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自健
(新疆北方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奎屯市 833200)
北方寒冷地区,水工混凝土负温时内部水分冻结,各孔隙周壁上产生相当大的内压力,引起孔壁的胀大并产生拉应力;正温时冰虽融化,但孔壁已产生塑性变形不能复原,反复冻融,孔隙加大,冻层加深,致使混凝土开裂并逐渐遭受破坏。冻融对混凝土的破坏极为突出和严重,冻害现象在北方地区的各类建筑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因此,抗冻混凝土要比一般混凝土的耐久性要求高,防止遭受冻融损坏的技术措施也要严格。为此,有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保证抗冻混凝土质量的技术监督措施,如《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T 191-96)》(以下简称SL/T 191-96)和《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J 148-2002)》(下简称J 148-2002)等。如何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是保证混凝土耐久性的前提之一。
规范SL/T 191-96中规定:混凝土抗冻标号分别为 F50、F100、F150、F200、F300 和 F400 六级。 抗冻标号按28天龄期的试件确定。经试验论证后,也可以利用60天或90天龄期的试件测定。混凝土抗冻标号应根据建筑物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冻融循环次数、表面局部小气候、水饱和程度、结构构件的重要性和检修条件等确定,混凝土抗冻标号的最小允许值详见SL/T 191-96第一部分4.4条的规定。
规范J 148-2002规定:混凝土的水灰比,应根据对混凝土性能的设计要求,通过试验确定,并规定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必须掺用引气剂。水灰比允许值见表1。
表1 水灰比最大允许值
《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D 105-82)把慢冻法和快冻法并列为两种标准方法,根据统一试验所得结果来评定混凝土抗冻性,方法见表2。
表2 混凝土抗冻性评定方法
按规定混凝土试块制作成15 cm×15 cm×5 cm的立方体,进行养护后用慢冻方法进行试验。慢冻法一次冻融循环时间为 8 h,冻融条件:在(-17~-20)℃冻4h (降温过程不计),(15~20)℃融4h为一个循环。慢冻法要同时满足强度损失不超过25%,重量损失率不超过5%时最大循环次数的条件。快冻试件为10 cm×10 cm×40 cm 棱柱体,快冻法(2~4)h 为一个循环,要满足相对动弹性模量值不小于60%和重量损失率不超过5%时的最大循环次数的条件。
在北方地区为保证混凝土建筑物有足够的耐久性,不但要求配合比设汁正确、原材料质量可靠,而且还要按施工规程要求施工。
试验证明,不掺引气剂的混凝土,即使水泥用量增加到540 kg/m3,水灰比降至0.35,也远远满足不了更高次数的抗冻需要。冻融50次强度降低28.2%。因此在普通级配的混凝土中掺入少量引气剂(一般用与水泥重量的比例为 1∶10 000~1.2∶10 000 的松香酸钠榕液),是提高抗冻性的最有效方法。J 148-2002中规定水工混凝土含气量宜采用下列数值,见表3。其他国家在规范上对含气量也有严格要求,见表4。
表3 国内水工混凝土含气量
表4 国外混凝土含气量
国外推荐的含气量较我国实际使用含气量偏低1%~1.5%。抗冻混凝土要有足够的含气量,但过多会影响坍落度,合适的含气量是最重要的。要求气泡尽量小,分布均匀。
引气剂是一种憎水性表面活性剂。溶于水中。在拌和过程中由于混入一些空气,引气剂分子被吸附到空气泡表面而产生大量稳定、均匀、微小的气泡,直径在(0.025~0.300)mm。这些大量互不连通的气泡隔断了毛细管渗水通道,使外部水分不易渗入。在负温下混凝土表面水分冻结使体积增加9%膨胀量时,微泡又能起一定的缓冲作用。在含气量小变的情况下,气泡直径愈小,数量愈多,分布越均匀,抗冻性越高,会免除或减少水泥石因冻胀出现的裂缝和裂缝的继续扩大,因而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冻抗渗性能。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水灰比越大抗冻性能越差。因为多余的游离水会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逐渐蒸发,形成大量开口孔隙,而毛细孔无法被完全填塞.造成混凝土吸水性、渗透性增大,起不到防冻的作用。相反,水灰比较小,硬化后混凝土内部密实,强度也相应高,内部可冻水少,孔隙结构改善,大大提高抗冻性。SDJ 207-82规定混凝土水灰比通过试验确定,不得超过表1的规定。
实验及工程实践证明,水工抗冻混凝土应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含量中C3A<8%,防止生成硫酸铝盐。纯熟料硅酸盐水泥通常比掺矿物混合料的硅酸盐水泥,特别是火山灰质和矿渣水泥的抗冻性能好。规范规定水泥标号不得低于425#,在严寒地区水工抗冻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不应少于300 kg/m3,不超过500 kg/m3。用量过多或过少除给混凝土质量带来不利影响外,还会在经济上造成损失。
用坚硬、密实的集料配制的混凝土耐久性好;粒径太大或扁平比例大、软弱顺粒和有缝隙的骨料,不宜用于水工混凝土。集料的热胀系数应同周围砂浆膨胀系数相接近,含杂质量一般应小于0.5%。吸水率较小的骨料均会提高抗冻性,经试验,天然砾石及河砂石较多的混凝土可以满足抗冻要求。
砂浆的抗冻性比混凝土好,适当提高砂率改善和易性,能使伴和物获得最大流动性,保持良好的粘聚性和保水性。确定最佳砂率可按选定的水灰比,保持水泥用量不变,在其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坍落度最大的试配拌和物所用砂量为最佳砂率。砂的粒径以中砂为宜,含杂质量小于1%,用量略大于普通混凝土,一般以35%~37%为宜。
随着混凝土龄期的增加,水泥不断水化,内部可冻结水量减少,同时水中溶解盐的浓度增加,因而冰点也随龄期的增加而降低,抗冻性能逐渐提高。为防止水工建筑物在早期遭受冻害,选择合适的施工季节,使建筑物在使用前得到良好的养护,有足够的后期强度增长时间是必要的。
良好的配合比、质量优良的原材料,是获得高质量混凝土的可靠保证。配料的计量,引气剂含量的控制,水灰比、坍落度的随时抽查,都是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也是保证混凝土抗冻性的重要措施。往往试验室的试验结果合格,但实际产品质量却较差,原因之一就在于实际施工中质量监督把关不严。施工过程中的拌和、运输及振捣成型、养护一系列操作都要严格执行施工规范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气温严格控制含气量,随时检查调整,保证拌和物有足够的含气量,这是提高抗冻性的最重要措施。成品的外观不应有蜂窝、麻面等缺陷,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密实性和均匀性。要加强混凝土的后期养护,尽量减少水分蒸发,以免造成早期脱水,从而产生裂缝。还要防止混凝土早期受冻,保证达到设计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