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友三,杨洋
(哈尔滨体育学院公共课教学部,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8)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全面分析形势和任务,认为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显然,文化是教育事业传播的重要内涵。正如教育家杨叔子先生所言: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我们会一打就垮;没有人文精神、民族传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会不打自垮。
《决定》指出,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发展壮大,文化繁荣发展的人才保障更加有力。
高校正是培养高素质文化人才的重要场所,大繁荣大发展的实现离不开高等学校教育。无论是综合大学,还是专门的体育类高等院校,都应变革片面强调技术的单维观点,确立广泛的多维文化教育新观念,用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决定》还指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对外文化交流,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促进文化相互借鉴,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共同维护文化多样性。
体育类高校的开放交流性特征为这种文化交流提供了可能。准确地说,在重大国际赛事中,交流是必然的,关键是要做积极主动的交流,还是被动地附和与不作为。运动员、体育爱好者、运动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的言行体现着我们国家对外交流的态度,而这些人群中的相当一部分人会有过在体育类高校学习或进修的经历。因此,高校的教育工作更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体育院校的从业者,有责任结合国情和高等院校的特点研究高校教学过程中的文化建设,以期得到一些有益于教育教学和实现我国文化强国发展的策略。
《决定》指出,“全面加强学校德育体系建设,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紧密协作的教育网络,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可见,教育应该是多维度的,只有学校、家庭和社会的齐抓共管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文化教育的良好效果。
学生的成长和思维建设都离不开学校,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十分必要。体育院校的文化教育实施得怎么样,关键要看校园的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工作开展得怎么样。
1.1.1 物质文化建设——设施建设、教师培训资金这里谈两个问题:一是教师的经费,二是设施的建设。
《荀子·大略》有云: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因为教育从业者的高度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受教育对象的高度。教师的精神也是学生的内容,教师的行为更是学生效仿的对象。因此,在高校建设中,物质文化建设是十分重要的。举个例子来说,作为学生一定不喜欢教师照本宣科讲授参加国际体育赛事应注意的个人形象问题,如果学校能够为教师提供出国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的机会,那么在课堂上对目睹过的不文明现象侃侃而谈,一定会吸引无数学生好奇的目光。
体育类高等院校的设施建设尤为重要。加强高校的物质文化建设要具备战略思维。不能为建馆而建馆,场馆设施建设要结合学校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校园布局、建筑设施和环境秩序的要求。设施建设的外观要尽可能地蕴含文化元素,可以见证历史、可以展望未来、可以接轨国际,简言之,校园里的设施建设不能随便,要实现其多重价值。另外,学校的设施建设要计划长远,比如,哈尔滨体育学院的滑冰馆是按照国际赛事的标准建造的,具备较长一段时期内永续利用的价值,合理的物质设施建设就是经济节约,就能为更多的建设提供可能。
1.1.2 精神文化建设——把握大政方针校园的精神文化建设有很多途径:展览板、条幅、宣传海报等静态形式,课堂传授、校园广播、教职员工的行为示范等动态形式,都将有益于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各大高校对于校园精神文化的重视程度也都不言而喻,这里重点指出地是,高校的宣传工作要紧密联系国家发展的大政方针,让学生在校园里能迅速了解时事政治,并及时给予正确的舆论导向。这在信息泛滥、诱惑众多的大背景下是十分必要的。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他们的思维方式深受养育他们长大的家人的影响,这是不争的事实。很多90后第一次离开父母来到大学,学校对他们进行了许多集体教育、辩证教育和发展教育,这些内容也许会对他们原有经验有一定的冲击,这就需要学生对其理解、消化,那么,和家人的沟通交流势必会有益于他们对先进文化的吸收,如果再能起到积极传播的作用就是高校教育更大的收获了。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已离青年学生远去了。他们毕业后迟早要步入这个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体育类高校的学生在初高中阶段文化课功底普遍较为薄弱。如何使学生认识到他们所学专长的特点,让其提前接触社会生活是十分必要的。在和社会的磨合中,青年学生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可以在教育教学中更好地学习文化知识。
传统的高校教育中也关注对学生的文化教育,比如体育术科课程与文化课程相结合。但是,如今的社会已经不仅仅以各科的均衡发展为要求,而是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素质,因此,有必要调整文化教育的侧重点,实现3个过渡,即:学校教育实现由技能传授向素质培养过渡;体育教育实现由学科文化传授向民族文化传承过渡;青年教育实现由个人发展到社会进步的过渡。这些过渡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但每一所高校都应积极实践力争取得文化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将高质量教育的目标确定为:学校应帮助所有学生最大限度发挥他的才能。这是从个人本位价值观出发的教育的最佳结果:不但强调技能,还要拓展素质。木桶原理也不约而同地揭示了这一原理:最短的一方面,决定学生的高度。文化教育为主的素质培养是提升学生的重要方式,不可忽视。
这里以体操专业教学为例,来阐释素质培养的必要性。传统的健美操、竞技体操和艺术体操等专业的教学重在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动作规范,但对于创新水平的开发不足。也就是教练教什么动作,学生模仿什么动作,很少有自己发挥的余地。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要想培养出体操方面的人才,尤其是健美操、艺术体操方面人才,教育教学中的音乐欣赏、审美能力和美的再现力是必不可少的。
科学文化是发展的动力,民族文化是存在的基石。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应该是既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又深得民族文化熏陶和洗礼的复合型人才。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不仅铸就了历史的辉煌,而且在今天仍然闪耀着时代的光芒。体育精神是鲜活的,作为体育工作者,有义务立足新的实践、顺应时代潮流,不断进行传统文化的开发以及新的文化创造,为学生提供接受、理解、甚至丰富民族文化的广阔平台。
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武术的教育为例,来谈一谈学科文化到民族文化的过渡。从学科文化建设来看,武术专业的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动作技能要领,还要让学生了解武术的发展史;从民族文化建设来看,仅让学生了解武术的发展史是不够的,在教育教学中要重视培养每个学生的武艺和武德,并将武术精神、民族文化的传承贯穿武术课教学的始终。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有希望,未来的发展就有希望。可见,青年在国家发展和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高等院校是培养青年的地方,应该意识到,对青年个人素质的培养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一点,不仅教育工作者要深刻认识,身为学生也应该深刻体会,因为他们是受教育的主体,他们的自我培养和习惯养成将更大效率地达成教育的结果。因此,对学生进行社会本位价值观的教育势在必行。
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例,来说明个人本位价值向社会本位价值转变的必要性。当教师对学生三令五申要严格约束自己的言行时,很多青年学生由于自制力较差仿佛置若罔闻,但是,当辅导员教师将他们按专业班级进行组织展开评比时,青年学生大多可以对自己严格要求。也就是说,当青年学生意识到他的行为影响的不仅仅是其个人的利益时,就会主动进行自我调整,向规范要求看齐。当教师不断对学生进行强化:他们的行为代表学生群体、代表社会青年,甚至在国际场合代表中国时,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针对体育类高等院校现状,联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现实,提出如下高校文化教育的实施办法。这些办法不是穷尽式地列举,而是特点鲜明地提出,希望抛砖引玉,激发同仁们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热情,进而涌现更多的良方妙计。
高校应充分认识学校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深刻把握高校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及特征,确立科学规范的文化教育制度体系,使文化建设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章可循。文化教育不应是杂乱无章的,在体育类高等院校中,学校应确立体育素质训练、文化课程教育和文化教育培养的多重机制,确保能在教育教学中切实贯彻。此外,高等学校也应尝试把文化教育成果纳入到教学评价系统,这样能激励教师将文化教育提升到一定的高度来进行。
教育家朱九思先生认为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存在“三过”,即:过弱的文化基础,过窄的专业训练,过强的功利主义。作为高校,应该把对学生的文化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要让学生在“潜环境”中接受教化。学生,尤其是青年学生,在传授给他们新知识的同时,很可能需要根除他们原有观念中的谬误,面对青年人对吸收内化的天然反抗,实验证明学生在因不知情的状况下被灌输正确理念的实施效果要更好。这就需要高校在校风建设上多下功夫。
以哈尔滨体育学院为例,该院为建立良好校风,成立了哈尔滨体育学院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统一领导学院的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下设“‘三育人’领导小组”、“大学生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和“综合治理委员会”。各部门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指定专人负责具体工作。该院积极开展“党员亮出身份”、“带党徽进课堂”等系列活动,在校风建设过程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只要学生需要,和体育相关的一切内容都可能成为体育类高校的学科学的内容。这里列举如下3门课程,体育院校可根据学校情况酌情开设。
经典阅读课——读史使人明智,在经典的翰墨书香中可以熏陶学生的文学素养。由于体育类高校的学生大多数将学习时间安排在专业训练上,他们很少有闲暇时间自己读书,那么,快餐式的《经典阅读课》的开设,可以为学生提供了解中华文化的窗口。
运动赛事执行课——体育类高校的毕业生并非都是运动员,在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其他行业中也不乏体育专业出身的人士。在工作中,如何能表现出较好的组织和实践能力,与其在学生时代的经历是不无关系的。在校期间,如果有一门《运动赛事执行课》会大大提高他们的活动策划执行能力。
公共关系礼仪课程——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绝非朝夕之功可达,《公共关系礼仪课》会为学生养成良好的礼仪规范,在参加重大赛事时能自然流露出较高的素质和修养。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实践是培养学生文化素质的良好途径。社会这个大课堂可以给学生带来一些原本他们没有涉猎过的问题,甚至是困惑,当他们带着实践中的困惑再一次回归课堂时,他们就会有的放矢地学习,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作为高校,不要吝惜学生们走出校园的机会,随着青年学生对社会的了解不断深刻,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取得更大成就作出更大贡献的可能性也就大大增加了。
通过对强化体育院校中文化教育的意义进行新探讨,结合《大繁荣大发展之决定》,分析出文化建设发展的新方向,提出了一些实施办法,期望能在教学的实践得以论证。
加强体育类高校的文化教育有利于实现文化强校,并促进所在地区文化强省的建设,进而实现党的十七大六中全会上提出的建设文化强国的目标。体育类院校培养出的人才对内可以做社会体育指导员,对外可以做国际赛事参与者,无论做什么,只要他们曾经在大学里接受过文化教育的陶冶,他们就会对内有益于人民,对外有益于民族。
[1]王湘,刘平清.杨叔子:一个民族不能没有文化身份证[N].广州日报, 2004-10-18.
[2]顾明远.高等教育改革的国际动向[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9: 36-38.
[3]刘利军.大学生新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指导全书[M].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 , 2006.
[4]于友三,于淼.对体育院校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的探讨[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8 (3); 38-39; 42.
[5]周选清.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J].高教理论与实践, 1996 (5): 51-55.
[6]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