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玖仙
(山西运城市风陵渡开发区人民医院内科,山西 运城 044602)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病,是指短暂并经常反复发作的脑局部供血障碍,发病率较高。TIA是脑梗死的前兆,其发病时间短暂,临床上常表现为偏瘫、半身麻木、失语、偏盲、一过性黑曚等[1],症状虽不严重,但对于部分反复发作的患者,极有可能发展脑梗死。因此,必须引起临床上的高度重视。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在阿司匹林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TIA患者38例,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78例TIA患者,所有病例均经头颅CT、MRI证实,入院前l周内有2次以上的反复发作史。排除肝肾功能异常、血液病及恶性肿瘤等病史者。排除重症糖尿病,支气管哮喘、严重感染性疾病及消化道出血。其中男性42例,女性34例,年龄43~79岁,平均(54.2±4.1)岁,颈内动脉系统TIA 47例、椎基底动脉系统TIA 31例。临床表现为一侧复视、眼震、双眼黑以及共济失调等。合并糖尿病10例,高血压9例,高血脂12例,将该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两组在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发作部位、合并症等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采用改善脑循环的药物,塞通注射液0.4g静脉滴注,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患者分别给予降压、降糖、降脂治疗。①对照组:单纯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100mg/次,1次/d。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5000U/次,皮下注射,1次/d。两组均以7d为1个疗程。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和血小板数目(PLT)的变化。并记录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其中疗效判定标准为[2]:①治愈:治疗后10d症状无发作;②有效:症状好转,发作时间缩短、次数减少,半年内无脑卒中发生,复查头颅CT无梗死灶;③无效:治疗10d仍有反复发作,半年内发展成脑梗死,复查头颅CT出现梗死灶。
治疗组治愈15例,有效21例,总有效率为9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4%,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的PT、FIB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APTT、PLT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对照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治疗组中无消化道出血和脑出血发生,仅有3例皮下注射部位输液部位皮下淤斑,但并未影响治疗。
随着我国老龄化步伐的加快,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渐升高,严重危害着我国国民的健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局灶性脑缺血导致突发短暂性、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是目前公认的脑梗死的危险因素,频繁发作的TIA是脑梗死的特级警报。因此,对于TIA应该早期、及时的治疗,这对于降低脑梗死的发生率,减少后遗症,改善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意义。脑血管痉挛,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和微栓子学说是目前TIA发病的可能三大机制,临床上对TIA的治疗主要采用抗栓治疗和抗凝治疗。阿司匹林是抗栓治疗的常用药物,其作为一种环氧化酶抑制剂(COX),是目前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唯一有循证医学证据的抗血小板药物。其主要通过是血小板环氧化酶乙酰化,抑制了环内过氧化物和TXA2,抑制血小板释放二磷酸腺苷 (ADP)和血小板聚集,而发挥抗血小板的作用。低分子肝素钠现已经被广泛的用于抗凝治疗,其由普通肝素通过酶学或化学降解产生,是肝素制剂中的低分子量成分,其抗Xa的作用比抗Ⅱa的作用大5~25倍,并且低分子肝素的半衰期是普通肝素的2倍[3,4]。低分子肝素钠作为一类选择性抗Xa的药物较普通肝素的使用更为安全,可以显著降低出血等并发症,这主要是由于低分子肝素钠的氨基葡聚糖以短链结构为主,不易同抗凝血酶Ⅲ(AT一Ⅲ)结合,大大减弱了加速AT-Ⅲ使FⅡ a失活的作用,对血小板几乎没有作用,也不增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5]。此外,低分子肝索可促进释放内源性物质结合到内皮细胞,也参与了抗血栓作用[6]。
表2 两组患者血液指标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在采用阿司匹林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钠,患者在临床疗效、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的改善方面显著优于单纯采用阿司匹林治疗,P<0.05。且在应用低分子肝素钠的过程中,患者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未中断治疗。这提示采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TIA,降纤、抗凝作用强,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发作次数,低了出血合并症,值得临床推广。
[1]贾博琦,鲁云兰.现代临床实用药物手册[M].2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537-538.
[2]张玉秀.低分子肝素钠治疗TIA50例临床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0,7(5):107.
[3]崔春花,孙立新.低分子肝素钠治疗TIA33例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07,28(8):1014.
[4]李国庆,赵金环.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6,14(1):63-64.
[5]瘳耿,杨职,江先娣.低分子肝素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5):52-53.
[6]杜玉光,段萍.降纤酶和低分子肝素钠联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观察[J].临床实验和医学杂志,2008,7(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