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王明泽
直面海南发展内在机理—政协委员围绕海南“项目建设年”热议改善投资软环境
□本刊记者王明泽
2012年是海南的“项目建设年”。在今年,全省一共安排了226个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投资1163个亿,这也使2012年成为了海南重点项目数量最多,投资增长幅度最大的一年。但海南目前仍不尽如人意的投资软环境,便成了今年“两会”期间政协委员们热议的焦点。
改善海南投资软环境,干部作风建设是首要关键。今年“两会”期间,我省政协委员就干部作风应如何转变,什么样的干部作风才能促进海南项目建设发表了各自的意见和看法。
政协委员叶英萍认为,改变一些干部中存在的不良思想观念是作风转变的重中之重。她说,建设投资软环境,首先思想上要文明开放,要有一个“开门”的观念,要欢迎大家进来,思想上不能红眼,不能有“你来了在挣我的钱”的想法。另外是在服务和管理的观念上,政府部门在办事方面要有服务意识,改变过去那种当裁判员的意识。政府要改变职能,要实心实意地为投资者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同时她还表示,人才队伍的建设很重要,良好的投资软环境离不开一支精干高效廉洁的人才队伍。只有人的问题解决了,问题才能真正解决。政府应该想办法,让政府公务人员乃至海南的全体公民提高修养,依法办事,同时要提高办事效率,绝对不能出现久拖不决吃拿卡要的现象。
政协委员冷明权认为,想要打造一支优秀的干部队伍,必须先从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入手。他提出了五点建议:一是建立健全干部选任提名推荐制度,提高选人用人质量。二是完善干部政绩考核评价办法,促进干部能上能下。三是重视征求社会各界和群众的意见,增强选拔的透明度。四是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的工作力度,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五是进一步强化干部监督管理工作,完善干部监管机制。
潘家德委员则从制度建设上考虑如何约束不良作风。他提出,应从创新行政审批的角度来思考如何提升政府工作效能。建议海南应尽快推进网上行政审批建设的步伐,这样可以缓解目前省内,尤其市县各部门行政审批程序不清晰、要求报送的材料不清楚、审批时间不明确,导致企事业单位办理行政审批事项时间长、审批成本增加,滋生腐败、权钱交易等问题的产生。
人才、信息、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在竞争机制的作用下,除了向成本低、效益高、投资安全便利的区域流动外,还会向那些环境优美、生活舒适、人际关系和谐的地域流动。一个文明健康、和谐友爱的人文环境对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朱华友委员认为:一是需要不断地提升海南的教育水平,加强礼仪文明的教育,提升公民的整体素质。二是广泛借鉴国际经验,推行一些约束性的措施来提升公民的文明素质。三是要注重培养公民的文明意识和文明习惯。
王肃强委员认为,第一,应该对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进行礼仪培训。第二,海南可以多组织些礼貌礼仪相关的比赛,让群众从娱乐中得到教育。第三,编小册子和DVD进行广泛宣传,营造成全民学文明、守文明的积极社会氛围。第四,要求各个行业都推选出模范式的先进人物,在社会上广泛宣传,让他们起到典型示范作用。
章汝先委员认为,海南要建设国际旅游岛,要构建和谐社会,传播慈善理念、发展慈善文化也至关重要。应将慈善文化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之中。她建议海南未来应高度重视发展慈善文化,大力营造慈善文化氛围,要充分发挥现代传媒的作用,大力传播慈善文化理念。同时大力发展企业慈善文化,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并把慈善文化纳入学校道德教育体系中。
麦发强委员则对如何提高农民素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目前海南农民存在着法制观念不强、公德素养欠缺、文明程度较低等三大问题。为此他建议海南在未来应进一步加大农村文化建设力度,进一步丰富农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进一步强化实施农民教育,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技能、讲法纪、讲公德、讲诚信、讲文明的新时期农民。
科学、健全、优惠的政策是项目最终落地、企业能在海南得到长足发展的关键保障。目前海南在招商引资和扶持企业的相关政策方面还存在着例如延续性不够、力度不大、覆盖面较窄、吸引力不强、实施不力等诸多问题。在今年“两会”上,来自不同界别的政协委员们纷纷阐述了他们对此问题的看法。
政协委员朱华友认为,相关优惠政策落地就是海南最重要的投资软环境。海南要继续做好国务院《关于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若干意见》中相关政策的落地,
冯川建委员也表示,中央把政策给了海南以后,政府怎么用好用足,这里面就有很多文章。海南一定要把握机会,引导企业怎样上项目、做项目。政府在这个问题上首先对这些政策的运用要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把它构思好、做好。
王毅武委员认为,海南当前应该优先将中央赋予的“离岸金融业务”政策抓紧落实。他建议,海南应着手组建“离岸金融业务调研小组”,附属于省内某国有大金融机构,并接受省委、省政府政策研究机构的领导,为“离岸金融业务”的尽快落地提供策划、方案、办法、措施等;组织“离岸金融业务”迅速落地的“公关小组”,专门研究并解决“离岸金融业务”落地过程中的各方面复杂关系的协调问题;配合“离岸金融业务”的开展,着手落实或解决“离岸金融业务”相关的其他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金融业务。
王佳委员则认为,海南在经济发展中必须高度重视引进增量投资,实行大项目带动、大企业进驻战略,并逐步建立和完善投资主体和融资平台,按市场规则运用和运作政府专项资金、资源及信用,发挥海南重大项目孵化器和推进器的作用,带动省外资金投资海南,推进省内重大项目实施。为此,她建议海南应该更加重视政府投融资平台的建设,解决目前海南省“金融荒岛”的困境。
段怡委员和章汛委员则针对海南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们认为海南近年来对中小企业的关注和扶持力度不够。中小微型企业是国民经济中最活跃的经济体,其健康发展关乎国计、惠及民生,希望海南省尽快出台并落实实施有关支持中小微型企业的政策和措施。
创造良好的投资软环境,吸引项目投资造福海南,这是海南顺利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重要依托。如何在改善投资软环境的长效机制上着力,确保软环境建设常抓不懈,也成为了今年“两会”期间政协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冯川建委员建议,维护海南的投资软环境,政府要扎扎实实出台一系列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并以此为依据,层层下达到职能部门,同时媒体要对执行情况进行跟踪监督,对于损坏海南形象的企业要予以曝光,政府应对其严格依法处理。
叶英萍委员认为,营造全社会都讲诚信的环境,是维护投资软环境的重要途径。她说,要想在全社会形成都讲诚信的氛围,首先政府要有诚信,如项目投资的政策要有延续性,不能朝令夕改;其次,整个社会的各个层面包括公民都要讲诚信。另外,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则是最关键,要对现有的政策法规进行优化和规范,并且坚决地执行。对于已经发生的违法犯罪,需要用法制手段把它纠正过来,确实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朱华友等几位委员则提出,海南应该充分发挥“特区立法权”的优势,以与时俱进和创新为原则,制定出更适合海南本土情况的法规、规范,而这些法规制定必须是以保护海南群众和投资者的利益为基本出发点。
朱华友说,期待海南未来能营造一个办事要有方便感,生活要有舒适感,赚钱要有安全感,在海南要有追求感,生活要有幸福感的氛围。这样国际旅游岛的整个投资环境、生活环境才能让投资者和本岛居民感到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