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静,李应春
(三明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福建 三明 365004)
林业作为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是业界与学术界关注的问题。国内当前对林产业的研究比较多,但对林产业竞争力的研究较少。谢彦明等[1]、武或[2]、李伦等[3]主要从林产业结构的角度研究提升林产业竞争力;奉钦亮等[4]、许玉粉等[5]利用模型从区域角度分析林产业竞争力;王育民[6]从企业内部管理角度研究林产业竞争力;黄蓓等[7]建立了林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模型;姜钰等[8]用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林产业竞争力;石大立等[9]提出以产业集群发展提升林业经济竞争力。目前,学者们研究视角多是从林产业自身出发,通过扩大产业生产能力来提高其竞争力,而没有从资源经济性角度进行探讨。因此有效地保护森林资源的前提下提升产业竞争力是一个崭新的视角。
林产加工是三明市生态工贸区建设中主轴区域产业的重要基础,而优美的生态环境又是三明乃至福建的特色。本研究在保护森林资源的前提下,探讨如何提高林产业经济效益,提升林产业竞争力,促进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期为政府的能动作用提供参考。
生态环境是三明市立市之本。三明市森林覆盖率达76.8%,林工企业在三明市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市领导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生态工贸区”建设和“生态立市”的重要发展战略,意味着生态是三明市的特色与竞争力。同时,在海西经济建设中,林产业作为三明市产业的重点,是生态工贸区中主轴区域产业的基础之一。因此,林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直接关系到三明市未来的经济与环境发展。
三明市生态环境形势不容乐观。首先,三明市“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貌特点,加上亚热带气候与疏松的土壤特性,使三明的生态环境较脆弱。如果森林资源破坏,容易引发水土流失、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近年来全球极端天气增多,给三明生态环境保护敲响警钟;其次,林业种植不够科学化与系统化,森林资源结构不合理,生态环境较脆弱,森林植被一旦破坏,易造成水土流失且难以恢复[10];第三,经营与管理模式粗放,现代科学的营林、加工、营销、监控等管理模式得不到有效应用;第四,不合理砍伐、偷盗现象严重,破坏公益林的生物多样性,加剧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在一定时限内,土地的林产资源供给能力有限,且林产业肩负着优化生态环境与促进经济发展的双重使命,限制着林业产量的扩张。当木材供应量达到饱和状态时,低成本优势不再有,林产业将无法保持竞争优势。因此,研究林产业资源管理及开发利用模式,探讨林产业提高竞争力的动力机制,对保持三明市自然生态环境,促进海西经济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自然资源是林产业发展的原发动力,三明市利用森林资源优势,使林产业发展有了一定基础。原发性新动力是产业竞争力的核心,企业依托自然资源,强调“做大企业”为提高竞争力要素,以扩大再生产来获得更大的利润,生产的多为低附加值的产品,给有限的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政府进一步控制资源的使用量,在此新的资源条件下,林工企业必须寻求新的出路——以“强”代“大”:以科技创新驱动企业发展,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促进产业升级换代,生产高附加值的优质产品代替低价格、低端市场的产品,获取高额利润。
支持性动力是产业发展的外部动力。迈克尔·波特[11]指出:相关和支持产业是企业竞争力的根本因素之一,其动力主要来自产业集群、产业链以及人才资源。产业集群所形成的竞争与合作关系,能有效地优化产品及产业结构,为集群中企业带来非集群企业无法复制与模仿的竞争优势[12]。林产业涉及3个产业层次:林木生产、木材加工、销售流通与旅游活动,3个产业层次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林产业的竞争不是一个企业的个体行为,是整个产业链的竞争,进而是整个区域的竞争。
三明生态工贸区的建设,积极引入林产业和相关产业及支援产业等,促进林产业链、产业集群增值网络的形成,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的经济属性,促进企业、产业竞争力的强化与提升。
持续性发展动力是竞争力发展的后续动力和持续性保障因素。林业资源不仅为林业生产而服务,还肩负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双重责任。纵观中国林业资源利用模式的变迁,政府的作用举足轻重,三明市政府提出“生态立市”的战略构想,为林产业的发展营造了社会环境的支持动力。有效地管理有限的森林资源,既能促进森林资源总量持续增长和质量稳步提高,又能最大限度地支持区域的经济建设。因此,政府需要与时倶进,创新思路,在生态建设、林业经济建设、利益相关者群体管理上制订出科学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以适应现阶段经济社会的发展。
根据当地经济特色科学地制订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以确保3个动力模式发挥协同作用,达到“1+1+1>3”的效果。
林产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生态建设最根本的保证。林产业兼具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双重特性,这双重特性是矛盾的统一体。经济系统具有利润最大化的内在倾向,具有不断扩张的驱动机制,经济利益驱动下的团体常表现为漠视社会责任,忽视林业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性。生态系统的破坏,也终将影响经济系统的发展。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督管机制是林产业协同发展的基础。
林产业涉及3个产业层:(1)基础产业层(第一产业),即森林资源培育业。以林木种苗培育、造林、营林、森林保护等为主,还包括竹产业、花卉业和野生动物驯养等。(2)加工制造层(第二产业),即森林工业。包括森林采运、竹木材加工、林产化工、生物制造等。林业生物制造正成为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其包括生物质能源、生物质材料、生物制药以及林业绿色化学品等。(3)林业服务层(第三产业),包括林业工业旅游、森林旅游业、生态环境服务业、社会服务等[13]。
第一产业层是产业基础,是林产业发展的资源本源。森林资源的特性、质量、数量直接影响加工制造层的产品结构、产量、质量,还为旅游业提供良好的景观基础。第三产业是对第一、二产业的支持,旅游业在一定程度弥补因保护带来的经济损失,同时又可以起到很好的口碑相传的宣传营销效应;酒店、运输、金融、教育等服务体系的完善,对产业集群的形成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各产业层相互配合,发挥林产业系统的自组织与被组织功能,分工协作,使企业的生产、加工、销售、宣传、服务、旅游等一系列运作环节紧密结合并相互配合,形成一个有机的产业链条,促进林产业活力,显现集群的规模效益,代替传统的单一产品的规模效益。
现代经济增长与企业的竞争已经从过去简单依赖劳动力和资本向依赖技术创新转变,而创新又依赖于知识汲取、扩散和运用的过程,只有善于学习才能持续地创新。
3.3.1 建设创新 发达的林产业体系建设是我国坚持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14]。林产业需要改变营林方式,创新增加森林生态资本存量的方式或途径;需要创新对森林生态资本进行良好维护、科学管理的方法、模式;需要创新林区人民的生态文化观念等[15]。
3.3.2 技术创新 森林生态价值越来越高,加速了资源的价值升值,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企业失去传统的低成本竞争优势,需要进行生产技术、生产方式创新,以新的工艺流程或高附加值的产品进入市场,以适应新的竞争环境。
3.3.3 管理创新 由于产业链与产业集群的逐步形成,企业与政府等管理者不能只考虑个别产业和狭小地理空间的利益,还要考虑销售渠道、辅助产品制造商、专业化基础设施供应商以及专业化培训、信息、研究开发、标准制定等机构利益。管理部门要用新的视角去思考企业、政府和其他机构的角色定位;用新的视角去思考企业、政府和利益相关者群体的合作与互动;用新的视角去研究制订既能不断推动市场的拓展,繁荣区域和地方经济,又能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创新管理模式。
林业生态可持续是发展林业经济的重要保证,是生态工贸区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中共中央在十七大报告就提出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变及消费模式改变”的战略部署,政府如何引导是实现目标关键。
笔者调查发现,三明市经济比较弱后,利益群体重在追求经济利益,不理解政策、制度的深远意义,以致于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对抗性行为,造成当地农民盗伐严重。而管理部门只强调责任,采取以罚代治,以罚代管的方式,使管理的效果大打折扣。
4.1.1 加强沟通、宣传,营造林业资源管理文化 沃尔玛公司总裁萨姆·沃尔顿说“沟通是管理的浓缩”[16]。过去政府强调责任,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通过立法、执法、司法、命令等环节使各行各业遵守法规,执行决策。这些政策在短期内对当地农村经济产生影响,但利益群体不久就出现与之抗衡的行为[17]。因此,只有通过沟通才能有效改变利益群体自身落后的法律意识和淡薄的社会责任意识。
4.1.2 推行社区共管新型管理模式 社区共管模式是以社区村民为主体的所有利益相关者,经协商成立起来的组织,按照达成的协议,采用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管理方式对社区内自然资源进行保护[18]。现行单一政府机关保护自然资源体制中,林业保护部门在林业资源利用中基本不征求村民意见,与林区社会系统处于管理与被管理的状态,无形中把林区村民当作破坏社区资源的主体,村民也在这个潜意识下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甚至出现破坏性行为。社区共管使林区村民广泛地参与到林业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利用中去,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使林区社会系统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加强了林区资源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关联度[17],促进其协同发展。
4.1.3 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督管 建立林工企业森林资源利用的约束机制,增加资源利用的税费,促使企业节约资源。改革评价体系不能只用产品的产量来衡量,加入产品附加值增值,作为考核企业生产规模、效益的衡量指标。公益森林管理上落实到当地的居民,当地居民获得环境优化后的利益,就要承担相应的监管责任,责、权与利相协调以提高督管效力。
政策推行过程是一场利益各方的博弈,只有当政府推行的新制度打破原来的利益平衡,建立新的利益分配机制,利益群体从该政策中的收益或损失累积到一定量,才会激励他们积极学习并主动适应[17]。政府管理部门只有严格限制资源的利用数量,促进资源升值,企业才会考虑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或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产业竞争力。
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机制可能是自发原生的,也可能是人为孵化、培育出来的。自发原生的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机制主要来自市场机遇及项目运营对企业合作所提出的要求,而人为孵化、培育的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机制,主要来源于当地政府各种相关的优惠政策与措施[19]。优惠的政策与措施有利于吸引投资者,有利于培植集群中相关的销售业、金融业以及与法律、会计、仲裁、信息咨询和职业培训有关的中介服务业。通过建立产品交易市场,举办各种博览会,提供科技创新平台,引导客户参与产业的发展。只有集群要素组合有意识、有目标地聚集到一起,才能为林产业提供广阔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区域品牌是由区域(地名)和产业(产品)名称为核心构成的,是在某个区域内形成或创建的具有较高影响力和吸引力的知名品牌[20],如瑞士手表、法国香水、西湖龙井等。区域品牌的创建意义重大,对于众多的中小经营者来说,要想单独创建一个有影响力、有竞争力的品牌难度较大,成功率较低。相反,通过创建区域品牌,发挥众多经营者的合力,就可以形成较高的竞争力。许多企业品牌的生命周期相对短暂而难以持续,但只要不是由于技术或自然条件等外部原因,区域品牌则是可以持续的[21]。当然政府和行业协会必须加强对区域品牌的管理,防止造成一损俱损的后果。
政府在产业园区的建立初期和发展过程中的职能是不同的。在林产业集群建立初期,政府职能主要在于提供优惠政策,并为率先投资创造良好的基础设施等。在林产业集群成长时期,政府需要适时转变职能,注重引导林产业集群内部专业化分工和横向配套协作,积极培育学习平台,建立创新环境。只有政府正确引导,才能促使众多类型企业、机构相互联结形成共生体,才能切实构成林产业特色的竞争优势。
三明市具有优越的森林资源禀赋,林工企业历史悠久,但产业发展的动力没有充分挖掘与有效发挥,产业竞争力不能够显现,通过研究产业竞争力发展机制,促进林产业中各产业层的布局与协同作用,培育集群文化。通过建设区域品牌,完善服务体系培育集群的根植性,才可为提升林产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1]谢彦明,张晶,张倩倩.云南林业产业结构偏离份额分析[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2012,32(3):75-79.
[2]武或.我国林业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3):219-222.
[3]李伦,刘俊昌,陈文汇.西南林区林业产业发展状况及产业结构分析[J].林业资源管理,2008(5):116-121.
[4]奉钦亮,张大红.我国林业产业区域竞争力实证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1):95-100.
[5]许玉粉,耿玉德,李明德.基于SSM的延边林业产业结构模式研究[J].林业经济,2011(3):76-78.
[6]王育民.高科技产业生态与林业产业的竞争力[J].林业经济,2000(3):27-33.
[7]黄蓓,王瑜.林业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3):554-557.
[8]姜钰,姜崧.基于循环经济的黑龙江省林业产业竞争力提升研究[J].农机化研究,2008(11):44-46.
[9]石大立,叶玉琴.以产业集群发展提升林业经济竞争力——福建莆田案例分析[J].林业经济,2007(7):35-38.
[10]倪炳,谢启庚,伍启忠,等.将乐县水土流失现状及治理对策[EB/OL].(2011-08-30)[2012-02-20].http://www.smsl.gov.cn/ndisplay.asp?nid=4128.
[1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李明轩,邱如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12]李辉.产业集群的协同效应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5(46):42-46.
[13]蒋敏元,刘家顺.论新时期林业产业的概念与范围[J].中国林业,2005(3):24-26.
[14]杨加猛.论林业产业链的多维拓展思路[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938-10940.
[15]王玉芳.国有林区经济生态社会系统协同发展机理研究[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6.
[16]钟斌.沟通是管理的浓缩[J].大众致富指南,2008(8):39.
[17]潘琪.中国西部林业协同型双向资源利用模式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07.
[18]程勤.村民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经验分析[J].生态经济,2007(5):147-149.
[19]梁志勇.产业集群“热”现象的“冷”思考[J].北方经济,2005(2):30-31.
[20]张国亭.产业集群品牌内涵、类型与效应探讨[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4(6):27-30.
[21]苏朝晖.政府与行业协会在区域品牌管理与营销中的作用[J].理论研究,2009(21):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