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要敢用批评权等(8则)

2012-12-14 01:12
浙江人大 2012年11期
关键词:政府

人大代表要敢用批评权

从现实情况看,人大代表的建议属建设性、指正性、前瞻性的居多,而带有质问、叫板、指责性质的批评很少见。

究其缘由,一方面是由于建议、批评和意见三者之间没有严格的区分标准,批评往往掩盖在“代表建议”之中;另一方面,批评权运用起来常常带有“火药味”,需要挂“红胡子”,容易得罪人,在明哲保身、充满功利的现实环境里,一些代表不愿、不敢、也不想用批评权。事实上,批评权的运用相较于建议、意见权而言,其所发挥的职能作用会更好,更能引起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的重视,一些问题也更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一项好的制度,如果缺乏认真落实和长期坚持,最终将沦为镜花水月。因此,人大代表需要进一步提高对建议、批评和意见权的认识,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和职责意识,不仅要善于运用批评权,对法律法规执行不到位、国家方针政策落实走样、不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事情,要善于批评,而且要敢于运用批评权,摒弃那种怕得罪人、怕影响关系、怕打击报复的思想。

作者:卢鸿福来源:《检察日报》

让政府采购在玻璃缸中运行

政府采购信息属于典型的公共信息,由于政府采购涉及财政支出流向和使用效益,因而比其他公共信息更受社会关注。要坚持依法公开政府采购信息,确保政府采购信息内容的合法性。要完善政府采购信息公开化的立法,着重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明确政府采购信息公开是各级政府机关的法定义务。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违反公开义务的,要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二是设置实施政府采购信息公开的监督机制。这当中重要的环节是调动政府采购信息公开化最直接、最主要的受益人——公民的监督积极性。政府采购信息公开化的法律应当明确赋予公民对政府采购信息公开化的请求权,以及为落实其请求权而必需的申诉权——即对不履行政府采购法定公开义务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作者:翟峰来源:中国财经报网

收入分配改革关键在国家职能转变

收入分配改革的关键在于国家职能转变。当前社会公众对收入分配状况不满主要有两大原因:其一是垄断带来的机会不均;其二是腐败带来的收入分配不均。要解决这两个问题,都涉及到国家职能的界定,以及国家执行职能方式的改变。要改变垄断带来的机会不均,很大程度上是要减少行政垄断,而行政垄断属于政府和国有企业职能范围。至于减少腐败,则要从两个方向着手。其一是重新界定政府职能。市场与社会能做的,政府尽量不去管,“当政府管的事情少了,腐败者寻租的机会也就少了”;而对于政府必须做的事,要实现更大程度的透明化,使政府的行为受到多方监督,减少腐败机会。老百姓并不仇视劳动致富者,但难以容忍社会不公带来的收入差距。如果解决了垄断的问题和腐败的问题,收入分配的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

作者:白重恩来源:财新网

莫让举债冲动成为发展的包袱

地方经济要发展,需要大量的财政投入,但是中央的财政拨款和项目资金是有限的,地方政府举债进行建设和发展也在情理当中。但是,如果不充分考虑当地的财政收入情况和地方政府的承受能力,一味举债发展经济,不但为出现金融风险埋下隐患,也使地方长远发展背上沉重的经济包袱,最终可能损害地方经济的发展。

对此,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监督作用,使那些没有经过论证,没有经过风险评估的项目不能匆忙上马,更要杜绝那些高投入、高耗能以及重复建设项目的上马,使地方有限的资金能得到合理的利用,中央更应该尽快出台政策,以缓解地方政府债务增长的速度,保证金融安全。来源:东北新闻网

新闻发言人不能沦为摆设

从1983年外交部首设新闻发言人制度算起,新闻发言人制度在国内从尝试到推行已历时20余年。目前从中央到地方,许多部门都设立了新闻发言人。但现实中,很多新闻发言人却并不重视新闻。“新闻发言人变成摆设,一年365天,一年二年三年四年不发言,变成不发言人。”这种现象理应引起重视。

新闻发言人轻视新闻,势必在一些重大突发事件处置中手忙脚乱、疲于应付。常常会看到,一些新闻发言人在答问时说“不清楚、不了解、不知道”,要么就回答起来吞吞吐吐、不知所云,甚至“答非所问”,闹出“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之类的笑话。

改变新闻发言人轻视新闻的现象,需要从制度上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一方面,要选拔敢说话、说真话,口才好、形象佳的优秀人才成为新闻发言人;另一方面,要有激励和惩罚机制,保持新闻发言人的优胜劣汰。

作者:陈 才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面对公共事件不能有“鸵鸟心态”

时代的进步,体现在公民意识的增强,表现为人们对官员问题的“零容忍”。技术的进步,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客观上增加了官员问题被曝光进而成为公共事件的可能。比如此前发生的“久耕事件”,近来发生的“表哥事件”等。

面对公共事件,相关部门在处理中往往存在两种态度:一种是鸵鸟心态,一种是坦诚坦荡。公共事件发生后,舆论针对的多是具体事件,希望看到的多是具体人受到处理。一旦采取鸵鸟心态,那么舆论就可能转向背后的公权,就会从隐而不说、编造故事中,读出可能有官官相隐、官官相护,联想到权力私有化、家天下之类。这也是个别官员“失火”,常常殃及公权“池鱼”的原因。相反,坦诚坦荡,顺应民意,不仅能够推动事件的迅速解决,还会因为流露出的权力品质,受到肯定和赞扬。

作者:毛建国 来源:《工人日报》

当前社会管理创新的几个误区

当前社会管理创新在各地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是,在认识和实践上也存在一些误区。

误区之一:刚性“维稳观”。一些人片面理解社会稳定,以为社会稳定就是一团和气,就是没有任何“杂音”,就是没有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容不得一点不同意见表达,对群众正常的利益诉求横加阻拦。

误区之二:只讲维稳,不讲维权。

误区之三:只讲民生,不讲民主。在民生改善的过程中,一些地方之所以在民生方面下的功夫不小,投入也不少,但效果并不是很明显,甚至民生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矛盾和纠纷,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只讲民生,不讲民主。

误区之四:滥用网格化管理。网格化管理是根据一定标准将城市社区划分成若干管理单元网格,明确管理范围和工作人员职责。但是,一个城市的多个部门各自为政,就有可能重复投资,造成资源浪费。

作者:龚维斌 来源:《学习时报》

行权公信力不应被个别官员的贪腐绑架

如何使突发事件不成为地方公信力坍塌的灾难?很关键的一点在于:官方要找出问题的始作俑者、灾难的罪魁祸首,给舆论和公众一个交待,而不能用政府公信力替个别人的错误和恶行背书。比如发生火灾后,查出火灾的源头并追究责任人责任即可;发生矿难后,公开透明地调查问题根源,对责任人进行严惩。政府要善于将“责任人”与“官方的整体形象”分割开来,学会与责任人划清界限。拿出一种与舆论和公众站在一起寻找责任人的坦诚姿态,而不能有捂、瞒和纵容的行为,否则个别人的问题会被捂成整体形象的坍塌。

作者:曹林 来源:《中国青年报》

猜你喜欢
政府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用“打包法”衡量政府投入不科学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看政府怎么主导“云医院”
政府必须真正落实责任
政府与市场
政府搭台 自由唱戏
政府主导 制度在先
推进改革需要政府的魄力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