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油坊:百年沧桑 历久弥香

2012-12-17 04:52韩连赞
新疆人文地理 2012年11期
关键词:油坊榨油经理

韩连赞

唯一的“臼凹孜”传人日杰甫·库酋喀琪

历史上维吾尔族人根据自己的生存环境和自然生态,创造性的发明制造了适应环境的生产工具和独特的生产方式。有万能工具坎土曼,木匠用具砍砍,包括我们面前古老的“臼凹孜”土造榨油机等。不知道至今它运转了多少年、又给多少人提供了吃的油,养育了多少代人。而今天随着工业化的到来已悄然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日杰甫·库酋喀琪已是我在南疆多年来寻找到的唯一的“臼凹孜”传人,也是他祖业的第5代传人。86岁的日杰甫·库酋喀琪“臼凹孜”其从小跟父亲买买提·尼牙孜赶驴榨油,父亲从小跟爷爷贤木提赶驴榨油,爷爷又是跟爷爷的爷爷赶驴榨油……日杰甫·库酋喀琪已说不清先祖的名字了。反正他从小就干这一行养活了家人,滋润了自己。而在今天机械榨油遍天下的情况下,仍不愿放弃这份祖业。

榨油用的主要原料是油菜籽、红花籽、核桃仁、芝麻等。先把原料扬净、称好,放少量的水搅拌匀、倒入土机凹内、挂木轴、先在机的横梁上放一蛋型鹅卵石、再套上驴、捂上驴的双眼,开始推着“臼凹孜”转圈。注意这里驴不是拉套而是用肩扛着木杠推着转。1小时后,主人开始向机架上再加圆石至3块(每块圆石重70~100公斤)。继续转,则开始出油。榨一锅,用10斤油籽,耗时2.5~3小时,最多可出2.5斤油。如果中午不休息,这样干一天,可以榨三锅,产出7.5斤油,每斤市场价比机器榨的油贵5元钱,去掉成本,日杰甫老人每天可营利20~25元钱,这样的收入根本无法养家活口,所以老人的几个孩子没有一个愿意“子承父业”。眼看这份祖业就要断送在自己手里,老人干着急却也无可奈何。好在虽然不赚钱,却还是有少量的老顾客就喜欢吃这种土法制作的油,认为这种油香,因而每月都按时来买油,于是日杰甫老人总也放不下这个活计,所以他的“臼凹孜”土榨机和他一样还在转。

古老并非总意味着落后,它更具有一种神奇厚重的魅力

巴里坤地处新疆东部的天山北麓,古称“蒲类国”,是丝绸之路北新道上一颗耀眼的明珠。从隋唐起,中原往返西域的商队驼铃声便不绝于巴里坤,到清代中期更是盛极百年,当时仅巴里坤有上万峰骆驼活跃在古丝绸道上,在沟通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发展方面起到了相当积极的作用。在这边城古镇,戍边将士、文人墨客、商贾道人、军垦、民垦、犯垦无不尽力施展才华,争斗、融合、交流、发展。汉朝名将赵充国、班超,唐时的姜行本、清代大将富宁安和岳钟琪,在此角逐疆场,名扬四海;初唐四杰之一的大诗人骆宾王,曾行吟巴里坤湖畔;清代大文人纪晓岚、洪亮吉也在巴里坤留下了名篇。据县志记载,清末巴里坤还有庙宇、会馆百余座,有著名的“八大商号”“十四座油坊”等,繁荣一时,是当年新疆有名的“三大商都”和“八大名城”之一。因巴里坤在新疆的独特地理位置,又形成了新疆独特的以汉文化为主的文化圈,可以说它富集了新疆汉文化的基本内涵。而对于巴里坤独特的人文景观和文化魅力,我早已是情有独钟,好在这个初冬我终于有机会踏上了去巴里坤采风的路程。

出哈密市区向北迎着飘雪前往巴里坤,一路上我们哥儿几个都有点激动。雪随车动,这是今年初冬的第一场雪。到了山脚下小李师傅停下车给车挂上了防滑链,车开始在山中爬行。天、山、路同一个银灰色。路上几乎没有碰到任何车辆,偶尔有转场的牧人在山沟里赶着羊群闪过,只有雪跟着我们孤独地在山间行走。中午时分我们一行人终于赶到了今天要采访的巴里坤县大河镇旧户村的“老油坊”。县里约好的几位朋友早在那里等得有些着急了。

下车后稍事整理,“老油坊”的韩建钢经理就热情地为我们讲述了“老油坊”的发展史。巴里坤的“老油坊”初建于19世纪50年代,清朝道光末年(1850年)。原镇西北街的“富达西韩家油坊”是韩氏家族的先人励精图治精心打造的县域品牌油坊。油坊内设直径1.2米的大炒锅,长方型的蒸笼长1.8米、宽1.2米、高1.3米,石磨直径1.2米、高0.4米。另有大头直径1米、小头直径0.5米、长13米的两架红松大梁组成的土制榨油机。这套完整的手工榨油设备,百余年来一直断断续续不停地运转着,直到今天仍给许多喜爱手工油的客户服务。韩经理说:我们这套设备构成的“老油坊”是原来巴里坤县14家油坊中唯一保存到今天还能正常运转的一家“老油坊”,可能也是新疆境内保存完整仍在榨油的唯一一家汉式油坊了。不过现在我们不叫“富达西韩氏油坊”,而是改称为“老油坊”了。

据巴里坤县志记载:民国年间巴里坤县域内共有榨油坊14家,其中“仁和兴”蒋家油坊、“义兴晟”王家油坊、“兴盛昌”骆家油坊、“富达西”韩家油坊、“永济堂”倪家油坊盛极一时,但至今保存下来的也就只有这“富达西”韩氏油坊了。韩经理把我们带到了“老油坊”百余平方米的榨油坊工作间。啊,简直是历史一下逆转了百余年。眼前的作坊,2台木制榨油机静静地躺在那里,4架十多米长红松大梁被百年来的“老油”擦得油黑发亮,直逼眼球。橙色的油气在升腾,浓香的油味直穿心脾。人们正在忙着炒籽、磨碎、蒸饼、打包,有序地工作着。老油坊作为古老的作坊,给我的感受是这古老作坊永久的历史的魅力让人震撼。古老并不总意味着落后,它更具有一种神奇、厚重的魅力。“老油坊”令时空转换,让我回到了历史,回到了甘露川,回到了丝绸之路上的“蒲类国”,并随驼铃声回到了中原。巴里坤不愧是新疆汉文化的代表。中原文化在这里沉积、延续,历史在这里延伸。

见证老油坊百年历史变迁的老者——白根本

工匠们忙碌着,并不希望我们为他们拍照,因为在他们看来干这原始的工种,既落后又土气,满身的汗、油,衣冠不整洁,环境昏暗,更要紧的是他们必须在每天天黑之前榨完这一次性的6个油垛子,1000斤油籽,否则就要干到更晚。这雪天天黑得的早,所以他们很不情愿为了拍照而被指挥来指挥去。韩经理耐心地向他们做“思想工作”,说:这几个朋友是专门宣传我们来的,拍了照片宣传出去,我们的油卖得更快,你们不就可以多挣钱了吗?有了钱,小伙子们不是可以早点娶个婆姨,晚上睡觉不受冻了吗?韩经理的幽默风趣逗得大家都笑了。有个小伙说:你领导咋不早通知我们,我们也换件像样的衣服再照嘛!说得大伙都跟着笑了。这时,有个老人手抖着拿着炒籽的木锨对我们说:朋友,拍我吧,我不怕难看,都在这油坊干了一辈子了,不是过得满舒心的吗?什么土不土气的。我打量了一下老人,韩经理对我说:老人叫白根本,72岁啦,爷爷从甘肃民勤来,老辈人逃荒到巴里坤,白根本从小跟他爹在“富达西油坊”干这活,一千就是一辈子。虽然经过公私合营、人民公社,到今天的粮油工贸公司,因他太熟悉这活了,虽说前些年因他年龄大,手又抖得厉害,劝过他回家,但他已离不开这“老油坊”,离不开这浓浓的油籽味。所以他是我们“老油坊”的业余榨油技术员,编外技术指导。不过虽是编外,我们大家还是很尊重他,小伙们有什么把握不住的还得请教他。听着韩经理的话,白老爷子满意地笑了。白根本手中的木锨柄油亮闪光,散发着人的灵气,老人说这木锨在他手上用坏过5个头,把一直没换过。每天摸着它心里踏实,似乎换个新把子油籽就炒不到这么好、这么香,就出不了这么好的油。我问白老爷子:你榨了一辈子油,这一天榨1000斤油籽,出300多斤油,老板挣了多少钱,你得了多少钱?他说:老板挣多少钱我不知道,我们下苦的人把苦下到家就行啦,那些不是我们该问和该知道的。公社时期我在油坊干了32年,最后也没给我一分钱。改革后油坊卖给了韩老板,说是让我回家吧,可是我回家又能做什么呢?几天后我又来给韩老板干,大家都尊重我,不是很好吗?什么钱不钱的,人不就这么回事。公社时人们干大田,我在油坊干,大家一年到头吃不上油,每年过年过节队里给大家分点油,会计让我给灌油,你看那些婆姨提着油罐子排队一排就是半天,从作坊都排到了房子外边。当年哪个婆姨不是给我媚笑,说些让我心痒痒的话,希望到她时我给提罐好油呢?我问,不是听说油坊不让女人进吗?老人说那是解放前的迷信,说女人进油坊,油给辣掉啦、脏啦,解放后谁还管那些,每年队上分油都在这油房分,分油来的不都是女人吗?

这时,韩经理插话道:白老爷子你问他这辈子赚多少钱他不知道,但你问他喝了多少酒,他可能知道。这不,他的手在不停地抖着对你讲呢。我一看,果然老人的手在不停地晃来晃去,原来是酒精中毒的结果。白根本说:这还不是你们这些老板给灌的呗!一辈子都喝过来啦,现在不喝这手连饭碗都端不住。喝一点手就不抖了。老人说着从怀里掏出小酒壶喝了一口,然后回到炒锅上继续炒籽,并指挥大伙上磨、蒸料、打垛、下槽。我们顾不得跟韩经理聊天,迅速地进入拍摄状态,不停地“谋杀”着胶卷。一直到天黑,第三次垛子才榨完。天色已黑下来,工匠们的衣服已湿了干、干了湿,不知流了多少汗,试想这手工油能不香吗?白老爷子见小伙们往上打油,上前提起油提子扬起一倒说:不错,今天油打得最地道。可以炸油香招待客人了。韩经理笑着说:这油还得经过精炼才能上市,不然是不允许上市的。我们一直坚持高质量生产销售,所以“老油坊”才誉满东疆、走向全区。

没答应主人请吃晚餐的盛情挽留,告别了白根本老人和大伙,告别了老油坊,雪还在下,我们一行人在茫茫的银色世界里向县城走去。老油坊消失在了身后,却永远刻在了我的记忆里。

猜你喜欢
油坊榨油经理
驴磨油坊
老油坊
捎你一程
捎你一程
闯市场有妙招 小油坊变大门店
土榨油是否越“土”越健康
广西龙胜:手工榨油坊茶油飘香
大豆的加工及综合利用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千万别找人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