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红万
河南省中医院整脊骨病科 郑州 450002
颈椎病是指颈间盘退行性变及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所致,神经、血管、脊髓损伤而临床表现的相应症状和体征[1]。而神经根型颈椎病是各型颈椎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病是由颈椎骨关节退化、增生从而刺激或压迫神经根所引起的疼痛、麻木等一系列症状的总称。笔者自2010-2011年应用分段间歇牵引配合整脊推拿治疗该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诊断标准 参照第2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1994 年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3]。
1.2 纳入标准 (1)符合上述诊断标准;(2)年龄25~65岁;(3)坚持并完成治疗者。
1.3 排除标准 (1)明显颈椎管狭窄者;(2)符合手术标准者;(3)合并有较严重的心脏病或高血压患者;(4)不能坚持完成治疗者
1.4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03-2011-10收治的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9例,女51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26岁,平均51.7岁;病程最长者18a,最短者15d,平均2.6a。全部病例均根据以上诊断标准采集,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临床资料和体征等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1 治疗组应用分段间歇牵引配合整脊推拿进行治疗
2.1.1 分段间歇牵引:牵引采用我院DKWS-6型颈腰椎牵引床,设定持续牵引20s,间歇10s为1周期,牵引时间设定为20min。根据症状体征及线改变确定病变阶段,分段选择牵引角度。牵引力在持续牵引状态下为体质量的15%~20%,间歇牵引状态下为体质量的10%。因患者身体差异及颈部肌肉发育程度的不同,牵引力应因人而异,重量从轻到重,逐渐加大,直到患者感到症状减轻或舒适为止。牵引治疗1次/d,10次为1疗程,3个疗程后评估治疗结果。
2.1.2 整脊推拿:(1)松解术:患者坐位,医者用一指禅推法推颈部正中和两侧颈夹肌5~10min,然后自上而下拿揉颈项部(从风池穴至颈肩交界部)反复3~5遍,最后用滚法施术于肩背部,使肌肉放松。(2)理筋术:患者端坐位,医者利用大拇指指腹自外向内弹拨、按揉病重阶段上下棘突旁开0.5~1寸处,约1min,手法深沉有力,以患者有较强的酸胀感为佳,最后拿揉肩井,以患者耐受为准,使肩部充分放松。(3)整复术:患者坐位,医者用一手拇指顶住偏歪棘突,令患者屈颈至医者拇指下有棘突滑动时,保持此屈曲角度,向患侧缓慢旋转至有抵抗时,向外上方发力做一个有控制的稍增大幅度的快速扳动,同时抵住棘突的拇指协调用力,向对侧推动,常可听到“咔嚓”声响,或拇指下有棘突跳动感,最后以拿揉法作用于病变部位,约1min,手法轻柔、缓和。
2.2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持续牵引配合整脊推拿。(1)牵引采用治疗组相同牵引设备,选用持续牵引处方,牵引力为5~10kg,牵引角度为10°~20°,牵引时间设定为20 min,1次/d,10次为一疗程,3 个疗程后评估治疗结果。(2)整脊推拿采用与治疗组相同方法。
治愈:自觉症状消失,阳性体征消失,颈肩部、上肢肢体功能恢复正常,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显效:自觉症状显著减轻,阳性体征明显好转,颈肩部、上肢肢体功能基本恢复,能参加正常劳动和工作;有效:自觉症状及阳性体征均有好转,颈肩背部疼痛减轻,颈肩部、上肢肢体功能改善;无效:自觉症状及阳性体征均无变化。
2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 (n)
神经根型颈椎病属于中国传统医学“痹症”范畴。多因气血亏虚,肝肾不足,筋脉失养,或久坐少动,经期不利,或因外感风寒湿邪留滞经络,痹阻不通而导致颈项、肩背及肢体酸痛不舒等症状。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多由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间盘退行性变,椎间隙狭窄或椎小关节错位压迫或引起无菌性炎症反应而刺激相应阶段神经根。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其目的主要是解除神经根的压迫。
牵引、推拿是治疗本病十分有效的方法。笔者采用分段间歇牵引除有持续牵引的作用外,还能使颈部肌肉有节律地交替出现紧张和松弛的运动,更有利于解除肌肉痉挛和改善循环。整脊推拿可以有效松解颈部两侧肌肉紧张,解除肌肉痉挛,松解神经根粘连,使神经根受压得以缓解,调节平衡,改善局部循环,促使炎症吸收,起到镇痛、缓解麻木、恢复运动生理功能的作用。从而达到治愈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目的。
临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方法甚多,笔者采用分段牵引配合整脊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其简单易行,疗效确切,病人乐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常修河,董金海,彭全喜.牵引加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80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6,9(14):122.
[2]孙宇,陈琪福.第二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中华外科杂志,1993,31(8):472.
[3]杨克勤,张谭澄,杨之虎,等.脊柱疾患的的临床与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516-518.
[4]赵军,董万涛,邓强.坐位拔伸旋转手法配合中药熏洗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97例[J].甘肃中医,2009,22(11):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