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洞穴比喻所揭示的真理观

2012-12-21 13:35高继海
民主与科学 2012年4期
关键词:尼采柏拉图囚犯

■高继海

柏拉图洞穴比喻所揭示的真理观

■高继海

柏拉图哲学思想的精髓集中地体现在《理想国》第六卷和第七卷。他关于太阳的比喻,关于分割线的比喻,以及洞穴的比喻,都是为了说明其形而上学核心理念的。到第六卷结束,格劳孔已经完全接受了苏格拉底的观点。第七卷开始,柏拉图继续让苏格拉底给格劳孔讲故事,讨论受过教育与没有受过教育的人本质上的差异,引出其著名的洞穴比喻:

设想一个洞穴,一群囚犯从小就住在那里,不仅四肢不能动弹,就连头颈也不能扭动,他们只能看面前的洞壁。在囚犯身后有一堆火,在火与囚犯之间有一条路,路边筑有一道矮墙,一群人在矮墙下面的路上走过,手里举着假人假兽假物,就像木偶表演一样。这些人举着的物体反射在洞壁上,囚犯们看到的就是这些阴影,就连这些人说话的声音,囚犯们也会认为是从洞壁上传来的。囚犯们热衷于竞猜下一个阴影是什么形状,墙上的阴影是他们看到的唯一现实。

假设一名囚犯获得了自由,被迫站起来环顾四周。他最初会被从洞口射进来的阳光弄得目眩,感觉看到的实物还不如洞壁上的影子清楚。他不情愿地被拖出洞穴,感觉很痛苦。最后他明白了,是太阳让他看清了这一切,明白自己原来看到的不过是幻影。获得了解放的这名囚犯不愿意再回到洞穴中去,可是不得不回去。他在返回洞穴的过程中,眼睛需要再一次适应黑暗,而且如果他回到原来的位置,与其他囚犯一起竞猜的话,一定会输掉,仿佛出去这一遭完全毁坏了他的视力似的。

在这个故事中,柏拉图强调,这些囚犯是和我们一样的人。柏拉图所谓受过教育的人,就是指理性的人,获得了善的理念的人。这个故事其实包含四个步骤:1.把影子视为真实的囚犯们;2.初步摆脱束缚的囚犯,他可以看到影子的来源,即晃动的物体;3.被拖出洞穴,真正获得自由的囚犯,他看清楚了真实;4.返回洞穴的囚犯。第三步骤又包含4个子步骤:因为被拖出洞穴的囚犯的视力有一个适应调整的过程,柏拉图告诉我们,他首先最容易看到的是阴影或者水中的倒影,其次是物体本身,再次是在夜里观察天象,看月亮和星光,最后直接观看太阳本身。影子、实物、天体、太阳,这四个子步骤与分割线比喻中的四重世界:想象、信仰、理智、理性完全一致。

柏拉图的洞穴比喻叙述的是从一种居留到另外一种居留过渡的故事。这个过渡的每个阶段都伴随着努力和痛苦。第一阶段叙述人们被囚禁于洞穴中,对这种居留状态的描述以这样一句话结束:“所以毫无疑问,这样被缚的人们只能把上述器物的阴影当作真实的东西了。”第二阶段描写束缚的解除,囚徒可以扭头转向,看见有人在他背后举过去的那些事物本身。然而他认为,过去所看到的阴影比现在看到的东西更真实。为什么?因为火光使他目眩、痛苦。虽然这个得到解放的人现在看到了不同于阴影的其它东西,但一切还处于独特的迷乱之中。束缚之解除带来了解放,但是他还没有完全自由。真正的自由在第三阶段,即他来到光天化日之下。事物的存在不再仅仅在洞穴内人工的、令人眼花缭乱的火光中呈现,而是以它们本己的外观的确凿性和约束性呈现出来。但是,如果说在洞穴里,要把目光从阴影移向火光以及在火光中显示出来的事物已经很困难,那么要在洞穴外面真正获得自由,需要更大的耐心和努力。如前所述,他首先最容易看到的是阴影或者水中的倒影,其次是物体本身,再次是在夜里观察天象,看月亮和星光,最后直接观看太阳本身。每一个阶段都要求他逐渐适应,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

柏拉图洞穴比喻最引人注目之处,不在于解释人如何克服偏见,认识真理,获得自由,达到最高阶段。更在于这个获得解放和自由的人,必须返回到他已经离开的洞穴,回到还依然被束缚的人们那里。这个人应该带领他们获得真知,获得解放。可惜的是,这个解放者已经不再熟悉洞穴,他落入一种危险之中。他不屑于从事曾经热衷的游戏,而且也失去了从事这些游戏的能力。柏拉图告诉我们,这个人看见了真实,获得了自由,回想自己在洞穴内暗无天日的生活,庆幸自己获得了理性。他宁愿在世上做一个穷人的奴隶,受苦受难,也不愿意回到洞穴内,再从事洞穴内的竞猜游戏。洞穴内最大的奖赏,对他现在来说也不屑一顾了。可是他必须回去,必须面对那些终生都生活在洞穴里、四肢和头颈都被固定的人,这些人看到的唯一真实就是洞壁上的影子。如果这个曾经看见过外面真实世界的人告诉他们,他们看到的只不过是幻影,这些囚犯一定认为他出去一遭,不仅眼睛坏了,而且精神也失常了。他们会讥笑他,谩骂他,如果可能的话,乃至殴打他,杀死他。在柏拉图看来,受过教育、获得了理性和知识的人,尤其是胸怀善的理念的人,有责任指引、带领、启蒙无知的人,尽管这样做可能担当极大的风险。柏拉图的老师兼挚友苏格拉底慷慨赴死,在他看来,就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获得智慧的人试图启蒙一群无知的人时必然遭遇的命运。

柏拉图的洞穴内和洞穴外两种居留的区别是一种“智慧”上的差异,而爱智慧,即关于存在者之存在的思考便成了“哲学”,因为这种思考乃是对“理念”的仰视。而这种由柏拉图发端的“哲学”,便具备了形而上的特征。柏拉图本人在其关于洞穴的比喻中所讲述的故事,说明了形而上学的基本特征。在说明目光对理念的适应时,柏拉图说,思想超越那种仅仅阴影般地和摹像般地被经验的东西,而走向理念。理念乃是在非感性的观看中被看见的超感性的东西,是身体器官不能把握的存在。

柏拉图的洞穴比喻实际上也是一个关于认识真理的比喻。在西方诸多语言中,真实、真相、真理往往是同一个词。在这个比喻中,看到真相等于认识了真理。柏拉图特别强调视觉的重要性,认为视觉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认知途径,人们通过观察来了解、认识世界。对应于作为视觉器官的眼睛的,是人的灵魂。作为光源的太阳给予所见事物以可见性,但是看不仅是看可见事物,因为眼睛可以归属于太阳的本质方式,也就是归属于太阳的闪现。眼睛本身闪闪发光,并且专注于闪现,因而能够接受和觉知显现者。柏拉图把太阳比作善的理念,而作为相,善乃是一个闪现者,作为这样一个闪现者,它就是给出视界者,作为这样一个给出视界者,它就是一个可见的、从而是可知的东西。因此柏拉图说,人们在可知世界中最后看见的,而且是要花很大的努力才能最后看见的东西,乃是善的理念。

但是柏拉图关于善的理念的阐释是唯心主义的,这一点我们在他关于洞穴的比喻中看得很清楚。柏拉图说,善的理念是一切正确者和美者的原因,如果我们把正确者理解为真,那么真理就存在于理念之中,而不存在于事物之中,只存在于可知世界,而不存在于可见世界。真理之本质问题是许多哲学家关注的问题。柏拉图的高足亚里士多德虽然在哲学观上背离了柏拉图,具有较多唯物主义成分,但是在关于真理的论述中仍然重蹈柏拉图的覆辙,称,“真与假不在事物本身,而在理智中”。(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第六卷,第四章)此后,在中世纪经院哲学中,托马斯·阿奎那提出,“真正说来,真理只在人类的或神性的理智之中”。再后来,笛卡尔重复亚里士多德和阿奎那的观点,“真正意义的真理或谬误,只能够存在于理智之中”。(转引自海德格尔《路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268)

19世纪末尼采提出,“真理就是谬误之方式;倘若没有这种方式,某种特定的生命体验便无法完成。生命的价值乃是关键”。(尼采《权力意志》,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273)尼采认为,真理是一种谬误,真理的本质就在于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总是、而且必然地歪曲了现实。“因为任何一种表象都无声地摆置着不间断的生成,并且随着如此这般相对于流动的生成而被确定下来的东西,把一种不相符的东西,也就是不正确的东西,因而也就是一种谬误,设立为所谓的真实”。(转引自海德格尔《路标》,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268-9)换言之,我们的思维要借助于逻辑和语言,而逻辑的同一律取消事物的变化与差异,语言的抽象类别化取消事物的个体实在性,因此,最后落实为语言表述的真理无法再现真实,而仅仅是对“真实”的创造与虚构,呈现出秩序与规律、普世的价值、目的和意义。

尼采的哲学终结了西方自柏拉图以降的形而上学,使得“认识你自己”摈弃了理性主义至高无上的地位,重新回到对生命本身的追问。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称苏格拉底既不是艺术家也不是哲学家,说他既不著述,也不说教,只是坐在公共场所,叫住过往行人,以其滑稽的逻辑使他们相信自己的无知和愚蠢。尼采认为苏格拉底的冷嘲热讽使赋予古希腊民族以力量的质朴的信仰和支撑其美德的神话蒙受了耻辱,破坏了古希腊人原有的豪放不羁的天性,并且借助于受他诱惑而堕落的柏拉图之口,强把古人尚未意识到的对大自然的幻觉当作人的理性可以理解的东西。尼采提出重估一切价值,否认真理的存在,指出上帝已经死亡,这些都需要特别的勇气。他否定了上帝的存在,又找不到替代物,因而陷入虚无主义的泥淖。尼采哲学的虚无主义本质,他对真理可能性的否定,使得形而上学的迷雾不仅没有被驱散,反而更加浓重。

柏拉图和尼采分别代表了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的两个极端,或者说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的极端。这两种精神就像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阴阳一样,互相制约,互相转化,互为依存。我们感官所认识的物质世界,像柏拉图诸如真理的许多概念一样,既不是完全客观的,也不是纯粹主观的,而是介于二者之间,是在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此消彼长、谈判流通的过程中构建出来的。询问人本质上是理性还是非理性的,就像询问人性是善还是恶一样,没有任何意义。在柏拉图哲学中,真善美是连续的完整统一体,而在尼采眼里,真不存在,善是虚伪,只有美令他痴迷。后现代的人文知识分子力图超越传统的二元对立,构建新的思想体系,是有益的尝试。

(作者单位:九三学社河南省委)

猜你喜欢
尼采柏拉图囚犯
虚无与轮回:《悲痛往事》的尼采之维
“格言中的体系”——尼采的“反哲学”及其写作
不再羞于自己
走近土著
级别
柏拉图的椅子
柏拉图《法律篇》土地与农业法条译注
让大脑绕个弯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