊第一个获得中国新闻奖的作品。
作者讲述了一位归国劳务人员(这正是朝鲜族农民的主流)用劳务赚来的钱投入到图们江畔家乡建设,恢复修建100多年的陈旧传统韩式民宅,并以这个“韩屋”为中心建起“百年部落”民俗村的整个创业历程。
归国劳务人员创业和民俗村建设没有什么新的新闻点,但是作者站在时代的高度,从一个平凡的劳务人员身上挖掘出为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劳心处事,爱家乡、爱民族的民族情怀。
正如作者在文章开头写到的一样:“告别了为温饱而犯愁的过去,过上宽松一些的日子后,我就开始关注社会,关心起我们的民族。”在我们这样一个改革、建设、发展、进步的时代里,新东西层出不穷,有些东西不仅关系到一个地方人民群众的现实的切身的利益,中国农民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往往带有全局意义。
生活中的许多新鲜的人和事,代表了时代前进的方向,代表着新的生产力、生产关系。这样新鲜的人和事,就是我们观察了解采写的源泉、原则和方法。作者身为有20多年从业经历的资深记者,满腔热情地深入到基层,用女性特有的观察力了解,采访,创作。她经历了报业改革时的“下岗”过程,经历了我国边境城市改革开放的点点滴滴。作者在多年的记者生涯中积累了这种看问题、抓住问题的能力,这是本作品取胜的根本基础。
为采写这篇报道,她自掏腰包来回乡间50多公里的采访地10多次,和作品的主人公在炕席上交流、采访。她在采访中看到了主人公热爱家乡、热爱民族的高贵精神,并尽力去理解他,挖掘他内在的东西。最后作者和主人公在“热爱民族的心”上产生了共鸣,作者在为日趋没落的村庄痛苦、叹息、冥思苦想时,主人公的创业思路和作者的思路产生了共鸣。这种共同的情怀为基础的共鸣和感动会得到大多数人的肯定。
文章中作者还用报告文学的表现方式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描述了主人公的敬老、爱乡之情。全文没有华丽的言辞和壮阔的激情,而以淡淡的描写和直率的对白来给读者展示主人翁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