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方林
(湖北省武汉供电公司调度信息通信中心 武汉市 430013)
用户供电可靠性的定义是指供电系统对用户持续供电的能力,以供电系统是否对用户停电为统计评价标准,因此供电可靠性是面向供电用户能以多大的可靠程度得到电力系统供给电能的一个考核范畴,是电力可靠性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供电可靠性指标反映了电力工业对国民经济的电能需求的满足程度,也是评价供电公司电网结构、装备和管理水平高低的关键指标。供电可靠性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供配电系统规划、设计、基建、施工、运行、服务等各个环节。
供电可靠性管理以供电可靠率作为主要考核指标。供电可靠率是指在统计时间内,对用户有效供电时间总小时数与统计期间小时数的比值,记做RS-1。
由计算式(1)、(2)可以看出,要提高供电可靠率就要尽量缩短用户平均停电时间,即减少每次停电持续时间和停电的范围(户数),或者说每次停电的时户数。为了使供电可靠率指标更加直观且具备可操作性,可靠性归口管理部门将上级部门下达的年度可靠性指标折算为可用停电时户数,按涉及停电各生产单位的工作性质和用户数进行指标分解,各供电公司则围绕这一指标积极开展各项工作。
供电可靠性管理的指标体系应达到精细化、可操作的管理程度,应从现在的线段考核逐步发展到每户考核,所以必须将指标量化和细化到每个不同岗位的人员具体的业务标准和数据。比如要求某供电公司完成上级下达的可靠性年度指标,则应根据该公司历史情况和目前的实际情况,预留出客户工程、变电、基建等外部因素对该公司造成的时户数,根据计划和故障停电的比例确定该公司的总的停电时户数指标,再将总的停电时户数分解到工区、高压所等部门,再层层分解成班组允许停电线路的总次数和停运时间。让每个责任人真正理解供电可靠性的重要意义,从而提高管理、维护设备水平,进而做到“少停、多供、早送”。
为进一步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供电服务质量,通过对历年来配电线路的停电原因和时间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可靠性诊断分析的指标控制,对各城区公司提出了“计划停电不超过8 h,故障停电不超过6 h”的工作要求。并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
(1)线路不允许重复停电,线路停电时应投入足够的人力,必须将线路范围内所有需要停电处理的工作全部完成。
(2)故障时确认隔离故障点后应首先将无故障线路送电,尽量将故障停电的影响范围降至最低。
(3)在各类工程中合理增加线路的联络和分段开关,增加线路的联络点,提高线路运行方式的灵活性。
(4)对检修和工程等预安排停电作业,应将停电范围尽量减小,不需要工作的线路段应由其它线路转带其负荷。
(5)能够带电作业处理的,全部安排带电作业处理,尽量少停电。
(6)按月按季度对可靠性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找到问题,提出措施。
(7)停电计划要依据“先算后停”的原则,将停电时户数严格控制在指标范围内。
通过对每个月停电计划的汇总、平衡,通过停电时户数的指标计算来控制停电时间和停电线路条数。对于确实需要停电用户,考虑线路实际情况,对线路及设备缺陷集中处理,确保了供电可靠性指标的可控与在控。
为了保证落实可靠性年度指标,结合各供电公司的运行管理,制定了可靠性数据管理流程、缺陷管理流程、故障抢修管理流程、95598工单管理流程。
目前,各供电公司主要通过减少停电时户数来提高供电可靠性。其中图2、图3、图4流程主要是为切实缩短用户停电时间而制定的,其要求是在各供电公司辖区控制范围内尽可能快的恢复对用户的正常供电。
图1 可靠性数据管理流程图
图2 缺陷管理流程图
图3 故障抢修流程图
图1是供电可靠性所需数据的收集、分析和总结汇报流程图,供电可靠性数据自下而上逐级汇总上报。运行数据由配电工区和配调室负责收集整理和录入工作。数据录入系统后由生技部负责事件定性的检查,然后由可靠性专责负责全部数据的检查和上报工作。日常工作中发生有停电情况时,由可靠性专责负责对停电时户数进行整理、归类和数据的录入,并根据可靠性指标制定停电计划。可靠性专责按月、按季对可靠性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可靠性指标波动和对比变化找出生产运行和电网现状存在的缺陷并作出可靠性初步分析报告。通过可靠性管理网络,可靠性专责将可靠性初步分析报告向各部室负责人和生产副经理传递,各部门负责人针对可靠性专责提出的缺陷和意见结合实际进行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并将信息反馈给可靠性专责。可靠性专责将收集的信息分析归纳汇总,得出完整的可靠性分析报告,并确定整改措施,经过生技部主任审核后上报生产副经理审批后下发执行。
图4 95598工单流程图
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由各供电公司生产副经理统一管理,具体工作由生技部负责,下设可靠性专责一名,由配调室停电员兼任。
(1)生产副经理负责公司供电可靠性的统一管理,并将可靠性管理工作纳入日常生产管理体系。
(2)生技部负责可靠性管理工作的协调和监督,并依据可靠性专责反馈的数据进行分析,针对数据反映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并于2个工作日内将措施反馈给生产副经理和可靠性专责。
(3)可靠性专责负责对停电时户数进行整理、归类和数据的录入。每月26日对月度可靠性数据进行分析(季度末进行季度可靠性分析),通过可靠性指标波动和对比变化找出生产运行和电网现状存在的缺陷并作出可靠性初步分析报告,并将分析报告专生产副经理和生技部。接生技部反馈的信息后1个工作日内将信息归纳汇总得出完整的可靠性分析报告,并确定整改措施,经过生技部主任审核后上报生产副经理审批后下发执行。
(1)数据收集、录入和分析管理方面。
由于设备和科技水平的限制目前的可靠性管理还处于初级阶段,所有可靠性管理系统中的数据还是以人工输入为主。因此,为了尽可能的将可靠性管理所需要的数据收集完整,消耗了相当多的人力和物力进行记录和数据分析,如此大的数据量从收集、录入到分析总结全部由人工来完成,数据上存在少量的遗漏或差错在所难免。
(2)统计方式方面。
目前可靠性的考核的统计单位只记录到10 kV等级的用户,而目前10 kV用户的资料并非完全正确;同时由于10 kV用户的容量不等,现在的统计方式并不科学,仍存在一定的误差。可靠性管理需要利用新科技、新技术来减少甚至免除人工记录,才能满足可靠性数据的三点要求,才能准确的得到可靠性指标要求的各项数据,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的分析数据,从而得到最优的改进措施。
很多西方国家的电力行业中,试行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其竞争的焦点是电力的质量和电价,即电力的可靠性和经济性。据国外资料统计,日本、法国、英国、美国配网的平均每户停电时间分别为9,94,77,58 min。以美国为例,其可靠性的计算是记录到用户低压侧的,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国内可靠性管理的差距还很大。
(1)加强可靠性管理,提高可靠性管理水平。
●加强组织制度建设,完善管理网络。
●认真贯彻新规程,加强可靠性专业的培训,做好评价指标统计分析工作。
●加强基础资料的积累和完善。
●强调专业间的配合。
●加强停电计划的合理性、周密性。
●为配电生产单位和抢修中心配备先进的交通、通信工具,实行现场要令、现场报竣工。
(2)重视技术进步,不断提高设备装备水平。
●提高电网装备水平,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如真空断路器、SF6断路器、柱上真空开关、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硅橡胶绝缘子、交联电缆等,减少因设备质量问题、试验周期短造成的不必要停电。同时,对变电所进行无油化改造。
●不断加大电网改造力度。改善城区10 kV线路网络结构,逐步实现手拉手供电,线路供电半径要适中、供电负荷基本合理,并逐步进行配网自动化项目的试点。
●依靠科技进步逐步实现输、变、配电设备的状态监测和状态检修,通过在线检测、盐密指导清扫、带电测温、油务监督等先进的测试手段和科学的分析评估方法,掌握设备的性能,指导设备的检修;变电设备涂刷RTV,延长清扫周期。
●依靠科技进步,积极开展带电作业,逐步实现带点作业的常态机制。
●采取有效措施,增强事故处理能力。如:针对树线矛盾突出的地方,更换不能满足运行要求的设备或线路;在线路上安装故障指示器,缩短故障查寻时间;积极进行职工技术素质培训,提高职工进行事故处理的水平;加强对用户的安全管理,指导用户进行安全用电,向用户推荐电力新技术、新设备,尽力减少因用户原因造成的系统故障等等。
●大力加强社会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公共设施(电力设施)的保护意识,减少因外力破坏造成停电事故的发生。
总之,城市电网供电可靠性管理是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基础和保障,不仅是用户的需求,也是供电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如何改进可靠性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提高可靠性管理与指标水平,需要我们不断地总结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