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一群青年回归乡土的尝试

2012-12-10 02:17绿衣
读者·原创版 2012年3期
关键词:邓超竹编婺源

文 _ 绿衣

“蜗牛”不是那个背着壳慢慢爬的小东西,不是周杰伦的那首歌。它是一本杂志,一本薄薄的,却很清新、很温暖的乡土杂志。

《蜗牛》的主创人员是三个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年轻人——邓超是出版人,这位来自山东农村的年轻人曾远赴乌克兰、俄罗斯留学,却发现自己的根仍然在中国、在农村;主编吴垠在中央美院读考古美术专业,从小在城市长大,对田园牧歌般的生活有一种向往;编辑高登科则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读艺术史专业,他的童年有很多与乡土相关的美好回忆,如今却发现那么多美好的生活经验正在慢慢地被人遗忘。

这本杂志,是一群心中有爱的年轻人回归乡土的尝试。

此事源于艺术的熏陶和年轻人返回乡土后的自我启蒙。邓超曾在中央美院旁听过几年课程,其间读了杨先让先生与杨阳合著的《黄河十四走》,这是中国民间艺术考察的奠基之作。这本书激发了他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在2010年冬天,他重走了一遍“十四走”去过的那些地方,寻找散落的民间艺术,结果却让他痛心——仅仅时隔20年,活在民间的工艺品基本上看不到了。

回北京后,邓超开始思考自己能做些什么。有次他在地铁站看到有人在散发DM(直投广告)杂志,发现其成本不过1块钱,就动了办杂志的念头。吴垠当时正在一家杂志社实习,听到这个想法也很激动,《蜗牛》就这样诞生了。

《蜗牛》的目标是“记录民间之美”,从民间艺术扩展到所有民间生活。《蜗牛》关注民间艺工,更多地是想挖掘民艺背后的乡土生活——是什么样的环境产生了这样的艺术?这些工艺又与人们的生活有怎样的联系?

虽然是一本自办杂志,但他们做得无比认真。《蜗牛》的所有内容都来自第一手的田野调查,带着泥土的气息,配以精心绘制的手绘插画。

第一期《蜗牛》的选题是在5分钟之内决定的——听朋友眯眯说起她的舅舅会做竹编,“蜗牛”们就决定去婺源考察。坐了11个小时的火车、3个小时的汽车,他们从北京来到江西婺源黄源村,在那里跟着朋友眯眯采茶、打泉水、采摘蔬菜、制作清明果。去到村里哪一家,他们只要提到是眯眯的朋友,都会受到热情的接待,他们也深深感到费孝通所说的“乡土社会”的温度。他们跟着眯眯的大舅——一位篾匠——一起采竹子,看眯眯大舅如何就地取材制作工具,如何娴熟地破篾、编竹篮。他们注意到他砍完竹子后,还特地把竹根捅开了一个缺口,使得雨水能灌进去,让竹根朽掉,这就是人和自然相处的古老智慧。

婺源是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历史悠久,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农村的代表。这里自古盛产绿茶,唐朝陆羽所著的《茶经》,就有“歙州茶生婺源山谷”的记载。如今的婺源风景依然幽美,却显得寥落而寂寞。黄源村的年轻人基本都出去读书或打工,村子里大多是小孩和老人。传统的手艺正在渐渐消失,因为工业产品便宜且易得,手工艺不赚钱,就没有年轻人愿意学。

眯眯的大舅在晚饭桌上说到竹编手艺没能在他手里传下去,竟然伤心落泪。他知道不会有年轻人跟他学竹编了:一方面竹编很辛苦,更多则是现在工业产品泛滥,竹编挣钱少,又没有地位。

对很多老一辈手艺人来说,手艺不仅是他们谋生的手段,更是生活的态度和精神的依托。在乡村,篾匠会亲自到家里来,和你一边聊着天一边做工。当你亲眼看着一件东西的完成,这件东西对你而言已经有了感情。进入城市后,机械化的生产隔绝了生产者与使用者的联系。人们很难感受收获的满足,也便失去了珍重的心情。

竹器、木器、铜器的每一个弧度、每一个把手上面都闪耀着灵性和设计的艺术。这种艺术和传统的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当青砖瓦房、竹摇篮、扁担和木桶、大水缸那些一针一线、一斧一凿制造出来的物品慢慢消失,谁还记得故乡曾经的样子?所谓乡土记忆,正是附着在这些“物”上面的。

办刊初期,几个年轻人对杂志的制作、印刷、成本一窍不通,采访全部进行完了,准备印刷时才发现,按照他们的设计要求,每册成本居然要9块钱。用邓超的话来说,他们发现自己是“上了贼船”。

本来他们只想印200册,后来发现,那样平均到每册的成本更高,最后印了1000册。在选纸及印刷上,他们自言“受传统的民间匠人执著且精益求精的精神影响颇深”——他们也希望尽可能做好,寻求整体效果的最优。而评价这种效果也是很难的,就像一个匠人一样要靠触摸、看和感觉来衡量手艺的优劣。

为了理想的效果,他们反复选纸、打样……第二期光打样就花了1000多元。整个《蜗牛》杂志办下来,成本比他们想象的高了很多,因此在采访上,他们想尽办法节约资金——第二期的采访花了两周,从北京到独马村就要4天,来回就是8天。川藏北线车颠得厉害,小巴、农用车……什么交通工具都坐了,唯一不敢省的是买保险。

但是他们并不后悔。他们想,“就当是扔块石子进去,看能否激起些水花”,“趁年轻的时候,好好做些想做的事情”。

目前,《蜗牛》计划每季度出一期,同时希望可以代卖一些当期杂志业出现的民间工艺品,他们甚至找到一些设计师对传统民艺再设计。但现实中也有不少困难,比如手艺人的制作时间不能保证,有时需要在特定的季节做,或者农忙了就没有时间做了,来回的运输物流费用也很高。所以,在这方面他们还在想更有效的方法。

“在现代化的今天,一切都快速起来了……我们需要慢下脚步……质朴而温暖的手工可以让人在焦躁、冰冷的工业城市中感受到美好……《蜗牛》杂志就是想要抓住时代的尾巴,找到这一点美好。”在创刊号的序言中,他们这样写道。

《蜗牛》的工作并非没有人注意到。2011年年底,他们获得了互动百科“知识中国”奖的提名,在微博和博客上,他们也收获了很多朋友和无数支持和鼓励。他们小小的努力,已如一道光照亮了许多人的眼睛。

对于现在城市生活的年轻人,回归,未必要回到土地上,但可以亲近并且保护这些民艺以及它们背后的生活方式,以此来体验这种温情而美好的生活,以及那些打动人心的老一辈人的生命经验。

图由被访者提供

猜你喜欢
邓超竹编婺源
穿花系列竹编花器
竹编在室内隔断中的应用
竹编艺人
邓超父母寻儿千里
1500m2竹编人文艺术,隐于自然的轻灵简雅!
婺源龙池汰的春日下午
在婺源,邂逅最美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