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融合视角下来华医学留学生体育教学实践研究

2012-12-06 13:27:53贾丽芹崔瑞华刘大伟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2年6期
关键词:留学生医学体育

贾丽芹 崔瑞华 刘大伟

(大连医科大学体育部,辽宁大连 116044)

1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整体提升,实施国际化教育战略、用国际视野来把握和发展教育成为必然趋势。中国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对来华留学有如下表述:“进一步扩大外国留学生规模。增加中国政府奖学金数量,重点资助发展中国家学生,优化来华留学人员结构。实施来华留学预备教育,增加高等学校外语授课的学科专业,不断提高来华留学教育质量。”“实施留学中国计划,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

实践证明,留学生的体育教育与其它各层次的体育教育并不是简单的内容不同和语言不通。来自世界各国的留学生有着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各异的生活方式。“每一个文化都有它独特的一组文化行为,它们总是以一种只有该文化特有的脉络相互关联着—这个脉络关系就是这组文化行为的‘结构’。这个‘结构’可以在该文化中人们日常生活的表现里看到,也可以在同一群人的政治行为中找到,同时,它亦呈现在该文化的历史过程里浮现的规律性中”。[1]面对留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来华留学生体育教育是在充分尊重各国留学生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惯的基础上进行的。但随着教育国际化战略的实施与发展,体育教育仅仅停留在这一层面是不够的。如何能充分利用体育教育这个平台,以中外体育文化交融为视角,宣传中国体育文化,使留学生能了解并接纳中国体育文化,促进中外体育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大连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2008、2009、2010、2011级医学留学生。

2.2 研究方法

2.2.1 问卷调查法

对大连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医学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425份,有效问卷386份,回收率90.8%。

2.2.2 访谈法

与大连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务处、其它学科的任课教师及辅导员座谈。

3 来华医学留学生体育教育现状

“在北京普通高校里把来华留学生体育教育工作纳入到学校教育计划里的极少,只有1所学校开设了必修课,3所学校对少部分学生开设了以中华武术选修课程为主的体育课程,这些课程的临时性、随意性也较大;有5所留学生人数较多的院校提倡留学生插入中国学生体育班上课,但参与的人数寥寥无几。”[2]另据了解,辽宁省内高校中以中国医科大学为代表的医学留学生的体育教育,基本上为俱乐部形式。留学生们按照学校安排的时间表上课,课堂内容不统一也不固定,以留学生的兴趣为主,重在参与。部分韩国、日本的留学生也有随中国学生班级上课的。

研究认为,停留在这一层面的留学生体育教育是不够的,对留学生而言浪费了宝贵的留学时间;对体育教育工作者来说,没有充分利用体育教育的平台而错失了参与国际教育接轨的机会。

另一方面,医学本身是一门难度较大的专业,留学生不仅要面对本国与东道主国基本文化差异所带来的日常交际、文化休克,而且,由于没有经历所学专业基础知识的汉语转化而直接进入中国大学的院系与中国学生一起接受教育,他们还必须面对专业知识交际文化震荡症。

调查和访谈显示:我校2008级入学的学生,目前的汉语水平停留在词汇量130个左右,还不到HSK1级的水平(根据国家HSK的要求,1级须达到600个单词词汇量),可以想象他们的汉语能力。在全英语教学中,体育教师在规定的课堂讲授内容方面基本能够表达清楚,但对留学生即兴提出的问题往往不能及时准确地回答,尤其是留学生带有浓重地方口音的英语,使教师经常会一头雾水,影响了教师与留学生的沟通效果。其次,留学生对体育课的重视不够,学习动力不足。他们缺勤现象较为严重,对体育教师的提醒常常无动于衷。留学生体育课的缺勤比率明显高于专业课。以2008级学生为例,医学诊断课的到课率一般在86.2%,而体育课到课率仅维持在64.4%左右。

4 制约留学生教育的体育文化因素探析

中国上下五千年璀璨文化植根于几千年的儒家文化背景之中。中国主文化特质决定着中国体育文化的生态属性:将思想、运动行为与自然情景协调一致,从而达到天地合一的境界。而中国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深刻与宽广内涵是普通留学生难以理解的。外国体育文化的显著特征是体育文化的经济性,借助于高科技手段,追求运动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向运动极限的挑战,从而达到更高、更快、更强的运动目标。据悉,留学生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认识来源于影视的中国功夫,而满足于娱乐层面的认识是很难挖掘和真正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刻内涵。

语言是知识和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语言的障碍,导致了交流的障碍,不仅直接影响了留学生的专业学习,而且也影响到了他们对我国文化的理解和适应,从而构成了引发文化休克的主要因素之一。中国本身宗教氛围并不浓,匮乏的宗教文化氛围令他们在初来乍到时备感不适应。同时,留学生人群中本身信奉不同的宗教也常常引发他们内部关系的不和谐,他们有极强的民族观念,包括民族自尊心、民族敏感性等,价值观也不同,加之宗教的影响,这些都可能是文化震荡所带来的表现,如生活习惯、饮食、交友等不同文化的差异。

5 促进来华医学留学生体育教育实践的策略

5.1 建立适合医学留学生特点的体育教育模式

1)教学思想

体育教师与留学生之间不是简单的认知关系。通过体育教育,使留学生不仅学习体育知识技术,达到健身的目的,而且了解中国体育文化,认识中国体育文化,达到中外体育文化的相互交流与沟通。

2)教学原则

在充分尊重留学生的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的基础上进行体质健康教育和体育文化的沟通与交流。

3)教学内容

一是按照留学生的意愿制定体育教学内容。二是规定内容:把最具中国体育文化特色的“太极拳”,作为留学生体育教学的规定内容。在体育教学中,以重大历史事件和留学生感兴趣的中国文化节点为导引,再适当安排有代表性的影视片。这样既符合留学生的学习习惯又能帮助留学生更好的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体育文化,如电影《孔子》,《李小龙》,教学片《太极拳》等等。

4)教学形式

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的模式进行教学,并尊重留学生的意见,实行男女生分班上课。

5.2 加强留学生对中国体育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中国古代体育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是提倡健身,“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千百年来,有识之士无不把健身养生当作立业之本。二是提倡礼待对方。中国体育文化与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同样悠远,孔子曰:“君子无所争,其争也射乎。揖而上,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即要求上射箭台前要相互作揖行礼,以示尊重对方;比武后要饮酒畅叙友谊。这就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武术是一个中国特有的文化符号”,它“是一个识别中国(人)的元素、是一个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工具”。[3]中华武术外显的是一种技术,内隐的“自强、厚德”精神却是一种民族文化[4]。因此,武术作为留学生体育教育内容是留学生认识和理解中国体育文化的理想选择。

留学生来校学习一段时间以后,新奇感、兴奋感逐步消退,取而代之的是异国文化所带来的冲击和不适应。通过举办有益身心、高尚的校园文化活动,使留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与老师、同学们在课外的时间相处,加强了解,促进融洽的师生同学情谊,缓解留学生可能出现的文化休克症状。例如,组织留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球赛;鼓励他们参加学校各类体育比赛、最具民族特色的体育文化表演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拉近了留学生与教师、留学生与中国学生、留学生与留学生之间的距离,使留学生有兴趣并主动地去了解和适应我国文化。

5.3 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更加注重体育教学的启发性和娱乐性

中外体育文化的同源性—身体文化,为体育文化的交流、融合以及相互借鉴奠定了基础。高等教育全球化使中外体育文化的融合变成了可能[5]。我国普遍的教育模式是对知识权威性的高度重视,使得教育的形式具有一定的强迫性和灌输性,中国式体育教育总带有一定的军事化的痕迹,强调纪律性、整体性,统一性,留学生对此是难以接受和适应的。实践教学中,用“自由散漫”来形容留学生的表现绝不为过。但中外对体育的理解是根本不同的,留学生的思想问题有集体性和个别性之特点,我们必须认识到外国大学生与中国大学生同样是年轻人,处在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要解决留学生对我国文化的理解及适应,一定要尊重他们的学习习惯,课程安排尽量与他们的生活习惯相结合。教学内容多以球类等娱乐项目为主,体现体育的娱乐和健身功能。

近期我们对留学生所作的民意调查显示,留学生对我校开设的课程和教师教学情况的满意率达到93.7%。

6 结语

中外体育文化存在明显的差异,但中外体育的同源性—身体文化,为体育文化的交流与相互借鉴奠定了基础。高校医学留学生的体育教育为中外体育文化沟通与交流铺设了平台。体育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这个平台,以中外体育文化交融为视角,构建独具特色的医学留学生体育教学模式。在留学生的体育教育过程中宣传中国体育文化,尊重外国体育文化,达到相互交流、沟通与融合。

医学留学生教育直接反映我国医学高等教育的水平和教育开放、学术交流的能力。留学生的体育教育问题,是体育教育研究的新领域,也是新世纪我国体育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的挑战与机遇。不断提高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培养适应新时代特点、适应国际社会要求的专门人才,是今后医学留学生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

[1]孙隆基.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8.

[2]扈季元.构建我校留学生体育课程的设想[J].北京高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研究,2008.

[3]方囯清.一个中国特有的文化符号——武术之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8):36-37.

[4]张玉景.论中华武术国际化的发展趋势[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8,24(1):122-123.

[5]李治国.医学留学生教育模式及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6.

猜你喜欢
留学生医学体育
医学的进步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11-25 00:50:04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祝您健康(2020年4期)2020-05-20 15:04:20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留学生的“捡”生活
好日子(2019年4期)2019-05-11 08:47:56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小学科学(2019年12期)2019-01-06 03:38:45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医学
新校长(2016年5期)2016-02-26 09:2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