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丽
作为一个最具个性的作家,海明威把自己的思想观念、复杂经历都融入了创作中。每一时期的创作都伴随他人生观的转变而变化,这种转变在他的小说中有着更为直接的体现。《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是海明威的三部名著,分别表现了他早、中、晚三个不同时期的不同人生观:20年代的迷惘、30年代的奋进、50年代的孤独,他人生观的转变轨迹清晰可见,而且无论他的人生观如何转变,悲剧意识一直存在并体现在文本中。
一
《永别了,武器》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意大利战场为背景,描写了战争如何毁灭人的精神,扼杀爱情以及人与人之间互相残杀的情景,表达了作者明确的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的思想意识。主人公亨利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在军国主义猛烈地驱使下,带着幻想参加了一战,最后逃离战争。主人公亨利的经历和海明威本人有许多相似之处,海明威也参加一战并深受重伤,虽然受到意大利政府的奖励,但他却认识到战争的本质,从而感到空虚迷惘。海明威说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我在身体、心理、精神以及情感上都受到了很重的创伤。事实真相是,我的伤深入骨髓,结果确实给吓坏了。”①战争给他的身体留下难以治愈的创伤,但比肉体伤害更痛苦的是战争留给他的精神上的创伤。战后的欧洲,充满了动荡不安和悲伤绝望的气氛,海明威目睹了这些社会现象,引起了他心中的沉思和忧患。亨利从一个热情的青年变为失望空虚痛苦迷惘的典型,不能不说是海明威悲剧意识产生的结果,小说最能体现当时海明威迷惘痛苦的是对主人公亨利的刻画。“愤怒在河里洗掉了,任何义务职责也一同洗掉了。其实,我的义务在宪兵伸手抓我衣领时,就已经停止了……这已不是我的战争。”②这段亨利跳河逃跑时的描写把愤怒、痛苦、孤独、迷惘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尽管海明威的悲剧意识在小说中表现得极为委婉含蓄,又不露声色,但读者分明体验到作者深厚的情感,看不到希望却又不愿抛弃希望,在绝望中找不到个人出路,这正是20年代海明威的精神实质。在小说中亨利有个比喻,人如木头上的蚂蚁,一头着了火,便纷纷涌向另一头,最后还是葬身火海。这个比喻成了海明威悲剧意识的形象写照。他把自己的亲身感受和悲剧意识融入到作品中,写出了这一代人失落的情绪,体现了自己迷惘的人生观。
如果说《永别了,武器》代表了海明威第一个创作时期的思想,那么《丧钟为谁而鸣》就是他第二个创作时期思想转变的产物。《丧钟为谁而鸣》中的主人公罗伯特·乔丹是一位美国青年,怀着为全世界被压迫的人们鞠躬尽瘁的感情来到西班牙参加战争。罗伯特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执行炸桥任务时身负重伤,但他仍然阻击进攻的敌人,临死之前念念不忘自己的责任。罗伯特和亨利最初参加战争时的理想是一样的豪气冲天,不同的是罗伯特不再是厌倦、看透一切的迷惘者,而是一个有意志、有信念、有理想、有抱负的革命战士。作者把罗伯特塑造成了一个英雄,他已经认识到自己身上更崇高的职责,他是在为人民而战。海明威小说中两个主人公思想的转变是与他本人的思想转变密不可分的,这个转变的契机便是西班牙的内战,这场战争使海明威获得了新的创作源泉,并使他的思想进入到一个新的高峰。这时的海明威虽然还是痛恨战争,但已不再感到迷惘,他认识到当时的战争是一场反法西斯主义的斗争。然而,罗伯特个人的一生又是那么的悲壮。他虽然不似亨利那样的迷惘悲伤。但是他们的幸福又都在战争中遭到毁灭,最后又都是悲剧性的结局。“世界是个美好的地方,值得为之战斗,我多么不愿意离开这个世界啊!”③这段话充分表明了罗伯特对自己即将离开战场充满了遗憾,这是一种壮志未酬身先死的悲壮。罗伯特最终仍然没有摆脱悲剧的命运,是因为海明威的悲剧意识在影响着罗伯特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在小说中,处处都可以看到罗伯特对战争的焦虑和他孤独的感受,从中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海明威的沉重心情。罗伯特的死是必然的,因为他是孤独的,这一死亡也是海明威的悲剧意识所决定的。
二次世界大战时海明威又一次勇敢地投入到战争中,身体几次受伤,心灵又一次受到创伤,他对世界的前途和人类的命运失去了信心,这一时期海明威的悲剧意识显得更加深刻。一方面他继续发扬与命运斗争到底的抗争精神;另一方面他又不可避免地陷入到绝望的情绪中,把人生看作是一场残酷的斗争,主宰人类的是谁也无法抗拒的命运。此时的海明威认为人生本来就是痛苦的,死亡是必然的,人的存在就是悲剧,但人还是要拼搏。这种观点既是悲观的,也是悲壮的。正是在这样复杂的悲剧意识的指导下,海明威写出了使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小说中的桑地亚哥是个捕鱼的老人,他同社会现实仿佛没有任何的联系,也不与人交往,好像他对一切都无所谓,也不会感到孤独。而作者就是很好的利用桑地亚哥与小男孩之间的交流刻画出了老人的孤独心理,老人在海上多次想“要是那个孩子在就好了”说明了桑地亚哥并非一个无所畏惧的硬汉,他同样害怕孤独。海明威笔下的桑地亚哥尽管是一个又瘦又憔悴的老头,但他的精神力量却是强大的,不可战胜的。桑地亚哥有句名言,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就是打不败他。他已经把自己的职场看成一个战场,人和鱼、人和大海的搏斗就是人和命运在搏斗,就是人和生命在搏斗。老人在最后梦见了狮子,这狮子正象征着他的力量。他虽然全身年迈,但眼睛却是像海水一样蓝,是愉快的,毫不沮丧的,象征他具有坚不可摧的毅力。然而由于海明威的悲剧意识的影响,桑地亚哥的拼搏显得那么悲壮,就是他如何顽强也敌不过命运的捉弄。老人只能在梦中幻想着胜利。这充分地表现了海明威晚年的思想,在歌颂人类的伟大力量的同时,又对命运的捉弄下必然失败的人生表示出无可奈何的绝望情绪。
二
海明威是伴随着战争的硝烟成长起来的作家,战争是造成他人生观意识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他也曾经远离战争,但思想中的悲剧意识却始终缠绕着他。作为一个有着复杂人生观和传奇的作家,其悲剧意识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永别了,武器》表现了海明威在20年代的迷惘、困惑,在逃避社会的过程中显示了悲剧意识;《丧钟为谁而鸣》表现了海明威在30年代的奋斗精神,完全不再逃避社会,而是介入社会,但是在介入社会的过程中也显示了悲剧意识;《老人与海》可以说是海明威毕生探索的总结,作者把大千世界的万般不幸以及人们对待不幸的态度全部浓缩在桑地亚哥捕鱼的故事里。小说悲剧意义并不在于老人为了捕鱼而付出的巨大代价,而是海明威认为的,强者对于命运的抗争是自古以来最具永恒意义的悲剧。从本文所分析的海明威三部不同时期的作品不难看出,悲剧意识成了海明威小说中永恒的主旋律。
海明威的人生观随着时代的不同而发生着变化,而他人生观中的悲剧意识也随着人生观的变化而变化。海明威的小说大多是以描写人物的命运为主,而且基本上都是悲剧命运,这是由他的悲剧意识决定的。但是,他每一时期的悲剧人物却是不同的。在《永别了,武器》中,亨利的悲剧命运是一种受难式的悲剧,这是海明威本人的一个缩影;而在《丧钟为谁而鸣》中,海明威把罗伯特的悲剧升华成了一种对命运的反抗,悲剧人物有着不屈不挠的坚韧精神,使海明威的悲剧中体现出了一种对立统一的悲壮而崇高的风格,从而扩大和深化了悲剧人物的内涵;到了《老人与海》中,桑地亚哥的悲剧已不再是亨利式的受难悲剧,而是进行着顽强的抗争,甚至是壮烈的自毁悲剧。
海明威笔下的悲剧人物是发展变化着的,但他的悲剧意识却始终存在。从他的小说中不难看出,海明威一生中最关心的一个主题就是死亡,他让作品中的人物有了勇敢、拼搏的精神,但却逃不出死亡的命运。海明威抗拒死亡,竭力保持自己的个性,采取斗争的方式,可骨子里是悲剧意识,认为斗争终将失败,这是一种悲观的认为人生完全无意义的思考死亡的哲学,命运是悲惨的。可是又不会向命运低头,这是一种悲壮。“在我看来,整个世界就像是拳击场,每一个人都在场内,你只有还击才能生存,所以我时刻准备着拿起拳击手套戴上就打。”④这是一种对死亡的藐视,是一种坚不可摧的意志,但是,这种坚强的意志在当时粗的社会现实面前终究会被击碎。
无论是迷惘的海明威、奋进的海明威,还是孤独的海明威,在任何困难面前都保持着自己的风度,呈现给世人的都是一个勇敢的海明威。1954年瑞典科学院宣布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词说:“勇敢是海明威的主题……是使人敢于经受考验的支柱,勇气使人坚强起来,去迎接那看起来是难以应付的现实,勇气令人敢于喝退大难临头的死神。”⑤尽管海明威对人生抱有悲观的看法,但他并不消沉更未绝望。世道虽然险恶,人还是要生存下去,而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就存在于他与险恶世道的抗争中——这是海明威的人生哲学。尽管海明威的人生充满着悲剧色彩,但不可否认的是,海明威成为了一种顽强拼搏的象征,他不仅是文坛上的豪杰,更是一名伟大的战士。
注释:
①毛信德.美国小说史纳[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448.
②海明威.林疑今译.永别了,武器[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27,351.
③海明威.程中瑞,程彼德译.丧钟为谁而鸣[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2,560.
④张海亮.中西悲剧意识中的海明威[J]外国文学研究.1987,87.
⑤李全.孤独的硬汉[J].外国文学研究,198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