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庆铎,申 振,赵艳霞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环境工程实验中心,河南 郑州 450011)
有机硅生产废水的处理及膜污染控制
雷庆铎,申 振,赵艳霞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环境工程实验中心,河南 郑州 450011)
采用三级过滤—反渗透膜脱盐—多效蒸发联合工艺处理有机硅生产废水,并对反渗透膜的污染控制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高压膜脱盐率为96 %左右,低压膜脱盐率为95 %左右;膜系统COD去除率基本上稳定在98.25%,出水COD稳定在60 mg/L以下。针对膜污染问题,采用在线冲洗与不定期清洗相结合,有效改善了反渗透膜的污染状况,延长了膜的使用寿命。
反渗透膜;有机硅;电导率;清洗;膜污染;废水处理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有机硅单体及有机硅材料的需求迅速增加[1]。近10年来,我国有机硅单体的年需求增长率均在20%以上[2]。有机硅生产工艺主要包括氯甲烷合成、有机氯硅烷单体合成及有机硅高聚物合成等几个步骤[3-5]。有机硅生产废水中有机物成分复杂,且难以生化降解,直接生化处理很难达到排放要求。目前,关于有机硅生产废水处理的研究较少。顾晓扬等[6]采用Fenton试剂氧化法处理含有机硅的模拟废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袁劲松等[7]采用接触氧化工艺对晨光化工研究院的有机硅废水进行处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Bansal[8]采用UCARSEP型无机超滤膜对有机硅生产废水进行过滤处理,油的截留率高达98.5%。随着膜科学的发展,膜技术在处理该类废水中得到了很大应用[9-13]。
本工作基于山西某有机硅厂生产废水处理改造项目,通过对水质及膜分离浓缩性能参数的分析,确定采用三级过滤—反渗透膜脱盐—多效蒸发联合工艺。该方法与常规方法相比技术先进,占地面积小,运行管理简单,处理效益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1 实验材料
1.1.1 废水水质
有机硅生产废水取自山西某有机硅厂,主要包括氯甲烷合成及聚硅氧烷合成车间产生的浓酸水、各车间排污产生的稀酸水。根据水质、水量情况将浓酸水和稀酸水分开处理。有机硅生产废水水质见表1。
1.1.2 膜性能
SG 8 0 4 0 M 1 0 0 1型低压反渗透膜、SC8040M 1001型高压反渗透膜:海德能公司。膜性能参数见表2。
表1 有机硅生产废水水质
表2 膜性能参数
1.2 工艺流程
有机硅生产废水处理工艺流程见图1。稀酸水经1#集水池进入中和反应槽进行中和反应,然后进入沉降罐,上清液进入1#沉淀池,实时监测废水pH进行微调。
沉淀池的上清液经过多介质过滤器、陶瓷过滤器、精密过滤器过滤后进入反渗透膜处理系统,进一步浓缩盐分和有机物。淡水最终回流到清水池,浓盐水回流到2#沉淀池。浓酸水经过2#集水池进入中和反应槽进行中和反应,泥水通过卧式离心机分离,上清液经2#沉淀池进入多效蒸发系统分离回收氯化钙和氯化钠。
图1 有机硅生产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1.3 膜污染控制方法
膜污染主要有膜表面覆盖污染和膜孔阻塞污染[14]。根据反渗透膜的性能参数,膜系统的最大跨膜压差(TMP)控制在0.3 MPa左右。该膜处理系统采用间歇式在线冲洗与不定期清洗相结合,并增设阻垢加药系统。高压反渗透膜装置的在线冲洗定为每运行2 h冲洗1 m in,低压反渗透膜装置的在线冲洗定为每运行6 h冲洗1 m in。不定期清洗周期在在线冲洗无法改善膜性能的情况下,根据膜的污染程度确定。清洗液中三聚磷酸钠质量分数为2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质量分数为0.25 %,pH 10.0,水温40 ℃。
2.1 高压反渗透膜装置进出水电导率变化及脱盐效果
高压反渗透膜进出水电导率及脱盐率随运行时间的变化见图2。由图2可见:在运行的25 d内,高压反渗透膜进水电导率的范围为2 400~3 200 μs/cm,出水电导率基本维持在100 μs/cm左右;脱盐率随进水水质的变化略有波动,基本保持在96 %左右,达到了初步脱盐的目的。
图2 高压反渗透膜进出水电导率及脱盐率随运行时间的变化
2.2 低压反渗透膜装置进出水电导率变化及脱盐效果
低压反渗透膜进出水电导率及脱盐率随运行时间的变化见图3。由图3可见:在运行的25 d内,低压反渗透膜进水电导率的范围为80~120 μs/cm,出水电导率基本维持在10 μs/cm左右;脱盐率基本保持在95 %左右。由于经过高压反渗透膜装置的处理,进水中大部分的盐分及溶解性有机物被截留,使得低压反渗透膜的进水水质较好,对于膜的污染相对较小,出水稳定,清洗周期长。
图3 低压反渗透膜进出水电导率及脱盐率随运行时间的变化
2.3 膜系统COD去除效果
该有机硅废水处理工艺中的膜系统由多介质过滤器、陶瓷过滤器和精密过滤器组成的膜前预处理系统和高、低压反渗透膜主体装置构成。由图4可见:膜系统进水COD为2 400 ~3 400 mg/L,出水COD稳定在60 mg/L以下;COD去除率基本稳定在98.25%。处理后废水可回用作系统中水冷电机设备所需的循环冷却水。由于系统受到有机物的污染,随运行时间的延长,COD去除率会有所下降。通过将膜前过滤器的清洗与膜的冲洗清洗相结合,这种污染现象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控制。
图4 膜系统进出水COD及COD去除率随运行时间的变化
由于低压反渗透膜装置的进水水质较好、且稳定,在该项目运行的三个月内还未进行不定期清洗操作,所以只针对高压反渗透膜装置进行冲洗及清洗前后的参数对比分析。未进行冲洗及清洗时TMP和膜通量随运行时间的变化见图5。
图5 未进行冲洗及清洗时TMP和膜通量随运行时间的变化
由图5可见:随运行时间的延长,TMP逐渐增大;在前2.5 d,TMP增幅较快;2.5 d后TMP增势逐渐变缓;4.5 d后TMP又出现了快速增加的趋势;在运行的5 d内,TMP由0.10 MPa升至0.31 MPa。由图5还可见,随运行时间的延长,膜通量逐渐降低。在运行的5 d内,膜通量降幅达13%。这是由于开始阶段,盐含量高,电导率大,有机物含量较高,很容易在膜表面富集,随着富集离子浓度的增大,在膜表面结晶并沉积,形成污垢,使得膜通量快速降低、TMP升高,此阶段主要是浓差极化现象。随着污染的进一步加重,胶体及有机物的沉积可能会引起轻度的膜污染现象,膜性能进一步恶化,此时须停车进行膜清洗。
进行冲洗及清洗后TMP和膜通量随运行时间的变化见图6。由图6可见:由于进行了在线冲洗,系统可连续运行30 d;在31 d进行了不定期清洗,清洗后膜通量升高、TMP降低,基本回到运行初期的水平。由于进行了在线冲洗和不定期清洗,系统整个运行周期较未冲洗和清洗时延长了26 d,同时有效保证了膜的运行质量。
图6 进行冲洗及清洗后TMP和膜通量随运行时间的变化
a)采用三级过滤—反渗透膜脱盐—多效蒸发联合工艺处理有机硅厂生产废水。在高压反渗透膜进水电导率为2 400~3 200 μs/cm的条件下,高压反渗透膜出水电导率基本维持在100 μs/cm左右,低压反渗透膜出水电导率维持在10 μs/cm左右。在膜系统进水COD为2 400~3 400 mg/L的条件下,出水COD稳定在60 mg/L以下,膜系统的COD去除率基本稳定在98.25%。
b) 采用在线冲洗与不定期清洗相结合的方式对膜系统进行清洗,高压反渗透膜装置的在线冲洗为每运行2 h冲洗1 m in,低压反渗透膜装置的在线冲洗为每运行6 h冲洗1 m in。进行在线冲洗和不定期清洗可使系统的整个运行周期延长26 d,同时有效保证膜的运行质量。
[1] 孙小星,郭红霞,梁英华,等. 有机硅化合物应用进展[J]. 化工生产与技术,2007,14(2):51 - 54.
[2] 李芳军. 有机硅废水综合处理的实验研究[J]. 清洗世界,2010,26(5):12 - 14.
[3] Charles J,Flynn M. Hydrolysis of inorganic iron(Ⅲ) salts[J]. Chem Rev,1984,84(1):31 - 41.
[4] 周勤,谭军,张爱霞,等. 2007年国外有机硅进展[J]. 有机硅材料,2008,22(4):232 - 245.
[5] 张爱霞. 2004年国内有机硅进展[J]. 有机硅材料,2005,3(9):4 - 7.
[6] 顾晓扬,汪晓军,陈思莉,等. Fenton试剂氧化处理含有机硅废水的研究[J]. 印染助剂,2007,24(7):29 - 31.
[7] 袁劲松,张在利,吴海峰. 高浓度有机硅废水生物处理技术研究[J]. 污染防治技术,1999,2(21):7 - 9.
[8] Bansal I K. Ultrafi ltration of oily wasters from process industries[J]. AIChE,1975,71(151):93 - 102.
[9] Bhave R R,Flem ing H L. Removal of oily contamination in wastewater with m icroporus alum ina membranes[J]. AIChE,1988,84(261):19 - 27.
[10] Anneli A.Impact of temperature on nitrification in 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 fi lters used for drinkingwater treatment[J]. Water Res,2001,35(2):2923 - 2934.
[11] 郑宇,颜幼平,陈泽龙. 含酸废水处理综述[J]. 广东化工,2009,36(8):153 - 155.
[12] 王刚,余淦申,陆惠民,等. 新型集成膜技术工业废水再生回用处理研究[J]. 水处理技术,2009,35(10):101 - 103.
[13] 李毓亮,金焱,张兴文. 反渗透膜污染过程与膜清洗的实验研究[J]. 水处理技术,2010,36(3):46 - 48.
[14] 王英健. 膜生物反应器的膜污染机理及其防治[J].电力环境保护,2008,24 (5):43 - 46.
Treatment of Organosilicon Production W astewater and Control of M embrane Fouling
Lei Qingduo,Shen Zhen,Zhao Yanxia
(Experiment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Zhengzhou Henan 450011,China)
Organosilicon production wastewater was treated by the three-stage fi ltration-reverse osmosis membrane desalination-multiple-effect evaporation. And the control of reverse osmosis membrane fouling was also studi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The desalination efficiencies of high pressure membrane and low pressure membrane are about 96% and 95% respectively;The COD removal efficiency of the membrane system is about 98.25% and the effluent COD is below 60 mg/L. The problem of membrane fouling can be solved by online flushing and irregular cleaning,so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reverse osmosis membrane can be extended.
reverse osmosis membrane;organosilicon;conductivity;cleaning;membrane fouling;wastewater treatment
X783.1
A
1006-1878(2012)03 - 0247 - 04
2012 - 02 - 09;
2012 - 03 - 08。
雷庆铎(1962—),男,河南省方城市人,大学,高级实验师,主要从事污染水域生物修复及微污染物质检测。电话 13613859052,电邮 leiqingduo@ncwu.edu.cn。联系人:申振,电话 18039231355,电邮 shenzhen200521@ 163.com。
(编辑 王 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