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东县农业环境保护现状与对策

2012-12-08 15:14颜仕宏
云南农业科技 2012年1期
关键词:产地农药环境保护

颜仕宏

(景东县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云南景东676200)

1 景东县基本情况及农业环境保护现状

1.1 景东县基本情况

景东彝族自治县位于滇西南中部,普洱市北端,东经 100°24′~101°15′、 北纬 23°57′~24°50′, 境内最高海拔3 370 m,最低海拔795 m,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国土面积4 466 km2,其中山区面积4 265 km2,占95.5%,坝区面积 201 km2,占4.5%。2009年末辖4镇9乡,3个社区,166个村民委员会,2 339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333 464人。常用耕地面积3万hm2,其中水田9 229.5 hm2,旱地20 770.5 hm2,粮食总产量132 653 t,人均占有粮食397 kg,农村经济总收入139 01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 915元。

1.2 自然生态状况

1.2.1 森林覆盖率高

境内有无量山和哀牢山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县森林面积312 467 km2,森林覆盖率达70%。

1.2.2 水资源丰富

年平均降雨量1 089.9 mm,年平均相对湿度77%,地表水径流量135 285.9万m3,地下水径流量88 801万m3,境内有川河、者干河、澜沧江,建二类和三类水质水库16个,水库面积264.7 hm2,库容量4 034.17万m3,为景东县提供了充足的农业灌溉水源。

1.2.3 光热资源充足

年平均温度18.3℃,≥10℃年有效积温为6 300~7 000℃,年日照时数2 132 h,太阳辐射总量127.96千卡∕km2,无霜期长达328 d,使景东县冬季推广大豆、马铃薯、油菜等作物具有独天特厚的气候资源。

1.3 农业环境保护取得的成效

1.3.1 完善农村清洁工程

2009年末建成沼气池39 673口,占农户数的46.6%,形成以沼气为纽带的与种植业、养殖业等有机结合的综合利用生态模式,实现家庭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的目的。

1.3.2 改田治水

改县城段川河造田70 hm2,建设每公顷产粮6 000 kg高稳产农田地19 647.5 hm2,坡地改梯地12 666.7 hm2,有效地控制了耕地水土流失。

1.3.3 植树造林,发展经济果木,改善生态环境

2009年造林8 005.8 hm2。经济作物发展迅速,种植核桃17 438.5 hm2,紫胶3 926.2 hm2,桑3 230.7 hm2,茶叶13 687.7 hm2,水果1 338.7 hm2,起到了防风固沙、积蓄水源、保护土地的作用。

1.3.4 积极申报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

在申报认定无公害优质稻基地2 666.7 hm2基础上,景谷县申报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整体推进5.17万hm2,获得 《无公害粮经作物产地》、 《无公害茶叶产地》、 《无公害核桃产地》、 《无公害畜禽养殖产地》、 《无公害水产品养殖产地》5本认定证书;申报的银生绿茶、银生红茶、银生普洱茶获得绿色食品认证证书;水稻、玉米、蚕豆、大豆等14个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

1.3.5 组织农业污染源普查

农业污染源普查是做好农业环境管理的重要基础。2007年景东县组织农业污染源普查,对13个乡(镇)165个村的农业污染源开展调查,普查种植业659户,畜禽养殖业75户,水产养殖业52户,在此基础上,对2008年和2009年的农业污染源普查数据进行更新。

1.3.6 组织开展农产品产地安全状况普查

景东县认真开展工矿企业调查,核实对农田可疑污染的工矿企业6个;并在文井村街子组、者孟村上营组、者孟村街子组取3个土样与3个农产品样进行同步监测,者孟村林家小河中段为水样监测点。目前按省、市要求取样送检和数据库录入。

1.3.7 推行农业标准化,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

目前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食品污染,要解决食品污染问题就必须推行农业标准化。2009年景东县通过加强农业环境保护,推广无公害农产品栽培技术规程,做好农产品质量监测,完成农业标准化建设2.16 万 hm2。

1.3.8 加强农业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做好外来入侵生物防控

景东县有野生金荞麦3 333.3 hm2,野生茶树1.86万hm2,野生芒果26.7 hm2,野生枸杞6.7 hm2,滇桑39.6 hm2等稀有植物,丰富了景东县的生物多样性。据调查,景东县有入侵生物紫茎泽兰1 586.7 hm2,飞机草 321.5 hm2, 福寿螺 2 253 hm2,水花生 528.6 hm2, 水葫芦 268.3 hm2, 肿梗菊 651.9 hm2, 马缨丹6.7 hm2,通过采取措施得到了控制。目前应加强对薇甘菊的防控。

1.3.9 宣传到位

按农业环境保护职能特点,认真宣传 《云南农业环境保护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共发放宣传资料13 000份,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对保护农业环境的认识。

1.3.10 推广农业新技术

推广水稻沼液浸种育秧、水旱轮作、旱作立体种植、水稻多样性间套栽培等技术,增加养分,种地养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保护农业环境。

1.3.11 加强生态农业示范村建设

按照生态农业建设的总体要求,在黄草岭村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依靠科技发展花椒、刺苞菜、草果等经济林果;推广脱毒马铃薯、玉米地膜覆盖栽培等技术,提高单产;加强畜禽防疫和品种改良等措施。跳出山区找市场,形成种—养—供销一条龙的生态示范村。

1.3.12 做好环境质量监测

监测是控制污染的眼睛,2003年在景东县城农贸市场取蔬菜样11期110个样对有机磷农药残留速测,66个样有农药残留,占60%。2007年取蔬菜样48个送普洱市检验,8个样农药超标,占16.7%。2008年取蔬菜样41个送普洱市检验,3个样农药超标,占7.3%。2009年取稻谷、玉米、鱼、羊肉等16个样送昆明市检测,全部合格。

1.4 农业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景东县农业环境保护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随着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建设的迅速发展,排放出越来越多的工业 “三废”和生活垃圾;同时,由于农药、化肥、农膜用量的增加,造成农业土壤、气候、空气、水质、植被的污染和破坏。

1.4.1 工业 “三废”污染

随着厂矿企业的增多,工业 “三废”污染严重。一是烟尘污染。生产中排放的烟尘对人类生活造成一定污染,特别是厂矿附近的作物生长不良、品质差;二是废水污染。据统计景东县年排放工业废水483 624 m3,有的未处理就进入农田,对土壤、水源水造成污染;三是废渣污染。有的企业将排放的废渣乱堆放,对农用地造成污染。

1.4.2 城市垃圾和农村垃圾污染

景东县每年城市生活垃圾排放量11 680 t,生活污水排放量102万m3;农村生活垃圾排放量14 734.502 t,生活污水排放量212.6万m3,畜禽散养粪便排放量27 341.12 t。上述生活垃圾及农村垃圾大部分乱堆乱倒,特别是穿河县城段部分城市污水流入和市民把生活垃圾丢在河边,每年1~6月河水径流量小,河水变成污黑色。

1.4.3 农业面源污染

据2009年统计,景东县每年使用化肥28 430.1 t,农药449.8 t,农膜607.5 t。农药、化肥、农膜用量的增加和一些不法商贩将禁用农药带入景东县市场,部分农民乱用农药、化肥,残膜、药瓶(袋)乱丢乱放,对土壤、水质、大气造成污染。

1.4.4 养殖业污染

据2009年统计,全县大牲畜存栏114 710头,出栏26 415头;生猪存栏394 052头,出栏262 809头;羊存栏111 023头,出栏62 019头;家禽存栏1 487 315羽,出栏1 980 310羽;水产品池塘养殖99.5 hm2,水库养殖22.1 hm2,其它养殖19 hm2。滥用饲料添加剂和兽药、鱼药,以及未经处理的废水排出后进入农田、河流,造成农业环境污染。

1.4.5 过渡采伐森林,造成生态环境破坏

局部地区只顾眼前利益,乱砍滥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严重,地方水源枯竭,小河断流,农作物表面只见黄灰不见芽。

2 景东县农业环境保护对策

2.1 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景东县农业环境保护工程涉及到各个部门和千家万户,因此应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各级各部门积极配合,因地制宜地调整产业结构,依靠科技进步加强农业环境保护,把经济发展与农业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

2.2 狠抓源头,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2.2.1 加强市场监管

对全县201户农药经营户培训,签订经营承诺书,建立台帐,禁止销售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等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和有毒有害物质。

2.2.2 指导农民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要求农户低毒高效农药在粮食作物上施用后30 d才能收获,在蔬菜、茶叶、药材上使用后15 d才能收获,保证安全间隔期;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控制化肥污染。

2.2.3 指导农户填好作物安全生产记录

指导农户填好作物安全生产记录,通过记录对产品质量安全有追溯性,同时通过总结经验,提高农户自身素质。

2.2.4 加大执法力度

严格控制国家禁止使用的农药进入景东县市场,对超市、百货商场进行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使用标志专项整治,对违法违规使用饲料添加剂、兽药、鱼药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2.3 加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管理和产品认证

2.3.1 加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管理

对认定的无公害粮经作物、茶叶、核桃、畜禽、水产基地,要严格按基地管理办法和质量控制措施实施管理。

2.3.2 加强获证证书管理

目前景东县已获 《无公害粮经作物产地》、 《无公害茶叶产地》、 《无公害核桃产地》、 《无公害畜禽养殖产地》、 《无公害水产养殖产地》5本认定证书。稻谷、玉米、肉羊、活鸡等14个产品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要加强5本无公害产地证书,14个无公害农产品证书的年检和换证管理。

2.3.3 组织 “三品”申报认证

认真宣传动员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和协会申报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组织培训,指导整理申报材料,提升产品知名度,提高企业、协会的管理能力,促进农业环境保护。

2.3.4 推行农业标准化

通过加强农业环境保护,推行农业标准化,进行农产品取样监测,推动 “三品”认证。

2.4 充分利用污染源普查数据

利用污染源普查成果,分区域指导农业标准化生产,按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划分出生产无公害食品区、绿色食品区、有机食品区,以及不适宜 “三品”生产区,并对特色农产品进行地理标志申请注册。

2.5 建立市场准入制度

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投资开发农贸市场,组建检测机构,对达不到国家要求标准的产品,不准进入市场,督促农产品生产者保护环境,控制污染,提升农产品质量。

2.6 搞庭院经济,绿化家园

宣传动员农户建沼气池、安太阳能、节能改灶,在房前屋后种树种花种草,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美化环境,调节气候,保障农业生产顺利进行。

2.7 加大农业新技术推广力度

推广稻田多熟制、旱地间套种、沼液浸种、测土配方施肥等标准化生产技术,减少农药化肥用量,保护生态环境。

2.8 植树造林,山林采用间伐

在荒山、荒滩、荒坡、荒地上植树造林,山林禁止毁灭性采伐,实行适用木间伐,控制泥石流,保护水源。

猜你喜欢
产地农药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无人机喷洒农药 农药混配顺序
未来三年将淘汰十种高毒农药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农药打得少了 好桃子越来越多了
化肥农药减量,怎么减?
推动产地农产品追溯进入下游流通消费环节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环境保护教育
印尼燕窝产地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