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卧式杀菌锅爆炸事故的分析

2012-12-18 06:12:38王春强曾德程
化工装备技术 2012年2期
关键词:卧式封头筒体

王春强 曾德程

(广西特种设备监督检验院)

一台卧式杀菌锅爆炸事故的分析

王春强*曾德程

(广西特种设备监督检验院)

分析了一起快开门卧式杀菌锅爆炸事故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止快开门压力容器发生类似事故的建议。

卧式杀菌锅 安全连锁 事故 分析 压力容器

0 前言

2010年2月7日上午,南宁一家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车间的一台卧式杀菌锅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事故,蒸汽喷出致使一人严重烫伤。事故造成设备和其他设施的破坏相当严重,直接经济损失25万元,间接经济损失近百万元。

该卧式杀菌锅只有产品铭牌,缺少产品质量证明书、竣工图等出厂资料,制造日期1995-11-01,投用日期2005-11-18,属于旧容器移装后重新投入使用的设备。该容器内径1 200 mm,长3 760 mm,容积3.6 m3,设计压力0.2 MPa,设计温度133℃,工作介质为水、蒸汽+瓶装食品,安全阀开启压力0.17 MPa。

1 事故发生经过

2010年2月7日上午9点左右,食品生产车间开始食品杀菌消毒作业,操作工 (受伤者)当时操作5#卧式杀菌锅 (事故容器),先关上快开门封头,然后开启阀门通入蒸汽。在升压过程中,操作工站在该容器旁 (靠近快开门封头侧)观察温度,当温度升到120℃、压力为0.11 MPa左右时,该杀菌锅快开门封头密封圈处突然漏汽爆开,快开门封头与杀菌锅筒体分离,斜向前方飞出约10.5 m,杀菌锅筒体由于后坐力作用往后退了约3 m,水蒸气喷出将该操作工烫伤。

2 现场调查情况

(1)经测量,5#卧式杀菌锅快开门封头的齿啮长110 mm,正常使用时封头齿啮应与筒体的齿圈完全啮合。现场从封头齿啮痕迹判断,事故当时该封头与筒体最多只啮合了约20 mm(见图1)。

(2)检查该公司压力容器操作人员持证上岗情况,公司只提供了两本操作证,有效期至2008年12月16日,均未到发证机关复审,而且这两人已于去年辞职。此次受伤的操作工无压力容器操作证。

(3)检查该公司的设备操作规程,没有相关卧式杀菌锅安全连锁装置的操作使用说明。

(4)检查蒸汽管道状况,发现蒸汽由锅炉出口直接通过管道进入杀菌锅,锅炉出口压力为0.8 MPa,杀菌锅的操作压力仅凭操作工根据温度表显示来控制。

(5)安全连锁装置为后来加装的,需插上电源才起保护作用。

图1 封头齿啮与筒体齿圈啮合痕迹

3 事故原因分析

3.1 直接原因

操作工违章操作,快开门封头啮齿未完全啮合到位即开始升压,当压力升高到一定程度后,部分啮齿局部过载,产生塑性变形,且封头啮齿受环向分力的影响使封头向打开的方向转动,导致啮齿脱离啮合而滑脱,釜盖炸开飞出。

3.2 主要原因

(1)公司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培训管理不到位,操作人员缺乏专业知识,技术生疏,无证上岗。

(2)公司对设备的安全管理比较松懈,对快开门卧式杀菌锅安全连锁装置的作用未给予足够重视。编制的安全操作规程没有详细介绍卧式杀菌锅安全连锁装置的操作使用方法和监督管理检查制度。

4 建议

从历次快开门压力容器事故中可以发现,导致在用快开门式压力容器的爆炸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未按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要求装设安全联锁装置这一主要因素外,企业的安全生产意识淡薄、系统设计不当、使用管理不善、操作人员素质不高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因此,笔者建议:

(1)安全监察部门应加强对快开门压力容器的监察力度,对于未装设安全连锁装置或安全连锁装置不合格的设备不予以办理使用登记证。

(2)特种设备检验部门应区别对待该类容器的检验,加强对操作人员持证上岗资质与作业制度、规范的审查,提升年度检验的作用,使之成为检验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

(3)快开门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应针对快开门式压力容器使用管理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切实加强对设备使用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首先,做到思想上重视;其次,应建立和健全规范的生产操作规程,对操作人员应进行必要的培训与考核,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不断提高设备的使用管理水平,从管理上减少或杜绝事故的发生。

[1]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S].2009.

[2]丁无极.快开门压力容器安全连锁装置现状与检验探讨 [J].中国科技信息,2008,9:113-115.

[3]胡兆吉,黄克敏,刘兴林.在用快开门式压力容器的失效事故分析及其预防对策 [J].化工装备技术,2000,21(6) :15-16.

Analysis of Horizontal Retort's Explosion

Wang Chunqiang Zeng Deche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for explosion of an quick closure horizontal retort,and proposes measures to prevent similar accidents of quick closure horizontal retorts from occurring.

Horizontal Retort;Security interlock;Accident;Analysis;Pressure vessel

TQ 051.3

*王春强,男,1977年生,硕士研究生,工程师。南宁市,530219。

2011-10-18)

猜你喜欢
卧式封头筒体
椭圆弧加圆弧型封头最小有效厚度计算公式论证
b型管板与筒体温差应力的分析计算和评定
化工管理(2021年7期)2021-05-13 00:46:04
回转窑筒体对接操作方法
水泥技术(2021年2期)2021-04-20 12:37:26
PS卧式转炉送风系统优化与实践
有色设备(2021年4期)2021-03-16 05:42:30
一种卧式筒体粪污发酵装置的筒体设计与分析
CM6132型卧式车床控制系统的PLC改造
电子制作(2017年20期)2017-04-26 06:57:34
封头开裂失效分析
大型铸锻件(2015年5期)2015-12-16 11:43:22
球磨机筒体铸钢端盖裂纹的处理方法
一对百叶封头注塑模具设计
中国塑料(2014年5期)2014-10-17 03:02:16
WLG系列卧式离心薄膜真空蒸发器
机电信息(2014年32期)2014-02-27 15:5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