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略史梦兰《止园诗话》

2012-11-30 13:43:48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论诗永平诗话

王 双

(唐山师范学院 中文系,河北 唐山 063000)

论略史梦兰《止园诗话》

王 双

(唐山师范学院 中文系,河北 唐山 063000)

史梦兰《止园诗话》秉承清代地域诗话写作传统,“或以诗存人,或以人存诗”,以纪人兼论诗体例,谈遗闻、明交游;彰懿行、导风雅;述选诗、萃诗章;赏佳句、评诗风。于漫录赏评之中,礼致前贤之意、拳拳桑梓之情昭然可见。同时,对于彰显一方艺文,弥补志乘缺如,标领北地诗话都起到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

史梦兰;《止园诗话》;纪人;论诗

《止园诗话》系晚清京东硕儒史梦兰撰,附于他选辑的《永平诗存》中。史梦兰,字香崖,号砚农,又自号竹素园丁,直隶乐亭人。同治十年(1871),史梦兰“于桑梓间劬咨度、殚搜采”[1(序)],历经咸丰、同治两朝的《永平诗存》二十四卷纂就付梓。光绪己丑(1889年)又刻成续编四卷。全书蒐亡订坠,收清代顺治至光绪年间永平府所辖滦州、迁安、抚宁、昌黎、乐亭、临榆(包括清初之山海卫)、卢龙一州六县一百八十一家诗人之两千六百余首作品。其中百一十七人名下列有史梦兰所撰《止园诗话》。史氏诗话秉承清代地域诗话写作传统,“或以诗存人,或以人存诗”[1(凡例)],以纪人兼论诗体例,谈遗闻、明交游;彰懿行、导风雅;述选诗、萃诗章;赏佳句、评诗风。语言亲切有味,于漫录赏评之中,礼致前贤之意、拳拳桑梓之情昭然可见。同时,对于彰显一方艺文,弥补志乘缺如,标领北地诗话都起到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止园诗话》之纪人及事

章学诚在《文史通义·诗话》中将诗话分为“论诗及事”与“论诗及辞”两大类,这一分类方法,颇得当代诗话研究大家郭绍虞先生的称许。他说:“论诗话,我常以为章实斋(学诚)说得最好。他把诗话分为论诗及辞与论诗及事二例,这确可看出这种情形。”[2(序)]但对一部诗话而言,很可能是兼而有之,很难截然划分。因此,郭绍虞先生在后来的《清诗话·前言》中便将之划分为两大流派和两大支流:“论诗之著不外二种体例:一种本于钟嵘《诗品》,一种本于欧阳修《六一诗话》,即溯其源,也不出此二种。其界于二者之间的,只能说是欧派的支流;至于专论诗格诗例或声调等问题的,又可说是钟派的支流。大抵这两派,《诗品》偏于理论批评,比较严肃;《六一诗话》偏于论事,不成系统,比较轻松。”[3(前言)]史梦兰《止园诗话》纪人及事,长短不拘,随笔漫录,既类于史家之传记,又与子部之杂家相通;论诗及辞随感而发,摘取佳句以资赏评,笔调轻松,文风亲切,故概属欧派支流。但在这二者间,其更长于纪人及事。清末永平一地文人之嘉言懿行、美谈胜事、心灵图景、生活样态,史梦兰之导提风雅、发扬道统之举皆由此可见。

(一)谈遗闻、明交游

史梦兰十九岁从滦州毕梅先生游,自道光辛卯(1831)至咸丰丙辰(1856)二十余年间入棘闱者达十余次,但屡荐不售,故中年以后绝意进取,于家乡专心奉母教子之余,课徒会友。这一情形《止园诗话》中多有记述。如“少从予学诗,下笔即迥不犹人,故所作多新奇之色”[1,p568]的从侄倪垣;慨叹“自景君没而吾道孤矣,惜哉!”[1,p530]的门人张山;“居恒从余假阅藏书,日尽数十卷,往来更换,使者疲于奔命”[1,p327]的滦州王一晋。而对“恒与余过从,乐数晨曦,亦时有唱和”[1,p489]的临榆郭长清和“与余相处最久,唱和亦最多”[1,p379]的乐亭常守方的记述则更是情味绵邈,笔韵深长。当我们读到史梦兰欲邀守方相度昌黎止园,而守方突然病亡时,能感到史梦兰笔端流出的深深伤痛和遗憾。而史梦兰在记述违例将非盖棺定论之人从侄倪垣的廿余首作品附刊于《永平诗存》卷末时,叔侄间那种自嘲谐谑之态亦生动呈现。这些都是还原史梦兰晚年生活样态的珍贵记录。

(二)彰懿行、导风雅

史梦兰品端学粹,志趣风雅。他虽以养亲不仕,绝意进取,但时以士绅身份关注地方吏治,通过著述、修志、诗文唱和等导提风雅、赓续道统、讽喻世事、臧否官吏。他在《袁大令仲宾以纨扇见贶诗以谢之》中写道:“骄阳如酷吏,威逼汗交流。忽惠清风至,全教畏日收。”[4(卷三)]其《曾文正公挽诗二首》亦云:“中兴事业出儒生,附翼攀麟萃众英。拨乱顿教寰海静,撑天何意泰山倾。”[4(卷五)]对此,其同里子侄孙国桢在《尔尔书屋文钞》序中评曰:“先生于寻常应酬之作,皆有切理餍心之致。其于正人心、扶世教,与夫褆躬应务之体,要昭然若揭。”[5(序)]基于这样的思想根基,史梦兰《止园诗话》在纪人之时,对人物的孝道善行,廉风政绩大加称颂,广为撰录。如为人方正,言笑不苟,事亲以孝闻的乐亭李陶山和卓荦有至性的昌黎崔子玉。陶山“侍父疾,累月不解衣带。父尝泣谓曰:‘人言久病床前无孝子,今吾以病久知孝子矣!’”[1,p162]“子玉八岁失怙,一哭顿绝,日凡数次。……及母卒,送葬匍匐八十里,观者皆坠泪。”[1,p504]还有愿减己算以益母寿的临榆王朴,和母卒后庐墓三年的李明生等。对这些孝友纯笃之人的记述,起到了表彰懿行,弘扬世风的作用。

除了纯孝之士,史梦兰对洁己爱民,兴利除弊,以维世道、正人心为己任,且做出不凡政绩的才名藉甚之人更为钦佩,记述时也更详实、生动。从其所述中可以看到“实心任事,在郾囹圄空虚。后以办灾劳瘁,卒于官。民自四乡来吊者累月不绝,丧归之日,有送至三百里外者”[1,p500]的滦州王凤森;历任蓝田、泾阳、渭南等县,所至爱民教士,兴利除弊,被誉为“陕西第一好官[1,p154]的迁安马学赐;居官瘠省甘肃合水、环县,待民“诚意感孚,如家人父子。租赋比不登,捐奉代民完欠”的迁安李昌舒。昌舒于大旱之时,“免冠徒跣,稽首城隍祠,共神荷校以祷”[1,p199-200]的所为,不仅令民叩头环泣,读来也令我们动容。此外,还有练团勇,修军械,以勇武和智谋击败粤东海盗的迁安高继珩等。史梦兰对这些历有循声,深得绅民爱戴的廉明之士的描述,对于成人材、振文教,维护、校正“政统”,规范、廓清地方吏治都发挥一定作用。

二、《止园诗话》之论诗及辞

《止园诗话》共计117则,每则据其所见,长短不拘,最长为卷十四马恂目下2 146字,最短为卷三张坦目下37字。117则中58则只纪人事,59则人事与赏诗、论诗兼之。这些论诗的部分,反映出史梦兰的诗学倾向和审美追求,也为我们勾勒出《永平诗存》的选辑路径。

(一)述选诗、萃诗章

史梦兰在《永平诗存》凡例中说:“吾郡文人刻有专集者甚鲜。佘一元《潜沧集》已久佚不传。编中所录,除林山人徵韩《忘余草》……得见全稿外,余皆采诸总集,访之故家。后有同志君子,尚其搜广远寄,汇成大观。”[1(凡例)]这段话为我们简略地勾勒出史梦兰编纂《永平诗存》时的选诗路径。而其具体的采录、访问、搜求情形则记录在《止园诗话》中:“所录数首,乃从郭廉夫比部搜讨而得者。”[1,p411]“所录三诗乃得诸昌平杨复庵学博少抄本。”[1,p162]“殁后其妹德华手辑寄示,亟登一首。”[1,p406]“其元孙女蕙卿适吾邑姜生文德,藏有诗稿一册。余索观之。”[1,p471-472]也正是由于史梦兰的不惮勤苦和潜心访罗,除《永平诗存》采录的2 500余首作品外,《止园诗话》中还存录了59位诗人602首作品的佳句或完篇。这些作品与《永平诗存》一起,汇成了清末永平一地诗歌创作的胜景。

(二)赏佳句、评诗风

史梦兰门人张山在《尔尔书屋诗草》序中写道:“故其为诗也,性情溢于词章,经籍焕为文采。不染叫嚣之习而声调自高,不矜驰骋之能而情景俱尽”[4(序)]这虽是对其恩师诗歌创作的评价,我们由此也可略见史梦兰的创作追求和诗学主张。基于此,史梦兰在《止园诗话》中对诗歌的评赞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清丽妍绵,无尘埃气;二是不拘声律,格调自然;三是吐嘱风雅,比类唐宋。如他反复以诗笔、诗才清丽、清健,不染尘嚣、俗嚣、浮嚣,无尘埃气、非躁心人所能领取之语评王册、蔺士元、臧维城、王瑞征诸人;以不为声律拘、格调自然、志和音雅、风人吐嘱评李润林、高继珩、王朴、王凤森等。而以晚唐风味、唐人三昧、唐人宋调、唐宋风韵、嗣响唐音来品评诗人更多达十余处。被史梦兰当作典范拿来比类的唐宋名家亦有随州(刘长卿)、青莲(李白)、许丁卯(许浑)、樊川(杜牧)、昌谷(黄庭坚)等人。这些论诗之语虽言简意赅,但均为有感而发,出自胸臆。同时也是史梦兰诗学主张和审美追求的具体体现。

三、《止园诗话》之价值

史梦兰《止园诗话》作为清末北地诗话的翘楚,在弘扬一方艺文,弥补志乘之缺,标领北地诗话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

诗话作为一种叙述文体,具有“存人”、“存诗”的文献传播功能。“在大众传媒缺如的前报刊时代,能够传播(即今所发表)单篇作品的载体只有两种——诗选和诗话(包括笔记)。不只是清代,实际上在以前漫长的岁月,诗话都与诗选一道充当了文学期刊和杂志的角色,为作品提供了一个发表和被阅读的公共平台,充当了作品的保存者和传播者。”[6,p19]史梦兰《止园诗话》共计117则,3万余字,它为我们真实地记录了清末永平一地诗人为官一方、造福于民;幽潜乡邦、课徒讲学;槖笔从游、交游唱和等生活图景和或纯笃恬淡、直谅耿介,或散淡潇洒、疏狂不羁的性情风貌。同时,它还为我们留存下59位诗人602首作品的佳句或完篇。这些珍贵的记录,可使清末永平一地志行高洁、文学优长之士藉以不朽,永平闾里乡间弦歌邹鲁的彬彬艺文之盛得以彰扬。

清代地域诗话的编撰大多与修志有关。史梦兰曾应府、县之聘纂修了《永平府志》《乐亭县志》《迁安县志》和《抚宁县志》,对永平一地的文献极为熟悉。因此,在撰写《止园诗话》时他可以根据所需,自如地选用资料。或与志乘所记相仿佛,或补志乘之缺。如《永平府志》载迁安高继珩治居广东电白,练团勇、退海盗后即将归家,“濒行,民士泣送者满路。”[7(卷六十四)]对此,史梦兰《止园诗话》补上士民献扁联一事,并录其一联:“煮海著贤声,小试盐梅手段;筹边昭伟略,早储兵甲胸中。”[1,p212]对杨在汶梦见自己前身为女子而作《感旧梦》一事,史梦兰补录了自己所和的《感旧梦》:“仪容不为轮回改,怪得留侯似妇人。”[1,p359]这类补录材料,因皆为作者亲身经历或寓目所见,故显得非常真实生动。《止园诗话》中还有诸多未能进入志乘之人的记述,如“才福相兼”、“闲静工诗”[1,p458]的滦州王太宜人窦氏;“临大节乃能从容刚绝”[1,p464]的滦州阴烈妇李氏;“平喜吟咏,善丝竹,书法亦极秀整”[1,p317]的临榆布衣王权;“工书善画,晚年书多以指或以木笔为之,而苍劲尤绝。作诗不讲声律,出语颇有奇气”[1,p444]的乐亭布衣袁嘉敖等。这些记录为我们了解晚清妇女及布衣平民的生活样态提供了可靠材料,故更富史料价值。

清代诗话较之前代具有文献丰富、作者众多、流派丰富的特点。据蒋寅在《清诗话考》的统计,“清诗话存世书籍已知977种,亡佚待访书籍随手记录,也有506种……综合现有的资料,仅见存书目和亡佚待访书目,已得书1 438种,清诗话超过1 500种是没有问题的。”[8(自序)]在这数量庞大的清代诗话中,地域诗话又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类。因为随着明清以来区域经济的普遍开发,人们的地域文学观念也日渐清晰。伴随着地方志与文学总集、选集的编纂,地域诗话创作也趋于繁盛。但由于北方诗学远不及南方兴盛,北人所著诗话甚为稀少。我们以张伯伟和蒋寅统计的清代地域诗话为例:张伯伟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一书中列出清代地域诗话30人、37部[9,p503]。蒋寅在《清代郡邑诗话叙录》一文中为 30部清代郡邑诗话写了提要[10,p177-204]。除去二者间的重复,可见清代地域诗话48部。这其中,属于北方诗话的仅有乐亭史梦兰的《止园诗话》和民初仿其体例的昌黎李梦花《碣阳诗话》。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清代地域诗话

(续表1)

《止园诗话》作为清代北方地域诗话创作中的一枝独秀,使之毋庸置疑地具有标领北地诗话创作的重要地位和价值。但由于文献庋藏深芜,人们阅读不便,加之《止园诗话》刊附在《永平诗存》中,未被辑成单册,因而至今除蒋寅先生在《清诗话考》和《清代郡邑诗话叙录》中为之写过300余字的提要外,尚无人对其进行系统研究。如今,借《永平诗存》的点校出版,《止园诗话》亦得以面世,对其研究也会更加深入。

[1] 石向骞,等,点校.永平诗存[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2011.

[2] 郭绍虞.宋诗话辑佚[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 王夫之,等.清诗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4] 史梦兰.尔尔书屋诗草[A].续修四库全书:第1541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5] 史梦兰.尔尔书屋文钞[A].续修四库全书:第1541册[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6] 蒋寅.清诗话的写作方式及社会功能[J].文学评论,2007 (1).

[7] 史梦兰.永平府志.光绪五年刊本.

[8] 蒋寅.清诗话考.[M]北京:中华书局,2007.

[9] 张伯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2.

[10] 蒋寅.清代郡邑诗话叙录[A].中国古典文献研究 1993-1994年合辑[C].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

(责任编辑、校对:王文才)

A Brief Discussion on Zhiyuan Shihua

WANG Shuang

(Department of Chinese,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Tangshan 063000, China)

Zhiyuanshihua is a commentary poetry collection written by Shi Meng-lan. Adhering to the regional tradition of Qing Dynasty, i.e. talking about the authors or commenting on the poems. As a brilliant representative of poetry anthologies in northern China, it shows literary achievement of northern poetry, and fills in the blanks in the history of poetry.

Shi Meng-lan; Zhiyuanshihua; on people; on poetry

唐山师范学院科学研究基金项目(11ZY01)

2012-02-28

王双(1965-),女,河北抚宁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

I206.2

A

1009-9115(2012)03-0018-04

猜你喜欢
论诗永平诗话
教师节
踢球
认识形近字
元好问“诚”与“雅”的论诗主张
河北画报(2020年8期)2020-10-27 02:54:48
闲吟居诗话(五则)
中华诗词(2019年10期)2019-09-19 09:00:04
诗话
中华诗词(2019年10期)2019-09-19 09:00:02
Effects of Maixuekang Capsules Combined with Edaravone on Serum MMP-9, S-100β Protein Levels and Neurological Functions in Patients with Hemorrhagic Cerebral Infarction
新诗话
扬子江诗刊(2017年1期)2017-01-17 06:25:08
论诗四绝
剑南文学(2015年2期)2015-02-28 01:15:19
衔月楼诗话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