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 青
《吉檀迦利》是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一部抒情诗集,整部诗集表现了诗人寻找神,渴求神以及与神合一的过程,诗人和神的关系成为诗集的主线,但《吉檀迦利》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宗教颂神诗集。
泰戈尔从小生活在充满宗教气氛的家庭和国度里。父亲一生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对哲学和宗教的文献研究,其父身上浓厚的宗教意识深深影响着泰戈尔,“我生长在一个以奥义书经典作为日常礼拜的家庭,并且在很久以前父亲就做出了榜样。父亲在他漫长的一生一直保持着与神的密切交往”。印度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有着古老的宗教哲学思想,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泰戈尔继承了古印度“梵我同一”的思想体系。泰戈尔早年留学英国伦敦,对斯宾塞、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等人有较深的研究,在泰戈尔传统的宗教哲学观念中,又融合了西方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观念,而形成泛爱主义,《吉檀迦利》便是诗人心灵的写照。
《吉檀迦利》直译是“歌之献”,是献给神的歌,诗人所有的赞颂都是献给无所不在的神。泰戈尔描写的这个神与《奥义书》中的“梵”是一样的,《奥义书》的“梵”是一种没有始终的、没有属性的、没有因果的和不可思议的最高实在,并把这个作为客体的梵和作为主题的灵魂(我)等同了起来,从而建立了“梵我同一”的原理,《吉檀迦利》即表现了泰戈尔“人神合一”的泛神论思想。在第八到第十三首诗中,诗人明确了自己心中的神,并不是上帝,不是指某一尊具体的、可视可摸的偶像,而是活动于一切事物中,在自然界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的精神本体,他不断地变化着形态,又不断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如果说有什么文学作品中‘神’被表现为不同于一尊偶像的活生生的人,那么这部作品就是《吉檀迦利》。”①第一首诗歌中“你”其实都是神,而整部诗集103首诗中这神无所不在,且变化多样,时而是“他”,时而是“她”,时而是“国王”,时而是“母亲”,时而是“情人”,时而是“乞丐”;时而出现在阳光中,时而消失在星辰里,时而又出现在贫民中。这个“神”是爱贫苦人的,他“在最贫最贱最失所的人群中歇足”,“他是在锄着枯地的农夫那里,在敲石的造路工人那里,太阳下阴雨里,他和他们同在,衣袍上蒙着尘土,脱掉你的圣袍,甚至像他一样下到泥土里去吧!”(第十一首)。泰戈尔诗中的神同情劳动群众的苦难,他的立脚点在劳苦大众之中。在这里诗人把对神的礼拜与对劳苦人民的颂扬结合在一起,体现了他浓厚的人道主义精神。在诗中还有很多描写孟加拉美丽景色的句子,在诗人的带领下,我们饱览了印度美丽的自然风光,丛林繁花,林间小路,鸟语花香,有蔚蓝的大海,金色的阳光,雄伟的山川,这些无一不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人神往。这些景色都是神的化身,《吉檀迦利》所描写孟加拉的美丽景色,体现了泰戈尔的民族自豪感。诗人对神的赞颂热爱,也就是对祖国的赞颂热爱,
在前七首诗中,诗人怀着激动的心情,向自己心目中的神袒露胸怀,热烈地赞颂神,:“当你命令我歌唱的时候,我的心似乎要因着骄傲而炸裂;我仰望着你的脸,眼泪涌上我的眶里。”(第一首)诗人极力地赞颂神,但不仅仅是为了赞颂神,诗人是把对神的赞颂与对祖国、对人民的赞颂结合在一起,把对神的热爱与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结合在一起的。冰心老人曾赞叹到:“从这一百零三首诗中,我们可以深深体会出这位伟大的印度诗人是怎样的热爱自己的有着悠久优秀文化的国家,热爱这国家里爱和平民主的劳动人民,……我们看见了提灯顶罐,巾披飘扬的印度妇女;田间路上留汗辛苦的印度工人和农民;原中渡口弹琴吹笛的印度音乐家;海边岸上和波涛一同跳跃喧笑的印度海子,以及热带地方的郁雷急雨,丛林繁花……我们似乎听到那繁密的雨点,闻到那浓郁的花香。”②泰戈尔生活的时代正是印度遭受英殖民主义者侵略的时期,作为一个爱国诗人,泰戈尔密切接触孟加拉农民,了解他们的疾苦,亲眼目睹在殖民主义者和封建统治者统治下,印度农民的贫苦、愚昧和悲惨的生活,对印度人民充满着深切的同情。他始终都关心着印度的前途和命运,他终生都在寻找着救国之路。他看不惯人民群众的暴力行动,对殖民主义者存在不切实际的幻想,主张用道德途径来改造社会。
诗集中体现诗人的人生理想以及改造印度的方法。在诗中诗人描写了一个“自由天国”,在这个“自由天国”里,人人平等,尊重知识,把真理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这正是泰戈尔的人生理想。他寄希望于将来,真诚地希望未来将是一个和谐的人间乐园。他认为,本体就是把整体的均衡赋予一件事物各个组成部分的和谐,真理就是包含在我们同一事物的完美关系中。谈到人生,他就主张:人生的基本原理是和谐与协调。谈到自由,他认为,完全的自由在于关系之完全的和谐。泰戈尔相信宇宙万有的基本精神是和谐与协调。因此,他一生都在大力宣传爱,“我们爱生命;实在就是为了维护我们同这个大大世界的关系。这种关系是爱的关系……一切存在的矛盾都在爱中融化、消逝……在爱中,得与失和谐起来。”因此,他反对运用武力,通过斗争来解决矛盾。而是努力从不协调的事物内部去发觉真正和谐的因素,进而扩大,最终趋向全面和谐。
结合印度现状,泰戈尔认为要实现《吉檀迦利》中的理想王国,必须通过人的自我完善,以及施爱与他人才能实现。泰戈尔认为神不仅存在于自然和社会中,还存在于人的心灵中,诗人认为,人是有限和无限的同一体,一方面追求精神上的真善美,另一方面有为物质欲望所束缚,人只有放弃有限我,净化自己的心灵,才能接近神,达到人神合一的境界。在《吉檀迦利》中,诗人写到,人只有通过不断完善自我,只有“保持我的躯体永远纯洁”“永远从我的思想中摒弃虚伪”“从我心中驱除一切邪恶”“努力在行为上表现你(神)”(第四首)才能最终实现自己的愿望。他提倡从精神品格上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诗人想通过这样的呼唤,让长期处于封建愚昧统治和殖民主义奴化教育下的印度人民自觉自救,认识人的价值,恢复人的尊严。
泰戈尔痛感长期封建统治和宗教迷信造成国民性愚钝麻木,他从俄国的历史引出教训:“伟大的俄罗斯作了好久她的皇帝的奴隶了,因为她的百姓对于无论什么事情总是依赖天命,不依赖他们自己的能力。”他认为“那些在知识上做奴隶的人们,在政治上也还免不了是奴隶。”③所以泰戈尔主张异国的自治不能由外力建设而应该以“知识上的自信力”做根基,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重新理解诗人虔诚的宗教感情,完善自己的修炼道路,“梵我合一”的最终目标,就更可以体会到,诗人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建立一个“自由的天国”——一个摆脱了压迫和奴役的新印度。诗人的所有诗句都可以表达为一个声音——“让我的国家觉醒起来吧!”(第三十五首)诗人的心就是这样紧紧的与时代相联系,充满着对祖国对人类的深沉的爱。
《吉檀迦利》中,诗人描写的神,并不像传统的“高于一切,与人有遥远距离的梵,人往往被神化,而在《吉檀迦利》中,这个神是和蔼可亲的,他遨游于人类世界的每个角落;他与人无限的接触与亲密。在泰戈尔笔下的这位神会悄悄来到你的床前,会去最贫最贱的人们中去。诗人把神描写的如此人性,而失去了神性,在诗中诗人赞美这个人性了的神,表达了对神的思慕和敬爱,不就是体现泰戈尔对人的爱吗?诗人颂神、爱神,实则颂人、爱人。在诗中诗人让神失去神性而具有人性,正说明人性高于神性,诗人希望能通过对人性的呼唤来唤起长期被奴役下的印度人民的灵魂,让他们找回自我,实现自我价值,泰戈尔是这样的关心着、爱着印度人民。在诗人看来,人民光自我完善是不够的,还应当施爱于他人。在诗人看来,世界是从爱而生的,是靠爱维系的,是向爱运动的,是进入爱里的,宇宙之创造便是爱,人生的目标也是爱。他还认为人的灵魂只有在爱中才能完满的达到自己的目的,超越自身的局限,传过无限的门槛……只有通过爱,他才能认识到他不仅仅是自身,而与万有是一致的。因此诗人提出“爱是一切宗教的基础”,但诗人所描绘的这种爱是意味着牺牲和奉献的。诗中这样写到“赐给我力量使我的爱在服务中得到果实。赐给我力量,使我永远不抛弃穷人也用不向淫威屈膝。”(第三十六首)诗人的这种爱是要为人类和社会尽职的,他这种人道主义可以说是根深蒂固。泰戈尔一生不仅在为印度独立奔波,他同情一切受压迫的国家,并帮助这些国家。泰戈尔对我们中国就帮助了很多,他希望能把这种爱心传染给每一个人。在诗中他用“你”字对神灵呼唤“不在你的面前,我的心就不知道什么是安逸和休息。”(第五首)这不都是诗人对人类友爱相待、和谐相处的人道主义的“爱”的呼唤吗?有时,诗人为加强力度,在诗中直接对爱进行鼓吹“我只在等候着爱,要最终把我交在他手里。这是我迟误的原因,我对这延误负疚。”(第十七首)泰戈尔真诚的希望“爱”能在全世界开花结果。
《吉檀迦利》完全是诗人心迹的写照,诗人对神的热爱与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结合在一起,对神的追求与对祖国前途、对人生美好生活的追求联系在一起。在诗中展现了诗人的理想以及实现的方式——爱。在诗中诗人宣扬的就是爱,诗人认为爱是万能的,是包容一切的。泰戈尔深信“爱”是可以拯救印度的,真正增强印度文明和力量的是协作和爱,是互信和互爱。
注释:
①董红均.人是中心.人道是灵魂——从三个创作期看泰戈尔的现实主义倾向[J].上海: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1988.3.50-55.
②刘劲予.《吉檀迦利》探幽[J].惠州:惠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8.76.
③谭加洛.试论泰戈尔抒情诗的泛神论思想[J].广州:广州师范学报(社科版),1984.3-4.7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