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 军 尹伟锋 侯俊东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两型社会建设试点区农村生态环境变迁规律研究
吕 军 尹伟锋 侯俊东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在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研究试点区农村生态环境变迁规律有利于实现农村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两型社会建设试点区武汉城市圈与长株潭城市群2000年至2010年数据为基础,分析了农村生态环境变迁的驱动因素,并通过运用熵值法揭示了农村生态环境的变迁规律。结果表明:①试点区农村生态环境变迁驱动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前者包括地形地貌因子和气候变化因子,后者包括人口与生活因子、农业技术进步因子、农户生产经营因子和工业生产因子;②除地形地貌因子由于数据可获得性及其缓慢演化特点未予分析外,研究发现气候变化因子总体上对农村生态环境变迁影响较小;由于生活垃圾排放量增加人口与生活因子对农村生态环境变迁产生了负面影响;而随着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农资物资的依赖性降低以及工业清洁生产的倡导,农业技术进步因子、农户生产经营因子和工业生产因子对农村生态环境变迁产生了较大的正面作用;③试点区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从2000年至2004年基本保持在相同水平,而尽管在2005年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由于存在滞后效应,直到2006年出现拐点。从2007年开始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开始显著提升,同时,随着两型社会建设配套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批准,两型社会建设效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并且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上呈持续上升趋势。可见,试点区两型社会建设成效已经显现,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需要在此基础上加强对生活垃圾污染治理力度,同时有效保持对农资污染和工业污染的控制。
两型社会建设;农村生态环境;驱动因素;熵值法;变迁规律
2007年12月,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简称“两型社会”试点区),主要核心目标是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尽可能的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发展模式以及实现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使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也是两型社会建设理念赋予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内涵,然而,在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两型社会建设试点区农村生态环境和以往已有很大不同,农村人口的增长、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户的生产行为等等都影响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演化与变迁,对农村生态环保政策的有效实施同样提出了挑战。在此背景下,研究武汉城市圈以及长株潭城市圈内农村生态环境的变迁规律,有利于了解试点区农村生态环境时空特征变化的原因,也有利于逐步弱化资源环境对农村经济发展所呈现出来的瓶颈约束作用,这对于最终实现农村社会、经济、资源环境三大系统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关于生态环境变迁的研究由来已久,相关学者传统史学向新史学演进过程中环境史的诞生而出现的,主要是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探讨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以及演变规律,揭示人与自然的关系[1]。农村生态环境变迁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性问题,国内学者从环境史角度出发,论述农村生态环境的变迁状况,国内学者张崇旺[2]在研究江淮地区生态环境的变迁规律中,从明清时期的环境史开始论述了农业垦殖活动作用于生态环境的过程。水系与河湖资源也是农村生态环境变迁的重要方面,如魏显虎等[3]和张毅等[4]针对湖北省河湖流域,借助GIS以及遥感技术研究了不同时期湖北省湖泊水域状况,另外有学者也分别分析了清水江流域[5]、新疆博斯腾湖[6]以及黑河流域[7]等相应生态敏感区的环境变迁状况以及演变驱动力等。冯永忠[8]在对农村生态环境变迁的驱动机制研究过程中表明农村生态环境变迁的由两大因素引起的,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而武胜国[9]则更加细分了农村生态环境变迁的驱动因子,认为人口数量、经济发展、城镇化率以及技术进步等都会刺激生态环境的演变。冯永忠、杨改河等[10-11]认为农户生产经营行为以及农业生产方式都会引起农村生态环境演变,如农作制度中轮作制、集约制以及撂荒制等,农业生产中的畜牧业在畜禽数量与结构上等都会作用于农村生态环境变迁。也有国外学者研究集中于农村生态环境变迁驱动机制上,Shiferaw和Holden[12]在研究土地资源退化过程中发现,农户生产经营行为以及农户土壤保护措施都会对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发展产生影响,不适当的土地利用方式将引起较为严重的土壤退化。Donoso等[13]在研究智利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业物资资料使用过程中发现,化肥使用对农村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是明显的,特别是硝酸盐类化肥使用将引起农业土壤污染以及水环境污染。Bekele和Drake[14]对水土防治保护和农户生产经济行为方式的研究表明,农作物的类型、农户经营行为主体以及土地翻耕周期都会对水土保持产生影响。虽然学者已对农村生态环境变迁驱动因素及其变化过程进行分析,但是这些研究大多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为辅,本研究以两型社会建设为背景,依托侯俊东[15-16]等实地调研和实证研究得到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五种表现形式及农户对生态环境的认知情况,分析农村生态环境变化的驱动因素并建立变迁规律分析指标体系,并通过运用熵值法定量揭示农村生态环境变迁规律,以拓展农村生态环境的研究体系。
农村生态环境是一个巨大综合的复杂系统,包含了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等多个方面,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两型社会建设试点区农村生态环境的变迁规律分析首先需要通过分析影响农村生态环境变化的驱动因素,从而科学地确立指标体系,使变迁规律的分析有依可循。
根据实地调研与相关研究文献[8-15],两型社会建设试点区农村生态环境变迁驱动因子主要分为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大方面,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如地形地貌、气候变化等方面)和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是人为主导,包括人口与生活、农业科技进步、农户生产经营、工业生产等方面)。
2.1.1 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是生态环境空间格局与时空变化的基础条件,虽然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尺度内,自然因素的变化的频率和速率同社会经济因素的复杂快速变化相比显迟钝而缓慢,对生态环境变化的驱动力相对来说不明显,但是其仍具有一定的主导作用,在长时间尺度大环境背景上控制着生态环境的状况和变化。
(1)地形地貌因子。从一个短的时间尺度来看内,地形地貌变化速度一般相对较小,因此它对农村生态环境变化的驱动作用不明显,但是由于地形地貌是农村生态环境空间格局与时空变化的基础条件,因此其控制着农村生态环境类型空间分布特征并且制约着其他自然因素如气温和降水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因此在某种程度具有一定的主导作用。
(2)气候变化因子。气候是长期的大气状态和天气现象的综合,它是生态环境自然因素中最活跃要素之一。大气蕴含着最终来自太阳的热能,它的物理过程首先支配着地表的热量平衡,同时支配着水陆间的水分循环,从而影响了生物分布和陆地水文网的分布,以及它们的动态和土壤覆盖层的形成。
2.1.2 社会经济因素
在有人类活动之前,农村生态环境变化的驱动力主要是自然因素。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强,由人为活动主导的社会经济因素成为农村生态环境变迁的重要驱动力,特别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农村生态环境变迁的驱动机制从自然主导转向人为主导。
(1)人口与生活因子。人口与生活因子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是社会经济因素中的重要因素之一。人类通过改变生态环境的类型和结构,增强对这一综合体的干预程度,来满足人类对生态环境的需求。随着人口数量的变化,供人类生活、生存所需的农业生态环境类型数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在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总人口的增长上可以看出,人口增加对各类的水田、草地、园地等农田生态环境类型产生巨大压力,如人口增长则建设用地类型也在增加,它会侵占各类农田类型,从而使之有减小的趋势。
(2)农业技术进步因子。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生态环境类型产生了巨大变化,科学技术和工艺发展提高了土地生产率,阻止了由于人口增加带来的农业生态环境单元的扩张,同时使更多的农民摆脱土地的束缚,可以从事其他经济活动,促进了城镇化发展。从人类活动的历史演变过程,可以看到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这种影响力的增大主要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来说,伴随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提高,促进了工业、农业的发展,工业、交通、城镇和农村用地增加,从而使得农村生态环境类型结构发生了变化。随着农业技术文明的发展,使得大量的农业生态环境类型出现,意味着纯粹的自然环境开始转变为各种人为环境。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力和频率也迅速增强,其后发展的城市文明,进一步加剧了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破坏。随着科技和工业化进一步发展,不断产生如水、粮食和污染等环境问题,各种资源的掠夺、流通、消费更加活跃,最终给生态环境带来各种形式的大规模冲击。农业科技进步不仅改变农村生态环境类型结构,也改变了人类利用生态环境的方式,人类从粗放型的生态环境开发利用方式逐渐走向可持续的开发利用方式,农业技术在水利化、机械化和集约化的进步极大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缓解了农产品需求压力和土地压力,也解放了农村劳动力,使农户可以从事其他经济行业,从而促进了非农化及城镇化发展。
(3)农户生产经营因子。农户在生产经营中对于化肥、农药和农膜的广泛应用,使得土壤中Pb、Zn等重金属和过量的N、P的富集形成了农业面源污染。统计表明,化肥在使用过程中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化肥的利用率一般仅为35% -40%,其余大部分化肥则逸失于环境中,导致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农业生产中,长期不合理施用化肥,忽视有机肥,造成土壤结构变差,容重增加,空隙度减少,土壤养分失衡,有益微生物数量甚至微生物总量减少,土壤板结,土壤肥力持续下降,农作物减产。根据对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650户农户的问卷调查,发现农村生态环境污染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农户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农户生产目标、行为特征等内部因素以及市场机制、政策环境等外部因素均会对农户生产行为产生影响,作用于外在环境,最终导致环境恶化。并且农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农户的劳动力投入行为、文化程度营规模、投资行为以及经营组织行为对农村生态环境中的农业面源污染及农村水质污染影响较大。
(4)工业生产因子。基于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650户农户的问卷调查得出的结论,工业转嫁污染已经成为两型社会建设中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一大难题,农村工业的高速增长是以高强度消耗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在实地调研过程中发现,农村工业企业高度分散式布局,厂点、污染点与农业、农田交织在一起,易造成直接污染问题,加之缺乏及时有效的治理措施,乡镇企业的污染要比统计数字所表明的结果严重得多,而高污染性的农村工业企业数量的增长幅度远远高于该部分企业经济增长速度,农村工业过度污染的状况比较严重。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农村工业生产中排出大量工业废水、废气以及固体废弃物,给农村水系的环境质量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并增加整个水环境的污染负荷,同时也给农村大气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原先农村大气环境质量总体优于城市,这与农村经济不够发达,人口密度小、重工业、化学工业、机动车辆较少有关,然而农村工业化进程加快后随之而来的工业锅炉、生活采暖用炉、商用锅炉、机动车、大型机械剧增等不利因素,给农村的大气环境抹上了很重的阴影。另外,固体废弃物对农村环境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同时,工业生产还对环境噪声产生负面影响,农村工业的迅猛发展,来自工业、建筑、交通、养殖、饮食娱乐等行业的噪声长驱直入扰乱居民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秩序,损害人们的身心健康。
两型社会建设试点区农村生态环境变迁的指标体系主要以生态环境变迁驱动因子为基础,针对各个因子的特征和所包含的内容,并根据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和指标的代表性来建立。主要包含五大类因子:气候变化因子(包括平均气温和平均降水量);人口与生活因子(农村人口、农村生活日均用水量和生活垃圾排放量);农业技术进步因子(机耕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有效灌溉面积和农村用电量);农户生产经营因子(农林牧渔生产总值、农业从业人员、农业人均纯收入、化肥折纯量、农药使用量和农膜使用量);工业生产因子(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和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其中地形地貌因子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及其自身缓慢演化的特征则未采纳进来。具体指标及原始数据如表1所示。
本文主要运用熵值法对两型社会建设试点区农村生态环境变迁规律进行分析,由于需要对每个因子对于每一年的农村生态环境影响程度进行评价,因此,在进行评价时,必须按照一定的标准或方法来确定各指标的权数。熵是源于热力学的一个物理概念,后由申农引入信息论,现已广泛运用于社会经济等领域相关问题的研究。在信息论中,熵是系统无序程度的度量,信息则是系统有序程度的度量,两者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某项指标的指标值变异程度越大,熵值越小,该指标提供的信息量越大,该指标的权重也应越大;反之,某项指标的指标值变异程度越小,熵值越大,该指标提供的信息量越小,该指标的权重也越小。一般认为,熵值法能够深刻的反映出指标信息熵值的效用价值,其给出的指标权重比德尔斐法和层次分析法有较高的可信度。因此,可以根据各项指标值的变异程度,利用熵值来确定指标权重,可以为两型社会建设试点区农村生态环境变迁规律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假设有m个待评样本,n项评价指标,形成原始指标数据矩阵 X={xij}m×n(0≤i≤m,0≤j≤n),则为xij第i个待评样本第j个指标的指标值。
表1 试点区农村生态环境变迁指标体系Tab.1 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vicissitude index system in pilot areas
熵值法的计算步骤如下所示:
第一,原始数据无量纲正向化处理。假设评价指标的j的理想值为 xj*。对于正向指标,xj*越大越好,记为xj*max;对于逆向指标,xj*越小越好,记为xj*min。评价指标的理想值可以从初始数据矩阵X中找到。定义xij*为xij对于xj*的接近度。对于正向指标,xij*=xij/xj*max;对于逆向指标,xij*=xj*min/xij。定义比重矩阵:Y={yij}m×n,其中yij=xij*/Σxij*,0≤yij≤1。
第二,计算评价指标的熵值。以正向化矩阵的指标值为基础,根据公式
其中k=1/lnm,m为样本个数。
第三,计算评价指标的差异性系数。根据公式
第四,定义评价指标的权重。根据公式
第五,计算样本的评价值。
用第j项指标权重wj与比重矩阵中第i个样本第j项评价指标yij的乘积作为的评价值,定义fij=wjyij×100,第i个样本的评价值fi=∑fij。
根据指标体系原始数据进行无量纲正向化处理,其中所有指标中正向指标包括平均气温、平均降水量、机耕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有效灌溉面积和农村用电量农林牧渔生产总值、农业从业人员和农业人均纯收入;逆向指标包括农村人口、农村生活日均用水量、生活垃圾排放量、化肥折纯量、农药使用量、农膜使用量、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和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同时,运用熵值法中公式(1)、(2)和(3),得到农村生态环境变迁分析各指标权重值和差异性系数,如表2所示。
以权重表为基础,得到农村生态环境变迁各项因子得分以及综合得分,如表3所示。
根据熵值法综合运用得到的关于两型社会建设试点区农村生态环境变迁驱动因子得分表,可得到气候变化因子和人口与生活因子得分图(见图1),农业技术进步因子、农户生产经营因子和工业生产因子得分图(见图2)以及综合得分图(见图3)。
从各类因子得分方面来看,通过对农村生态环境变迁五类因子的熵值法分析,两型社会建设试点区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农村生态环境从2000年至2010年在气候变化方面相对不大,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说明气温变化和降水量变化对农村生态环境变迁影响较小。由于是从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降水量考虑分析,所以每年得分水平较为一致。在实际数据调查中发现,其实以每一年不同季节来看,气温昼夜温差较大,而降水量也有汛期和干旱期的区别,对于农业生产环境影响较大,这就要求政府对治理自然灾害对农村生态环境引起的问题引起重视。
表2 试点区农村生态环境变迁驱动因子权重Tab.2 Weight of 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vicissitude driving factors
从人口和生活因子方面看,试点区从2000年至2010年间有明显下降的趋势,虽然农村人口数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有所减少,然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生活用水以及其他物资消耗在日益增加,随之而来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排放量也相应增加,同时,农村生态环保宣传力度以及宣传效果没有达到理想效果,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有待于进一步将强,从而增加了农村生态环境污染负荷,使得农村人口与生活因子成为了农村两型社会建设一大阻碍,这对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处理问题提出了挑战。
表3 试点区农村生态环境变迁驱动因子得分Tab.3 Scores of 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vicissitude driving factors
图1 气候变化因子和人口与生活因子得分Fig.1 Scores of climate change factor and population and livelihood factor
图2 农业技术进步因子、农户生产经营因子和工业生产因子得分Fig.2 Scores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rogress factor,Farmers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actor and Industrial production factor
图3 综合得分Fig.3 Comprehensive score
从农业技术进步方面看,从2000年开始至2010年整体上有一个缓慢提升的过程,整个过程得分增加了1.14倍,并且呈继续增长的趋势,这说明农业技术进步给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带来了正面效应,主要是传统农业生产效率较低,同时破坏生态环境的风险较高,而随着农田水利化、机械化和电气化水平的提高,现代农业先进技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同时也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从农户生产经营方面看,得分值在2000年至2003年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到2004年有一个小幅度提升,而从2005年、2006年有一个下降到趋势,直到2007年开始,得分值显著提升,从2006年的0.187提升至0.337,提高了80.4%,这说明从2006年之后新农村建设开始以及2007年两型社会建设配套改革实验区正式建立之后,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有一个比较大的改变,政策的实施对农村生态环境具有较大的正面效应。虽然农户生产经营行为从整体上对农村生态环保有正面效应,然而从数据分析中发现,农户生产经营行为中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主要集中在农资污染上,其生产中仍然在较大程度上依赖于化肥、农药以及农膜的使用,这对于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造成了阻碍。
从工业生产方面看,农村工业化发展无疑对农村生态环境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从2000年至2006年,工业生产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得分值呈下降趋势,降低了23.2%,直到从2007年开始,农村工业生产因子得分值有显著提升,从0.123 提升至0.263,增加了1.15 倍,说明两型社会建设在农村工业化发展对农村生态环境转嫁污染方面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然而从工业生产主要污染物来看,工业固体废弃物以及工业废水排放数量呈减少趋势,但是工业废气却逐年上涨,这就要求着重加强对工业废气的处理。
最后,从综合得分方面可以分析得到两型社会建设试点区农村生态环境变迁规律及其趋势,2000-2010年两型社会建设试点区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呈现的变迁规律是2000年至2001年有微小下降,从2002年至2004年有小幅度提升,基本保持在相同水平。在2005年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但从图中发现2005年至2006年,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有微小下降,直到2006年底出现拐点,说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存在滞后效应,但随着新农村建设理念逐渐深入,从2007年开始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开始提升,同时,随着两型社会建设配套综合改革试验区的批准,2008年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提升了17.3%,效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之后提升脚步虽有所放缓但总体上呈持续上升趋势。从2006拐点出现直至2010年,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一直呈现出上升趋势,平均年增长率为16.9%,说明试点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成效已经显现。
基于统计数据和熵值法分析结果,通过对两型社会建设试点区农村生态环境变迁规律的研究分析,得到如下结论与启示:
(1)两型社会建设试点区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农村地区在新农村建设和两型社会建设政策指引下,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从新农村建设开始后在2007年于以往有较大改善,而在2007年底两型社会建设开始实施后,效果得到进一步加强,并保持了持续上升的趋势,这说明了新农村建设和两型社会建设已经开始深入到农村地区,政策的执行对农村生态环境产生了较大的正面作用,政府应当积极保持治理农村生态环境的力度。
(2)两型社会建设试点区农村生态环境变迁受较多因素影响,相对来说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较小,但是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较大,其中农业技术进步因子、农户生产经营因子及工业生产因子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变迁产生了较大的正面作用,说明了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农户经营水平的提高以及工业清洁生产技术的推广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作用不容忽视,需要进一步保持与加强,然而人口与生活因子却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变迁产生了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生活垃圾污染问题上,生活垃圾排放量的增加以及处理不及时不到位等问题使得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遭到了一定的阻力,需要在今后的生态环保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对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可以通过环保宣传、垃圾分类教育以及完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来解决生活垃圾污染问题。
(3)两型社会建设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虽经研究表明在农业技术上、农户生产经营上以及工业生产对农村转嫁污染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具体到各个农村区域,农村水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生活垃圾污染、空气噪音污染以及工业企业三废污染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挑战,这就需要政府进一步从大方面入手,在已有研究成果和政策措施基础上,全面推广环境宣传教育,生态农业技术以及企业清洁生产技术,完善各类污染物处理设施,使农村生态环境得到彻底改善。
References)
[1]王景泽,陈学知.清末科尔沁草原的开发与生态环境的变迁[J].学习与探索,2007,(3):210 -219.[Wang Jingze,Chen Xuezhi.Khorchin Grasslands’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Vicissitude in the End of Qing Dynasty.Study and Exploration,2007,(3):210 -219.]
[2]张崇旺.试论明清时期江淮地区的农业垦殖和生态环境的变迁[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4,(3):54 -61.[Zhang Chongwang.A Discussion of Agricultural Reclaim and Cultivate Wasteland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Vicissitude of Yangtze and Huai River Region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J].The Journal of Chinese Social and Economic History,2004,(3):54 -61.]
[3]魏显虎,杜耘,蔡述明等.湖北省湖泊演变及治理对策[J].湖泊科学,2007,19(5):530 -536.[Wei Xianhu.On the Evolution of Lakes in Hubei Province and Countermeasures[J].Lake Science,2007,19(5):530 -536.]
[4]张毅,孔祥德,邓宏兵等.近百年湖北省湖泊演变特征研究[J].湿地科学,2010,8(1):15 -20.[Zhang Yi,Kong Xiangde,Deng Hongbing,et al.Change Characteristic of Lakes in Hubei Province in the past 100 Years[J].Wetland Science,2010,8(1):15 - 20.]
[5]周秉正,王会香,申鹏.清水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变迁与可持续发展[J].三峡环境与生态,2000,22(6):14-16.[Zhou Bingzheng,Wang Huixiang,Shen Peng.Ecological Environment Vicissitudes of Qingshui River Basin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Chongqing Environmental Science,2000,22(6):14 - 16.]
[6]王亚俊,李宇安,谭芫.新疆博斯腾湖生态环境变迁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18(2):61 -65.[Wang Yajun,Li Yu’an,Tan Yuan.Analysison theEvolution Trend oftheAqueous Environment of Bosten Lake in Xingjiang[J].Journal of Arid L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04,18(2):61 -65.]
[7]李静,桑广书,刘小艳.黑河流域生态环境演变研究综述[J].水土保持研究,2009,16(6):210 -214.[Li Jing,Sang Guangshu,Liu Xiaoyan.Review of the Evolu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Heihe River Basin[J].Research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2009,16(6):210 -214.]
[8]冯永忠.区域生态环境演变的主导因素分离与效应强度分析[D].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52 -61.[Feng Yongzhong.Separation oftheDominantFactorsWorkingon theRegion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volvement and Their Intension on the Environment[D].Xi’an:North West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2006:52 -61.]
[9]武胜国.福建省生态环境时空格局信息图谱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7:141 -154.[Wu Shengguo.Study on the Spatialtemporal Patters of Eco-environment Geo-information Tupu in Fujian Province[D].Fuzhou:Fujian Normal University,2007:141 -154.]
[10]冯永忠,杨改河,丁瑞霞.农作制度对江河源区域生态环境演变的作用机理[J].中国农学通报,2005,21(6):367 -370.[Feng Yongzhong,Yang Gaihe,Ding Ruixia.The Evolution Mechanism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Source Region of Yangtze River,Huanghe River and Lantsang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Farming System[J].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2005,21(6):367 -370.]
[11]冯永忠,杨改河,杨世琦等.畜牧业对江河源区生态环境演变的影响机理研究[J].草业科学,2005,22(11):77-80.[Feng Yongzhong, Yang Gaihe, Yang Shiqi, et al. The Evolution Mechanism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Source Region of Yangtze River,Yellow River and Lanchangjiang River Influenced by Animal Husbandry[J].Pratacultural Science,2005,22(11):77 -80.]
[12]Shiferaw B,Holden S T.Resource Degradation and Adoption of Land Conservation Technologies by Smallholders in Ethiopian Highlands:A Case Study in an Adit Tid Aiorth Shewa[J].Agricultural Economics,1998(18):233 -247.
[13]Donoso G,Cancino J,Magri A.Effects of Agricultural Activities on Water Pollution with Nitrates and Pesticides in the Central Valley of Chile[J].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99,39:49 -60.
[14]Bekele W,Drake L.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Decision Behavior of Subsistence Farmers in the Eastern Highlands of Ethiopia [J].Ecological Economics,2003,46:437 -451.
[15]侯俊东,吕军,尹伟锋.农户生产经营行为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影响[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3):26 -31.[Hou Jundong,Lv Jun,Yin Weifeng.Effects of Farmer Households’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Behaviors on Rural Eco-environment[J].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2,(3):26 -31.]
[16]侯俊东,吕军,刘杨.两型社会建设中农户对农村生态环境的认知差异及启示[J].生态经济,2011,(6):27-30.[Hou Jundong,Lv Jun,Liu Yang.Cognitive Differences and Implications on 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Household under“Two-oriented Society”[J].Ecological Environment,2011,(6):27 -30.]
A Study of 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Vicissitude Principle in Two-type Society Construction Pilot Areas
LV Jun YIN Wei-feng HOU Jun-do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Wuhan Hubei 430074,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wo-type society construction(energy saving society and environmental friendly society),a research into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vicissitude principle in pilot areas would be beneficial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in rural areas.This paper was based on the data of two-type society construction pilot areas(Wuhan urban circle and Chang-Zhu-Tan urban agglomeration)from 2000 to 2010 and analyzed the driving factors of 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vicissitude and disclosed 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vicissitude principle through using entropy method.The results indicated:①The driving factors of 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vicissitude in pilot areas included natural factors and socioeconomic factors and the former one included topography factor and climate change factor and the latter one included population and live hood factor,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rogress factor,farmers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actor and industrial production factor.②Besides the topography factor due to availability of data and its slow evolutional characteristics,results showed that climate change factor had slight effect on the 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vicissitude as a whole;population and livehood factor had a negative effect because of increasing of living garbage emissions;with increasing of the moder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level,reduction of the dependence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materials and advancement of industrial cleaner production,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rogress factor,farmers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actor and industrial production factor had a larger positive effect on the 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vicissitude.③The 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quality in pilot areas remained the same level from 2000 to 2004 and although construction of new socialist rural area has been put forward by the Eleventh Five Plan in 2005,it is not until 2006 that the inflection point came into being because of the hysteresis effect of policies.The 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quality started to be improved apparently from 2007 and in the meanwhile,with the approval of comprehensive reform experimental regions of two-type society construction,the effect of two-type society construction has been further strengthened and the 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quality presented a rising trend.It was thus clear that the two-type society construction in pilot areas has made achievements and the emphasis of 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work should be strengthening household garbage pollution regulation and simultaneously maintaining effective control of agricultural materials pollution and industrial pollution.
two-type society construction;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driving factors;entropy method;vicissitude principle
F323;X321
A
1002-2104(2012)10-0055-08
10.3969/j.issn.1002-2104.2012.10.009
2012-04-26
吕军,博士生,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生态环境与循环经济。
尹伟锋,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农村生态环境。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两型社会建设中农村生态与环境治理机制研究”(编号:09YJA790188)。
(编辑:田 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