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改良小肠排列管治疗反复粘连性肠梗阻25例体会

2012-11-29 16:30:50田权威潘志欣毛成银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2年4期
关键词:肠粘连气囊小肠

田权威 潘志欣 谭 博 毛成银

河南临颍县人民医院普外科 临颍462600

粘连性肠梗阻主要是因各种腹部手术引起腹腔粘连而导致肠内容物在肠腔内不能顺利通过和运行。部分患者由于反复发作且发作周期越来越来短、症状逐渐加剧,不得不忍受再次甚至多次手术的痛苦。2006-01—2011-01,我们在50例反复发作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中,按入院顺序随机抽出25例,应用自制改良小肠排列管(M-A管)进行小肠排列术,并与25例按常规方法治疗的患者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0例患者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37~67岁,平均(51.6±6.5)岁。纳入标准:(1)腹部手术史≥2次。(2)腹部手术为良性病变。(3)均经腹部X线摄片确诊。(4)无明显手术禁忌证者。将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术前评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改良M-A管的制作:采用硅胶双腔管,管径0.5 cm,长7 m,在其中1个管的3.5 m处管壁上打侧孔20个,间距约1.0 cm,孔径约0.2 cm,管末端设有气囊和金属头,气囊与管的另1个管腔相通。

1.2.2 手术方法:对照组:常规采取肠粘连松解术,术后通过中心静脉置管给予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组:在肠粘连松解的基础上,距十二指肠悬韧带15~20 cm处对系膜缘空肠壁上,预置一荷包缝线,直径约1~1.5 cm,中间戳孔,经此孔置入M-A管,充满气囊,在气囊和金属头的导引下,跨过回盲瓣,将头端放置于盲肠,“S”形排列小肠。结扎预置荷包线,并做一长约5 cm的浆肌层隧道包埋该管后,于左上腹戳孔把M-A管引出体外。并将造瘘口肠管的浆肌层和壁层腹膜固定3针,注意勿使肠管成死角。术后第3天,在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的基础上,经改良M-A氏管行肠内营养支持。营养液由微量泵持续泵入,剂量由小逐渐加大,浓度有稀逐渐变稠,不足部分有肠外营养补充,直至增至2 000 mL/d。在手术2周后,逐渐(分2~3次)拔出M-A管。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的术后再次出现肠梗阻例数及再次出现肠梗阻的平均时间均有明显差异,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治疗费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2组住院天数、医疗费用、术后再次出现肠梗阻例数及平均时间比较

3 讨论

粘连性肠梗阻多继发于腹腔手术后。文献[1]表明,腹部外科手术后约90%腹腔存在不同程度的粘连,其中40%以上会引起粘连性肠梗阻。肠管的扭曲、成角即可导致肠梗阻。若行单纯肠粘连松解术,再次出现梗阻的几率较高,且周期呈缩短趋势。为避免术后复发,往往加行小肠外排列术。但小肠外排列缝合固定操作复杂,手术困难,切术后常有慢性腹痛,现已很少应用[2]。我们将自制的改良M-A管放置到几乎全部的小肠内,利用M-A管的柔韧性,使小肠顺位产生粘连,避免了成角粘连引起梗阻。此外,我们通过此管早期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有效维护了患者的营养、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本组资料显示,放置改良M-A管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平均治疗费则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证明应用改良M-A管治疗反复粘连性肠梗阻是安全、有效的,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1]Ellis H.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adhesions:Focus on intestinal obstruction[J].Eur J Surg,1997,557(Suppl):5-9.

[2]李文东.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和预防[J].中国胃肠外科杂志,1999,2(2):77-78.

猜你喜欢
肠粘连气囊小肠
灌肉
用好小肠经,可整肠除湿热
基层中医药(2021年6期)2021-11-02 05:46:16
一根小肠一头猪
故事会(2019年10期)2019-05-27 06:06:58
高田气囊案
中国汽车界(2016年1期)2016-07-18 11:13:33
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肠粘连合并阑尾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肠粘连的形成机制及预防措施调查
成人先天性小肠旋转不良长期误诊1例
腹腔镜及开腹手术治疗肠粘连的围术期指标观察
Observation on Activities of Air Sac in Opened Body Cavity of Chicken
气囊助浮大型导管架下水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