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日
伦敦奥运,“三叉戟” 重出江湖
文/明日
举世瞩目的第30届奥运会正在英国伦敦举行。和赛场内如火如荼的竞赛气氛相比,赛场外的安保举措也正紧张有序地布置展开。实际上,去年年底以来,伦敦警方就已采取多项行动,旨在清除帮派犯罪和街头暴力对于奥运安保可能存在的隐患。其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今年2月8日凌晨,英国大伦敦地区警察厅采取的“三叉戟行动(Operation Trident)”。(图/IC)
伦敦曾是世界帮派之都。据伦敦警察厅统计,首都地区约有250个街头帮派,成员总计约4800人,其中62个帮派“高度危险”。据统计,22%的严重暴力犯罪、17%的抢劫案和14%的强奸案系这些帮派所为。近来,随着帮派生活所代表的“自由自在”、“无所拘束”、“酷”等符号渐渐成为能够吸引年轻人的一种亚文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从心理上接受帮派文化,与此同时,越来越多年轻人成为街头暴力的牺牲品。据统计,2010年伦敦共有16名青少年在帮派斗殴中丧生。而2011年前七个月便已达到此数。
伦敦的街头暴力问题由来已久。据分析,这是由于英国社会对于边缘群体的无形排斥所致。这些主要由移民、失业者和流浪汉组成的边缘群体,对于城市的繁荣无从分享参与,积累的挫折、压抑、嫉妒和愤怒,渐渐形成一种反社会情绪。特别在鱼龙混杂的贫困社区,混杂着种族与年龄、就业与境遇多种因素的被抛弃感和被歧视感,构成暴力犯罪的共同心理基础。
而帮派问题更是令城市治安管理部门头痛不已。去年12月26日,一名18岁小伙在牛津街一家鞋店与人发生争执,随即十余名凶徒从小巷中涌出。被害人未逃出百米,便被对方围殴,不幸毙命街头。警方随后逮捕了近10名嫌疑人,并从他们身上发现了许多凶器。这样的小打小闹只是帮派犯罪的冰山一角。英国大黑帮之一的努南家族,则以私施酷刑远近闻名。2007年在帮派内斗中被暗杀的迪西·努南曾吹嘘道:“没有人敢碰我们,我们家武装成员的人数比警察还多,我们的枪既比警察多又比警察好。”这个家族主要靠贩毒与洗黑钱谋取暴利,其家产已超过5000万英镑。他们甚至于在2008年4月公开扬言:“这个城市白天是警察治理的,晚上则是我们的天下。”据说,社区居民对这伙人又恨又怕,以至曾有一次,努南家族成员因涉嫌谋杀被审时,由于社区无人敢出庭作证,嫌犯大摇大摆地走出了监房。
面对帮派问题和街头暴力,英国警方投入巨大,但收效颇为有限。例如,2007 年,英国动用近1 亿英镑打击黑帮,然而收回的财产仅有1370 万英镑,一位警署总长抱怨道:“我的警员长期处于紧张与危险状态,疲于奔命。”根据伦敦公共安全与犯罪对策中心2011年的一份报告,伦敦和英国其他大城市的街头暴力和帮派问题已经呈现出周期性增加的趋势,需要以专项行动为短期举措、以社会治理为长期的综合方案。报告指出,假如警方的检查和治理不够强力有效,反而会让帮派分子形成“警方行动不过如此”的情绪,从而造成匪情的反弹。报告建议警方专门设立针对帮派和街头犯罪的机构,配备专项资金、人员和警械,在政策和法律上给予一定行动特权;或者,重新启动一度因预算问题尘封搁浅的“三叉戟行动”部队,以治理这类不消反长的犯罪问题。
“三叉戟行动”(Operation Trident)始建于1998年3月,直接隶属于伦敦警察厅。创设这一机构的初衷,是为了控制发生在伦敦市朗伯斯(Lambeth)自治区和布伦特(Brent)自治区的一系列黑人枪击案件。“三叉戟”执行官是一位名为克劳蒂娅·韦伯(Claudia Webbe)的女性高级警官。“三叉戟行动”的中枢机构,是一个名为“行动指挥中心”的团队。这个团队中既有犯罪防控专家,又有近战指挥高手,还有来自法律咨询部门的法律顾问。他们通力合作,专门针对帮派犯罪、有色人种社群犯罪、枪支毒品犯罪等痼疾,受伦敦警察厅的直接管辖和指挥。此外,“三叉戟行动”还有意吸收更多有色人种警察参与行动。截至2004年,该机构的300名警官中已经有16名黑人警察,这一比例大大高于其他行动机构。2004年底,“三叉戟行动”开始与另一个行动小组“特拉法加尔行动”共享信息和管辖权限,对于全伦敦的非致命枪击案也享有了管辖权。
“三叉戟行动”拥有其他警方不具备的法律特权,他们有权向污点证人承诺赦免其罪责,以鼓励他们和警方合作,密报帮派和枪支犯罪的线索。汉斯托克指挥官(Adrian Hanstock)经常出现在电视、平面和网络媒体上,向公众表明“三叉戟行动”的“大众路线”:“任何人,只要他们获知关于当地社区和帮派的任何犯罪线索,都可以放心大胆地联系我们,我们会保护你的安全!”他们曾经侦破过阿弗里尔·约翰逊(Avril Johnson)案、米歇尔·卡比(Michelle Carby)案等一系列惊动一时的帮派和毒品犯罪,可谓名震一方。
不过,这一行动机构一度受到财政预算和公共舆论的困扰。2010年,一位负责财政和人事管理的官员戴安娜·阿伯特(Diane Abbott)称:“我确实很尊重三叉戟行动对伦敦治安做出的贡献,但是市政府确实也应该考虑其他方案,来对社区的治安和枪支犯罪进行控制。虽然三叉戟很努力,但伦敦的枪支犯罪仍然在不断见涨。”不仅如此,在2006年的米克·肖弗德(Mick Shepherd)案中,“三叉戟行动”又饱受公众的质疑与非议——著名枪支收藏家米克·肖弗德大量销售枪支,而这些枪支又与多起谋杀案有关,“三叉戟行动”怀疑其与帮派犯罪有密切关联,遂查收他的数百支藏枪——然而经过十个月的审判,最终肖弗德被无罪释放,并公开嘲笑“三叉戟的想象力实在太过丰富”,伦敦警方再度在公众舆论中颜面扫地。于是,2010年伦敦市财政调整方案提交市议会审议时,人们发现“三叉戟行动”的经费被大幅削减。议员们甚至提交了将其并入其他行动部门的提案,建议伦敦警方将这柄耗资巨大而收效不显著的三叉戟“放进冷清的收藏室”。
或许,“三叉戟行动”注定不应退出历史舞台。2011年8月4日,伦敦警方拦截了一名疑为帮派成员的29岁男子。双方枪战中警方将其击毙。这一事件引发了当地民众的不满,上百人走上街头抗议。抗议队伍一度失控,上百名青年焚毁警车、公共汽车,抢劫沿街店铺。警方此后逮捕了近4000人,其中约20%为街头犯罪团伙成员,然而警方在维持治安、迅速行动方面暴露出的软弱,也饱受质疑。同时,公众也纷纷抨击警方治理帮派犯罪不力,呼吁加大防控犯罪的力度。
为了治理街头犯罪,也为了给奥运会保驾护航,2011年10月伦敦警察厅新任总长霍根·豪走马上任,便着手重新启动“三叉戟行动”。此举得到伦敦市长约翰逊的大力支持。更为重要的是,伦敦奥运使英国政府将对安保和秩序的要求提升到“3A”级别。这一切都为“三叉戟”的重出江湖创造了有利条件。2012年2月8日凌晨,在“行动指挥中心”的筹划下,这次三叉戟行动迅速展开,315名涉嫌非法持有枪支、贩毒藏毒、洗钱及参与帮派犯罪的嫌犯落网。伦敦警察厅总长霍根·豪将此次行动称为伦敦警方打击帮派犯罪的“阶梯式飞跃”。约翰逊市长亦致以盛赞,他称这次行动充分展示了打击帮派犯罪的“协调一致和果决的推动力”。
不过,此役是否能有效打击帮派犯罪、让伦敦地区的犯罪率实现显著下降,霍根·豪承认,也许要“两年、三年,或者五年才能看到明显成效”。伦敦也将引入很多国际打黑经验,比如借鉴芝加哥的“驻警贫困区”行动,拨派警力长驻黑人区和贫困区。伦敦还将参考瑞典“斯德哥尔摩帮派介入与防治项目”的成果,由不同部门采取“多面向策略”进行相互支持。通过系统性的努力,三叉戟行动有望继续以张弛有度的方式推进下去,克劳蒂娅·韦伯率领的三百余名警员,也继续活跃在伦敦街头,成为今年夏天奥运安保的一抹亮色。
以“三叉戟行动”为序幕,来自全英国的警方力量被抽取协助奥运安保。据内政部大臣特丽莎梅称,来自全国的11支警力已和3500名军人一起被调往参与奥运安保,主要保证伦敦以及其他地区的奥运场所安全。据英国警官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有12000名警察将在比赛高峰日参与奥运场馆附近的执勤。不同于军队安保侧重反恐的是,警方安保奥运侧重点在预防和侦察犯罪,保护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女王及皇室的安全,确保奥运公共交通安全等。与此同时,奥运安保协调员、警察厅总长助理克里斯·阿利森(Chris Allison)负责开展的一项长期警务筹备工作,也已初见成效。阿利森曾经参与去年八月的暴力骚乱治理工作,他的团队和“三叉戟行动”进行了密切的合作,以求迟早消除安全隐患。六月中旬,警方逮捕了两名嫌犯,因为怀疑他们正在策划一起针对奥运会独木舟赛事的袭击。以此为契机,警方再次开始了针对恐怖袭击阴谋的出击行动,并逮捕了14人。阿利森说道:“我们已经建立了额外的警备计划,确保我们能够有更多的警察加入,一旦出现问题就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通过提前布控、打黑除患、严密布防、社会监测等方式,警方有信心建立起有效严密的安保系统,确保象征着和平、友谊的奥运盛会圆满举行。
编辑:薛华 icexue03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