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依替米星氯化钠注射液致肾损害

2012-12-03 02:35赵冠人李国栋冯端浩解放军309医院药剂科北京100091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2012年2期
关键词:糖苷尿素氮硫酸

陈 珲,赵冠人,李国栋,冯端浩(解放军309医院药剂科,北京 100091)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57岁,主因腰背部疼痛1月余入院。入院前,患者曾感冒后出现咳嗽、胸闷症状,在外院给予胸腔穿刺抽液2次,共抽出血性胸水1630 mL,诊断不详,并予抗结核及保肝治疗。治疗14个月后,患者自觉症状无明显缓解,遂停药2个月;后因胸闷、刺激性干咳症状加重,再次于外院行胸部CT示“右侧胸腔包裹性积液伴胸膜增厚”;PET-CT检查未发现恶性肿瘤。为明确诊断和治疗来我院,门诊以“包裹性积液”收入胸外科。入院当日,血常规:WBC 7.52 ×109·L-1,单核细胞 1.15 × 109·L-1;肝功能:ALT 7 IU·L-1,AST 10 IU·L-1;肾功能:尿素氮 6.74 mmol·L-1,肌酐 103.0 μmol·L-1;尿常规:镜检红细胞2-4/HP,隐血(++),白细胞(–);动脉血气分析:SO2C 94%,PO271 mm Hg(1 mm Hg = 0.133 kPa),PCO243.1 mm Hg。

X线检查示:右侧胸腔积液,部分包裹;CT检查示:两侧胸膜增厚,右侧为重,右侧胸腔积液。T5-L1椎体前缘软组织病灶,特发性纤维化?双侧肾盂轻度积水;B超检查示:双肾盂积水,双侧输尿管上段扩张,前列腺增生。入院后给予异烟肼 0.3 g,口服,qd;盐酸乙胺丁醇片0.75 g,口服,qd;利福平胶囊0.45 g,口服,qd;硫酸依替米星氯化钠注射液0.3 g,静脉滴注,qd。抗结核及抗炎治疗10 d后,患者自觉症状无明显好转,遂停药,用药期间尿素氮及血清肌酐水平呈明显上升趋势,停用硫酸依替米星后肾功维持高水平一段时间后随即下降,再次应用后肾功再次升高。患者血清尿素氮、肌酐变化和相关治疗及用药情况见表1及图1。

表1 患者的相关治疗及用药Tab 1 Relevant treatment and medication used in the patient

2 讨论

该例患者在静脉滴注硫酸依替米星氯化钠注射液后,肌酐、尿素氮明显升高,停用后下降,再次应用又升高,停用后下降,再次应用升高,根据不良反应相关性评价标准判定为肯定[1]。

图1 患者血清尿素氮、肌酐变化情况Fig 1 Changes of urea nitrogen and serum creatine in the patient

依替米星是我国独立研制开发的新型半合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其作用机理是抑制敏感菌正常的蛋白质合成,对大部分革兰阴性菌及葡萄菌属有较高的抗菌活性,是一种临床疗效较好、且安全的抗菌药物[1]。依替米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在4.5%左右,肾损害的发生率为0.5%左右[2-3]。氨基糖苷类药物的肾毒性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目前的研究表明:该类药物属高度阳离子性的化合物,给药后不经体内代谢,绝大部分经肾脏以原形排泄,其中小部分会残留在近曲小管的上皮细胞中,残留药物主要定位在核内体、溶酶体及高尔基体的液泡中,引起溶酶体等的体积膨大、破裂,释放出许多活性酶等而导致细胞结构变化甚至死亡。这种变化可能与局部药物浓度过高,药物与细胞内物质结合形成毒性螯合物,以及药物从溶酶体渗出到达相关靶位引起线粒体、类膜、基底膜等的损害有关。这些损害引起的肾功能改变一般为非少尿性的肌酐清除率下降,血清肌酐升高[4]。

该例患者肾功能差,泌尿系统感染可考虑选用其他抗感染药物以降低肾毒性风险,如β-内酰胺类(二、三代)、喹诺酮类等。在临床应用硫酸依替米星的过程中,为了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肾功能,在患者肾功能不好,或者在原发肾性疾病未得到改善的情况下,应慎重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尽量降低或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猜你喜欢
糖苷尿素氮硫酸
不同因素对地黄毛蕊花糖苷含量的影响*
pH对毛蕊花糖苷稳定性影响及降解产物分析
麻疯树叶中3个新的糖苷类化合物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时尿素氮变化、变化规律及变化的意义分析
硫酸渣直接还原熔分制备珠铁
2019年硫酸行业运行情况
2018磷复肥硫酸大数据发布
硫酸很重要特点要知道
大量放腹水加白蛋白治疗肝硬化张力性腹水疗效分析
尿素氮与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造影剂肾病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