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疼痛管理对创伤骨科患者围手术期疼痛控制的影响探讨

2012-12-12 08:20侯丽莉王峻廖鹏李滔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16期
关键词:个体化护士评估

侯丽莉 王峻 廖鹏 李滔

(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创伤中心,云南 昆明650021)

个体化疼痛管理对创伤骨科患者围手术期疼痛控制的影响探讨

侯丽莉 王峻 廖鹏 李滔

(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创伤中心,云南 昆明650021)

目的 对创伤骨科患者进行个体化疼痛管理,探讨其对围手术期疼痛控制的影响。方法 将2010年3月~9月收治的112例骨科创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由疼痛管理组进行个体化疼痛管理。对照组则按常规处理。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控制效果,睡眠时间及疼痛控制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疼痛控制效果及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 疼痛管理组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疼痛管理,能有效控制围手术期疼痛,提高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

创伤骨科 疼痛管理 围手术期 镇痛 护理

Trauma Pain management Peri-operation period Analgesic Nursing

疼痛是创伤骨科患者首要及共有症状,我科自2010年3月创建无痛病房,成立疼痛管理组,自患者入院即全面评估患者,进行个体化疼痛管理。有效控制围手术期疼痛,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0年3~9月收治创伤骨科符合入选标准的11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入选标准为:单纯创伤性骨折,无颅脑及内脏损伤,无严重药物过敏史,无消化道溃疡,无冠状动脉搭桥史。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由责任护士进行常规疼痛教育,主管医生按常规,分阶梯在长期医嘱上使用镇痛药,护士执行医嘱。常规镇痛药物为塞来昔布、帕瑞昔布和盐酸布桂嗪,盐酸哌替啶。

1.2.2 观察组:采取个体化疼痛管理,即从患者入院开始,在入院后8 h内,由管理组(医师麻醉师和护理共同组成)护士对患者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患者对疼痛的认知,健康史、体重、年龄、以往疼痛经历、手术史、服药史、药物过敏史、社会心理状况及对镇痛效果的期望。根据评估情况对该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疼痛知识教育,教会患者疼痛评分。管理组医师完善患者相关检查,评估患者的创伤程度,手术时间长短,手术范围大小,根据检查结果及评估情况针对该患者制定个体化镇痛方案,进行有效的分梯级镇痛治疗。镇痛方案包括术前、术后使用镇痛药物的名称、剂量、给药时间及途径,术中镇痛由麻醉师负责。管理组护士实施镇痛方案、给予心理疏导及非药物干预,记录并反馈镇痛效果。对于疼痛控制效果不佳者管理组及时修改方案。

1.3 评价标准

1.3.1 疼痛控制满意度比较。患者出院当天由组长统一发放休斯顿疼痛情况调查表(Houston Pain Outcome Instrument HPOI)[1]。使用其中的一个分量表即对疼痛控制方法的满意度,包括五项内容,每项均用0~10级数字评分法来评定,0表示没有缓解、一点都不满意,10表示完全缓解、非常满意,分值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

1.3.2 疼痛评分比较。由培训过的护士询问疼痛评分,以患者当天疼痛评分最高值代表疼痛强度。疼痛评分均选择数字评定法(Number rating scale,NRS)[2],0分为无痛,1~2分为轻微疼痛,3~4分为轻度疼痛,5~6分为中度疼痛,7~8分为重度疼痛,9~10分为剧烈疼痛。以两组患者术后3 d疼痛评分作比较。

1.3.3 睡眠时间比较。住院期间,由护士通过夜间查房和每晨询问患者及陪床家属,得出患者每晚睡眠时间。以两组患者术后3 d睡眠时间作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2 结果(表2,3)

表2 两组患者疼痛控制满意度比较

表3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及睡眠时间比较(分或h,±s)

表3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及睡眠时间比较(分或h,±s)

3 讨论

3.1 临床医生及护士大多未进行相关疼痛知识培训。术后患者主诉疼痛时医师根据自身经验给予镇痛药,没有考虑相关因素,镇痛手段单一被动,镇痛效果欠佳。而观察组由疼痛管理组进行专门的疼痛管理,充分评估患者情况及各方面影响因素,运用联合用药,多模式镇痛,超前镇痛等个体化镇痛方案及心理疏导和非药物干预等方法,有效控制患者围手术期疼痛。疼痛控制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

3.2 疼痛管理组自患者入院即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制定术前术后个体化镇痛方案,对疼痛进行专业管理。麻醉师负责术中镇痛,使疼痛治疗实现连续性无空白期,让患者更舒适的度过围手术期。

3.3 疼痛管理组以护士为基础,由专业的医生,麻醉师组成,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疼痛管理,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模式化镇痛。这种个体化体现在全面评估、疼痛教育、制定方案等方面。特别是护士的疼痛教育应重视对患者的评估,评估能指导我们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宣教,使患者主动参与到自己的疼痛管理中来,及时反馈镇痛效果,对于疼痛控制效果不佳者医师修改方案。对疼痛患者实施全面、规范化疼痛护理管理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医院管理的一部分[3]。完善的疼痛管理体系及护-患-医的三方配合提高了患者疼痛控制满意度。

[1]沈曲,李峥.休斯顿疼痛情况调查表信度和效度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6,11(41):1049.

[2]张菊英,邹瑞芳,叶家薇.五指法在疼痛强度评估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5,6(40):409.

[3]熊根玉,孙小平,张达颖.疼痛规范管理的临床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9):807.

R473.6,R683

A

1002-6975(2012)16-1477-02

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1FZ287)

侯丽莉(1977-),女,云南昆明,本科,护师,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2012-02-08)

猜你喜欢
个体化护士评估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评估依据
个体化治疗实现理想应答
脂肪肝需要针对病因进行个体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