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文彪
(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广西柳州545004)
审美人类学是一门美学与人类学相交叉的新兴学科,它借鉴文化人类学学科理念和田野调查方法,对区域民族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族群的审美文化展开实地田野调查,努力“揭开特定区域族群文化中被遮蔽的审美感知方式,激扬符合美的规律的文化创造原则,建构充溢审美氛围的生存环境,是审美人类学研究的重要任务。”[1]揭示特定区域族群独特的审美文化背后所隐藏的民族审美经验、审美心理、审美旨趣,从而实现理论阐释与文化表征、理论建设与文化实践的深层契合是审美人类学的努力方向。“作为一种理论方法,审美人类学把民族艺术作为一种复杂的意识形态现象来研究,不仅研究民族艺术的形态、意义、审美价值,而且研究民族艺术的社会作用以及与社会发展的联系。”[2]瑶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民族,其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山海经·大荒东经》曾这样记载:“帝舜生戏,戏生瑶民”。自古以来,对瑶族的称谓和瑶族的自称有300余种。[3]白裤瑶是瑶族的一个支系,主要聚居在广西南丹里湖瑶族乡、八圩瑶族乡和瑶山瑶族乡及贵州荔波县朝阳瑶乡等地,人口三万左右,因其男子常年穿白裤而得名,具有“人类文明的活化石”之称。白裤瑶族群创造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其中白裤瑶的服饰文化尤为令人瞩目。白裤瑶服饰文化作为中国少数民族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集中反映了白裤瑶族群的审美经验、审美心理与审美旨趣。
白裤瑶族群衣装的原材料主要是自己所种的棉花和所养的蚕,整个制作过程分为养蚕种棉、纺纱、跑纱、晒纱、梳纱、织布、采集粘膏、蜡染描图、染布、刺绣图案、缝制衣裳等11道工序。
白裤瑶族群的服饰大多是由白裤瑶妇女手工制作而成,养蚕和种植棉花是制作服饰的前提条件。笔者在对桂黔境内的白裤瑶进行田野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在白裤瑶村寨中,绝大多数家庭至今仍养蚕和种植棉花。他们一般将蚕养殖在竹编筐内和簸箕中,等蚕吐丝时,则在筐上和簸箕上放一块平整的木板,让蚕在木板上来回爬行吐丝,再将蚕丝收集起来以备纺纱之用。在白裤瑶地区,每年4月是种植棉花的季节,8—9月收获棉花,将棉花去籽晒干后即可纺纱。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用蚕丝纺织成的蚕布需与五蓓子的枝叶一起水煮,直至蚕布呈现黄色和红色为止。蚕布一般是用来制作妇女的百褶裙或百褶裙的裙边,棉纺织布是作为主要服饰材料,用来缝制男子衣裤和女子上衣。
纺纱就是将去籽晒干后的棉花通过木制的纺纱机把松散的棉线进行捻搓,棉线经过捻搓就成为细密的棉线,将棉线一点点地抽出来,再将细密的棉线有规则地卷绕成棉纱圈,然后用小木棍将棉纱圈中的棉纱线绕成一锭锭的棉纱团。
跑纱一般是在室外一个比较宽阔的场地中进行。首先在场地上固定4根光滑的木棍(或竹竿),再将棉纱团的棉线的一头固定在其中一根木棍上,然后将棉线沿着其他木棍方向慢慢松解,使棉线由下到上有规律地盘绕在木棍上,最后再将盘绕在木棍上的棉纱线整理成一缕缕的纱线。
晒纱就是将跑纱流程制作而成的一缕缕的纱线上的水分晒干,以防由于纱线潮湿而发霉变色。
由于手工纺制出来的棉纱相对比较粗糙,有时会粗细不均、纱线上附有棉绒或其他粘物,为使纱线光滑、粗细均匀,在用棉纱纺织布之前还需要有一个梳纱的过程。
织布就是将纱线分为经纱线和纬纱线,并通过木制织布机使它们相互交错紧密集结成布。这样用手工织出来的棉布不起球,舒适柔软,透气性好。
白裤瑶服饰制作过程中最具特色的是用粘膏树的粘膏来绘制布料。每年4月,白裤瑶的妇女都会到山上和村寨附近的粘膏树上采集粘膏汁。据广西南丹里湖白裤瑶村民介绍,粘膏树是一种很奇特的树种,只能在当地栽种,而且只有用刀经常砍树杆才能不断长高长大。白裤瑶妇女在采集粘膏前,需在粘膏树上砍出一个个的小树坑,粘膏汁就会慢慢地汇集在树坑内,等过20天左右就可以采集粘膏了。将采集的粘膏汁放在锅内加热,再加入一定量的水,煮沸至无泡沫即可备用。
白裤瑶妇女将织好的白布料放在平整的木板上,用光滑的木棒在布上来回磨压使布料变得光滑平整,然后再用画刀蘸上备好的粘膏汁在布料上绘制图案。画刀有大画刀、中画刀、细画刀三种,根据不同的绘图需要来选择,一般大画刀用来刻画图案的粗直线条,中画刀用来刻画一般图案的直线和曲线,细画刀则用来刻画那些复杂较小的图案。
在白裤瑶服饰制作流程中,染布是最为复杂的一道工序。第一步,制作染料。即在染缸内倒入约4/5容量的清水,再加入适量的蓝靛膏和酒,用木棍搅拌均匀,制成备用染料。第二步,染色。即将刻画有图案的布料放入染缸中,2—3小时后取出,凉吹至半干状态后又放回染缸中,如此往复3—6次,整个过程耗时20天左右。第三步,除粘膏。即先将稻草烧成灰放入缸中浸泡,再过滤出碱水,然后将碱水与染色的画布一起放入锅中用小火慢煮,直至可以除去画布上的粘膏为止。第四步,画布图案染色。即将除去粘膏的画布再放回蓝靛染缸中浸泡3小时左右,使画布中原来有粘膏的部分染上蓝色,然后取出染布在清水中洗干净,晒干即可。第五步,染布固色。即将晒干后的染布放入到装有蕨根水与野淮山汁的缸内浸泡,这样不仅能使染布的色泽稳定、光亮,而且也能使染布变得硬挺,便于下一道工序——刺绣图案。
在白裤瑶族群中,几乎所有的成年女子都会刺绣。刺绣一般是依照染布上的图案纹路进行。白裤瑶妇女用绣针穿引彩线依照染布上的图案绣制出多种色彩(以红色、黄色、粉红色为主)的图案。刺绣的丰富多彩为五彩斑斓的白裤瑶服饰呈现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白裤瑶妇女根据实际需要将刺绣有图案的染色布料缝制出不同款式的衣裳,白裤瑶衣装的制作流程才算全部完成。如缝制白裤瑶妇女的夏衣“挂衣”,前襟用一块蓝黑色土棉布,背面则用刺绣有方形图案的染色布料,将前后两幅镶拼起来,衣上端开一个大圆孔,两边不缝合,无需纽扣,只用一条蓝黑色的小布带连接即可。
关于白裤瑶服饰特点的历史遗迹,史书有所记载。如《后汉书·南蛮传》记载瑶族先民“好五色衣服”的历史。《隋书·地理志》记载到:岭南有瑶民“其男子着白裤衫,穿中裤,女子青布衫,斑布裙,皆无鞋履。”[5]在乾隆《庆远府志》卷十《杂类志·琐言》记载到:南丹、荔波一带的瑶族妇女“不独衣裳不相连,而前胸后背、左右两袖,俱各异体,着时方以钮子联之,真异服也!”[6]另外,清人李文琰《庆远府志》卷十《杂志·诸蛮)也载:“瑶人居于瑶山,男女皆蓄发,男青短衣,白褂草履;女花衣花裙,短及膝。”[7]尽管随着历史的变迁,如今白裤瑶族群的一些风俗习惯有了很大的变化,但笔者在对白裤瑶族群进行田野调查中发现,白裤瑶服饰结构特征依然在很大程度上保留着历史的遗风。如“男子着白裤衫,穿中裤,女子青布衫,斑布裙”;“男女皆蓄发,女花衣花裙,短及膝”;“不独衣裳不相连,而前胸后背、左右两袖,俱各异体”等服饰结构特征均可以在如今的白裤瑶服饰中得到印证。笔者将从“服”与“饰”两个方面来介绍桂黔白裤瑶服饰文化的特点。
桂黔白裤瑶服饰文化中“服”主要由头服、上衣、下裳、鞋袜4个部分组成,它们相互独立,又浑然于一体,构成了独特的白裤瑶族群服饰文化。
1.头服
头服在我国古代又称“首服”、“头衣”等。在我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中,头服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头服一般分为冠帽型、巾帕型和冠帽巾帕混合型三种。桂黔白裤瑶族群的头服属于巾帕型。南丹白裤瑶成年男子都蓄长发,他们一般用一条宽约5厘米、长约1.2米的白土布将长发缠绕在头上,再用一条相应宽度、长约60厘米蓝黑色土布重叠盘绕在头上。白裤瑶妇女则先将长发束于头顶,再用发髻从后脑伸向前额扎好,然后用宽约10厘米、长约1.2米的蓝黑色土布盘绕在头上,同时用两条宽约2厘米、长约60厘米的小布带交错捆扎好。
2.上衣
白裤瑶男子的上衣为对襟式、无纽扣、蓝黑色的短土布衣,分有领和无领两种,有领上衣一般需在衣襟、袖口、衣脚等处各镶一块1寸宽的蓝色布,衣脚镶的边上还用黄色、红色等丝线绣制一些图案。无领上衣则不需镶边,只需在两侧衣襟上各绣一条红边,胸部左右两边用白丝线各绣一个对称的1寸长的长方形图案。穿时则用一条蓝黑(有时也用白色)色腰带捆扎,交领形成“Y”字形。白裤瑶妇女服装分夏装和冬装。冬装为右衽短衣。夏衣为短式贯头衣,俗称“挂衣”(或称“褂衣”)。其特点是“胸前背后用两幅约2尺见方的布镶拼,在两肩处用10厘米宽的黑布连接,无领无袖,长至裙头,上开一大圆孔,两腋下不缝合,穿时贯头而下,前后两块布自然披落在前胸和后背,在腋下用绳系,颇有贯头衣遗风。挂衣前幅用蓝黑或纯黑布,无装饰,后幅用浅蓝或灰色布,以红、蓝等色线绣一方形图案,多为回纹形、正字形、字形等几何纹图案。”[8]邓启耀教授在其著作《民族服饰:一种文化符号》中也曾这样叙述到:“广西南丹地区白裤瑶妇女的夏装,大约是贯头衣与坎肩的混合。形制更短,前后两块黑布,中间用丝线绣以图案,两肩各用十厘米长黑布相连,无袖,腋下亦无扣,且通穿不穿内衣,只能对胸乳作简单遮掩。”[9]
3.下裳
所谓“下裳”即指“下体之衣”,可分为裤、裙、绑腿等。白裤瑶男子下穿白色土棉布裤,裤头较大、裤裆宽松,裤脚狭窄,紧裹膝盖,长仅及膝盖部位,成“三角”形状。裤脚用蓝黑布或黄色和红色布(参加重大节日时)镶约10厘米宽的边幅,以裤脚边幅为准线,由下至上用红线绣5根宽约1厘米、长5—15厘米的红线条,每条红线条顶部再绣一个“+”字形,五条红线条形似人的五指。如冬天天气寒冷或需上山打猎,则在膝盖下用黑或白土布带打绑腿。白裤瑶妇女一年四季下身皆穿齐膝蜡染百褶裙,裙面颜色底色以深蓝、浅蓝、淡蓝色为主,每条百褶裙以黑蓝两色相间形成五道环形圈图案,裙底边缘多绣有黄色、浅黄色、红色、粉红色等花纹镶边,裙前在腰间系一块长方形的蓝边黑布,以遮挡百褶裙的接缝,也起到美观的作用。冬天或上山劳作,在膝盖下用黑或白土布带缚绑腿。
4.鞋袜
鞋袜在我国古代称为“足衣”。据史书记载,瑶族素有不着鞋履的习俗,《隋书·地理志下》载:“莫瑶男子但著白布衫,更无巾,其女子青衣衫,斑布裙,无鞋履。”[10]清道光《庆远府志》也曾写道:“瑶人素不著履,其足皮皱厚,行于棱石丛棘中,一无所损。”[11]这种习俗使得瑶族的鞋袜不仅样式少,而且缺乏自身的独特性。有研究者通过实地田野调查广西南丹和贵州荔波境内50多种瑶族服饰,考证了瑶族不着鞋履的习俗及其鞋袜缺乏特色的事实[12]。而这种习俗至今仍在白裤瑶地区存在,这也使得白裤瑶鞋袜没有民族特色。
桂黔白裤瑶的服饰文化中的“饰”主要分为头饰、腰饰、手饰、腿饰等4个部分。但总的来说,白裤瑶族群服饰文化中的“饰文化”并不像其他瑶族支系那样光彩夺目,而且在日常生活中,白裤瑶人们很少佩戴饰品,只有在举行重大活动或节庆表演时才佩戴饰器。
1.头饰
头饰俗称首饰,包括发饰、鼻饰、耳饰、牙饰等。白裤瑶男子除了用白土布和蓝黑色布带盘绕长发外,没有其他头饰。在白裤瑶族群中银饰非常少见,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妇女一般有银饰头帽,小孩也常戴银饰头帽。白裤瑶妇女在举行重大节日活动演出时一般会戴上一个银饰头帽。妇女和小孩的银饰头帽在造型上没有太大的差异,银饰头帽由一条约2厘米宽的圆形铜条将若干块牛角形银片(多为镀银薄铜片、铝片或铁片加工而成)串联成一个半圆形状,银片上可有图案,另外半边则为若干块圆形银片,而且每个圆形银片上镶挂有一条“银链”,下坠有一个小“银珠”,再用一条刺绣有方形和“米”字形图案、宽约5厘米的蜡染浅蓝色土布条将铜条包裹起来,刺绣图案置于牛角形银片之下。佩戴银饰头帽时,有牛角形银片的一边在前,悬挂有“银链”的圆形银片的一边在后。
2.手饰
我们在对广西南丹里湖白裤瑶族群的调查访谈中得知,白裤瑶族群没有佩戴手饰传统,因此,很少见有白裤瑶妇女佩戴手镯、戒指之类的手饰。极少数妇女所佩戴的手镯、戒指都是其长辈留传给她们的,手镯为扭绞状,接口处为尖头或扁头,手镯表面可有鸡冠式花纹。戒指材料一般为银质或镀银铝片或铜片而制,戒指前面为方形状,后面为圆形,表面刻有圆形、椭圆形、条形等花纹。
3.腰饰
白裤瑶妇女盛装的腰饰主要由腰带和坠花(又称吊花)两个部分组成,男女便装一般没有腰饰,男子盛装有腰带而无坠花。腰带的主要面料为深蓝色或浅蓝色蜡染土布,布上绣有方形、“+”字形、“x”字形图案,方形与“+”字形相连接在一起,且为同一色调,一般为红色或黄色,“x”字形的颜色要深于布料的底色,“x”交叉在“+”上构成一个“米”字形图案。此外,腰带上还要绣一些鸡仔纹图案。坠花则是一根红线将一些小饰品(诸如珠子之类)串联起来,悬挂在腰带上,长65厘米左右。
4.腿饰
所谓的腿饰就是白裤瑶人所用的绑腿。在白裤瑶族群中,成年男女都有腿饰,但平时很少佩戴,只有冬天天寒地冻,或上山劳作,或参加节庆演出时才佩戴。白裤瑶腿饰的长宽依据不同人的身高、腿的大小而定,一般长35厘米左右,宽20—25厘米,由内外两层构成,紧贴腿部的内层由蓝黑色土棉布制作而成,外层则由一块绣有3—4组连环红色或黄色的“米”字形图案的蜡染土棉布构成,将内外两层叠在一起用丝线缝合,再配上细绑带,就构成了一副完整的绑腿。为了美观,有的绑腿还在接口处配上一些饰品。
桂黔白裤瑶服饰的图案造型丰富、色彩斑斓,具有非常形象直观的美感特征,孕育着深刻的文化内涵。笔者通过深入调查和仔细辨析,发现白裤瑶服饰的图案特征可分为如下三种形式:
桂黔白裤瑶服饰中最基本的几何图案主要有“└”、“+”形、“x”形、“”形四种。
桂黔白裤瑶的每一个妇女服饰的背上都绣有一幅复杂的几何图案,当地人称之为“瑶王印”。尽管“瑶王印”图案的结构较为复杂,但都是由“└”、“+”形、“x”形、“”形四种最基本的几何符号变形组合而成,从其结构布局来看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整个图案以一个“田”字形或“回”字形图案为主体,再在其中间绣一个较小的“田”字形或“回”字形图案,有的“瑶王印”图案还会在大、小“田”字形或“回”字形图案之间的四周均匀(每边3个)的绣上9个黄色(有的是红色或蓝色)正方形方块图案,9个正方形方块形成一个“口”字形图案,“口”字形图案与其内、外“田”字形或“回”字形图案组合成连环的“田”字形或“回”字形图案,这样整个“瑶王印”图案不仅层次感极强、立体感分明,而且使整个图案富有变化,极其美观;另一种“瑶王印”图案则是以一个“田”字形或“回”字形图案为中心,用“井”字结构将整个图案分为上、下、左、右四个区域,每个区域又分为3个小区域,“井”字内部为“田”字形或“回”字形图案,“井”字四角为“└”(或“└”变形图案),“田”字形或“回”字形图案四周为半个“田”字形或“回”字形图案。由于各区域之间都是用对比鲜明的红色、黄色、蓝色等色调加以区分,这样使得整个“瑶王印”图案色彩斑斓、层次分明,结构富于变化(如下图例)。
桂黔白裤瑶服饰图案中除了较为抽象的单一的几何符号和复杂的几何图案(“瑶王印”图案)外,还有一些较为形象的象形图案,主要有如下四种:
1.“五指血印”图案。白裤瑶男子所穿的白裤上都绣有长短不一五条红线条,形似人的五指。据说“五指血印”图案最初是白裤瑶祖先——瑶王在战场上留下来的标识,白裤瑶男子穿绣有“五指血印”图案的白裤就是为了纪念英勇善战、宁死不屈的祖先——瑶王阿者。[13](如下图)
2.“鸡仔花”图案。白裤瑶族群对鸡普遍有一种崇拜的心理,这种意识在白裤瑶的服饰文化中也有所反映。在白裤瑶服饰的图案中,有一个被称为“鸡仔花”的图案,这种图案被认为是白裤瑶族群的图腾标识,任何一位白裤瑶妇女都能指认出图案中的“鸡头”、“鸡身”、“鸡翅”、“鸡尾”和“鸡脚”。另外,如果将白裤瑶男女的整套服装分别摆在一起,其形态非常像鸡的造型。[14](如下图)
3.“米”字形图案。“米”字形的图案是白裤瑶服饰中最常见的图案之一,白裤瑶的老人和妇女们称之为“巴嘎”(瑶语),意思是水车架子的形状。它表征着白裤瑶族群对水的记忆和对故土的怀念。据说白裤瑶先民曾生活在水资源比较丰富地方,他们在那里有水耕田地,有水车运送水资源,后来由于战乱迁徙到南丹境内,定居于水资源缺乏的深山之中。(如下图)
4.“人形纹”图案。在白裤瑶服饰的图案中有一种象形“人形纹”图案,这种图案形状形同一个个“小人”,主要由红丝线和黄丝线在黑底棉布上绣制而成,红色“小人”和黄色“小人”按照一定的构图布局交错排列。这种图案多绣在妇女的腰带和背小孩的背带上,它象征着白裤瑶族群的生殖崇拜意识,是白裤瑶族群渴望本族群能够人丁兴旺、发展壮大而不受外族欺凌的意象表征。(如下图)
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艺术是少数民族族群“主体认同和群体意识的意念情感符号,它在各民族千百年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在各民族相互间交流、融合中……获取了色、图、质、形等各自不同的审美要求,具有了不同的审美属性和记古述今的时限性、性别与职业性、区分不同人等的等级性、映现人地关系的区域性。”[15]白裤瑶服饰文化艺术也正好体现了白裤瑶族群的身份和审美文化认同的重要表征。
[1]王杰,覃德清,海力波.审美人类学的学理基础与实践精神[J].文学评论,2002,43(04):9.
[2]王杰.寻找母亲的仪式——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审美人类学考察(总序)[A].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
[3]蓝怀昌,李荣贞.瑶族歌堂诗述论[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8.4.
[5]玉时阶.白裤瑶社会[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154.
[6]朱荣,毛特凡.中国白裤瑶[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109.
[7]李文琰.庆远府志·卷十[M].河池市地方志办公室点校.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9:263.
[8]陈曼平.广西历代各族服饰文化概貌(三)[J].广西地方志,2004,22(05):49.
[9]邓启耀.民族服饰:一种文化符号——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136—137.
[10]朱荣,毛特凡.中国白裤瑶[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108.
[11]玉时阶.白裤瑶社会[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153.
[12]梁汉昌.瑶族服饰文化源流探析[J].文艺研究,2011:33(02):78.
[13]陈日华,韦永团.莲花山仙踪[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239.
[14]廖明君.石头山上有人家——广西南丹白裤瑶文化考察札记[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6:82.
[15]管彦波.西南民族服饰文化的多维属性[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4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