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文学类型化的再审视

2012-12-17 15:21吴凡
小说评论 2012年2期
关键词:类型化阅读者媒介

吴凡

一、新媒介时代的文学类型化表现

文学类型化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以类型小说为例,从纸质出版到网络媒体、从影视界到网络游戏,类型小说的辐射面日渐形成规模,设计出了更多的类型并探索更多的表现手法,形成了一种新的有影响力的阅读平台。同时随着新媒介的进一步融合、发展和规模化形成,类型小说的创作也日渐遭遇类型多样化、思想深刻化、价值多元化、表现丰富化的挑战,加之媒介日趋丰富,读者多元选择成为可能,类型小说面临的挑战无疑是巨大的。观念、价值、技术的冲击已经开始重塑我们的小说类型创作。

(一)创作模式与传受关系的变化

传统的文学传播模式是自上而下单向度的,媒介机构如出版社、杂志社或作者牢牢控制住传播的主导权,文学的阅读者只能被动地接受,最多在文本解读上发挥一些能动性,就如“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一样。但是新媒介打破了这种不平等,强化了文学阅读者的主体性地位,阅读者只要积极参与、广泛互动就能实现由“传者生产”到“受众制造”的权利互换。媒介退居其次,由过去传播的主宰者变身为一个可供受众平等参与的公共平台,过去受众只能选择看或不看和看什么,而现在受众除了看或不看和看什么的选择外,还可以通过媒介平台系统轻松地发布作品、分享观点。媒介变成一个交流的平台,用户才是内容的生产者。随着媒介变成一个交流的平台,文学作品创作的节奏、发布的节奏发生变化。比较典型的传统文学作品创作是按照创作者拟定的基本线索大纲有步骤循序渐进推进创作,传播的模式也是按照作者写出作品,投稿出版社或杂志社、编辑审稿、审批出版后进入市场销售、阅读者阅读这样的流程。但是网络新媒介出现后,现在大量的类型文学的作者由于是在线创作的,每天都可以看见阅读者的点击率,读者的好评或坏评,甚至读者的强烈情绪要求,信息不断地从网络媒体等处涌现出来,作者由于阅读者的压力会在某一时刻改变小说的叙述结构或人物命运。网络中出现的舆论观点常常逼夺掉作者原先创作中的关注点,有些作者容易因为网络的热度转而改变自己的观点,忽略小说创作中的整体性和全局性,也常常因为新媒介带来的随时曝光、读者过度早期参与品评而重新修改小说结局。即使是纸质文学作家也会非常关注网络上形成的评语,由于新媒介发展而出现的全民化的评论,作者希望自己的作品会成为社会受众关注的作品而迎合阅读者,这一切都导致文学作品创作中媒介、作者对作品掌控力的明显减弱,传者无法控制阅读者的选择和评价甚至小说创作的关注点,类型化文学内容中呈现出的“流行时尚现象”,如不断转换内容主题的打工小说、反腐小说、魔幻小说、穿越小说、悬疑小说、科幻小说等等,都是目前社会流行的时尚文化在文学创作中的表现,使文学热点的形成与快速转移都受到阅读者的掌控。

(二)“去权威化”文化现象的日渐形成发展

按照文化研究学派的观点,文化一直以来都是多样性和丰富性的。在每一个时代、每一个社会历史时期都会有主流文化也会有与主流文化相区分、相对立的亚文化。在传统媒介盛行的社会里,亚文化一般都受到一定的压抑,但在新媒介的推动下,新媒介为“去权威化”文化群体提供了表达的广阔平台,促进了文学类型化中的“去权威化”现象的发展。“去权威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文学创作者由专业作家走向普通大众。文学创作不再是一部分知识分子的专利,而是面向大众阅读的类型化文学创作,是大众自我表达、自我抒情、自我宣泄、自我娱乐的领域,很多目前有影响的70、80、90后甚至00后的作者,大多起名于网络,如萧鼎、沧月、天下霸唱、南派三叔、王强、明晓溪、李可都是从网络写手走向文学作者的历程。因为来自于民间,与网络阅读者年龄相仿、有着相同的文化背景因此他们的写作更容易与阅读者审美趣味人生体验产生共鸣,他们的作品是写给同龄人看的,只是表达同龄人的喜怒哀乐,无关其他阶层,也无需承担过多的文学使命,具有同龄人的普遍性和代表性,与阅读者产生强烈的沟通效果。

另一方面是文学评论走向民间化,公共化,削弱了评论的权威性。文学评论传统上依赖于主流媒体、主流意识、主流评论家的认定,他们的解读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社会舆论对某一作品或作家的认识或评价,形成一种价值或地位的判断,这种情况目前还在继续存在。但随着网络媒体,尤其是web.2.0时代“自媒体”的出现,使得文学评论的话题设置和定义权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类型小说、网络小说在90年代随着中国互联网的推进就出现,到2005年前后到了繁荣时期,到09、10年前后,大量的类型小说被改变为影视剧又达到了一个新的引人注目的高潮,但由于传统的“雅俗二分”观念,一直约束了对类型文学创作的深入研究,表现出明显的理论滞后性。不能正视类型文学创作的成绩和日益增强的社会影响,不能准确反映类型文学创作的实际状况,殿堂级专业作家推荐的作品与民间阅读者追捧的作品是背离的。不管有没有所谓的真正的文学价值,小说排行榜、畅销书照出不误,百姓的阅读是感性的,微博时代,“我的阅读我做主”,我用我的指头,只“赞”我喜欢的作品。民间的力量是伟大的,当2008年麦家成为矛盾文学奖得主时,似乎预示着类型文学终于被主流媒介承认的悲喜交加感。创作与评论的“去权威化”,都是借助于新媒介的整合力量,使原本被孤立被隔绝的一个个群体与个人能够借助于新媒介平台交流互动,共享资源打造出一种群体共性,群体信念的文化取向。这些倾向对内实现文化认同,对外发出集体呼声,成为一种影响性的力量。

(三)类型文学题材的“虚幻化”趋势日益明显

新媒介带来的不仅是简单的媒介形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制造了一种新的媒介生态。新媒介环境下,打破了时空限制,实现了随时随地的便捷沟通,将公共表达权和话语权赋予了草根一族,使虚拟社会与真实社会融为一体,新媒介营造了一个有别于现实世界的媒介世界,更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个由媒介构成的世界里,已经在相当程度上成为人们观察、认识社会的主要途径,它在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方面所起的作用,甚至超过了现实世界。在文学的创作、传播、阅读接受过程中,利用新媒介的技术手段和媒介平台而迅速发展扩大影响的文学类型化过程中,文学的创作者和文学的接受者的社会心理、社会认识、价值取向、文学的审美标准甚至创作的题材内容都受到这个媒介社会的影响。我们以类型文学的题材变化为例来看,类型文学的题材类别在不断地增加,如小说,有早期的贴近现实的校园小说、言情小说、打工小说、职场小说、商战小说、官场小说到替代式的心理补偿的幽默小说、武侠小说、恐怖小说、仙侠小说、盗墓小说、悬疑推理小说到幻想式的玄幻小说、仙侠小说、网游小说、架空小说、穿越小说——等等。内容上越来越远离日常生活的审美趣味趋向越来越逃离日常生活的世俗化的过程,呈现出虚幻迷幻、感官感受的倾向。这也不只是体现在中国类型化创作中出现的现象,世界当代文化也都呈现出这一现象。就拿美国电影的题材来讲,70年卢卡斯改编拍摄一部《星球大战》,想象力和特技表现让全世界惊叹不已,但是今天随着技术的进展表现,电影题材在想象力方面得到了表现上的技术支撑,因此内容的想象力得到极大地拓展,有盗墓空间、有哈利波特魔幻现实、有蜘蛛侠的仙侠、有纳尼亚的穿越,甚至于更早的沉默的羔羊似的悬疑推理恐怖。这些题材上的变化实际上是媒介与社会的共同发展变化的反应,是新媒介和新的社会文化体系对文学创作的新要求。

二、媒介变迁是文学类型化的推动力

现在,全世界手机用户有50亿,互联网用户有20亿,两者相加已经超过全世界人口的50%。由于新媒体的进入门槛低,普通人都可以使用,这些人不论其阶层国籍,都可以在境内外进行交流,形成虚拟的社团,都有表达意见并影响进程的权利。吉登斯就认为,现代性认同的建构离不开大众媒介,媒介本质是有关社会建构的叙事。随着互联网尤其是智能手机等自媒体的日益普及,中国社会正在步入一个传播学意义上的全新时代,即“人人皆媒体”的新媒体时代。在这个传播的新时代,社会的媒体格局和传播景观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依赖于媒介传播的文学创作当然会受到深刻而复杂的影响。文学类型化的发展离不开新媒介的全力推动,而这一助推力主要来自技术与社会的综合作用。

(一)媒介学者麦克卢汉曾说过媒介的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媒介的形式。新媒介技术的发展,为文学类型化的普遍出现提供了可能。

在印刷媒介时代,专业与非专业、精英与草根、崇高与平庸、经典与流行都是界限分明的。尼尔波兹曼认为,媒介的形式偏好某种特殊的内容,从而能最终控制文化。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时代,突破了传统受众行为模式的局限,出现了“点对面”的广播模式和“多点对多点”的互播模式的转变。技术的进步术带给人们的远不只是人们信息传播和交流的便捷,更重要的是导致了社会与文化格局的转换,并由此产生出许多新的文化形态,文学类型化就是其中之一。在文学类型化过程中,传统文学所依赖的媒介的中心意义被极大地弱化和解构,文学传播变得更加分众化、个性化和多元化。文学的阅读者不太在意文学信息的发布者是谁,因为他们自己每天都可以扮演文学信息的生产者、发布者和接受者的角色,他们在意的是能否满足我的阅读愿望,他们更注重阅读者之间的信息共享,因此更具有流行性和集体影响力,推动或破坏某种类型的形成。在成员的不断群体交互过程中,也营造了一种虚拟交往的真实感,作家闭门写作的方式已成为历史,一部作品不再是作家独立的创造,而是在写作过程中与读者互动、参与的结果。媒介为思考、表达和抒发情感提供了新的内涵,从而创造出独特的话语符号,新媒介的出现对于文学类型化的生存环境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二)文学类型化的发展更重要的推动力还在于社会和文化的因素。

在传统媒介时代,人们将文学阅读看成是个人接受文学信息和情感体念的过程。但是随着新媒介时代的到来,文学阅读成为人们共同参与、共同体验、共同建构的一种传播行为。正如美国的传播学者詹姆斯.凯瑞认为的:“不是把传播看作‘位移’,而是‘仪式’,是一种以团体或共同的身份把人们吸引到一起的神圣典礼。因为传播一词,与共性、共有、共享等词,在古代有着同一性和共同的词根。”在文学类型化的过程中,大量的读者会自主地追捧或由于新媒介形成的群体圈子来追捧某一种文学类型,而不像在传统媒介时代那样受主流媒介的导向。其原因就在于新媒介时代,作者与阅读者是双向的共享过程,每一个主体都是传播活动的平等参与者,阅读者不但能够参与而且主动参与这场媒介的“仪式”,这场“仪式”不但改变了个体也改变了社会,并让受众参与式文化得以发展起来。以阅读者审美经验的变化为例,在传统媒介时代,传统经典的审美理论如康德的“审美无利害”、布洛的“心理距离”等等理论都强调超功利超现实超欲望的审美特征。但在新媒介下,审美经验呈现出更加复杂化多样化的状态。由于新媒介带来的文学创作活动的互动性、参与性、开放性,把文学的创作者与阅读者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阅读者的审美感受、审美价值直接参与到文学的建构中,审美经验已经不是与日常生活保持“距离”,保持纯粹的审美态度,而是与生活、欲望、功利等有着千般联系。大众阅读者心理、网络中的社群行为、现实社会文化中的无崇高感、世俗化、日常化、感性化、浅俗化、类型化走向都影响了文学的写作方式、生产方式、传播方式、阅读方式甚至评价方式。文学已走入一个无经典的或者说无从确认经典的时代,审美经验也从神圣世界走到世俗世界,审美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纯粹的活动,媒介时代已经使它变成了功利性的混合行为。

媒介先知麦克卢汉早就指出,媒介不是冷冰冰的外在化的存在,媒介就是人的身体、精神的延伸,媒介改变了人的存在方式,重建了人的感觉方式和对待世界的态度。受众的文学倾向在新媒介时代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尊重受众的文学倾向就是尊重文学的消费市场,因此在新媒介时代,特别是网络作家、畅销文学作家中,尤其注重受众的喜怒爱好,创作受众喜欢的文学题材,进而引导受众。新媒介带来的参与式文化是文学类型化的主要推动力,没有新媒介就没有参与式文学的出现也就没有文学类型化的趋势。

猜你喜欢
类型化阅读者媒介
阅读者的春天
为什么有些人能成为终身阅读者
阅读者
镜头中的阅读者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书,最优雅的媒介
浅析美国商业电影中的新闻形象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
宁浩的安魂曲与迷魂记——兼及新世纪中国电影的类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