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汪曾祺“高邮故事”的发展演变

2012-12-17 15:21
小说评论 2012年2期
关键词:高邮汪曾祺小说

夏 希

汪曾祺少年成名,“异秉”先露;沉寂多年,又大器晚成,自命“枇杷晚翠”。1939年,汪曾祺在沈从文先生的习作课上,写下生平第一篇小说——《灯下》,这篇小说几经修改成了汪曾祺的代表作《异秉》。可以说从那时候起,故乡人,故乡事就成为汪曾祺写作的重要资源,只可惜没有遇到合适的时间,合适的机遇,汪曾祺的“高邮故事”系列迟迟未能推出。直到六十岁,汪曾祺才带着《受戒》重返文坛,高扬“小说是回忆”的旗帜,在遥远的“梦”中寄托着自己的向往,编织新的“高邮故事”。

高邮的水滋润了汪曾祺的心灵,童年的梦抚慰了汪曾祺的人生,“回忆”成为他小说题材的源头活水。“大人不失赤子心”,老人的心态平静如水,孩童的视角明澈如水,汪曾祺把这份苍天赋予他的人生独特经历反复过滤,滔滔而出,流于笔下。“高邮故事”中出场的多是一些渺小得不能再小的小人物,这些平凡人过着平凡的生活,多有艰难和苦痛,也不乏欢乐和笑声,显露了随意、自然又洒脱的情性。“高邮故事”平凡而简单,记录多是柴米油盐、悲欢离合的小事、琐事,却又“很美,很健康,很有诗意”,蕴含“健康的人性”①。故乡水赋予他创作的“异秉”,故乡事给他小说的“异质”,在汪曾祺命运的沉浮中,在20世纪中国社会的动荡里,“高邮故事”发展演变的轨迹清晰可见。

一、高邮——汪曾祺的起点与归宿

1920年3月5日(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傍晚,汪曾祺出生在江苏高邮城里的一个书香之家。1997年5月16日,汪曾祺去世后,儿女们想来想去,最终决定写在墓碑上的是:高邮汪曾祺。

高邮——汪曾祺的起点,也是他的归宿。

汪曾祺“少年橐笔走天涯”,开卷在四方。昆明七年(1939-1946),成为沈从文的真传弟子,宽松、自由的西南联大培育了他的名士气派,“赢得人称小说家”。上海两年(1946-1948),写了《鸡鸭名家》等几篇小说,连同昆明时期的作品,结为《邂逅集》。1958年为单位补足右派的指标,“补课”当了一回右派,下放塞外张家口农村,跌落社会底层,饱尝人世艰辛。汪曾祺自命“随遇而安”,又说“三生有幸”,但也“看淡了”,“看透了”世事,人的心毕竟是脆的,受过伤的心总是有璺的。1962年初调回北京,这个汪曾祺生活了四十四年的地方,水乡小城长大的汪曾祺,却不能真正溶入大都市。凡属留下足迹的地方,自然成为汪曾祺小说的背景,于是有了“高邮故事”、“昆明故事”、“张家口故事”及“北京故事”。②其中,“高邮故事”在汪曾祺小说里地位最为重要。

汪曾祺的代表作多出自“高邮故事”,如《受戒》、《异秉》、《大淖记事》……“高邮故事”是对汪曾祺以故乡高邮为背景创作的小说的命名。这些小说多以回忆为主线,描写了20世纪抗战以前苏北小城高邮的风土人情,记录了高邮人,高邮事。汪曾祺一生共创作了125篇短篇小说,其中“高邮故事”60余篇。这60余篇短篇小说大多是汪曾祺的得意之作,其中《异秉》(二)、《受戒》、《大淖记事》、《陈小手》、《八千岁》等代表了汪曾祺小说的最高成就。

60余篇“高邮故事”由早年和晚年两个时期创作组成,早年(25-29岁)创作了《小学校的钟声》、《庙与僧》、《鸡鸭名家》、《戴车匠》、《异秉》(一)等5篇。晚年(60-76岁),即60岁之后创作:《异秉》(二)、《受戒》、《岁寒三友》、《大淖记事》、《故里杂记》(《李三》、《榆树》、《鱼》)、《徙》、《故乡人》(《打鱼的》、《金大力》、《钓鱼的医生》)、《晚饭花》(《珠子灯》、《三姊妹出嫁》、《晚饭花》)、《皮凤三楦房子》、《鉴赏家》、《王四海的黄昏》、《八千岁》、《故里三陈》(《陈小手》、《陈四》、《陈泥鳅》)、《昙花、鹤和鬼火》、《故人往事》(《戴车匠》、《收字纸的老人》、《花瓶》、《如意楼和得意楼》)、《桥边小说三篇》(《詹大胖子》、《幽冥钟》、《茶干》)、《小学同学》(《金国相》、《邱麻子》、《少年棺材匠》、《蒌蒿薹子》、《王居》)、《鲍团长》、《黄开榜的一家》、《小姨娘》、《忧郁症》、《仁惠》、《露水》、《卖眼睛的宝应人》、《辜家豆腐店的女儿》、《鹿井丹泉》、《喜神》、《丑脸》、《兽医》、《水蛇腰》、《熟藕》、《薛大娘》、《莱生小爷》、《小孃孃》、《合锦》、《百蝶图》、《名士和狐仙》、《礼俗大全》、《候银匠》等56篇。

年轻时汪曾祺就已把高邮作为创作的起点,身处昆明的他回望故乡,以熟悉的环境作为背景,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时代动荡,命途多舛,他的“高邮故事”没有演绎下去。汪曾祺远离文学,个性和生活境遇,又使他和文学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既可以比较贴近地观察生活,又可以从一个较远的距离思索生活。起落跌宕的人生经历让他少了文人孤傲的怪癖,多了随遇而安的品性,用温爱的眼光看世界。三十年过去,四十年过去,高邮的人,高邮的事,离他很远很远,却又很近很近。身居北京的汪曾祺背靠京城,遥望高邮,孤独的思索,执着的守候,《受戒》、《异秉》、《大淖记事》如蓄积已久的春水,终于冲开闸门,哗哗流出,闪动着汪曾祺智慧的月光,清凉天下。

《灯下》化为后来的《异秉》;《庙与僧》演变成了《受戒》;小学校的钟声声声入耳;大运河的水潮起潮落,“高邮故事”出来了,一个接一个,篇篇独立,内在相连,不同于“昆明故事”、“张家口故事”和“北京故事”,它们相互联系,形成网络,有明显的“互文性”。它们构成了一个独立的艺术体系,成为打上汪曾祺印记的“高邮世界”,就像米兰·昆德拉说的那样:“作家把自己铭刻在其时代、国家的精神地图上,铭刻在思想史的地图上。”③他的“高邮”与鲁迅的“鲁镇”沈从文的“湘西”遥相呼应,构成现当代中国文学的三个经典文本。

高邮——汪曾祺的起点,高邮——汪曾祺的归宿。

二、“高邮故事”的序列检索

童年的深深记忆积淀了“高邮故事”,汪曾祺以“回忆”的方式记录了高邮,借用“高邮”这个独特的视角看人生,看世界。小说是在特定的空间展开,以故事发生的地点分类,“高邮故事”包涵了下列文本:

一、店铺故事

商品交易,互通有无,店铺和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既为小说的人物提供职业,一种生存的环境,又牵扯出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异秉》写的就是汪曾祺祖父开的药店保全堂的故事。除了自家的店铺,在“高邮故事”中,汪曾祺还记录其它别的店铺:戴车匠的车匠店(《戴车匠》);王瘦吾的绒线店,陶虎臣的炮仗店(《岁寒三友》);庞家三兄弟的“肉案子”(《故里杂记·鱼》);金大力金家的“茶炉子”(《故乡人·金大力》);秦老吉的馄饨担子,东街“乾升和”茶食店廊下的皮匠担子,“时福海记”的剃头店,做“样糖”的糖担子(《晚饭花·三姊妹出嫁》);名曰“五湖四海”的客栈(《王四海的黄昏》);八千岁的米店(《八千岁》);如意楼和得意楼(《故人往事·如意楼和得意楼》);连万顺的酱园(《桥边小说三篇·茶干》);铁匠店、棺材店、糖坊、豆腐店(《小学同学》);辜家豆腐店(《辜家豆腐店的女儿》);周麻子水果摊隔壁的杨家香店,杨家香店斜对面的周家南货店,周家南货店对面的绒线店(《熟藕》);候银匠的银匠店(《侯银匠》)。60篇“高邮故事”,就有14篇小说写了和店铺有关的故事。

二、校园故事

启蒙教育,关系一生,校园风景,终生难忘。汪曾祺的小学是县立五小,初中是县立初级中学,小学在城北承天寺的旁边,中学在东门,是个道观。一年一年长高的梧桐树,剪秋罗,虞美人……一幕幕跳动眼前;幼稚园的老师,教国文的高北溟先生(由五年级教到初一、初二);长得又白又胖,偷偷卖糖给学生的詹大胖子,一个个记忆犹新。当、当、当……的钟声,《小羊儿乖乖》的儿歌,“西挹神山爽气,东来邻寺疏钟,看吾校巍巍峻宇,……”④的五小校歌声声入耳,学校的花草、树木、老师、校工、同学历历在目,无法忘怀,写出《小学校的钟声》。几十年后,又有了《詹大胖子》、《徙》、《金相国》、《邱麻子》、《少年棺材匠》、《蒌蒿薹子》、《王居》等小说。

三、水乡故事

高邮多水,水乡的故事何其多。大淖是汪曾祺童年常去看的地方:“《异秉》中所写的老朱,每天要到大淖去挑水,我就跟着他一起去玩。”⑤大淖的景象和他写的差不多,很像。少小离家老大回,汪曾祺看见的还是记忆中的大淖。当年的房屋还留有痕迹,“甚至某一家门前的空气特别清凉,这感觉,和我四十年前走过时也还是一样。”⑥

小锡匠的故事是真的,一个小锡匠和保安队的兵的“人”好上了,保安队得知把他打得半死,险些丢了性命,后来靠尿碱救了回来。少年汪曾祺亲自跑到出事地点,看见了尿桶,瞧见了“巧云”。事后两天,锡匠们上街游行,“顶香请愿”。这些故事在汪曾祺心中保留四十多年,终于写出了《大淖记事》。

《打鱼的》、《钓鱼的医生》、《露水》、《陈泥鳅》……水乡故事接踵而来。

四、寺庙故事

寺庙沟通天国与地狱,联系神界与人间,既是出家人打发光阴的修行之所,又是普通人的心灵寄托之处,浓缩了一个地方的风俗,成就了一个地方的名胜。《受戒》,十七岁的初恋,积沉四十三年后写成新篇,一举成名。《庙与僧》、《仁慧》,不一样的和尚、尼姑,不一样的故事。除了这些,还有那没有故事情节,完全散文化,只有一种“幽冥”气氛的《幽冥钟》。

五、庭院故事

庭院深深,深几许?庭院故事何其多:有欢声笑语,有悲歌伤曲;大家有大家的难处,小家有小家的温馨。《晚饭花》、《珠子灯》、《小姨娘》、《小孃孃》、《忧郁症》、《莱生小爷》、《合锦》、《名士和狐仙》、《候银匠》记录庭院中发生的悲喜故事。

六、奇人故事

高邮生活的都是一些普通小人物,小人物中不乏奇人奇事。炕鸡中完成自我生命延续的炕鸡名家余老五,能与鸭通语的赶鸭名家陆长庚(《鸡鸭名家);不求名利,看淡金钱,专做“傻事”的好医生王淡人(《钓鱼的医生》);季匋民、叶三,不同身份地位、职业的人却成为朋友(《鉴赏家》);怪人宋侉子(《八千岁》);妇产科男医生陈小手(《陈小手》);斗牛的王四海;踩高跷的陈四(《陈四》);好义也好利的陈泥鳅(《陈泥鳅》);撰写《礼俗大全》的吕虎臣(《礼俗大全》);脑袋特大,补鞋为生,敢于揭发局长违纪造房的新闻人物的高大头(汪曾祺唯一一篇以故乡平民百姓解放后生活为题材的小说《皮凤三楦房子》)……各个经历奇特,事奇,人也奇。

七、其他故事

此类故事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不好归类,可是它们属于“高邮世界”,“高邮故事”不能少了它们的存在。这些小说包括:《昙花、鹤和鬼火》、《收字纸的老人》、《花瓶》、《鲍团长》、《黄开榜的一家》、《卖眼睛的宝应人》、《薛大娘》、《百蝶图》等。高邮的校园、寺庙、水乡、庭院、店铺是高邮人生活的栖居之地,也是高邮人心灵的安顿之所,人与人之间来来往往,油盐柴米、喜怒哀乐自然演化出无尽的“高邮故事”,更有“奇人故事”,“其他故事”作为补充,一个独立的艺术世界呈现在汪曾祺的笔下。

三、“高邮故事”的演变轨迹

“高邮故事”自成体系,不同于汪曾祺其它的故事系列,从1944年创作的《小学校的钟声》开篇,到1996年的《礼俗大全》结束,60余篇“高邮故事”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韵味。汪曾祺的写作跨度长达52年,从年轻时代开始以故乡高邮作为其小说的发端,直到1997年去世。60余篇“高邮故事”基本上都是采用回忆式的写作,由于写作过程中环境、心境、情境等等方面的不同,写作的结果也自然不同,仔细分析研究汪曾祺的“高邮故事”,可以发现其演变轨迹:一鸣惊人的萌芽(1940-1949)——无可奈何的积淀(1949-1979)——得其机遇的喷发(1980-1985)——随遇而安的沉寂(1986-1991)——大彻大悟的深入(1992-1996)。

1940年,汪曾祺以课堂作业《灯下》开始“高邮故事”的写作,1944年4月27日汪曾祺完成了《小学校的钟声》,1946年在《文艺复兴》上发表。随后,1946年在上海《大公报》上发表《庙与僧》,1947年《文学杂志》上发表《戴车匠》,1948年《文艺春秋》上发表《鸡鸭名家》,1948年《文学杂志》上发表《异秉(一)》,这5篇小说回忆故乡人,故乡事,一出手就进入文学史,“为新文学打开了一个新的天地,树立了一个光辉的起点。”⑦可以称之为“高邮故事”的萌芽期(1940-1949)。

20世纪40年代在西南联大学习的汪曾祺,接触了大量中外作家作品,写作风格逐渐形成。多年后,汪曾祺在谈及这段学习经历时说:“我念的是中文系,但是课余时间看的多是中国的当代文学作品和外国文学的译本。俄国的、东欧的、英国的、法国的、美国的、西班牙的。如果不看这些外国作品,我不会成为作家。”⑧纪德倡导的“强调人的随意性,反传统及酷爱绝对真诚”的思想,“纯小说”观念;伍尔芙的“意识流”;阿左林的“文体论”;契诃夫小说对氛围的渲染等等对汪曾祺早期创作都有很大影响。接受了西方现代美学和现代派文学作品熏陶的汪曾祺1947年在《短篇小说的本质》中阐述了自己的写作追求:“一个理想的短篇小说应当是像《亨利第三》与《军旗手的爱与死》那样的!”“一个短篇小说像诗,像散文,像戏,什么也不像也行,可是不愿意它太像个小说”“一个短篇小说,是一种思索方式,一种情感形态,是人类智慧的一种模样。”⑨带着这个目标汪曾祺实践着他创作理想。他在给唐湜的一封信中谈论着自己的新想法:“我现在似乎在留连光景,我用得最多的语式是过去进行式(比‘说故事’似的过去式似稍胜一筹)”⑩用过去式写作,回忆过去,汪曾祺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写作方向,但是这时候的他并没有完全肯定自己的“过去进行式”的写作方法,他也认为“真正的小说应当是现在进行式的,连人,连事,连笔,整个小说进行前去……”⑪创作之初,汪曾祺选择回忆,用过去进行式的方式记录自幼熟悉的,在艰难时世中谋生的普通小老百姓的甜酸苦辣,从中发掘民间蕴涵的诗意和美,陆长庚,余老五,詹大胖子,王二,戴车匠,小和尚,一个个底层小人物涌现在“高邮故事”中。40年代,汪曾祺创作“高邮故事”5篇,写得并不是很多,就是这5篇实验之作为今后“高邮故事”系列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在新文学史上创造了一个奇迹。

1949年以后,汪曾祺几乎写不出符合主流要求的小说,“高邮故事”从读者的视野消失。经过三十年的积淀,1980年《受戒》发表,一大批“高邮故事”忽如一夜春风来。1980年-1985年,“高邮故事”进入喷发期,汪曾祺创作了30余篇小说,“高邮故事”占 29 篇:《异秉》(二)、《受戒》、《岁寒三友》、《大淖记事》、《故里杂记》、《徙》、《故乡人》、《晚饭花》、《皮凤三楦房子》、《鉴赏家》、《王四海的黄昏》、《八千岁》、《故里三陈》、《昙花、鹤和鬼火》、《故人往事》、《桥边小说三篇》……大多为汪曾祺的代表作。汪曾祺认为:“写作要经过一个时间的酝酿或积淀,所谓酝酿和积淀,实际上就是思索的过程……要形成一个作品,更重要的是对于你所接触的那段生活经过长时期的思索。”⑫回归文坛的汪曾祺认识到自己的气质,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写熟悉的人,熟悉的事,“高邮故事”一篇篇喷薄而出。运动的折腾,文革的浩劫,文明被践踏,人格被蹂躏,中国人心早已伤透,在那美与善严重流失的时代里,汪曾祺重造民族品德的理想复苏,通过遥远的“高邮故事”,借助“高邮人物”明海,小英子,巧云,十一子,王淡人,王瘦吾,高北溟,陈泥鳅,金大力……为饱经忧患的中国人带来心灵的慰藉;从底层小人物身上发掘他们蕴藏内心的真诚和善美,张扬他们生活中的坚韧和快乐,拨开压在他们身上的阴郁和苦痛,告诉多灾多难的中国人:“人类是有希望的,中国是会好起来的。”⑬

1985年的《桥边小说三篇》成为汪曾祺“高邮故事”的一个分水岭,风头正健的“高邮故事”暂时停歇。1986年开始,汪曾祺的小说数量减少,优秀作品不多,改写聊斋故事成为重心,这个时期仅有一组“高邮故事”问世,就是这组《小学同学》也写得平平。面对新的转型,酝酿新的突破,汪曾祺“高邮系列”创作进入沉寂期(1986-1991)。1992年,沉寂6年的汪曾祺再一次带着“高邮故事”归来,直到1997年去世的5年间,他一共创作了16篇“高邮故事”,而这一时期的“高邮故事”和以往的“高邮故事”格调有了很大的不同。40年代及80年代的“高邮故事”以温爱、和谐为基调,“高邮”这个人人善良,处处温馨的生活水乡小城仿佛世外桃源,矛盾、困难大多淡化。90年代,沉寂后的汪曾祺思索到“高邮故事”新的内涵,七十二岁的汪曾祺有了“大彻大悟的清醒”⑭(摩罗语),开始突破和谐温馨的“高邮模式”,高邮人物也不是天天生活在美与善中,人性中也有丑恶的癌变,生活中也有黑暗的阴影,悲凉,荒寒成了后期“高邮故事”的基调。小英子,巧云,明海这样明净的人物渐渐退场,新的“高邮人物”多陷入生活的困境。鲍团长(《鲍团长》)无论多么殷勤多么谨慎,城中权贵们也不屑给他礼遇和尊重,人生无奈,世态炎凉,等待他的只有轻慢和冷淡。《黄开榜的一家》中的一家人、《露水》中的露水夫妻,为了生存而辛勤劳作,在饥饿和贫穷中挣扎,但黄开榜们仍然逃不脱悲惨死亡的命运。《小孃孃》中压抑的气息,悲凉的庭院,灭亡的图景,足以让人窒息。《辜家豆腐店的女儿》的辜家女儿的悲苦,《忧郁症》中的裴云锦的凄凉,《合锦》中合锦的脱落……到处是生命的无望和生存的苦涩,汪曾祺创作了另一个更为现实的“高邮社会”。他曾经淡化凄苦,远离丑恶,着意人性的美善和生存的温馨,忽然转换笔头挑开世外桃源神秘的面纱,回归真实,揭示悲苦,重新对人性定位,敢于直面艰难、落败和毁灭。汪曾祺的深入探索正当有了新的超越,进入了一个新的巅峰时,可惜天不假年,“高邮故事”曲终人散。

注释:

①汪曾祺,《关于〈受戒〉》,《汪曾祺全集》(第六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9页。

②所谓“昆明故事”、“张家口故事”及“北京故事”,是以所写故事发生的地点为分类标准。

③米兰·昆德拉著,唐晓渡译,《小说的艺术》,作家出版社,1993年版,第147页。

④汪曾祺,《徙》,《汪曾祺全集》(第一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79页。

⑤汪曾祺,《我的家乡》,《汪曾祺全集》(第五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90页。

⑥汪曾祺,《〈大淖记事〉是怎样写出来的》,《汪曾祺全集》(第三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 15页。

⑦⑩⑪唐湜,《九月诗人:“中国新诗”的中兴》,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49,248,248页。

⑧汪曾祺,《捡石子儿(代序)》,《汪曾祺全集》(第五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09页。

⑨汪曾祺,《短篇小说的本质》,《汪曾祺全集》(第三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 19,27-28,31 页。

⑫汪曾祺,《小说的思想和语言》,《汪曾祺全集》(第五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4页。

⑬汪曾祺,《〈汪曾祺自选〉自序》,汪曾祺全集(第四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95页。

⑭摩罗,《悲剧意积的压抑与觉醒──汪曾祺小说论》,《小说评论》,1997年第5期,第35页。

猜你喜欢
高邮汪曾祺小说
情同父女 亲如一家——汪曾祺与“藏妞”央珍
咸菜慈姑汤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施松卿与汪曾祺 云淡风轻走一生
我的家乡
看千帆竞渡,数高邮风流
——高邮博物馆精华演绎
高邮不止有咸蛋
当年为汪曾祺治印的两位篆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