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九0后特点的网络化高校学生工作体系建构

2012-12-14 09:14孔令峰
重庆行政 2012年2期
关键词:即时通讯博客网络化

□ 王 鉴 孔令峰 刘 淳

基于九0后特点的网络化高校学生工作体系建构

□ 王 鉴 孔令峰 刘 淳

90后大学生群体,作为一个新时代文化概念的特定承载实体,由于受到特定时期所处群体文化环境的影响,在行为、心理、人格特质等方面都表现出与之前的大学生群体的不同特点。在这种情况下,按照传统学生特点设计的辅导员学生工作模式,在具体应用于针对90后学生的学生工作时,由于不能很好的契合学生群体的特点,就会出现一些问题,减弱学生工作的效果,甚至使其产生相反的作用。因此,建立一套基于90后大学生特点的高校学生工作体系,对于提升学生工作的效果,完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新时期背景下90后大学生所呈现的特点

90后大学生是指1990年到1999年底出生的进入大学的中国公民[1]。考察“X0后”这种称呼和对人群的划分方法,我们发现其最早始于对80年代出生人群的称呼。随着改革开放以后的市场经济文化在中国的逐渐盛行,80后群体和比他们更早出生的70、60甚至50后人群之间明显存在着巨大的文化断层,他们具有可以被与更早年代群体区分开的独特特征。基于这个原因,才使得这种X0后对人群的划分模式成为合理的。同时,也正是在80后群体的基础上,衍生出了70后、60后和90后这些文化概念。[2]而考察大学生群体这个概念所进行的比较,就需全面分析大学阶段不同年龄的学生群体,而不能把这些群体所表现出的特征置于一个时间平面加以研究。由于前面所述的文化断层的原因,90后群体真正具有可比性的只有80后群体,从此角度比较研究,90后大学生较之80后大学生所呈现出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个人主义与反权威主义倾向

作为80后大学生的一个延续和衍生概念,同样出生在改革开放后的90后大学生,在诸多特征上都表现出了与80后的同质性。最为显著的表现在对于自我表达、自我诉求的强调上。这一代人具有个人主义与反权威主义倾向。所谓个人主义倾向是指他们思考和处理问题时更多的是从自我的态度和利益出发,注重并且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但值得强调的是,他们的个人主义精神不是绝对的完全自我,并没有因为对于自我的追求而丧失集体主义的观念。这种所谓的“个人”仅仅体现了他们对于自我个性的保护以及追求实在的态度;所谓反权威主义是指他们不喜欢受到他人意见的约束,而是注重自我思考和做出选择,尤其厌恶接受一些以权威姿态出现的信息和建议,在行为的表现和做出的选择上都更加倾向于自己的观点。

由于新兴文化在我国文化领域影响的逐步深入,加之社会转型时期的复杂性,使得原本80后大学生所具备的特点,在90后大学生的身上更加凸显,以致被社会公众认为是识别90后的标签。与80后大学生在个人主义和反权威主义倾向上相比较,他们虽然在整体上大致趋同,但在体现的程度上要强于80后。

(二)获取和表达信息过程中的网络依赖倾向

进入90年代以后,由于计算机与网络在我国的普及,90后大学生接触网络的时间和受到网络的影响程度都要远远高于80后大学生,使得90后大学生在获取和表达信息的倾向上,与80后大学生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性。并且这种差异性的大小与他们之间的年龄差距的大小成正相关。与80后相较,由于网络获取信息方式的多样和快捷方便,90后大学生更加适应、熟悉和依赖网络获取信息,因此他们对于网络文化体现出了更高的认同度。同时,网络作为一种通讯交流的平台,90后大学生对其的依赖和适应程度也要高于80后大学生。而对网络的使用和依赖,加之网络表达的去中心性、随意性,又进一步促进了90后大学生自我表达与自我选择的诉求。这就构成了他们与之前的大学生的一个非常显著的差异,可以说是90后大学生不同于以往大学生的一个重要特点。

二、基于90后特点的网络化高校学生工作体系建构

90后大学生既与80后大学生存在趋同的特征,也具有区别于80后大学生的独特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学生工作时,不仅要考虑到90后大学生与80后大学生趋同的特点,保持和发挥我们传统学生工作中的部分方法,同时也要兼顾到90后大学生不同于80后大学生的特点,探索出新的、适合90后特点的学生工作模式。鉴于90后大学生与80后大学生的主要差异体现于其对于网络的使用和依赖,因此,一个适合90后特点的新型学生工作体系,必然是一个以网络化为主要特征的工作体系,是一个依托网络进行信息发布、信息交流的工作体系,即一种网络化的学生工作体系。

传统的网络化学生工作体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仅仅将网络作为信息发布的简单工具,只注重于发挥网络的快速性、简洁性等特性,忽视了其所具有的即时交流功能。当前网络化工具如即时通讯软件、博客等仅作为彼此分立的工具而被使用,没有进行结构和机能很好的统合,同时这些网络化工具的使用是单向的,仅仅是将信息从教育者移转到被教育者一方,并没有实现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交互,或者被教育者群体内部的交互。交互是学习者为学习和解释一些观点而进行的一种双向的交流,通常是在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指导者之间进行,因此,学生工作的网络化系统应该具有交互功能[3]。

传统的网络化学生工作方式,严格来说并不能称之为是网络化的学生工作体系,第一,体系化表现并不明显,各个网络工作模块是彼此孤立分开的,这种学生工作的方式只能称作是利用了网络的学生工作,在这种模式下,网络和其他传统的信息发布工具并无本质区别可言[4];第二,它并没有达到师生间以及学生间交互的作用,因此在这种传统的模式之下,网络化的优势并没有被完全的体现出来,也不能够说它是一种适应了90后大学生特点的学生工作模式。所以说,我们仍然需要建立一种基于90后特点的新型网络化学生工作体系。这种新型的网络化学生工作体系至少要由三个部分所构成,如图1所示:即时通讯工具,即面向年级各班委,用于干群沟通,发布即时通知;辅导员博客,面向全体学生,用于师生沟通,进行网络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导员博客;年级交流论坛,面向整个年级,用于师生、生生沟通,进行学生间互相交流以促进自主学习。只有把这几种网络化工具进行结构和机能上的有机补充和结合,才能把网络化学生工作方式的优势发挥出来,建构成一个完整的网络化的学生工作体系。

(一)即时通讯软件

图1 新型网络化学生工作平台示意图

作为新型网络化学生工作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即时通讯软件主要发挥的是面向各班级干部,迅速、及时和有效的发布信息和通知的职能。由于辅导员管理的学生以及要进行的工作的数量都比较庞大,相对于有限的精力和时间,使用传统的召开班干部会议的信息发布形式就显得十分的捉襟见肘,而且不能保证信息的时效性。通过建立班级群以及年级群的层级网络化信息发布模式,在发布信息时,由辅导员将信息通过即时通讯软件发布给各班班委,再由各班班委迅速在班级群、年级群中将信息发布给广大的普通同学。这样一方面保证了信息发布过程的简约性、快捷性;另一方面也切合了90后大学生群体的信息接收偏好,有利于广大同学及时阅读信息,同时,同学们也可以快速对信息进行反馈,保证了信息传递的明确性。但在工作中还需要注意,由于即时通讯工具存在自身的局限性和90后大学生的阅读习惯,不宜发布过于繁冗的文字内容,还需要结合辅导员博客和年级交流论坛。

(二)辅导员博客

作为网络化学生工作体系的第二个组成部分,辅导员博客担负着直接沟通师生,增进师生信任和了解,通过网络化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有助于辅导员直接掌握学生动向从而进行引导和教育,在网络化学生工作体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5]。一方面,辅导员博客能够大容量的承载辅导员精心设计过的具有思想教育性质的文章以及相关的教育类素材,通过各种形式的思想教育素材,引发学生的思考,以达到提高学生思想素质的目的。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集声音、图表、文本、动画于一体,很容易使学生感到疲劳,而辅导员博客能融多媒体特性于一身,通过其特有的交互性、开放性和链接性等特点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心灵沟通和情感相融,成为家、校联系的桥梁与中介,有利于形成德育合力[6]。

另外,辅导员博客能够涵盖经由即时通讯软件传达给各班级的重要通知信息的详细内容以及各种奖惩公示,从而有效地弥补了单纯使用即时通讯软件所导致的信息传递的短效性和信息内涵的缺乏性,进一步实现了辅导员工作的透明性。采用博客作为系统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媒介以及师生间沟通交流的平台契合了90后大学生追求言论自由、大胆交流的个性诉求。凭借网络博客中相对自由民主的表达氛围,在其与辅导员老师就文章中所阐述的内容进行讨论时,能够认真思考文章的内容,大胆表达个人的意见,从而使老师能够及时掌握学生动态,进一步明确学生工作的方向[7]。在博客建设中,要保证博客中文章的思想教育性质,这样才不偏离设立辅导员博客的初衷,同时,要通过提升文章的话题性、趣味性和启发性来提升博客的吸引力,从而能够使更多的学生主动观看博客的内容并参与讨论,扩大博客的功效。

(三)年级交流论坛

在即时通讯软件和辅导员博客的建设中,即时通讯工具主要涉及和学生利益相关的重要信息,属于日常工作范畴,并没有太多学生与老师之间或学生之间的心灵沟通,而辅导员博客的建立加强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互,较之即时通讯工具已有很大补充,但博客存在只能博主发帖的局限性,弱化了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因此要建立完备的网络化学生工作管理体系还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需要填充,那就是以论坛为平台的年级同学交流区。

90后大学生所处的年代是一个信息极大丰富的年代,获取信息的渠道因网络而变得多样化,同时,受到个人主义与反权威主义倾向的影响,仅仅依靠“辅导员讲,学生听”的方法进行学生工作已经变得不合时宜了。一方面,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单单靠一个人已经不能提供所有的信息;另一方面,传统方式可能会触发学生的逆反心理,使得事倍功半。为了构建针对90后特点的学生工作体系,我们就必须要完成从原有的信息发布者为中心到以信息发布者和信息接收者的交互过程为中心的学生工作模式。通过建立年级论坛,构建一个能够使同学们在论坛上自由交换信息的网络平台,有效的补充前面两种工作平台的不足,使每个同学的信息能够得到互补,从而达到完善学生信息需求,促进学生之间自主学习,建立良好的年级组织文化的目的;同时,老师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便于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工作。在论坛平台的建设过程中,我们要注重论坛的生命力研究,建立之初应切实调查不同学生感兴趣的领域,根据调查结果对论坛进行分块建设,并分派具体同学对版块进行管理,以保证信息能够及时有效地发布更新,定期开展一些集体参与性网络活动,调动和加强同学间互动,达到提高同学参与度的目的,使同学们能够在论坛上进行学习、生活和交流。为了达到师生、生生之间健康交流的目的,不仅要保持论坛发言氛围的自由和民主,同时也要兼顾论坛整体风气的积极和健康。

三、紧扣时代脉搏,构建新型学生工作体系

时代的发展,也要求教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教育工作,不能固守原有的工作方法。90后是新生的一代,他们的身上反映出了以往年代学生所不具有的特点,他们叛逆、个性、追求平等自由,最重要的是在获取信息和表达意见的时候更多地依赖于网络,同时也更多地受到来自网络的影响。因此建立区别于传统学生工作方法的网络化学生工作体系是十分必要的。

一套基于90后特点,由即时通讯工具、辅导员博客以及年级交流论坛所组成的,以辅导员-班委-同学为结构框架的,以师生-干群-学生之间信息交互为信息流动方向的网络化学生工作体系,能够适应90后大学生群体,为高校学生工作体系总体效果的提升起到参考和推动作用。

相信紧扣时代脉搏,将传统与现代方法相结合,应用新的管理方法,建设新型学生工作体系的尝试,必将促进学生工作的新发展,使高校学生工作体系更加适应时代的变革。

[1]向必进.“90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 2010(19)

[2]于海.80后大学生,怎样的我一代[J].复旦教育论坛,2009年,第7卷,第5期:46页-49页

[3]任新钢,赵恩平,梁叶新,杜昌顺.学生工作信息化师生交互的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09(02)

[4]杨贤金.辅导员博客工作手册[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一版:3页-5页

[5]张伟,李伟.校园网络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8)

[6]蒋春雷.辅导员博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J].江苏高教 2009(04)

[7]房志明,高雯.关于辅导员博客的构建,规范与管理探索[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2)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

责任编辑:马 健

猜你喜欢
即时通讯博客网络化
民事诉讼中即时通讯记录的证据采用进路
即时通讯软件发展模型的实证研究
当代新闻学的网络化发展
科学技术哲学视域下的即时通讯
基于OPC的网络化群梯管理系统开发
网络化时代社会认同的深刻变迁
我国食品安全网络化治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