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会计系 河南郑州 451191)
创业版沙盘(以下简称“电子沙盘”)是对手工沙盘的进一步升级,企业的经营运作不再局限在手工盘面上,而是搬到了电脑上,进而可以对运营流程实施全方位的监管。笔者所在学校于2010年与用友公司再度合作,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了电子沙盘,经过近3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将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和感受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初始状态设定的差异。在手工沙盘实验时,学员们接手的是一家已经创建三年的生产制造型企业,并且企业拥有自主厂房——大厂房,其中安装了三条手工线和一条半自动线,并且P1产品已经在本地市场进行销售,有一定知名度。而在电子沙盘实验时,学员们真正是白手起家,除了初始现金60M之外一无所有,所以电子沙盘对抗赛给了学员们更大的施展空间,使其深刻地体会到创业的艰难和战略决策的重要性。
(二)融资规则的差异。在手工沙盘实验时,长期贷款的时间是每年年末,贷款额度是上年所有者权益的2倍,并且贷款必须按20的倍数进行。而在电子沙盘实验中,长期贷款的时间安排在了每年年初,并且所有长贷和短贷之和不能超过上年所有者权益的3倍。这就意味着在电子沙盘实训中,长贷和短贷的额度是相互影响的,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在以往的电子沙盘对抗赛中,有的小组就是因为忽略了融资规则的变化,在第一年借了过多的短期贷款,导致第二年初长期贷款的额度不足,无法实现原定的借长贷还短贷的计划,在第二年初就因资金断流被系统宣告破产。
(三)选单环节的差异。在手工沙盘实验中,每年的选单环节是学员们最紧张,也是最兴奋的时刻,同时也是指导教师最忙碌的时刻。选单时指导教师要负责排定选单顺序,并且还要将选单结果录入电脑,另外还要组织发放订单,所以在四、五、六年的选单环节,每次至少耗时30分钟。在电子沙盘实验时,选单在电脑上进行。各组投放完广告后,并且确定均已进入“参加订货会”的界面,教师端点击“开始选单”,则选单权限系统自动传递。可选订单显示为白色,不可选订单显示为红色。有权限队伍必须在倒计时以内选单,双击订单或单击订单后再按下确认按钮,即为选中。此处需要提醒的是,必须在倒计时大于10秒时选单,否则可能造成选单无效。
(四)原材料采购环节的差异。在手工沙盘实验中,采购主管是相对来说最为轻松的一个角色。因为原材料采购架就放在采购主管的手边,在下原材料订单时,在盘面上增加或撤销一个空桶是非常方便的,而且由于指导教师扮演的角色众多,往往无法处处监管。所以在手工沙盘实验中“下原料订单”环节,往往比较混乱,有的采购主管甚至会省略该环节,当需要生产投料时,直接就从原材料采购架上“买回”使用了。在电子沙盘实验中,“下原料订单”这一步骤要求采购主管将预算好的 R1、R2、R3和 R4的订购量输入电脑,按“确认订购”后不可修改。如此一来,若原材料采购不足,会导致停工待料或紧急采购;原材料采购过量,又会占压资金。所以,在电子沙盘实验中对采购主管的预算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五)新建生产线环节的差异。在手工沙盘实验中,新建生产线时不需要明确准备用来生产何种产品,可以等到生产线建成后再行确定。而在电子沙盘实验中,新建生产线时就需选择所属厂房、生产线类型,还要明确生产产品类型。其实,对于“手工线”和“柔性线”来说,在新建时就确定生产何种产品,无甚意义,因为“手工线”和“柔性线”在转产时没有转产周期和转产费用,因此这两种生产线若需转产,只需点击“生产线转产”,就可轻松完成转产工作。而对于“半自动线”和“全自动线”而言,由于在转产时涉及到转产周期和转产费用,所以在新建之初就需谨慎确定生产产品类型,以避免将来转产时的耗费开支。
(六)交货环节的差异。在手工沙盘实验中,订单分成两类:普通订单和加急订单,普通订单可在任一季度交货,加急订单必须在第一季度交货。如果当年无法交货,在下一年必须先将逾期的订单交完货后方可再交其他订单。而在电子沙盘实验中,订单上有了“交货期”的规定,明确产品必须在某个季度交货。比如说,订单上标明第3年第3季度交货,那么在第3年第3季度及前两个季度交货都是可以的,提前交货的好处就是能提前收现,因为应收账期是从实际交货季度开始起算的。并且在电子沙盘实验中,超过交货期则不能交货,即没有逾期交货的机会,系统将自动收回违约订单,在“订单信息”查询中也将不再显示该违约订单。
(七)破产规则的差异。与手工沙盘实验相比,电子沙盘实验中破产的小组明显增加,按每场比赛10个小组来看,平均有3个小组宣告破产。究其原因,电子沙盘实验中电脑监控严格,只要现金断流或所有者权益为负,均宣告破产,电脑将无法操作。而在手工沙盘实验中,毕竟是教师监控,出于想让学员们体验整个流程的想法,一般在第6年经营全部结束后若所有者权益仍为负,才宣告破产。并且在运营时,对于经营异常困难的小组,指导教师会适当给予照顾,以使其坚持到最后,所以在手工沙盘实验中宣告破产的情况较为少见。
在电子沙盘实验中,对于破产的小组,指导教师视情况适当为其增资后可允许该小组继续经营,这样至少可使学员们有一个完整的实训体验。不过为了确保破产企业不致过多影响其他企业的正常运营,需限制破产企业每年投放的广告总额不能超过6M。
(一)投放广告环节。在完成所有市场产品广告投放后,一旦点击“确认投放”,有三项支出将被自动扣除,分别是:广告费的总额、上年应交税金和长期贷款的本息。如果长期贷款尚未到期,只扣除长期贷款的年利息;如果长期贷款到期,则扣除本息之和。所以,在点击“确认投放”之前,一定要检查现金余额,是否能够满足以上三项支出之和,如果不能满足,要先进行应收账款贴现,再点击“确认投放”。否则可能会因为现金不足而宣告破产。
(二)应收款更新环节。在电子沙盘实验中,有两项操作承担了“关前启后”的任务,即更新原料库和应收款更新。所谓关前启后,就是关闭之前的操作权限,开启后续的操作权限。比如在点击“应收款更新”后,需要自行填入到期应收款的金额,多填系统不允许操作,少填时,则按实际填写的金额收现,少收部分转入下一期应收款。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电子沙盘系统中,有许多地方系统都会自动检测后进行提示,惟有在应收款更新,最需要提示时系统没有给出相应提示,而是将错就错,以督促学员们自己用心。此步操作后,一旦点击“确认更新”,则前面的各项操作权限关闭,即从“下原料订单”到“应收款更新”之间所有的图像变为灰色,而开启以后的操作权限,即从“按订单交货”到“厂房处理”之间的图像变为亮色。在这个环节,常见失误是学员忘记填写 “收现金额”,就点击“确认更新”,导致应收账款延期收回,影响资金流转。
(三)临界点计提折旧和支付维修费环节。所谓临界点,是指本年年末和下年年初的转折点。例如第1年第4季度生产线的最后一期投资刚刚投放,则在编制第1年年末的资产负债表时,该生产线需要计入“在建工程”。该生产线第2年第1季度才算建成,当年建成的生产线当年不提折旧,等到第3年才开始对这条生产线计提折旧。但是当年建成的生产线当年要交维修费,所以第2年该生产线就要交维修费。另外,当年售出的生产线当年就不必再交维修费了。
(四)其他易疏漏环节。例如:在新建的生产线尚未建成之前,忘记继续投资;在第四季度,忘记开拓市场或进行ISO投资;在交货环节,忘记点击“确认交货”,导致订单违约等等。总之,学员们在电子沙盘实验中,所出现的失误五花八门,这就需要指导教师在每年开始运营前对一些常见失误进行反复提醒,这样可以减少无谓的操作失误,提升比赛的质量。
(一)安排两轮对抗赛。ERP沙盘模拟实验的实训阶段共进行两轮对抗赛,第一轮是手工沙盘对抗赛,第二轮是电子沙盘对抗赛。从实践情况来看,这样的教学安排非常适宜。因为在进行第一轮手工沙盘对抗赛时,学员们由于第一次接触,对运营规则和流程都不熟悉,失误较多,并且进度很慢,指导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把控整场比赛的节奏,给予学员们最大空间的体验机会。等到第二轮电子沙盘对抗赛时,学员们对于运营规则和流程已经非常熟悉,出现不必要小失误的概率大大下降。此时改由电脑进行监控,指导教师多数情况下扮演的是信息发布者的角色。这样的安排体现了层次上的递进性,也易于学员们从心理上接受。
(二)合理分配课时。手工沙盘实验时,需要指导教师监管的环节很多,如果只有一位指导教师往往忙得不可开交。相对而言,电子沙盘实训过程中,由于有了电脑的监控,指导教师轻松很多,重点放在比赛节奏和速度的把握上。若按一个学期18周,周3学时计算,ERP沙盘模拟实验课共54学时。考虑到第一轮手工沙盘实训时,同学们第一次接触,对实验规则和运营流程都不熟悉,所以进度要放慢一些。等到第二轮电子沙盘实训时,同学们相对就熟悉很多,就算规则有些变化,接受和适应起来也很快。再加上电脑监控到位,所以第二轮电子沙盘对抗赛的进度明显加快。目前依我院的实际情况来看,通常第一轮手工沙盘对抗赛分配32学时,第二轮电子沙盘对抗赛分配22学时。
(三)合理分配角色。在电子沙盘实验中,操作电脑的那位学员非常重要,一般建议认真、细心的同学操作。如果小组成员较多,则建议专门抽调一位学员专一操作电脑,不再为其分配手工盘面的操作工作,以免顾此失彼。因为在电子沙盘实验中,漏点、误点、忘点的失误层出不穷,而一个小失误甚至会影响全局。
(四)重视手工备份。由于电子沙盘实验在电脑上运作,对于实验数据,系统每间隔15分钟会自动备份一次。但为避免停电或死机等意外情况对比赛造成影响,建议指导教师在以下几个关键时点进行手工备份:每年广告投放结束时;每年选单结束时;每年各组全部经营结束时。
(五)慎用“用户本年还原”。在电子沙盘系统的教师端,还设计了“用户本年还原”,当某组因不当操作导致重大失误时,指导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将该组经营数据还原至年初,令其重新开始。这给予了学员弥补失误、修正决策的机会,但是不宜频繁使用,指导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把握。
(六)盘面不实扣分。考虑到商业情报的获取,每年运行完成后,必须按照当年末结束状态,将运作结果摆在手工盘面上,以便现场各组收集情报用。为了维持现场秩序,各组只能派出一位主管查看,总共10分钟,平均每组1分钟。各组可以数币,翻牌查看,遇到提问必须如实回答。如果盘面与报表不符或隐瞒盘面状态,扣5分/次。由于有了这样的规定,并且每年经营结束后指导教师会将各组的综合费用表、利润表、资产负债表作为公共信息发布下去,通常各组无需再花费1M的“信息费”去搜集情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