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枫逸·专栏作家
一年多前,清华法学博士王进文因老家被强拆致信市长,其公开信被网友盛赞“言辞犀利,不卑不亢,很多问题直指拆迁现状”,而他的维权故事也就此进入公众视线。一年多后的今天,王进文和关心支持他的人们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国务院推翻了山东省政府认为征地合法的决定。
倘若是拍一部类似《秋菊打官司》的电影,拨乱反正、民愿得偿的结局,应该称得上大团圆。不过,对于生活在现实中的我们来说,清华博士扳倒省政府裁决却难言胜利。
王进文不是胜利者。尽管他的诉求惊动了国务院,但撤销征地决议已然是迟到的正义,纵然山东省政府依法重新裁定,强拆却是生米煮成熟饭。在王进文家的宅基地上,高楼矗立,机器轰鸣,丝毫看不到原来的模样,“春天有六双燕子做窝,充满生机,养有两只狗,很可爱”的温情老屋只能存在这位博士的记忆中。
更悲剧的是,作为一项集体决策,恐怕不会有人为征地被违规认定合法承担责任,也就是说,王进文维权只是取得名义上的成功,真正的强拆既得利益者依然可以狂欢。
法律不是胜利者。在法治社会,法律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最后底线,一切以法律为准绳,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然而,在现实中法律武器却往往显得那么孱弱。作为清华大学法学院的博士研究生,王进文学了10年的法律,也一直试图用法律途径解决所面临的问题,但仍无法改变房子被强拆的命运。唐福珍“绑架”了自己的身体,王进文“绑架”了清华和博士,他们的区别只是身份和形式的不同,闹大维权的本质是一样的。如今,关于征地合法的裁决是撤销了,但法律在王进文心中的信仰如何重塑,法律在整个社会的尊严如何修复?
政府更不是胜利者。撤销省政府裁决固然是理性纠偏,但也暴露出有关部门的行政过失。一起征地强拆事件,造成民意沸腾,省政府却坚持认定征地合法,其公信力何在。而王进文向十多个部门递交信息公开申请几乎都没有回音,提起的四起诉讼都石沉大海,足见一些部门对于公民个体的傲慢和偏见。如果政府不能认真倾听公众诉求,不能平等与公民对话,甚至有错不纠、一意孤行,公众的权益只能成为权力寻租的祭品。
不是每个被强拆家庭都有清华博士,也不是每一份不合理裁决都能由国务院撤销,王进文维权过程有太多偶然和幸运因素,很难被复制。如果每一次都要依靠吸引眼球增添维权砝码,总有当事人黔驴技穷、社会舆论视觉疲劳的一天。相信,对于王进文来说,倘若公民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政府的足够尊重,纠纷矛盾能够在法律体系内得以妥善解决,清华博士扳倒省政府裁决的“胜利”不要也罢。而这又何尝不是公众的期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