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晓慧,赵 峻
(1.湖北大学 体育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2.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公共体育部,湖北 武汉 430205)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生息繁衍,中国传统养生体育功不可没。它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从未拘泥于一法一术,而是形成了以自身修持实践为基础,涉及科技、哲学、医学、宗教、心理等诸多学科的文化系统。它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同时又丰富了其内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养生体育体系。
儒家道德原则的依据是天人一体的人性论。《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天、命、性、道、教四位一体,一以贯之。“天”所命的就是“性”,遵循这个“性”就是“道”,依据这个“道”修行,就是“教”。 仁、义、礼、智是儒家最基本的道德范畴,仁即爱人,义即适宜,就是一个社会普遍认可的应该与不应该的道德原则界限。儒家认为“仁者,义之本也”,“义者仁之节也”,“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仁”“义”的认知与理解,“勇”就是勇于实践“仁”“义”,“礼”则是仁义精神的具体表现形式。儒家认为君子应当坚守仁义,达到內圣外王的境界。
《周易》是我国著名的哲学著作,它研究了宇宙自然、天地万物等天下之理,突出了对生命的研究,构成我国古代保健养生体育的理论基础,至今仍对养生保健起指导作用。
《周易》中重视人,将其视为重视生命的运动及规律的前提。它认为,人为万物之灵长,与天地并存,并将天、地、人称为“三才”。《周易》认为阴阳二气运动中化生万物,《易·系辞下》说:“天地(阴阳)絪缊,万物化醇;男女(阴阳)构精,万物化生。”此理论构成了古代养生理论的核心及基础。
《周易》天人和谐的思想对养生体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易·系辞下》说:“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要求人们以天地自然为法来规范自己的行动,以顺应自然,普利万物,才能“先天而不违,后天而奉天时”(《易乾·文言》),即只有预见到事物的发展,才能按自然规律行事而无往不胜。并且强调生命在于运动,动静结合,动食养结合。《周易·序卦》中说:“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以屯……物稚不可不养也,故受之以需,需在饮食之道也……震在动也,物不可以终动,故受之以艮,艮者止也。物不可以终止,故受之以渐,渐者进也……物畜然后可以养,故受之以颐,颐者养也,不养则不可动。”
《周易》中的“阴阳学说”推动了养生体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它对“阴阳”有很多论述,对以调阴阳为中心的养生学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它提出阴阳二气的变化原理,即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以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物质变化等。
孟子的宗师是孔子,他在继承孔子的基础上,强调其伦理性。荀子是无神论者,他认为礼是治国根本,主张公平竞赛。
荀子提倡形神兼具,以动养生的养生体育思想。他从唯物主义世界观出发,认为人的身体是一切精神活动的基础,“行具而神在”(《荀子·无论》),需“养备而动时”,即足够养护身体,顺应季节而运动,才能不生命;而且需劳逸结合才是养身之道,“佚而不惰,劳而不僈”(《荀子·非十二子》),“其行曲治,其养曲适,其生不伤”(《荀子·天论》)。
孟荀均非常重视体育中的学以致用,技贵于精。孟子强调全神贯注地锻炼,“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学者亦必志于彀。”(《孟子·告子上》)荀子重视武艺训练的精与专,“倕作弓,浮游作矢,而羿精于射;奚仲作车,乘杜作乘马,而造父精于御,自古及今未尝有两而能精者也”(《荀子·解蔽》)。这种技贵于精的思想对体育训练有借鉴价值。
孟荀重视公平竞争。孟子认为体育活动贵在参与,成败无关紧要。“有人于此,力不能胜一匹雏,则为无力人矣;今日举百均,则为有力人矣。然则举乌获之任,是亦为乌获而已矣。夫人岂以不胜为患哉?”说明举一只鸡与举三千斤的都是人,谁会因你力不胜任而责怪你呢?荀子重武,向君王建议采取措施鼓励人们练武,君王以身作则。他说:“君射则臣决”。
朱熹主张身心健康的养生观,主张养气必兼养心,即注重养道德之心。
朱熹认为养生要顺“道”。他认为人的生命源于天道,天道体现在人体内部就是阴阳二气,通过体育锻炼,吐故纳新,通过呼吸、肢体活动来协调阴阳二气,以养生保健。
朱熹认为养生须持“中”。即要有整体观的思想,综观全局,知不足与有余,顺养其生。同时还要有平衡观的思想,当强则强,当弱则弱,使身心处于方正位,喜怒哀乐不要压制、放纵,顺其自然保持平衡。
朱熹主静,强调进行人的精神的自我修养,才能达到养生的目的。强调心不要妄动,少思、少忿、少笑、少言、少饮、少怒、少愁。
朱熹主张养生应顺应四季的寒暑变化。冬季冷属阴,人体需养阳气;春季万物萌动,要抓紧养阳气;夏天阳盛之极,阴弱之极要小心养阴气;秋天是阴长之机,不能使阴阳相争。
道家又称道德家,创始人是老子、庄子。发展到汉、晋时期,出现了“黄老之学”、“魏晋之学”的新道家思想。如果说儒家创始人对社会问题的理解是伦理性的,道家则是自然性的。它的核心思想有如下方面:
大道玄虚,气化万物。道教最重要的概念是“道”与“气”,“道”是一切存在的根本和本原,又叫“一”,它具有本原的创生能力,如老子所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宇宙万物都是同一元气运动变化的结果,即“气化”学说。人体也是气化的结果,只要不断为生命补充元气,人也可以像宇宙一样实现永恒。
重生贵己,珍视生命。“贵己”、“重生”体现了对个体生命存在的重视与关爱,促进了养生学、保健学、健身学等的发展。
养生有术,性命由己。道家提倡一种现世积极乐观的人生观,认为人的命运不是由“天”“命”注定,相信经过自己努力延年益寿、长生久视是完全可能的。
修道积德,理身治国。“道”是道教的根本信仰,它是宇宙论、方法论。道家认为生命对人来说也是“道”。修道也就是修身积德,所谓“德”就是“道”在人身上的体现。同时道家认为修道理身跟治国道理相通,都应当遵循清静无为之道来加以治理。
道教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多方面的深刻影响。在学术思想方面,历史上许多道教人物就是学术史上的著名学者,如葛洪、陶弘景、陈抟、张伯端等,他们留下了许多学术思想史上的重要著作,他们所代表的道教思想与儒、释思想传统长期互动,共同推动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道教对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有深远影响:一方面,道教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与儒学、佛教互相交融,使道教在基本价值观方面与儒佛有许多互通之处,如忠孝节义,积德劝善等;另一方面,道教提倡的淡薄功名、安贫乐道、自然素朴、忍隐宁静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对民族文化心理产生了很大影响。
老子主张养生应该“道”。道,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老子认为,自然界是人类生命的源泉,人在自然界产生,按照其客观规律发展、变化,因此养生首先就得法“道”,即老子极力主张的“清静无为”。所谓“清静无为”,并非什么事情都不干,而是提倡适应自然,顺应客观规律。
老子的养生观中第二个观点在于贵柔,强调事物可以由柔弱转化为刚强。通常情况下,阳、雄、刚是强者,一般居于矛盾的主导地位。而老子认为,阴、雌、柔常居主导地位,是实际上的强者。他说:“弱之胜强,柔之胜刚”(《老子·七十八章》),“柔弱胜刚强”(《老子·三十六章》)。为什么养生贵柔?《老子·四十三章》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认为,凡属阳的、雄的、刚的、强的必然会转化为被削弱、被减损,甚至被消灭的对象。所以为了避免衰亡,就得永远保持一种谦虚、恭谨和柔弱自守的地位,即“弱者道之用”也。
老子的又一养生观是“重啬”,即藏精爱神。精是指构成人体组织和供给人体能量来源的营养物质,是生命活动的主导,精耗阴虚则是易受外邪侵犯而成病。“积精全神”才能保全健康。
老子认为养生应当节欲。他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败味),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而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老子·十二章》)因此他认为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十九章》)。
守静亦是老子养生学说的观点之一。《老子·十六章》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守静就是要懂得人的生命活动在于阴阳这对矛盾相互作用,同时阴阳又只有保持相对平衡的状态下,人体才能表现机能正常,生机不息,健康长寿。
庄子的养生观之一是养生、治身。庄子说:“而身之不能治,而何暇治天下乎”(《庄子·天地》),即养生、治身有其治国安邦的目的。
庄子的养生观之二是顺其自然、守中为常。即养生必须遵守人体自然规律。他说:“形劳而不休则弊,精用而不已则劳,劳则竭“(《庄子·刻意》)”,说明人的精力有限,无限制使用就会因弊劳损、精力枯竭而置于死地。
庄子在论述体育养生方面,论述了养神之道,要动静结合、顺其自然,并评述导引:“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庄子·刻意》)
陶弘景在论述气功养生方面,重视神、形、气、精在人体的重要作用。他一方面主张寡欲以养神,另一方面又主张吐纳导引以养形。在养神方面,陶弘景提出了“静者寿,躁者夭”的观点,他说:“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忘散,多欲则损智,多事则形疲,多语则伤脏,多愁则心慑,多乐则意溢……”(《养性延命录·教诫篇》)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六世纪的印度恒河流域,向东传入我国进而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世界性宗教。它的总纲是“四谛”:苦、集、灭、道。苦谛讲世间的一切皆苦;集谛又称因谛,讲造成苦的原因,这原因是人因执著于爱欲而“造业”,“造业”导致“果报”,“果报”产生“轮回”,循环不已。灭谛讲苦的根源是可以断灭的,也就是达到“涅槃”;道谛讲灭苦的道路,也就是如何修持以达到“涅槃”境界的方法。“四谛”表达了佛教对一切有情生死痛苦的看法,是佛教的人生观、社会观、世界观。
禅宗的根本宗旨是强调主观精神的领悟,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禅宗与气功养生有密切联系。“禅”意即“静虑”,指佛教中心注一境的修行方法。以静坐的方式进行禅修,静思凝神、专心观境地修炼,需要身体保持恰当的姿势,既是佛家称之禅坐的跏趺坐法,也就是身心协调并配合呼吸吐纳的气功养生方法。南宗慧能主张活参顿悟,强调寓修行于日常生活中,他认为不管行、立、坐、卧,主要心不散乱就算坐禅。这种以不坐禅为坐禅,任其自然为坐禅的方法正是气功养生的高层境界。
南北朝时期寺院僧人开展习武,形成禅武结合。嵩山少林寺以武功显名,创始寺主稠祥师,开创了“禅武合一”的独特修行方式。陈、隋时高僧智顗创建了天台宗止观法,这种佛教静功修炼中提倡调身、调息、调心。调身就是止观时调整身体的姿势,先安坐,次当正脚、宽衣、安手、正身、正头颅、口吐浊气、闭口、闭目。调息就是调练呼吸。步骤有三,第一稳定情绪,安定思想;第二全身放松,避免紧张;第三默想呼吸,似周身毛孔出入,如呼吸般畅通无阻。调心就是调定心情,分三步:第一步入定,调伏乱想,用意想来克服昏沉、散乱、用意太过、呼吸太重。第二步住定,即随时用心调正不适当处。第三步出定,即每当结束时,渐渐由静入动。止法指开始练功时,把一些念头乱想调伏下去,若不行则用观法。观就是闭目返现,用分析推理的方法去克服杂念,以入静。
两宋时期出现了许多爱好养生的文人儒士,苏东坡、陆游是其中较有成就者。苏东坡创造性地将中国传统养生法和中医调养、道教修炼等有机融为一体,形成了杂糅儒释道医的独特养生体系。苏轼讲求动静相兼,形神相兼。他以儒家为本,辅君治国,兼善天下。但官场黑暗苏一生坎坷不平,凭借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他形成了自己的养生观点:“是故善养身者使之能逸而能劳,步趋动作,使其四体狃于寒暑之变,然后可以刚健强力,步险而不伤”(《东坡文集·策别十一》,《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北宗建隆至靖康》)。形神相兼,重在对何种境遇能从容应付,超然物外,保持了内心平静,克服了情绪的躁动。
苏轼提出了安和的养生主张,并倡导戒三疾,倡“四术”。安,即保持内心的安静;和,是指适应外界客观条件的变化,保持平和。苏轼在《上张安道养生诀》中说,“三疾”者(“忿躁”“阴险”“贪欲”)学不了“神仙之术”。他讲述了“四味良药“的养生之道:一为无事以当贵,二为早寝以当富,三为安步以当车,四为晚食以当肉(《东坡文集·修养》),即从情志、睡眠、运动、饮食四方面对养生进行概括。苏轼不仅是养生理论家还是养生实践家,他对饮食、酿酒、药补、按摩、老年人养生、内外丹修炼都有精辟的论述和实践。
陆游是著名的诗人,也是锻炼有素的养生家,他的养生观深受庄子的影响,“自然而然”是他养生思想的总纲,元气是养生的根本,关键在于明白事理和不妄言。
他认为养生要达观以养生,逆境中会化释,要抛弃世俗间的私心妄念,才能身体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养生,如喝粥、饭后按摩、睡前洗脚;主张勤动才能养生。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而文化内涵又是传统养生的精髓与灵魂,没有它就失去了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特色。
在儒家的仁、义、礼、智基本道德范畴,内圣外王的思想影响下,儒家的养生体育文化讲求天人和谐、形神兼具、动静结合、兼顾整体等。道家以“自然”之“道”作为宇宙和世界的本原,以“自然而然”的观点来看待宇宙世界;主张“齐万物”以平等的观点看待人与万物的关系;讲求“无为而治”,尊重事物本身的发展规律;立身将贵生重己、为而不争。在此文化影响下,道家体育养生文化讲求“法道”、“贵柔”、“重啬”、守静与寡欲。佛教禅宗从“心”入手,把宇宙本相与其所以然放于心中,认为因为“心”的迷乱,远离了闲静,才充满痛苦,妄念俱灭即可顿悟成佛,解脱痛苦。在此引导下佛家养生体育讲求静虑、禅坐、禅武合一,并于静坐时调身、调心、调息。而文人儒士苏轼、陆游的养生思想杂糅了儒释道医自成一体,有较高的实用性。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现代文明病越来越严重地危害着人类的身心健康。因此,人们更加积极地从多种途径探求生命的健康与发展的方法,欲深刻发掘中国传统体育养生的精髓,使其服务于现代健康保健、健身康复活动,为人类的健康作出贡献。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深受其影响。探求中国传统体育养生,也可更好地继承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对人们树立健康意识,提高文化素质,加强道德修养,弘扬民族精神具有重要作用。
[1]王凤,张斌.论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社会效用[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9):113-115.
[2]徐克谦.中国传统思想与文化[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5-213.
[3]崔乐泉.中国体育通史第一卷[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112-116.
[4]杨向东,张雪梅.中国体育思想史古代卷[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9-30.
[5]杨向东.中国体育通史第二卷[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64-68.
[6]刘转青.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反思与重构[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1(5):11-12.
[7]陈城.地域文化视角下古代吴越体育文化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1(1):17-18.
[8]钟晓雄.武术文化的特性及当代价值[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9(3):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