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瑜萍,阮辉,肖志勇
(1.福建省福州市第二医院耳鼻喉科,福建 福州 350007;2.福建省福州市第二医院检验科)
鼻咽癌在我国东南地区是一种常见恶性肿瘤,其发生被证实与EB病毒感染密切相关。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是一种γ疱疹病毒,目前已有令人信服的证据支持EB病毒是鼻咽癌重要的致病因子,肯定参与鼻咽癌的多阶段、多因素发生过程[1]。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具有EBV的基因组,并可产生各种抗原及相应的抗体。对EB病毒各种抗原抗体及EBV-DNA检测一直是鼻咽癌筛查、辅助诊断和监测病情变化的主要生物学方法[2]。本研究旨在对确诊为鼻咽癌患者放疗前后血浆中EBVVCA-IgA、EBV-EA-IgA、EBV-DNA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从而对鼻咽癌放疗后的疗效及预后判断进行探讨。
我科自1998年至2010年收集鼻咽癌患者76例,均经病理诊断为低分化鳞癌,其中男性47例,女性29例,年龄18-73岁。
VCA-IgA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试剂盒(北京贝尔生物工程有限公司);EA-IgA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试剂盒(德国IBL International GMBH公司);EB病毒核酸扩增聚合酶链反应(PCR)荧光检测试剂盒(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EL-808半自动酶标测试仪;德国Roche LightCybler实时荧光定量基因扩增系统。
放疗前均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VCA-IgA和 EA-IgA,PCR法(FQ-PCR)定量检测患者血浆中EBV-DNA,实验操作均按试剂盒要求。并进行电子鼻咽镜检查,鼻咽部CT扫描(包括颅底骨质和全颈部),胸部X光片,腹部B超检查。放疗总剂量一般为7 000cGy,每周5次,每次200cGy,分7周完成。如诊断为N2期及以上淋巴结转移,则同步行化疗。放化疗后3个月复查上述实验室指标及一系列影像学检查,比较放疗前后EBV-VCAIgA、EBV-EA-IgA 和 EBV-DNA 的变化及与临床情况对比。
根治性治疗后3个月复查 EBV-VCA-IgA、EBV-EA-IgA和EBV-DNA结果如表1。76例中,放疗前VCA-IgA阳性71例,阴性5例;治疗后阳性69例,阴性7例。EB-EA-IgA放疗前阳性68例,阴性8例;治疗后阳性者64例,阴性12例。以上两种指标治疗前后阳性率变化经统计学检验无明显显著差异(P>0.05),但两种指标阳性抗体滴度都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放疗前EBV-DNA检测阳性者60例,阴性者16例;治疗后阳性者11例,阴性者65例。治疗后阳性率明显下降,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11例检出阳性者中2例证实为远处转移,8例为临床复发,故其肿瘤进展阳性预测值为90.9%,其中10例肿瘤进展者EBV-DNA水平在放疗前就高于其他患者。在65例阴性患者中,共有3例远处转移,8例复发,故阴性预测值为83.1%。64例患者血浆EBV DNA水平与临床结果相符,故准确率为84.2%。
表1 鼻咽癌患者放化疗前后EB-VCA-IgA,EB-EA-IgA及EBV-DNA检测结果(例)
EB病毒与鼻咽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EB病毒感染人体,在裂解期病毒基因完全表达,细胞主要合成早期细胞内抗原(early intracellular antigen,EA)、衣壳抗原(EB virus capsid antigen,VCA)等。大量文献报道,联合检测EBV-VCA-IgA、EBV-EAIgA抗体水平对鼻咽癌具有诊断意义[3]。EB病毒仅能在B淋巴细胞中增殖,以环状DNA形式游离在胞浆中,并整合于染色体内。随着PCR技术的推广,血浆中EBV-DNA水平检测也广泛运用于鼻咽癌早期诊断、预后判断、疗效监测和临床分期等。本研究通过检测上述3项指标,检测结果进行对比,从而对鼻咽癌放疗后的疗效及预后判断进行探讨。
从结果观察到,放疗前后 EBV-VCA-IgA、EBV-EA-IgA阳性率变化无明显差异,提示此两项阳性率指标对疗效观察不敏感,可能是由于两种抗体在人体内的半衰期较长,即使体内EBV清除后,仍有较长时间维持在较高浓度,因此发生质变即转阴仍不明显。但其阳性抗体滴度较治疗前有较明显下降,此与曾希等[4]的研究结果相似。可间接提示,随着治疗进行与病灶的缩小,EB病毒EBV-VCAIgA、EBV-EA-IgA抗体滴度逐渐下降,有着量变的过程,也间接提示 EB病毒 EBV-VCA-IgA、EBVEA-IgA与治疗过程呈一定相关性。
从结果观察到,EBV-DNA治疗前后阳性率有明显变化,提示该指标对疗效观察敏感。本实验中,经过治疗,EBV-DNA阳性率由78.9%转为14.5%,迅速转阴,提示随着治疗肿瘤缩小及清除,EB病毒也随之清除,体现在EBV-DNA水平迅速下降转阴,故EBV-DNA对监测鼻咽癌放疗后疗效存在价值。64例患者血浆EBV-DNA水平与临床结果相符,准确率为84.2%,提示其不失为一个判断疗效及肿瘤进展情况较可靠的指标。11例放疗后阳性患者中被证实为复发及转移者10例,肿瘤进展阳性预测值为90.9%,故放疗后仍为阳性者提示肿瘤进展可能性极大,预后不良。应该进行更全面的临床和影像学检查,可缩短随访的间隔时间,进行更加密切的随访。65例阴性患者中有11例肿瘤进展,阴性预测值为83.1%,提示放疗后转阴患者仍有肿瘤复发及进展的可能,仍需定期随访,以防止漏诊。
鼻咽癌临床分期是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因素,鼻咽癌患者血清中EB病毒分子水平与肿瘤的分期和临床进展有明显相关性[5]。通过检测治疗前后EBV-DNA水平发现,预后越差者其EBV-DNA水平越高。本研究也进一步证实了鼻咽癌患者血浆EBV-DNA可以准确反应肿瘤负荷[6],并随着肿瘤的清除而迅速下降至检测极限值以下[7]。因此,从理论上讲鼻咽癌治疗后血浆中检测出EBV-DNA提示肿瘤复发或远处转移,本次研究结果与此相符。
总之,鼻咽癌放疗后患者血浆EBV-DNA是监测肿瘤进展的有效方法,有利于早期诊断复发和转移,并采取临床干预措施。
[1]潘孝彰.新发传染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9-61.
[2]季明芳,郭媛卿,梁锦胜,等.鼻咽癌患者发病前后EB病毒VCA/IgA和EA/IgA滴度动态分析[J].中华肿瘤杂志,2003,25(3):243-245.
[3]陈云,刘根焰,姚堃,等.定量检测EB病毒 VCA-IgA和 EAIgA抗体对EB病毒相关鼻咽癌的诊断意义[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9(12):1638-1642.
[4]曾希,曾颖,王承龙.33例鼻咽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EB病毒VCA-IgA跟踪分析[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8(1):62-64.
[5]胡春卉,李山.EB病毒诊断方法研究进展[J].肿瘤学杂志,2010,16(1):78-80.
[6]Lin JC,Wang WY,Chen KY,et al.Quantification of plasma Epstein-Barr virus DNA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asopharyngeal Carcimoma[J].N Engl 1Jmed,2004,350(24):2461-2470.
[7]Lo YM,Leung SF,Chan LYS,et al.Kinetics of plasma Epstein-Barrvirus DNA during radiation therapy for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J].Cancer Res,2000,60(9):2351-2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