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 军,郭红卫(清华大学,中国北京)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特殊的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体制环境作用下,专业运动员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群体。随着社会转型,体育领域的改革特别是训练竞赛体制的改革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与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紧密相关的运动员群体,特别是优秀运动员的安置与就业问题,愈来愈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这种社会问题是随着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化和展开而发生的,它必然导致我国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的加剧。在运动训练和竞赛体制改革和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的双重作用下,运动员群体的社会流动也必然会加剧。运动员的社会流动问题,如优秀运动员在竞技场上的成绩和名次对他们退役后的个人发展有什么影响,已成为体育社会学学者关注的问题之一。
《体育科学》1998年第3期刊载的北京体育大学钟秉枢的《成绩资本和地位获得──我国优秀运动员群体社会流动的研究》(以下简写为《成绩资本和地位获得》)的专题论文,探讨的正是这一问题。该文取材自钟秉枢的博士论文,虽然篇幅要比他的博士论文小,但是基本概括了博士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思路和主要研究成果,称得上是“精编版”。如果读者觉得读了这篇论文仍然感到意犹未尽,可以进一步阅读钟秉枢的博士论文(钟秉枢,1997)和根据博士论文出版的专著(钟秉枢,1998)。
在西方,体育社会学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它作为一个学科得以确立的标志性事件是1965年在波兰首都华沙成立了自身的国际学术组织:国际体育社会学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mmittee for Sociology of Sport,简称ICSS,后来更名为“国际体育社会学学会”,International Sociology of Sport Association,简称ISSA)(Bailey, 1996; Wolf,1967)。从学科性质上看,一方面,体育社会学强调自身和社会学的渊源关系,采用社会学的理论、方法和视角研究和体育运动密切相关的社会现象,它和教育社会学、科技社会学等一样,都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另一方面,体育社会学也是体育学的基本学科之一。
社会流动和社会分层问题是社会学研究的基本范畴,同时,社会流动与社会分层又是密切相关的两个概念。社会流动引起社会结构变化,因此,对社会流动的研究实际上就是对社会分层的动态研究。一个社会能够具有更多的向上流动的机会,是社会充满活力的标志。社会学研究社会流动在于探讨什么人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中,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够获得更多向上流动的机会。对社会流动的研究始于19世纪末,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变迁加快,社会流动加速,引起了许多社会学家的注意,在西方社会学中社会流动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在我国,一个历史时期以来的特殊国情使得社会群体和社会流动问题成为社会学的研究热点之一。运动员的运动生涯一般较短,受自然规律的制约,他们或早或晚必然会退役,进而确定新的人生方向,开始新的人生征程,换句话说,与其他一些行业群体如大学教师群体、工程师群体等相比,运动员群体的社会流动性更强。这样,在社会学研究和体育改革发展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下,体育社会学研究者应当更多地关注运动员的社会流动问题。
在我国,体育社会学的研究起步较晚,从总体上看,近年来在若干领域取得了一定成绩(卢元镇,2003;仇军,2006),但和美国、加拿大和英国等国家代表性的学者的研究水平相比较,还存在着差距。《成绩资本和地位获得》是有关运动员的社会流动研究中颇有特色的一项成果。
该文研究的具体对象不是所有的运动员,而是我国的“优秀”运动员群体,也就是我国优秀运动队中的运动员。在中国,优秀运动员的绝对数量虽然不大,占人口的相对比例也很小,但是由于高水平竞技体育在我国的特殊性,由于媒体的参与和影响,优秀运动员受关注的程度逐渐升温,某种意义上讲,这个群体中的很多成员已经成为社会公众人物。那么,是什么原因使他们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人物?当他们因退役而面临新的人生选择时,他们的去向如何?他们的去向和他们在赛场上的成绩又有什么关系?这些既是人们感兴趣的话题,也是体育社会学应该关注和研究的问题。该文所要探索的是,在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究竟是什么原因使这些优秀运动员退役后的社会流动具有自身的特点。
另一方面,从宏观上讲,在社会转型、运动训练、运动竞赛体制、劳动就业体制不断改革的新形势下,如何培养出更多的优秀运动员,为国家和民族赢得更多的荣誉?如何使优秀运动员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特别是他们在退役后能够更快更好地实现社会角色的转变?这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特别是实行“举国体制”和“奥运战略”过程中面临的两个重要问题。该文的研究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为解决这些问题展开的。
任何一门学科的研究,能够取得为人称道的开创性或者创新性研究成果,填补学科研究的空白,首先表现在研究选题的创新和突破上,体育社会学也不例外。如何把体育运动中亟待解决、亟待回答的社会问题收入眼底,做出体育社会学应有的回答和解读,从而更好地为体育运动的发展服务,始终是体育社会学研究者需要思考的问题,这是衡量一个体育社会学研究者学术素养高下的问题。作为对体育运动中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认识,《成绩资本和地位获得》从成绩资本和地位获得的视角研究在中国特殊的文化、社会、经济背景下优秀运动员群体的社会流动,这是体育运动发展中一个无论对运动员还是教练员,无论对体育的管理者还是研究者都不陌生但又没有切实加以研究解决的问题。应该说,这一论文的选题体现了作者研究的问题意识,体现了作者在研究选题上的敏锐性。
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体育运动的发展,中国体育社会学研究者的学术视野不断拓宽,在研究方法上,不仅注意对母学科——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的学习、运用,而且还注意把目光投向国际,注意对国际体育社会学研究动态、研究方法的借鉴。从20世纪90年代中国体育社会学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都可以看到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在方法上的钻研、努力和进步。能否掌握与研究问题相对应的研究方法,常常对一项研究的最终成果的取得乃至研究水平的高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方法是客观存在的,关键是作为一个研究者如何恰如其分地、理性地把它运用到自己的研究实践中去。研究方法运用的理性化意味着科学、客观、严谨,不应惟方法而方法,事实上,作为一项出色的体育社会学要做到这一点非常不易,它需要研究者对研究方法的学习,更需要研究者在研究方法认识论的层次上对研究课题以及研究课题相关的研究方法的运用做出解读和选择,不至于落入惟方法而方法的误区。从这个意义上理解,每一种研究方法的运用在包括体育社会学研究在内的体育科学研究之中都是一种创新、一种创造。《成绩资本和地位获得》在研究方法上也有值得称道之处,无论是在获取资料和原始数据的收集阶段,还是在原始数据的统计处理阶段,都注意综合运用社会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如在原始数据的收集阶段采用了定量研究的问卷调查方法和具有定性研究意义的访谈法,避免了单纯依赖定量或者定性方法收集数据的局限性。
路径分析是建立在多元回归基础上的一种数量统计方法。路径分析的基本目的是解释说明研究中具有因果关系的变量在多大程度上存在着相互关系,是通过建立因果关系的理论和模型,用一个简要的结构模型抽象地描述和解释研究对象所具有的复杂的因果关系,结构模型实际上就是以特定的网络图形描述和解释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的假设,将有关的研究变量按照因果理论说明和因果关系顺序排列,然后按照结构模型绘出路径关系图。有直接因果关系的两个变量之间以路径连接,路径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箭头方向表示作用方向。残余的变量即尚未认识到的变量也通过回归分析计算,以带箭头的直线表示。显而易见,路径分析使社会科学、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具有复杂关系、需要进行定量解释的研究成为可能。路径分析的方法首先在社会学研究中得到运用。最早使用这种研究方法的是美国社会学学者布劳和邓肯,他们在研究美国职业结构时提出“地位实现模型”,并通过地位实现模型具体分析了美国社会中地位获得和实现的过程。《成绩资本和地位获得》在学习借鉴布劳和邓肯提出的“地位实现模型”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建立了优秀运动员家庭背景、运动生涯与职业实现的路径分析模型,并成功地进行了优秀运动员职业获得(一定意义上可以理解为地位获得)的路径分析。
对于一项具体的研究而言,研究的展开总是伴随着方法的运用,研究总是依赖研究方法,没有离开研究方法的研究,从这个意义上说,无方法即无研究。但是,研究方法又有一个与研究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相对应的问题。因为一种研究方法的选择可能有助于研究成果的获得,也可能有碍于研究成果的产生,所以在研究实践中没有这个研究方法比那个研究方法好的问题,只有研究方法对研究课题中问题的解决是否是最佳选择的问题。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不犯教条主义的错误,不做东施效颦的事情,对一个刚刚涉足体育社会学研究的研究者来说是尤其需要注意的问题。
概念是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提出具有创造性和概括性的概念,既是理论研究和理论体系建构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也是评价一项研究成果水准高下、贡献大小的重要因素之一。社会学之所以成为一门学科,自成一个包含诸多理论的理论体系,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因为它具有能够反映本学科理论体系必不可少的学术概念。体育社会学也不例外,正是因为有了具有本学科鲜明特色的学术概念,才使得体育社会学这门学科由朦胧走向清晰,由混沌走向自觉,由粗糙走向成熟。因此,每一个学科的理论构建都离不开学术概念的开发、创新、定义。对学科独有的学术概念的开发、创新、定义是对本学科理论发展的自我审视、自我认识,它本质上是基于学科理论的发展在具体现实研究中的反映,不是凭空捏造,也不是简单的模仿、复制,而是通过活生生的社会事实和研究事实的认识之后的概括、升华和抽象,同时又能恰如其分地反映该社会事实和研究事实。《成绩资本和地位获得》基于社会学的基本理论提出了“成绩资本”作为分析问题的主要学术概念,“成绩”二字说明了这是“体育”社会学的概念,“资本”二字说明了这是体育“社会学”的概念,体现出体育社会学作为交叉学科的特点,是一项理论创新,不仅具有较高的概括性,而且在实际研究中便于操作,既很好地说明了所要研究的问题,又丰富了体育社会学的学术概念,同时在某种意义上丰富了社会学中社会资本概念的内涵。
对于一项研究成果而言,在研究设计上,自身的逻辑应当是完整的而不是支离破碎的,如果一项研究是零打碎敲支离破碎的,它的学术价值和学术贡献就会大打折扣。《成绩资本和地位获得》是研究中国优秀运动员的社会流动问题,是以运动员的“流动”为背景探讨其获得社会地位的行动与过程,以揭示我国优秀运动员群体的社会地位、来源、去向。毫无疑问,运动员以运动成绩为资本获得社会地位的过程是一个完整的发展演变过程。如果不注意到这一点,将是研究中的一个严重缺憾。令人称道的是,《成绩资本和地位获得》很好地注意到了这样一个问题,整个研究合乎逻辑地把这个过程分为3个阶段,即“从非运动员到运动员:运动天赋的展现”、“从普通运动员到优秀运动员:成绩资本的作用”、“从优秀运动员到退役安置就业:成绩资本的利用”。从运动员成长的原点出发,最终以运动员社会地位的获得为依归,研究不仅完整地揭示了运动员社会流动的完整过程,而且探讨了优秀运动员群体社会流动的影响因素和动力机制。整篇论文依据运动员社会流动的节律有序地展开,环环紧扣,浑然一体,通过对优秀运动员群体概括性的梳理,让我们清晰地认识到了处在社会转型中的运动员群体社会流动的过程和背景。这是《成绩资本和地位获得》的又一个特色。
善于在研究中发现亮点,发掘亮点,是《成绩资本和地位获得》的另一个特色。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优秀运动员完成了从非运动员到运动员,再从普通运动员到优秀运动员的角色转换之后,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从优秀运动员到退役择业的角色转换,在这样一个环环相扣的总体过程中,优秀运动员的运动成绩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资本如何对各个环节起作用,这是《成绩资本和地位获得》研究的重点,也是研究的亮点。一项研究,在确定选题之后,至关重要的是如何紧扣与研究课题紧密相关的问题和问题意识,用重音擂响研究主题的主旋律──这实是一门艺术或者说学术素养的体现。优秀运动员要退役,要谋求新的职业,这是谁都知道的常识,但不是任何人都能认识到优秀运动员在谋求新的职业、获得新的社会地位的过程中,一些与运动成绩相关的因素发生了重要的作用。而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做出深入的思考和钻研,这就更是研究者对研究课题的感悟力的体现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对研究课题深刻的认识,就很难说得上对它有感悟力,没有感悟力,也就谈不上捕捉亮点。
本土化的研究特色,也是《成绩资本和地位获得》的另一个值得提出和指出的成功之处。体育社会学是一门面向体育运动实际,解释体育运动中现实社会问题的学科,是面向体育运动实际的“经世致用之学”。体育社会学必须脚踏实地,带着问题意识到体育运动的实践中研究体育运动的社会问题,这就是本土化。如何实现本土化,何处寻找切入口,《成绩资本和地位获得》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这就是,不满足于飘浮在尘面上的现象,而是深入体育运动的“生活世界”,发现和洞察优秀运动员的成绩资本和社会流动这样一个典型的中国本土的体育运动社会问题,用心去感受、体悟、探索、研究,结果在中国体育社会学的天空便绘出了一片新的云彩,这是阅读《成绩资本和地位获得》不能不看到的一点。
优秀运动员的成绩资本和社会流动实际上是一个不小的课题,研究起来不宏观不行,太宏观了也不行,不系统不行,太系统也不行,这就产生了文章篇幅的问题。由于版面的限制,《成绩资本和地位获得》对一些内容只能简要带过,无法深入展开,因此难免产生一些缺憾。
有些问题已经提出,但没有解决。如果能够更高一层楼,对优秀运动员群体社会流动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经济背景做深入的分析,就会更具有学术价值和理论贡献。例如,论文虽然指出了在被调查的优秀运动员中,他们从事的项目差别和他们的个人背景(如其父亲的职业声望和教育水平,他们出生在城市与否)之间关系密切,但未作进一步分析,为什么运动员的个人背景会对他们从事不同的项目造成显著的影响。
近年来,西方社会学界尤其注重定性方法在实际研究中的应用,风气所及,西方体育社会学学者也纷纷做起定性研究(Coakley and Donnelly, 1999),并且为此专门举行过国际学术会议,我国体育理论工作者中也有人写文章建议重视定性方法(王会泉,郭秀萍,2003)。《成绩资本和地位获得》在研究方法上,虽然避免了单纯定量研究或者单纯定性研究的局限性,但是事实上更多的是应用定量研究的方法,定性研究的方法应用较少,二者相比,显得不够平衡。通过深入访谈和参与式观察等定性方法,常常能够深入理解一个人或者一群人的生活世界,他或他们的“心态”和深层的心理感受。联系到《成绩资本和地位获得》的研究,如果能够照顾定量和定性两者之间的平衡,对于更全面和更深入地认识我国优秀运动员的个人发展道路,会更有帮助。
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性别(gender)分析成为社会学研究的一种潮流,性别因素经常被视作分析普通人的体育运动参与和精英运动员的运动表现的重要因素。中国幅员辽阔,不同的地区往往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和区域文化,我国优秀运动员来自不同的地区,这也可能会在某些方面和层次上影响到优秀运动员的成绩资本的形成和再生产。因此,性别和地区因素应是研究我国优秀运动员社会流动的重要参照因素,这也应当是《成绩资本和地位获得》在研究设计中需要考虑的,但令人遗憾的是未能看到研究者在这方面的考虑和设计。
[1]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学科进展报告[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 6(1),1-5.
[2]仇 军.2 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体育社会学的发展[J].体育科学.2006,(2):57-63
[3]王会泉,郭秀萍.学校体育科学研究中“质的研究”初探[J].体育文化导刊,2003,(5):52-53
[4]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43-251
[5]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社会学》编辑委员会. 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314-316
[6]Bailey, Steve (ed.). (1996). Science in the servic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the story of 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Sport Science and Physical Education, 1956-1996. Baffins Lane,Chichester, UK: John Willey & Sons, Ltd., 95-96.
[7]Coakley, Jay & Donnelly, Peter (Eds.). (1999). Inside Sports.London: Routledge.
[8]Wohl, Andrzej. (1969). Activity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for Sociology of Sport in the Years 1964-1968,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Sport Sociology, 4, 191-194.
相关文献推荐:
[1]阿尔弗雷德·瓦尔,皮埃尔·兰弗兰基.职业足球运动员的生活[M].于虹(译). 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2]陈婴婴.职业结构与流动[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
[3]谭其骧.中国文化的时代差异和地区差异[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4]钟秉枢.成绩资本和地位获得──我国优秀运动员群体社会流动的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