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学》教法创新研究

2012-12-05 04:40:05沈阳大学辽宁沈阳110014
商业会计 2012年11期
关键词:会计学岗位教学法

(沈阳大学辽宁沈阳110014)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笔者从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级会计人才目标出发,针对《财务会计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教学评价进行全方位改革,旨在不断探索培养创新性高级应用型会计人才的教学模式。

一、树立教学新理念,明晰教学目标

(一)树立会计教师并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专业”的观念。未来的社会需要高素质的应用型会计人才,教师作为我国知识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社会培养人才、输送人才的任务,而这一任务完成得好与坏,关键取决于师资力量以及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创新。作为培养输送会计人才的会计教师,应走在改革的前列,主动参与改革、适应改革、接受改革,用全新的知识武装教师,并适应时代需求,与时俱进,整合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从这一意义上讲,会计教师并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而更是一种“专业”。

(二)树立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设计理念。所谓“工作过程导向”的模式,即从实际工作岗位的工作典型任务出发,以完成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教学内容,使学生具备能够胜任工作岗位的能力并顺利就业,以实践过程的学习为主要过程的一种全新的职业教育模式。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设计理念充分体现了工学结合的特点,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工作之间的相关性,将教学与工作有机结合,提高了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效率。因此,《财务会计学》教学不应只是传授书本知识和技能,而应以培养“突出岗位能力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强,具有多视角,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为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课堂教学内容、实践环节和考评等进行系统改革,寻求灵活有效的教法,把创新能力的培养与知识的传授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改进整合教学内容,构建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重点的课程内容体系

教学内容的整合创新是教学改革的关键。《财务会计学》是会计专业继《会计学基础》后的重要专业课,它是今后学习其他专业课的基础。

根据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市场、行业需求调研,以会计职业岗位群职责、任务、工作流程分析为依据,开展职业岗位分析。针对该课程,确立出纳岗位、往来岗位、财产物资岗位、资金岗位、薪酬岗位、纳税岗位、财务成果岗位、报表编制与分析会计主管八大职业岗位和岗位群。在对职业岗位和工作过程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按企业单位对会计岗位的职业要求,分析每个主要岗位涉及工作任务及如何完成这些任务,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确定本课程各岗位及岗位群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根据岗位及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设计了八大学习情境,完成会计专业以工作岗位为逻辑起点的课程建设,构建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重点的课程内容体系。这是搞好教学的前提,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有的放矢,才能实现培养学生的目标要求。

为了避免会计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脱离,应不断加强教师的后续学习,关注知识动态,更新知识体系,将多年来对会计理论的研究及会计实践经验补充到教学中。同时,借鉴西方经验,把会计研究新成果、新思想、新发展及教师自身对现代企业会计的研究成果不断地引进课堂,将计算机应用、公共关系学、美学等内容以补充教材形式向学生推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穿插会计相关知识如管理学、经济法、心理学、逻辑学等学科内容。教学内容的改革应使 《财务会计学》课变得生动、系统和有趣,学生通过学习,对本课程产生强烈的兴趣,也为今后其他专业课的创造性学习开拓了新思路。

三、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培养创新思维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阵地。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互动式教学法。

(一)项目教学法。采用项目教学法就是以“项目”为教学载体,以“项目”的完成过程为教学过程。项目教学法的程序,首先选取合适的项目,明确具体任务,确定能力目标。其次,在项目的完成过程中采用适当的形式组织教学,如团队合作还是个人独立完成。最后,考核评价,真正起到激励学生的作用。如在财务会计的实践教学过程中,为了有目的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锻炼团队合作能力,充分体现教、学、做一体化,即在项目的完成中教、在项目的完成中学,整体掌握成本会计的基本原理、技能,体现专业思想,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操作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协作和交流能力,以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二)以精讲多练为主题,通过讲——练——提问设疑——讨论探究——总结归纳的程序,将问题逐步引向深入。讲:精确讲解;练:动手操作;提问设疑: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探究:适当时开展教师和学生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讨论,加深对疑难问题的理解;总结归纳:教师对所讲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和扩展。

(三)讲练结合、师生共做。通过淡化形式,注重实质,开门见山,精确讲解,给学生更多的实际操作机会,营造民主、平等、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敢想、敢说、敢做,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教学,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感性认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对比教学法。采用对比教学法,使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掌握得更加深入,把各种方法、原理的相同点、不同点讲解清楚,做到对比鲜明,突出重点、难点,使学生一目了然。

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氛围。变“灌”为“导”,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开拓学习思路,传授知识时侧重于传导知识技能,提高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运用的能力,掌握学习方法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要根据特定的教学情境环境和岗位能力形成内容来设计不同的教学程序,使每一堂课都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对那些学生容易理解的内容,预先把授课提纲告诉学生,并提出若干问题要求学生回去思考,准备答案,上课时让学生回答问题,训练口头表达能力和语言归纳概括能力。必要时让其他同学介入讨论,通过讨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对一些较抽象的内容,引导学生从特定情境出发、先介绍原理要点,借助于简洁、有趣的板书设计进行分析解释,使学生理解教材中的概念和知识要点。对一些综合性的问题、采用幻灯片、多媒体等技术进行分层解剖分析,形象教学,增大教学信息量,使教师向学生单向传送信息向师生双向传输信息发展,使师生在教学中处于互动过程,让学生感到获取知识的主动性和愉悦感,给学生表达观点、展示才能的机会和空间。教师要因势利导,启发学生大胆构思,逆向思维,对学生提出的具有创意性的问题及时指导。这种启发互动式的教学,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由被动变主动,更乐于去探索新问题、新知识,把理论应用于实践,分析和创新能力大大提高。

四、重视实践教学,增强岗位应用能力

根据岗位及岗位群的 “典型工作任务”设计了八大学习情境,完成会计专业以工作岗位为逻辑起点的课程建设,参与实践,给学生营造培养思维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氛围,是创新教学的重要手段。除课堂实务操作之外,课程教学内容介绍完成之后,安排两周的实务模拟操作,教师提供原始凭证,通过用友软件应用进行记账凭证、账簿和会计报表的不同岗位操作,提出总体性要求,学生自己编制完成项目计划。

在学生实际操作中,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更有利于锻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模拟操作中对“典型工作任务”及专业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广泛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增强了创新思维能力,为以后创造性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改革教学考评方式,激励创新发展

考评对学生的学习方向和重点起着指引的作用。创新性教学需对传统的考评进行改革。《财务会计学》课的综合分数应包括课堂提问占10%,平时作业占10%,模拟操作占20%和期末笔试占60%。

课堂提问形式,凡学生对老师所讲问题提出疑问并有自己独特见解的学生,均给予鼓励。课堂利用习题考核、检验学习效果,课上回答准、快、认真的同学均给予鼓励。课堂上利用投影仪,教师出题,让学生当场解决实际问题。平时通过网络平台布置作业及时批改,根据学生做题情况,给予适当分数,并及时讲评。学生通过岗位实务模拟操作对学生综合能力进行检验。期末考试试题要既注重基础知识又注重知识运用能力的测评。

考评方式和考评标准改变后,可以改变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习惯,更注重平时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考核的改革,引发了学生学习观念、态度和方法的转变,增强了学生学习创新的自觉性。

猜你喜欢
会计学岗位教学法
国家一流专业会计学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40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04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乡村地理(2018年2期)2018-09-19 06:44:06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中华儿女(2016年14期)2016-12-20 18:22:28
会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对策
山西农经(2016年3期)2016-02-28 14:24:08
中国会计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在哈尔滨隆重召开
商业会计(2015年15期)2015-09-21 08:26:58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现代企业(2015年4期)2015-02-28 18:48:18
湖南省教育会计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顺利召开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
中国卫生(2014年12期)2014-11-12 13: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