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聪
(黑龙江科技学院 体育部,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7)
运动技能又称“动作技能”。指人体运动中掌握和有效地完成专门动作的一种能力。外部表现则以完善合理方式组织起来并能顺利完成某种活动任务的复杂的肢体动作系统,具体表现为身体的“一定肌肉、骨骼运动和与之相应的神经系统部分的活动”。运动技能学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的美国和加拿大就已成为一门学科,他是体育实践经验的结晶,研究重点侧重在运动技术学习的一般规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然而在我国,运动技能尚未形成独立的学科,国内学者对运动技能的认识局限于各项运动之中,很少有对各种运动技能进行综合的、全面的、系统地分析与探讨,未能从整体上认识与把握其内在的本质特征及相互关系,因而很难在较高的层次上指导各项运动的实践。
运动技能有两个评判尺度:一是运动水平的高低,二是运动能力的大小。因此,运动技能是针对个体在运动实践中达到的运动技术水平与运用运动能力的一种综合评价,它概括地反映了运动实践的全过程。
运动技术是决定运动员竞技能力水平的重要决定因素,是人类在认识自身和改造自身的反复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学习和掌握运动技术是为了增强实践的自觉能动性和有效性。因此,运动技术的掌握依据“经济性和实效性”的原则,反对“为技术而技术”的倾向。运动员只有在掌握一定运动技术的基础上,个体的实践才能比较顺利有效地进行。因此,运动技术的学习和掌握是运动技能的基础。
在体育实践中,对人体的改造具体表现为运动能力的增强。运动技术作为体育实践全过程的概括反映和体育实践的直接的目的任务,必然以提高运动能力为基本。运动能力泛指个人一般运动的能力,即在各种运动形式中都不可缺少。运动技能则有特定的运动技术要求,显示特定的运动技术水平。
在体育运动中,运动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运动能力,而运动技术则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因此,运动能力的提高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人体运动能力的提高是一种累计式渐次递增的过程。因此,运动能力的提高依赖运动技术的掌握,而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也有赖于运动能力的增强。运动技术水平与运动能力相互依赖、交互作用,具体地描述出体育实践循序渐进的内在活动机制。所以,对运动技能的理解,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它在体育实践中的作用和地位,轻视运动技术,不求甚解是错误的;另一方面要避免把运动技术水平与运动能力相割裂。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与发展运动能力是彼此依存,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运动技能是在特定运动形式下,与运动技术结合一体的运动能力;它不仅有特定的运动技术要求,也显示出特定的运动技术水平。运动技能概括地反映了运动实践(围绕特定运动形式展开的实践)的全过程,是衡量体育运动个体化程度的尺度,提高运动能力是体育实践的基本任务。
研究认为,适合体育运动的一整套才能是有遗传的,没有运动天才,就不可能出现优异成绩。如游泳奥运冠军林莉,她似乎天生与水有缘,入水后浮力极好,身体竟不下沉。这是被圈内专家称为“水感”强的奇特现象。而且她不仅浮力好,身体长得结实,手脚也大,这些都为她取得优异成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再如杨霞,她是一块练举重的好料,她光长力,不长肉。一般的举重选手,随着年龄的增大,体重只会升不会降。她却不同,成绩稳步提高,体重却渐渐下降。高敏认为一个好的运动员必须是天才,天才、辛苦和把握机会的能力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徐益明教练分析熊倪的成功原因指出:他天才般控制身体和心理的素质,及一种非年龄所能划分高低的非凡才能。其优秀的潜质,使得徐教练觉得高水平的竞技体育绝对是天才者的事业。哈佛一位心理学教授认为,体育上的智能是运动员成功的因素,有此类天赋的人,更善于控制身体的动作。他还强调,不要以为体育运动只关注技巧,事实上它牵涉到极复杂的思维和脑体协调。我国奥运冠军李玉伟小的时候,教练测试他的反应时间是0.11s,一般常人反应时间是0.14~0.17s,教练特别看重反应能力、品格性格和外在条件,具有当神枪手的先天条件。
由于各运动项目培养出来的运动员出成绩的时间不同,因此培养目标也有很大差别,但造就一名世界级水平的优秀运动员一般都要经过系统科学训练7~12年以上。我国各项目运动员的选拔培养年龄段普遍提前,受训年龄呈现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因此,要想培养出一个优秀运动员,要求我们必须在儿童期做好选材工作,从小对其进行全面系统培养。选拔少儿最佳年龄段的原则是:获得世界大赛冠军的年龄减去各阶段运动训练累积的年龄等于这个竞技项目原始起步选材和育才的最佳年龄,例如许多国家对6岁儿童进行游泳训练,从而保证了每个项目最佳年龄段的出成绩年龄。
实践证明,能够攀登上世界体育高峰的运动员,一般都具备扎实的基本技术。因此,无论哪个运动项目,都必须长期地、系统地、坚持不懈地狠抓基本技术的训练。即使是在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中,基本技术训练也应占相当的比重。举重运动员吴数德身材矮小匀称,四肢结实有力,行家一看就是块举重的好料。六朝元老王义夫曾指出:作为一个老队员成功的因素主要是扎实的基本技术。没有过硬的基本技术,高难度技术、特长技术等都无从谈起。
一名优秀的运动员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忠诚。一个运动员对国家、对训练队要忠心报答。中国女排成功的主导思想是把祖国和人民的荣誉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上,就永远不会失去在挫折中奋起的前进动力;(2)争强好胜。选运动员仅仅看的是身体条件和生理生化指标,还要特别注意是否具有争强好胜的心态,邓亚萍就是具备争强好胜特质的典范;(3)悟性好。领会能力强的队员,教练指导进步快。刘璇就是一名有悟性极佳的运动员,她说训练不能完全靠傻吃苦,如能更多地领悟教练员的意图就会更快地掌握技术;(4)吃苦耐劳。训练中,吃苦精神是重中之重,这一点是优秀运动员必须具备的品质之一;(5)成就动机。要想出成绩的运动员就要具有较高的成就动机。
进入21世纪,不少项目在训练工作会议上开始重提“三从一大”。这里对大运动量有了新的认识,理解为“运动负荷”,也就是运动员在承受一定的外部刺激时,机体在生理和心理方面所承受的总刺激。几乎所有的竞技体育训练都是枯燥乏味的,因为所有的胜利都是通过不懈的努力才能换得。
栾菊杰为了培养体能和专项素质,她每天早晨坚持5000m跑,风雨无阻,每星期都要专项训练30个小时以上。奥运冠军钱红为了增加体力,在备战期间,每天水上训练量由1万米增加到1.75万米,为了加强缺氧耐力,一年里三上高原训练。游泳奥运冠军林莉,她的游泳量从游6千米逐渐增加到1万5千米、2万米,十多年来,她的总游量超过2千万米,超过了从上海游到洛杉矶,再横渡太平洋的距离。孙海平教练更是从他对刘翔等人的训练中获得了对训练负荷的深切体会,从目前世界优秀选手来看,在训练中的变化,特别是训练负荷方面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训练强度上,这是一个最为显著的特点。因此,刘翔的训练安排与要求就改变了那种大周期、长节奏、低质量、大运动量的训练方法,采用小周期、短节奏、多课次、高质量的安排方法。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属性。事物的本质不能简单地、直观地去认识,必须通过现象才能掌握本质。国家体育总局段世杰指出:竞技体育的本质就是不断创新、挑战极限的过程,就是对原有知识进行再认识的过程,就是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形成新突破的过程。因此,要以解放思想、突破创新的精神来认真抓好训练工作。
特征是指一个项目区别其他项目性质的某一个或两个显著标志,以不同标准确定项目的特征,同一个项目可以确定一个以上特征,应以最能准确地表示该项目性质、特征的标准为基准。专项特征是指以一个运动项目在比赛规则允许下,以获得最大的运动效率为目标,在力学、生物学等方面表现出的主要运动特点。
在训练方法层面,不同运动员对同一训练方法的适应具有鲜明的个体差异。因此,过多地依赖方法重复而不去研究其本质,即研究运动项目对运动员个体提出的具体要求,难以使训练经验上升为理论知识。因此,简单照搬经验不仅难以提高运动成绩,有时还会导致成绩的倒退。
刘翔成功的背后有许多因素,但其中的关键在于抓住了节奏:快速、稳定的跨栏节奏这一本质特征,从而为训练和比赛提供了正确导向。马俊仁认为万米跑不是耐力性项目,不是比谁跑的时间长,而是比谁跑得快。袁华说温和、公平、辩证、透明,构成了柔道之“道”。 陈龙灿与韦晴光夺冠后总结说乒乓球比赛更要“敢”字当头,只有越大胆冒险,就越保险,越想保险放不开就越不保险这一辩证的规律。因此,抓住运动项目的本质特征是决定比赛获胜的关键因素。皮划艇项目重新界定其项目特征,改变原有忽视有氧训练、忽视个人能力、忽视每桨效果的误区,确立皮划艇项目是“以高强度有氧功能为基础的,技术性强的速度力量耐力性项目”。因此,把握一个项目的本质特征应以哲学的视角,辩证思维地观点来认识,避免迷失方向。
在球类、体操跳水等项目中,除必须抓好基本技术训练外,还应努力掌握高难技术。在现代运动竞赛中,这类技术本身的难度价值和完成的质量情况,是决定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因而必须加以认真对待。当年比赛时路莉只要完成她的“专利”——“路莉动作”,就能突破“金牌防线”。我国跳水队取得巨大成功的重要经验之一就是“走在世界跳水难度前面”即在训练中以难度领先。因此楼云感到,要作为一个尖子运动员,能在技术上称“王”,很重要的就是时时在难度上走在别人前面。想再次夺冠,上难度,做到这点,除了教练教,还要自己动脑筋,因为最了解自己,比赛中对自己体会更深的还是运动员,针对动作,加大转体半径,加快速度,增加留空时间,这才更符合现代体操“轻、高、飘、快、美”特点,增添“加分”因素。同时,应注意正确地处理难度与基本功的关系。因为他们清楚地看到,要发展难度,必须要有良好的技术基础和身体素质基础。这样,高难技术和基本技术相互促进,都得到了提高。楼云的教练杨明明根据这一原则,让他把基础打牢,以后若上难度时,学“一个”是“一个”,质量就有把握,因此他在一年后才学难度,果然进步快比赛成绩好,为他最后取得奥运会冠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难度与稳定性是一对辩证的关系。难度与稳定性的关系是,先难度,再稳定,最后在难度上求稳定。周继红说:“从难度来看,中国选手郭晶晶与吴敏霞并不是非常高,但她们的稳定性是很好的”。熊倪也评价她们说:很默契,稳定性好。这里田亮和杨景辉也认为在比赛时难度不是胜利的关键,主要看的还是动作的高质量发挥,是难度与稳定之间的较量,双人跳水具有表演性特征:不能只追求动作的难度,而影响动作的稳定性和美感。彭勃说比赛是难度的较量,是稳定性的较量,是心理的较量,他把压力转化为动力,最终取得胜利。以上既是难度与稳定性的辩证关系,在难度上求稳是制胜的关键。
体育竞技状态的抗衡之间,实力永远是第一位的。其实心理素质本也该纳入实力范畴之内的。钱红认为比赛实力中技术的实力可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峰,但心理实力很可能达不到,她说比赛时一看技术实力,二看意志,意志稍微有点松劲,打退堂鼓,就不行了。许海峰教练在分析中国女子手枪时说,我国已具备了世界大赛上夺金的实力,但心理素质不过硬是多次功亏一篑的关键,突破口找准就在这上面下功夫。张山认为:“这是一门学问,也是一套实践,它包括赛前心理调控,赛中焦虑控制和平时健康心理的养成”。奥运冠军陈晓敏和袁华均被认为具有超人的毅力,良好的悟性及较强的运动动机。王楠在总结夺冠时说,由于双方比较了解,如何制约对手,发挥自己的特长,就成为这场比赛胜负的关键。王军霞表示参加比赛首先应该想的不是战胜别人而是自己,自己应该有一个好的心态,只要准备充分,不要把它当作一个太重要的事情,把该做的事情做好就可以了,最终的结果不要去计较。王义夫也表示决赛时不是在比环数,而是在比心理,比综合素质。
可以说,一名运动员要想成长为奥运会冠军,与其较强的运动动机、正确的心理定位、自我的目标取向、有针对性的赛前心里准备以及有效的赛中心理调节密不可分。
先天素质对运动员的成才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运动员的先天性运动能力在训练过程中基本不发生改变或变化很小,在某种程度上对于运动能力起着主要影响,甚至在一些项目中起到关键性作用。大运动负荷是比赛取胜的基础,但并非适合所有的运动员,要注意负荷与强度的搭配。抓住项目的本质特征是运动员获胜的基础,只有充分了解该运动项目的本质,才能进行正确科学的训练。只有在高水平运动技能中个人风格才能真正的形成,并且能在相对较长时间固定下来。我国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有待提高,因为在现代比赛中,心理素质的好坏成为决胜的关键。
[1]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134-138.
[2]李 捷.运动技能形成自组织理论的建构及其实证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154.
[3]钟秉枢.“三从一大”训练原则的再认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6 (9): 1153-1156.
[4]钟添发,等.运动员竞技能力模型与选材标准[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4.
[5]张爱平.科学技术对提高悉尼奥运游泳成绩作用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1, 21 (3):11-13.
[6]崔大林.皮划艇项目训练科学化探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4, 27 (12): 1585-1591.
[7]李志坚.着力于规律中的规律中的规律的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 2004 (2): 3.
[8]张力为.运动员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心理问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6 (6): 72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