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检测FIB含量、PagT及血液动力学的重要意义

2012-12-15 02:31
中外医疗 2012年25期
关键词:全血红细胞黏度

李 颖

内蒙古牙克石市林业总医院内分泌科,内蒙古牙克石 022150

2 型糖尿病是中老年常见的慢性疾病,其极易造成慢性血管性病变或血栓的形成。现通过对该院2 型糖尿病患者的研究,并测定FIB 含量、PagT 及血液动力学水平,来探讨FIB 含量、PagT 及血液动力学在2 型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0年5月—2011年5月来该院就诊的63 例2 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糖尿病组,其中男37 例,女26 例,年龄32~75 岁,平均(52.7±4.6)岁,入选患者均符合WHO 中关于2 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对照组为同时间段来该院体检中心检查的58 例健康查体正常者,排除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检查时均未服用任何药物。

1.2 检测方法

血浆纤维蛋白原(FIB):采用STAGO 全自动血凝仪、磁珠凝固法进行检测。 血小板聚集率(PagT):采用血小板聚集仪进行检测,采用二磷酸腺苷(ADP)作诱聚剂。血流变:采用血液黏度仪进行检测。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5.0 做数据分析处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FIB、PagT 比较

糖尿病组FIB、PagT(max)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FIB、PagT 比较(±s)

表1 两组FIB、PagT 比较(±s)

组别例数FIB(g/L) PagT(max)(%)对照组糖尿病组60 63 3.81±0.93 4.52±0.86 52±25 74±29

2.2 两组血液动力学比较

糖尿病组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中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 红细胞比积及红细胞聚集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升高,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糖尿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增长。2 型糖尿病血管病变是常见的一种并发症,是致使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因素。 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症、微血管病变与糖尿病患者体内血栓前状态、血小板功能加强、血管壁内皮细胞受损、血液流变学改变、抗凝血功能减退等密切相关。

表2 两组血液动力学比较(±s)

表2 两组血液动力学比较(±s)

指标对照组 糖尿病组全血黏度高切(200/s)(mpa/s)全血黏度中切(30/s)(mpa/s)全血黏度低切(5/s)(mpa/s)血浆黏度(mpa/s)红细胞比积(L/L)红细胞聚集指数4.09±0.35 5.08±0.43 9.57±1.31 1.31±0.16 0.39±0.03 6.94±0.37 5.31±0.45 6.76±0.65 14.31±1.52 1.74±0.16 0.48±0.02 8.29±0.62

FIB 是凝血反应中的关键凝血因子,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其裂解成为纤维蛋白单体后再聚合,形成血栓,其对凝血、血小板聚集、平滑肌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均有很大的影响。 FIB 能诱导内皮细胞,增加单核细胞趋化活性,致使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组FIB 的含量为(4.52±0.86)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agT 是反映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指标,糖尿组的PagT 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糖尿病患者PagT 增高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血小板对血栓烷合成酶抑制剂的敏感性降低,血栓烷合成的增加;内皮受损部位前列环素合成减少;血浆胆固醇的增高;肾上腺素对血管的敏感性增强。 血液成分的异常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及微血管病变的一种主要因素,2 型糖尿病血液流变的主要原因是红细胞性质的改变。 红细胞性质的改变不仅会增加外周血管的阻力,还会影响全血流变性质。 红细胞的变形能力降低与红细胞比积升高密切相关, 红细胞聚集性升高则与红细胞表面负电荷降低密切相关。 红细胞变形性的降低,会使得内皮细胞受损、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抑制降低,外周阻力增加、血液流动减慢,从而引发各种血管并发症。该研究中糖尿病组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中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比积及红细胞聚集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2 型糖尿病患者患者予以FIB 含量、PagT 及血液动力学的检测,能对患者病情的诊断提供良好的临床依据。

[1] 邹德学.2 型糖尿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抗凝血酶活性、血小板聚集及血液动力学的检测[J].血栓与止血学,2011,17(5):219-220.

[2] 崔秀凤,赵俊暕,吴景华,等.120 例2 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及D-二聚体水平分析[J].中国医药,2008,3(8):473-474.

[3] 王文工,邓凤琳,宋涛,等.2 型糖尿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血小板聚集率的临床分析[C]//湖北省微循环学会.湖北省微循环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八次学术年会、武汉微循环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武汉:湖北省微循环学会,2008:227-230.

[4] 王文工,邓凤琳,宋涛,等.2 型糖尿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和血小板聚集率变化的临床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8):68-69.

[5] 谭渊志.2 型糖尿病患者122 例血液流变学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7,24(3):355-356.

[6] 林武洲,彭德珍,王昌明,等.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2 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5(7):1133-1134.

[7] 李爽,张弘.D 二聚体、纤维蛋白原联合检测在2 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J].江西医药,2010,45(5):484-485.

猜你喜欢
全血红细胞黏度
红细胞的奇妙旅行
不足量全血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研究*
超高黏度改性沥青的研发与性能评价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发生及防治
应用快速全血凝集试验法诊断鸡白痢和鸡伤寒
水的黏度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SAE J300新规格增加了SAE 8和SAE 12两种黏度级别
高黏度齿轮泵径向力的消除
羊附红细胞体病的诊疗
一例与附红细胞体相关的犬脾脏肿大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