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焱 陈跃跃 谢观奎 谭诗平 盛威忠 江苏省沭阳县人民医院骨科 223600
肱骨近端骨折指包括肱骨外科颈在内及其以上部位的骨折,是临床较常见的创伤,国外文献报道其发病率占全身骨折的4%~5%[1]。75%的肱骨近端骨折发生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且该年龄组的发病率在近30年增长了近3倍[2]。常用的内固定技术,如螺钉固定、克氏针张力带钢丝、髓内钉、三叶草钢板等,临床疗效欠满意,螺钉固定不牢或松动、损伤肩袖、影响肱骨头血运、发生肩峰下撞击、影响外展功能等并发症亦不少见[3]。2007年1月-2010年12月笔者采用骨折切开复位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ocking proximal humerus plate,LPHP)内固定的方式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3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32例,男12例,女20例。年龄60~74岁,平均年龄67岁。致伤原因:跌伤16例,车祸伤11例,坠落伤5例。合并同侧肩关节脱位6例,合并腋神经部分损伤2例。按Neer分类法,一部分骨折5例,二部分骨折15例,三部分骨折9例,四部分骨折3例。所有患者均采用AO肱骨近端锁定钢板行内固定。
1.2 术前处理 全部患者术前行肩部X线片和肩关节CT二维和三维检查,以明确肱骨近端骨折的具体情况和临床分型,了解患者骨质疏松情况。术前全面检查心、脑、肝、肾功能,根据病史阳性检查请相关科室会诊给予有效控制。合并肩关节脱位者急诊手术治疗。对多发伤患者,在病情稳定、无手术禁忌证时尽早手术。
1.3 手术方法 手术采用臂丛麻醉或全麻,患者仰卧位,患肩下适当垫高。取肩关节前内侧入路,于胸大肌、三角肌间隙进入,分离并将头静脉牵向内侧予以保护,不需剥离骨膜,清除血肿,显露骨折端,以肱二头肌长头腱及结节间沟为标志,确定大小结节的位置,直视下进行牵引或撬拨复位,如果骨折局部有骨缺损,予以自体髂骨或同种异体骨植于缺损处,克氏针临时固定,C形臂X线机透视证实复位满意后,选择合适的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置于肱骨大结节下5mm,结节间沟后缘远端10mm,放入自锁螺钉导向器,钻孔后用4.5mm的锁定螺钉进行锁定固定。术中注意螺钉切勿穿透关节面,仔细修复肩袖关节囊。对于撕脱的大小结节及其他小的骨片,可用丝线绑于钢板的小孔上。伤口内置负压引流,缝合关闭切口。
1.4 术后处理 常规应用抗生素3~5d。术后行颈腕吊带制动。术后第2天开始进行肩部肌肉的等长收缩,同时进行手和肘部的主动运动。术后1周适度行患肩关节主、被动活动,并逐渐加大关节的活动度,以患者可以忍受疼痛和不出现明显对抗为原则,循序渐进。术后4~6周时复查X线片,若显示骨痂生长且骨折断端稳定者,表明骨折部位已经可以承受一定的外力作用,逐步行患肩关节前后屈曲、内收、外展、内旋、外旋活动及上举爬墙、梳头、穿衣等动作锻炼,同时注意训练上肢肌力。
疗效标准采用Neer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分:该评分采用百分制评分表,疼痛35分,功能30分,运动限制25分,解剖复位10分。分别在术后4周、6个月、1年进行随访复查评价。总评分在90分以上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可,70分以下为差。
本组3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X线片示骨折解剖复位或大致解剖复位30例,2例骨折复位欠佳。所有患者骨折均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12~20周,平均16周。随访期间,无螺钉脱出、折断、内固定失效发生,无1例出现肩峰撞击、畸形愈合及肱骨头缺血坏死。肩关节功能按Neer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定,优21例,良6例,可5例,优良率为84%。
3.1 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特点 老年肱骨近端骨折临床上较为常见,尤其多见于伴有严重骨质疏松的患者[4]。多为Neer分型三部分、四部分骨折患者,其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恢复一个无痛的、活动范围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肩关节[5]。由于肱骨近端血运丰富,骨折不愈合的几率并不高,但手法复位很难达到理想的复位,且长时间的外固定会加重患肢骨质疏松,引起肌肉萎缩、关节僵硬,严重影响肩关节功能,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粉碎性骨折、骨质疏松,又为内固定带来一定难度,导致较高的内固定失效率。选择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目前比较一致的观点是[6]:对于无移位或轻度移位的骨折(Neer分型一部分骨折)可采用保守治疗;对于成角大于45°、骨折块分离大于1cm的二部分骨折和Neer分型三部分、四部分骨折应采用手术治疗。建议对老年肱骨近端一部分骨折患者,即使是无移位骨折,也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四部分骨折伴严重骨质疏松,肱骨头粉碎严重,螺钉达不到有效固定,选择人工关节置换较LPHP固定的效果更佳。
3.2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的优点 (1)解剖形设计,无需预弯,体积小,利于术中复位,并减少了对肱二头肌长头的干扰和产生肩峰撞击的危险。(2)近端多角度锁定固定肱骨头,通过提供角稳定性增加螺钉在松质骨中的把持力,可以避免螺钉松动及一期、二期骨折复位失败。远端的螺孔为加压和锁定结合孔,可作为一种内固定支架其可以避免直接暴露骨折部位,对骨折粉碎区进行稳定的桥接固定。(3)钢板与骨骼之间有一定空隙,最大限度保留了钢板下骨膜的血运,可以防止肱骨头进一步缺血坏死的发生。(4)锁定钢板近端带缝合孔,有助于关节囊及肩袖修复时缝合固定或对粉碎骨块进行缝合固定,为肩关节的康复锻炼创造了有利条件。
3.3 治疗体会 由于老年人一般伴有骨质疏松,肱骨近端骨折后,肱骨头部呈空壳样,呈粉碎性骨折,给内固定带来一定难度。术中切记勿反复钻孔拧螺钉,以免导致螺钉松动,影响内固定的强度,甚至加重骨折粉碎程度,导致无法固定。对于骨皮质有明显的缺损区,碎骨片很难拼凑完整,复位后肱骨头有较大的间隙者应行同种异体骨或自体骨移植,以增加骨折的稳定性及内固定的强度。因肱骨头处的锁定钢板无复位作用,在打入锁定螺钉之前必须使肱骨头碎骨块复位,并用细克氏针临时固定。接骨板顶点应固定在大结节最高点以远0.5cm,即肩袖附着点的位置。接骨板位置放置过高,会增加肩峰撞击风险;放置过低,会使锁定螺钉在肱骨头上的位置欠佳,降低螺钉的把持力,影响固定效果。对大结节移位骨折,术中应检查是否伴有肩袖损伤,如有损伤应及时修补。肱骨近端骨折术后的功能锻炼对于肩关节功能恢复非常重要。骨折出血、关节脱位及软组织损伤造成肩周粘连,术后如果肩关节长期固定,不进行有效的功能锻炼,容易导致肩关节功能障碍,明显影响手术疗效[7]。
综上所述,LPHP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符合生物力学固定原理,降低了肱骨头坏死的发生率,骨折愈合快,允许患者早期功能锻炼,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功能恢复满意。
[1] Mckoy BE,Bensen CV,Hartsock LA.Fractures about the shoulder:conservative management〔J〕.Orthop Clin North Am,2000,31(2):205-216.
[2] Kannus P,Palvanen M,Niemi S,et al.Rate of proximal humerral fractures in older finnish women beteen 1970and 2007〔J〕.Bone,2009,44:656-659.
[3] 蔡春水,张毅,赵新建,等.肱骨近端移位骨折的外科治疗〔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4,12:1544-1546.
[4] 王健,李维军,庞瑞明,等.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疗效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6,12(1):36-37.
[5] 黄公怡,王晓滨.肩关节的治疗进展〔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4,6:20-26.
[6] 李德强,李明,刘培来,等.肱骨近端骨折治疗进展〔J〕.临床骨科杂志,2006,9(3):285-288.
[7] 唐金树,李庆梅,石兴明,等.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康复〔J〕.创伤外科杂志,2006,8(3):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