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郑亦工
(作者是《山西经济日报》政经评论部主任)
一个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往往提供了多次介入报道的机会,记者可以通过抢抓时效、给出解释、价值评说等多种方式,使用不同的写作技巧,实现报道的推陈出新。本文作者通过一个报道案例总结出后续报道的六招经验。
发独家新闻是记者的追求,但今天媒体不得不面对做第二落点、第三落点乃至第N落点的现实。
2004年,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推出“一矿一业一事”活动,发文倡议凡属本县境内开办的煤矿,都应在本县境内创办或联办一个促进农民增收的非煤企业;兴办一项人民群众最渴望的社会公益事业。2005年,笔者率先看到这一做法对解决全国产煤区类似困境的现实意义,写出了长达一万五千字的深度报道。当时这件事一下子成了全国媒体竞相报道的焦点,各路记者使用了五花八门的写作技巧,来实现第N落点报道。
做后续报道,难在不能跟前面的报道重复。研究这组报道可以发现,解决方式之一是寻找已报道事件与其他事件的逻辑联系,扩展报道范围,更深入地揭示新闻事件内涵。
《山西晚报》最先跟进,采取了将类似事件合并报道的手法,拓展了地域范围。在这篇报道里,记者在充分报道乡宁事件的基础上,站在乡宁所在的临汾市的角度,加入了对乡宁周围三县类似做法的报道,与笔者重点对乡宁事件的单一报道,有了点与面的不同。
《南风窗》杂志在报道时间上落在了后面,但却采用将对比性事件合并报道的手法,拓展了思维空间。《南风窗》派记者分头对山西乡宁与湖南浆水村进行采访,重点讨论这两个不同资源地区的社会矛盾与政治解决模式。乡宁偏正面的案例与浆水村偏负面的案例,反差强烈,让人对资源地区的现实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山西晚报》之后,《瞭望东方周刊》与《新华每日电讯》发表了同一篇报道,产生较大反响。
除了扩展报道范围之外,这篇后续报道与前面报道的最大区别在于,记者重新选择了采访对象,重新选择了调查线路。基本避开了与前面报道的类似之处,结果这篇报道的细节与前面的报道大不相同。
《瞭望东方周刊》的报道对前面报道的精彩细节还进行了突出处理,使细节给人以更深刻的印象。文章小标题也进行了进一步的加工提炼,使观点更加有力。
做后续报道,要想胜出,一个重要技巧就是发现前面报道的不足,并予以弥补。当初,开始的几篇报道都没有采访到有关专家,让专家进行权威解读,这是一个不足。
随后,《山西晚报》记者又与《中国商报》记者合写了一篇报道,发在《中国商报》上,这篇稿件压缩使用了《山西晚报》的报道素材,其精彩之处在于请来高层专家对乡宁事件的性质进行深入点评。在这篇报道里,关于乡宁的报道虽然是主要部分,但其意是为专家点评做铺垫。
如果没有派记者采访,那么能不能做出精彩的后续报道?《凤凰卫视》以一场精彩的时事辩论会,加入到对乡宁事件的关注之中。他们把乡宁劝富济贫事件的新闻当作话题,请三位嘉宾展开辩论,这不仅可以迅速跟进新闻事件,而且由于辩论的形式,可以给读者以理性的思考。这种方法跳出了派记者采访报道的窠臼。
应该说,在《中国经济周刊》之前的所有报道,基本上都是通过深入调查采访,对乡宁政府的做法持肯定支持的态度,而《中国经济周刊》所做的后续报道,则直指这一做法的争议性。
这篇文章在内容与细节上没有什么新突破。其最大不同在于将大标题做成质疑性观点,内文的一个小标题则直截了当地摆出“争议;杀富济贫还是共同富裕?”的对立性观点。
很自然,这篇质疑性报道的传播效果大大超过了以往的报道,报道立场的改变,使这篇后续报道成为一时焦点。
时过多年,回头看这篇报道,笔者以为这篇报道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其与前面的报道唱反调,文章通过逆向思维审视前面的报道有无“漏点”问题,也确实抓住了乡宁政府发文劝煤老板行善的合情不合法之处。
赞扬与质疑的报道并起,引发了国内媒体正反不同的海量评论。当一个新闻事件成为社会焦点的时候,实际上也给其他媒体创造了后续报道的新机会。
《21世纪经济报道》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派记者来到了乡宁,记者采取就媒体论战的观点向当地各界人士逐一求证的方法展开调查,不仅验证回答了读者关注的焦点问题,揭示了事件真相。而且很好地显示了该报在经济领域的影响力。
当一个新闻事件演变成全国性公众话题,《人民日报》对众说纷纭的事件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人民日报》采取的是新闻连续剧的报道方式。第一篇报道针对其他媒体的质疑展开采访,叙述事件之后,采取观点碰撞的方式摆出各方观点,不做评判。接着,该报在第二天同一版面刊出社会各界对这一事件的看法,显露追踪报道之意。此后,在人民网上开设针对这一事件的读者调查,并且获得极高的点击率。实现了讨论在网上的延伸。作为后来者,《人民日报》通过公众话题公众讨论的方式,彰显了影响力,引导了基层实践。
乡宁的劝富济贫被媒体称为新政,所谓的新政也含有探索的意思。引起如此广泛的报道与争论,根源也在于此。
在乡宁新政推行三年之后,笔者又重返乡宁,对这一模式做了回顾总结性报道,稿件发表在《山西日报》上。一个新政推行效果到底如何,不能由媒体说了算,归根结底要靠实践检验,这又提供了再次报道的机会。
由此可以看出,一个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往往提供了多次介入报道的机会,记者可以通过抢抓时效、给出解释、价值评说等多种方式,使用不同的写作技巧,实现报道的推陈出新。不断接近事物的真相,满足读者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阅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