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网考对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反拨效应研究

2012-11-30 05:27:45李越华
关键词:学习策略我会听力

李越华

(新乡医学院 外语系,河南 新乡 453000)

英语网考对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反拨效应研究

李越华

(新乡医学院 外语系,河南 新乡 453000)

研究背景是自2008年12月以来,大学英语四级网考(IB CET4)在中国高校进行试点。参照IB CET4(试点阶段)的题型设置,在新乡医学院做了一次英语网考测试。结合测试的反拨效应理论和自主学习的理论,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对2008级的140名大二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做了调查,结果表明,英语网考对学生的自主学习产生了较强的反拨效应,总体来看正面效应大于负面效应。就促进英语网考的正面效应和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建议。

反拨效应;英语网考;自主学习

国家教育部于2007年1月出台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提出对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实行网考。并与2008年12月起在全国高校进行了网考试点。此次自上而下的英语测试改革颠覆了以往的纸质测试,势必对终端接受测试的学生产生较大的反拨效应。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探究英语网考对大学生的自主学习产生的反拨效应。

一 反拨效应理论与英语自主学习的现实要求

反拨效应(washback)是指测试对教和学产生的影响(Anderson amp; Wall, 1993),可以分为正面和负面反拨效应。国外学者Anderson amp; Wall探讨了反拨效应是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关于反拨效应的15个假设,主要从教和学(teaching and learning)两个方面来讨论所产生的反拨效应。Bailey在Hughes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PPP”反拨效应研究的基本模式。

Holec认为,自主学习(Learner Autonomy)就是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能确定学习的目标,决定学习的内容和进度,选择学习的方法和技巧,监控学习的过程以及对学习的效果进行评估。2007年教育部新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充分表明中国高校的英语教学正把重点转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被视为教学模式改革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另外我国近几年高校扩招导致学生人数猛增,教师相对不足,使得高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任务更加紧迫。再加上电脑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提供了有利的物质条件。

二 研究设计

本次英语网考的对象为随机选取的新乡医学院2008级140名大二学生,其专业囊括了临床医学、药学、儿科学、临床心理学、护理学,康复和预防医学等。所有学生学习英语至少7年,年龄在17岁到22岁之间。其中57%是男生,43%是女生。

本次英语网考(the Intranet-based English Test)是以新乡医学院的校园网为依托,于2010年1月份作为2008级大二学生的期末考试来进行的。本次英语网考前也就是在第三学期我们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提前告知学生英语网考的题型,建立网上试题库,并在英语网考前进行模拟网考让学生熟悉英语网考的操作流程等。本次英语网考题型参考了金艳和吴江对大学英语四级网考(试点阶段)的题型设计,其中听力理解和视听综合部分的比例为65%,阅读理解为35%。

为了能比较全面的了解英语网考对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反拨效应,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两种研究方法。

1.定量研究 (问卷调查)。

笔者设计了关于英语自主学习的问卷,主要是从自主学习的定义出发,涉及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选择学习材料和学习策略几个方面,共37个小题。问卷选项都是采用Likert五分量表的形式分级,根据不同问题,问卷选项从“完全不同意(A)”到“完全同意(E)” 或从 “完全不符合(A)”到 ”完全符合(E)” 等。该问卷调查先后进行了两次,分别为英语网考前的2009年9月份和英语网考过后的2010年的3月份,140名大二学生先后两次完成了该问卷并全部收回,有效问卷分别为130份和125份。

2.定性研究(访谈)。

根据问卷反映的情况,笔者于2010年3月份在医学院140名学生中随意选取了25名学生作为访谈对象。访谈的问题主要涉及到学生们对英语网考的态度以及英语网考对其学习态度、学习动机、选择学习材料以及学习策略的影响等。访谈过程采取集体访谈和个人访谈交叉进行,访谈过程做笔记。

在对数据分析前,对问卷所有选项进行量化,即A=1, B=2, C=3, D=4, E=5, 然后笔者使用SPSS13.0对问卷所得的量化数据进行分析。在分析数据时,笔者将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结果和访谈的结果进行比较,以便更准确的了解英语网考前后学生自主学习状况的变化。

三 结果与讨论

1.学生对自主学习的态度。

表1 学生对自主学习的态度

网考后均值4.37603.25603.44003.10402.25602.49604.4240总体均值4.31763.16083.33733.17652.27062.71374.3098

1=我意识到大学英语学习主要靠学生自学;2=课余时间我经常自觉主动地学习英语;3=我喜欢在老师的指导和评价下学习英语;4=我不喜欢听老师讲的太多,而希望学生参与课堂活动;5=我认为知识应该由老师来传授,而不是由学生去发现;6=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经常把老师当做权威;7=我认为自主学习不等于否定教师的作用。

从表1可以看出,学生愿意在英语学习中充当更积极的角色,他们意识到大学英语的学习主要靠自学。在老师的角色上,学生还是很依赖老师的指导和评价,非常肯定老师的作用,但是他们并不把老师当做唯一的知识来源和学术权威。可以看出英语网考后学生们对自主学习的态度更加积极。在访谈中,学生们也表达了自学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不过他们同时也希望老师能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帮助,比如给他们介绍好的英语学习网站等。

2.学生的学习动机。

表2 学生的学习动机

8=我对英语很感兴趣;9=我学英语是为了通过四六级考试和平时的学业考试;10=我学英语是为了毕业后更容易找到一份好工作;11=我学英语是为了考研或为出国做准备。

通过表2,我们可以看出,英语网考对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访谈中有一位学生说:“英语视听说课激发了我对英语的兴趣,因为在看电影的同时我们还能学习一些有用的日常表达,我非常喜欢视听说课。”更多的学生则表明,在大二的英语学习中,通过大学英语四级和六级考试是他们学习英语的最大动力。

3.学生的学习策略。

根据O’Malley and Chamot’s (1990)的研究,学习策略主要分为元认知策略(包括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材料、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估),认知策略和社会情感策略。Wenden(1985认为学习策略是自主学习的关键。表3至表7分别呈现的是英语网考前后学生英语学习的策略变化。

表3 制定学习计划和选择学习材料

16=除了教材外,课余时间我会阅读报刊杂志或观看英文节目;17=我会选择收听英语广播或上英语网站来学习英语;19=我经常制定自己的英语学习计划;34=我会到图书馆去借阅与英语学习有关的参考书和学习资料。

表3中,英语网考后更多的学生在开始制定自己的英语学习计划,开始选择通过阅读英文报刊、观看英文电视节目、收听英语广播和登录英语学习网站等方式来学习英语。而在利用图书馆资源来学习英语方面则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在访谈中我们也了解到,学生们在知道即将参加的英语网考题型后,在学习中就不再拘泥于课本,而是更多的去接触一些真实的英语语料。学生们也表示他们非常愿意通过网络来学习英语,但是因为学校没有对学生开放计算机实验室,上网对他们来讲并不是很方便。有一位学生也表达了这样的困惑:“英语网站上的信息太多,我总是不能很好的选择和利用。而且我经常都是背离了学习的本意而去听音乐、看电影或者打游戏了。”

表4 自我监控

20=我会按照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学习计划;22=我注意了解自己在英语学习中的进步和不足;23=我会有意识地把新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语言实践中去;33=我会比较不同的学习方法,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表4中,很明显我们可以看出,英语网考后更多的学生开始根据学习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学习计划,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开始注意自己在英语学习中的进步和不足,并有意识的把新学到的知识运用语言实践中。学生们表示,仅仅依靠老师的监管是不够的,他们自己必须要管理好自己的英语学习。

表5 自我评估

21=我会反省自己的英语学习是否取得了进步;24=当我学过一个知识点时,我会自我检测是否真正掌握了;25=考试和作业中出现错误我会加以分析总结;28=用英语和别人会话后,我会反思自己使用的英语是否有错误;29=在使用英语过程中发生错误时,我会总结经验避免犯同样的错误;37=我常常自己找自测题来检测、评估学习效果。

表5中,英语网考后学生在自我评估方面做得较英语网考前要好的多。更多的学生开始在英语学习中自我反省、自我检测、自我分析并总结经验避免同样的错误。有一位学生说: “英文网考之前我很少找自测题来做,但是为了在英语网考中取得好成绩,我做了大量的听力测试。”

表6 认知策略

12=我上课时会有选择的记笔记。13=在课堂学习中我会进行积极地思考。14=在课堂上,我总是积极参与课堂活动。26=在练习听力时,我清楚自己哪部分听不懂。27=在练习听力时,我会抓住听力材料的要点和重点来理解大意。30=别人讲英语时我总是很专心地听。31=在练习口语时,我不害怕会讲错。32=遇到生词我不急于查字典,而是根据语境来猜测它的意思。

表6中,在与课堂有关的学习方面,英语网考后学生表现得更积极。在听力方面,英语网考后学生们更清楚他们的弱点并能抓住听力材料的要点和重点来理解大意。在口语和阅读方面,学生们在英语网考前后的变化不大。学生也表明因为英语网考里没有口语的考察,所以他们就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与考试有关的内容上了。因为听力比重加大,所以他们都非常重视听力的学习。

表7 社交策略

15=在课外我喜欢参加英语演讲、英语角等活动;18=我会与其他人合作学习并交流经验;35=我会尽量创造学英语的环境;36=在英语学习中,我会主动克服不利于英语学习的情感因素(如焦虑、自卑、害羞等)。

从表7中我们可以看出,英语网考前后学生在参加英语演讲赛、英语角以及与他人合作学习交流经验方面变化不是很大,表明学生没有意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缺乏合作学习的精神。不过在主动创造学英语的环境和主动克服不利于英语学习的情感因素方面较之英语网考前有所改善。学生们表示,以前一天听半个小时的英语就不想听了,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调整,现在每天都能坚持听一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

从这部分的调查可以看出:1.英语网考很明显地促使学生更多地关注听力技巧和选择真实的英语语料作为学习材料,如选择看英文电视节目、听英文广播和登录英语学习网站学习英语等。2.英语网考提高了学生在课内课外自主学习的意识。3. 英语网考的导向和英语视听说课的开设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4.英语网考促使了学生学会使用一些学习策略,有助于促进自主学习。5.学生也表达了对英语网考的积极态度并希望有更多的机会通过网络来学习英语。6.本次英语网考没有涉及口语的考察,也造成了学生对口语的忽视。7.另外,英语网考也初步暴露出学生在利用网络自主学习时的一些困惑,如网络信息的选择等。

四 结论与建议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英语网考对学生的自主学习产生了较强的反拨效应,总体来看正面效应大于负面效应。笔者根据调查结果就如何促进网考对自主学习的正面效应,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如下建议:1. 建立自主学习中心,让学生在平时使用网络来学习英语,选择真实的英语学习材料,才能真正使用英语网考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2.鉴于学习策略对自主学习的重要意义,要把学习策略的训练纳入正常的课堂学习中来。3.口语的考察要在英语网考中体现出来。4. 英语老师要发挥更大的作用,要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协作者和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切实的为网络环境下的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有力的帮助。

[1]Alderson, J.C. amp; Wall, D. Does Washback Exist? Applied Linguistics, 1993,(14):115-129.

[2]Bailey K M. Working for Washback: A Review of the Washback Concept in Language Testing. Language Testing, 1996,(13): 257-279.

[3]Holec H. 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M]. Oxford: Pergamon, 1981.

[4]Brown, H.D. 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JC: PrentieeHal, 1987.

[5]Hughes A. 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6]教育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1号), 2007.

[7]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8]金艳,吴江.大学英语四、六级网考的设计原则[J].外语界,2009,4.

ClassNo.:H319.1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蔡雪岚)

WashbackEffectsoftheIntranet-basedEnglishTestonLearnerAutonomy

Li Yuehua

The background of this article is that the Internet-based College English Test Band 4 (IB CET4) was carried out on trial in some of the Chinese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since December, 2008. The researcher devised the format and content of the IBET referring to that of the trail IB CET4 and carried out the Intranet-based English Test (IBET) in Xinxiang Medical University. The researcher combined washback theory and learner autonomy theory to do a survey of 140 sophomores’ learner autonomy before and after the IBET with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s. 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the IBET had a strong washback on sophomores’ learner autonomy and there were more positive washback effects than negative washback effects. And the research also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promoting its positive washback effects on students’ learner autonomy.

washback; the IBET;learner autonomy

李越华,硕士,讲师, 新乡医学院外语系。

1672-6758(2012)06-0089-3

H319.1

A

猜你喜欢
学习策略我会听力
我会分辨
我会玩
小小艺术家(2018年3期)2018-06-11 15:31:46
Units 7—8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1—2 听力练习
我会煮饭了
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策略探讨
一种使用反向学习策略的改进花粉授粉算法
基于微博的移动学习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