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应对灾难目标,改良体育运动项目

2012-12-06 15:22徐文静
体育师友 2012年5期
关键词:灾难体育运动技能

徐文静

着眼应对灾难目标,改良体育运动项目

徐文静

在阐述灾难的同时,总结了体育的本质功能。提出在“素质教育”和“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有必要对传统体育运动项目进行改良。这种改良不是推翻传统体育项目,而是对锻炼方式、方法进行合理改良,将应对灾难的自救、救他技能融入到体育运动项目中。为学校体育教学特别是运动技能学习提供更好的帮助,期望能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力争体育项目的改良从理论到实践成为可行。

灾难;改良;运动项目;学校体育

引言

体育不仅能够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而且能使人的身心得以全面发展。体育的本质是崇尚生命,体育得以存在和发展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肯定人生命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体育的发展,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然而在灾难面前,人的生命就显得渺小和微不足道。灾难给人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折磨,剥夺了人与生俱来的权利——生命。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没有这个意识,普遍认为灾难距离自己很遥远。目前,虽然我国部分学校已经将生存教育纳入体育教学中,但数量几乎是九牛一毛,况且很多学校也只是纸上谈兵。如何使人们能在灾难面前轻松应对而不让自己及他人受到伤害,如何发挥体育的本质功能,使体育在应对现代性与人和自然的尖锐矛盾方面发挥巨大作用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改革体育运动课程应对灾难的必要性

1.1 灾难留给我们的沉痛记忆

灾难似乎已成为人类形影不离的“朋友”。2004年12月印度尼西亚发生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在这次大海啸中遇难的总人数已经超过29.2万人。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发生了里氏8.0级特大地震,造成68712人遇难,17921人失踪。其中遇难学生就达到了5335人,这是一个令人悲痛的数据。2009年12月7日21时10分许,湘乡市育才中学晚自习下课,学生在下楼梯的过程中,一名学生跌倒,引发了惨痛的踩踏事故,造成8人死亡,26人受伤。这一事件再次敲响了体育的“助他性”的警钟。种种灾难事件表明:人与自然的“和平共处”已经走向矛盾化道路,人与人之间的互帮互助也渐行渐远。

人类运用高科技手段和方法创造出先进的科技产品,运用人类独有的智慧使人们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星球上。但是人类并不是独立存在的,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存发展必然要受到自然的影响。既然我们不可能改变已经发生的事情,就要加倍努力去预防、有准备地应对可能发生的惨剧。

1.2 体育的人本使命

“就体育产生的动因而言,除了劳动需要之外,还有适应环境的需要、对付同类袭扰的防卫需要、同疾病作斗争的生存需要、表达和抒发内心各种情感的需要。”体育的本质特征确立了体育功能的基本范畴,而社会需要则拓展了体育运动对于社会其他领域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强身健体是体育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最直接的功能。古希腊、古罗马时期人们从事的实践活动就是为了养生、健身,古代中国的导引、气功等强身健体活动类似于今天的体育活动,其主要功能也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体育的功能也随之拓展开来。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体育运动能与人的智力相互调剂,促进体力与智力的恢复,是个体智力发展的重要途径。尽管体育可以为生命停摆,可是体育特有的精神在天灾面前依旧高昂着头。

体育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而且可以培养人们勇敢顽强的性格、超越自我的意志品质和迎接挑战的能力。这是体育所独有的育德功能。

1.3 改良运动项目作为教学内容的必要性

体育运动项目有着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它源于社会文化和民族文化,有深刻的体育功能意义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体育教学训练的重要内容,在体育教学中一度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体育运动项目的发展规律与学校体育发展之间有着固有的矛盾。以往的体育运动项目作为体育文化的精粹,有不可替代性,不能取缔,也不能全盘照搬,只能对其进行改良。学校作为培养未来世界主人的摇篮,必然肩负着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适应社会环境变化的能力这一艰巨使命。2005年1月,日本文部科学省发表的一份调查结果表明,在全日本5.4万所学校中,有76%的学校已对学生进行过如何应对天灾人祸等突发性危机的教育,有67%的学校每年要组织学生进行如何防范和应对突发性危机的训练。在我国,随着《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贯彻实施,总体上,灾难教育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重视,推动着国家整体应急能力的提升。学校应贯彻政府指导方针,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应急体育,改良运动项目,将应对灾难的自救、救他能力的培养穿插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创设多种突发情境,培养学生在突发情境下更好地运用日常体育知识、技能的能力,以及自救避险能力。

2、着眼应对灾难应具备的运动技能

2.1 快速移动能力是基础

灾难发生时需要人们应对突发情境的快速移动能力,包括不同体姿的快速移动、特殊物品的快速移动、极端情境的快速移动,并掌握快速脱离危险的安全方法。如地震房屋倒塌时,快速的移动能力能确保人们快速移动到安全地带或躲在相对安全系数较高的避震物下,以确保人身安全。

2.2 应急反应能力是关键

应急反应能力即人在强烈刺激的紧张状态下,可使有机体在运动活动中具有特殊的防御排险功能,激化机体活性酶活动,使人思维清晰、反应迅速,从而在紧急时刻化险为夷,转危为安的脑力与体力活动并存的体育活动能力。如极端情境的身体平衡、极端情境的环境识别、极端情境的心理稳定都属于应激反应技能的范畴。灾难发生时人们的应急能力与体育运动有紧密的联系。许多研究表明,应急反应与情绪、焦虑、紧张等有密切关系,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在较长时间内很少焦虑,心理承受能力高于不常锻炼的人,并有很强的判断力和快速反应能力。特别是经常参加户外运动、探险运动、极限运动的人。

2.3 抗压心理承受能力是保障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曾说过,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像心理危机那样给人们带来持续而深刻的痛苦。心理治愈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给受灾者具体的指导和关心,给他们鼓励,接纳并处理他们出现的一些烦躁和反社会的行为。死亡恐惧、忧虑、衰弱、崩溃是人们面对灾难时最普遍的身心状态。灾难来临时往往因为此类身心状态的出现导致人们产生腿软、浑身发抖、手足无力,甚至晕倒的状况。产生此类身心状态的原因就是因为人们的抗压心理承受能力过弱造成的。因此良好的心里承受能力是应对灾难、紧急避险的有力保障。

2.4 自救延生能力是必要

在突发事后或恶劣环境下,急需适应不利环境而维护生存安全所练习形成的身体活动技能。而这类技能需要学习者在理性思维下加以选择和运用,以较高的效率使自己转危为安,获得生存。自救延生能力具有极大的拓展性和即发性,要求学习者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不同的环境和条件进行创新、改造,克服诸多不利环境因素,逐渐化解险情,脱离险境,达到延续生命的目的。包括对恶劣环境的判断、自我防护、救生工具使用及逃脱险境的方式方法等。

3 运动项目改良设想

3.1 改良运动项目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先

我们的祖先在生存斗争中为了获得生存条件,在不断追求和探索中发明了走、跑、跳、投掷、游泳、攀登等技能。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往的体育运动项目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大众化、娱乐化、游戏化的体育活动,不仅契合传统文化中的体育元素,而且更具吸引力、广泛适用性、易接受掌握、实施效果突出等特点。体育游戏是将枯燥的动作和身体素质练习变成有趣的模仿活动,提高练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它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练习兴趣。

3.2 逃生技能与体育项目有机融合在不改变原来体育项目基本功能的条件下,将灾难逃生技能与体育项目进行有机结合。改良以往走、跑、跳、投等技能的锻炼形式,将其与灾难环境和体育游戏相结合。以各种灾难环境为背景,以各种游戏作为手段进行练习,让学生真正成为体育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如“放肆跑”就是将单纯的跑步变换锻炼形式,选取不确定场景进行锻炼,使其更有吸引力、征服力,更加吸引学生的练习兴趣。改良起跑姿势使学生掌握各种姿势的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以及掌握具有快速应变特征的障碍跑。因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奔跑能力、随即应变能力及突发情况处理能力。

4 运动项目改良设想的实施

4.1 制定教学内容

深入了解目前学校体育教学的项目实施现状,并要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水平阶段的群体进行进一步分解,制定项目改良的内容标准,以实现学校体育“素质教育”、“健康第一”的价值。

4.2 挖掘课程资源

学校体育针对灾难的教育特别是应急能力培养,应根据不同地域、不同环境特点、不同地区学生体质不同,挖掘相应的课程资源,将应急避险技能教育与地域特色体育有机融合,完善学校体育课程内容,满足应对灾难教育的需要。

4.3 创新教学设施

新的运动形式需要与其相对应的体育教学设施作保障。传统的体育设施并不能满足应对灾难教育这一新的领域需要创新教学设施,使其更具有实用性、耐用性、多用性、便捷性、经济性。

4.4 加强教师技术、教育能力

体育教师是实施此设想的关键人物。但目前从全国范围内来看,体育教师的技术、教育能力仍然是一个制约生命安全教育,特别是应急避险能力教育的关键问题。应该从体育教师培养入手,特别是在体育师范教育环节中加大该领域的认知教育、技能教育等。

4.5 保障教学实施

学校体育教育工作需要有教育部门、政府、国家的大力支持才得以实施。国家应加大灾难教育力度,支持学校防灾避难教育工作,并制定相关政策保障学校体育应对灾难教育的有序实施。

[1]刘欣然,黄海波.艺术的线索:从艺术哲学中对古希腊体育运动的哲学解读[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23(6):519-522.

[2]李卫国.试论我国体育发展的基本特点[J].体育文化导刊, 2010,(7):81-83.

[3]何晓知,章罗庚.从海啸中的生存奇迹看定向运动的生存教育价值[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28(3).

[4]杨文轩,杨霆.体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 12-13.

[5]祖菲娅·吐尔地,武杰.体育促进新疆民族团结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3).

[6]《现代汉语词典》(2002商务版)

[7]王正伦.体育的人本使命:一个被忽视的视角[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8]崔星,袁丽侠.公众应对台风袭击的避险体能反应机理[J].灾难学,2009,24(3).

(南京体育学院,江苏南京 210000)

猜你喜欢
灾难体育运动技能
雷击灾难
体育运动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劳动技能up up!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拼技能,享丰收
呆呆和朵朵(13)
画唇技能轻松
话说“灾难和突发事件”
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