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自铎 董帮应 巴 伟
(1.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安徽 合肥 230051;2.安徽大学,安徽 合肥 230601)
为使研究的问题集中和有针对性,首先有必要对文章涉及到的一些基本概念与范围做一些理性的梳理、交待和规范。
虽然,产业的结构升级与调整是当前学术研究和实际工作者使用十分频繁的一个词,但实际上人们是从不同层次和方面对其进行描述和应用的。比较多也比较规范的是关于三次产业的划分,即在人类发展进程中,产业结构的演变由低向高进化,由传统的农业为主逐步向工业生产进而向服务业为主的转变。但实践中这种判别标准只是对一个国家或独立的地区经济才有现实意义,而且这种判别标准至少是几年甚至几十年乃至更长时期才能得到验证的。因此,在现实中谈论产业的升级多是以第二产业为对象的。又由于有关第二产业中升级涉及的方面太多,内涵上不便归纳,即使一些学界中的某些大家,谈及这方面的研究都是十分模糊。如一位在学界和政界都有较高地位的学者在其有关产业升级的专著中也没有能对产业结构的升级作出定义和规范。而本项研究中又必须要给予一个明确的说法,否则在表述中就会产生概念上的歧义。由此笔者对相关的研究做出归纳和梳理,目的不是要做理论上的剖析,而是为了文章前后叙述的方便和一致性。总结起来,有关产业升级有以下几种划分方法:
1.三次产业结构及升级。产业结构的这种划分方法及其升级比较简单明了。即根据第二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即可判断出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完成工业化或工业化所处阶段。而当GDP中的第三产业占居于主要成分时,就意味着一个国家或地区进入后工业化社会。根据GDP中一二三次产业的比重做为产业进化的高低级判断标准,虽然简单方便也很重要,但这样的一种升级是需要假以时日,其升级的具体过程也是十分复杂的,道路更是多种多样的,相关研究成果也是颇有建树的。而且这样一种产业升级所研究的对象多是对一个国家或相对独立的地区才有意义。因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由于分工和资源秉赋的不同,可能有的地方农业和矿业比重大些,但并不妨碍整个国家工业化或产业高低的判断,当然也不代表这个国家没有实现工业化。如美国产业演进就是其代表,即是由农业向汽车、钢铁与建筑业再到信息高速公路为轨迹的。
2.有关第二产业的结构与升级。当前,有关这方面的产业结构与升级研究的成果最多,但研究的角度、划分的标准则又是多种多样的,甚至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如以产业的行业部门为标准,产业升级的过程多是由轻纺工业向重化工业、再到机电工业、进而是IT产业,以至当前的新兴战略性产业。一个国家工业化在其兴起阶段多是从轻工业开始的。这是由于轻工业生产要求的设备投资少,而产品又多是居民生活必需品,产品容易卖出,投资收回周期短,从而能为进一步的工业化提供原始积累。当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且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与消费的升级,同时也是为了为轻工业提供更多更好更先进的设备,产业结构就要过渡到以重化工业和机电工业为主阶段。这个阶段的发展程度也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产业的进一步升级是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并直接出现一批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产品,由此而进入IT阶段。IT产业的兴起与发展,不仅生产和开辟出新的产品和市场需求,而且在改造传统产业方面发挥很大作用,使得产品质量提高,生产中做到节能节料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当前大力倡导的新兴产业则主要是为了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和开拓新需求新市场,这是建立在科技发达和创新的基础上,其发展的状况直接关系到经济的能否可持续发展和解决日益困扰人们的环境问题。这是人类对产业的更高级追求。
又如以主要要素投入或集约程度为判断和划分标准的,主要有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区分。这种划分在日本的产业升级中最为明显。要指出的是,这种划分标准与产业的行业部门的划分与升级有一定的关联。如轻纺工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重化工业就需要有较多的资本投入,而机电行业尤其是IT产业以及新兴产业,在需要大量投资的同时更需要有科技和人才的投入。从一定意义说以生产要素投入的集约度划分的产业结构是产业的行业部门划分标准的另一种说法,多是为了研究和分析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其作用和意义也是显而易见的。不过要指出的是投入要素的密集程度是相对而言并具有阶段性特征的。如汽车、机电产业甚至IT产业中的手机、电视、电脑等生产,既需要核心技术,生产过程中也需要大量劳动力,而钢铁产业由于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其用工已有很大降低。这种划分主要是从总体特征上划分的。
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结构分类与升级。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以及企业形态中跨国公司的出现,资源要素的配置已在国际范围内进行重组,分工深入到生产加工的多个阶段,零部件生产及装配、服务外包向国外转移,一个产品由多个国家、地区生产,形成跨国跨地区的产业链。在这个产业链分工中有加工过程的上下端之区分,也有分工上技术复杂程度的区别。如以产品生产环节的不同可分为简单组装、复杂组装、零部件制造,如果加上产前的研发、设计和产后的营销,生产经营过程就有多种阶段。各个阶段其技术含量是不同的,其利润的占有和分配也是不同的。那些掌握研发和核心技术以及拥有品牌的就占有主要利润,并起到控制作用,居于分工的高端;而那些仅仅是组装、加工简单零部件或仅进行贴牌生产的,就只有出卖劳动力,处于分工的低端;由此被称之为微笑曲线的分工模式,那些长期处于低端分工者必然力求改变状况,力求进入更高级的分工阶段。
此外,在这种分工模式中,近些年出现一些新的现象,一是生产服务业分离成为独立的行业。二是经营模式的创新和地位突现,营销对生产起到控制作用,由创新营销模式成为人们致力争取的主攻方向。
以生产的结果判断产业的高低级。这也有不同的标准:一是按产品的质量等次,能生产高档次产品尤其是品牌产品,表明其生产的技术好,市场竞争力强,当然处于产业的高端,否则只能贴牌生产。产品的质量与生产技术高低密不可分,而品牌则是多年的积累和多方面打造的结果。同时,品牌产品价格往往比一般普通产品卖价高出很多。所以品牌产品是企业乃至国家和地区所着重培育和提升的。二是市场竞争力。这是由劳动生产率和产品增加值所决定的。在产品的同等质量下,市场竞争力主要取决于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当然就是产业高级与低级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而所谓增加值指的是某产品(业)增加值占总产值的百分比,反映的是单位产品消耗的产出。在普遍追求资源节约型的工业化中,这显然是工业生产优劣高低的重要标志。
当然,产业发展的结构及其高低可能还有其他的划分依据和标准,如根据统计需要的18大类和47小类的行业部门划分等。仅从上面的分析来看,各自都从一个侧面来判断产业的高低及发展的指向。而经济的不同发展阶段又有不同的追求,同样,不同的地区或产业也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当我们深入地研究一个地区的产业升级和结构的优化与调整时,就需要从实际出发加以细分,才能为现实的经济发展和区域决策提供可供操作的措施或确定努力的具体方向。
关于产业转移同样也是当前研究比较多的一个问题,并在皖江承接产业转移中把它与产业升级紧密地联系起来。现在在皖江城市带地区普遍明确提出在“承转中升级,在升级中承接”的产业承接理念与原则。仅从理论研究上来说,产业转移同样也有许多尚未讨论清楚的问题,而且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看法和主张,其涉及的问题主要有:
从空间上说,产业转出地与转入地的结果的不同看法和政策取向。由此产生转移方式有梯度转移或反梯度转移。产业转移一般遵循梯度转移规律,即发达地区较低档次的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但随着现代交通、通讯的发展,产业的反梯度转移不仅是欠发达地区追赶发达地区的一种愿望,而且在实践中也提供了可能。
从产业转移的内容看可划分为产业转移和要素转移。产业转移的路径方面多是采取梯度转移形式,而要素转移则可能是双向性的。即也可能出现稀缺要素由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转移,回波效应和孔雀东南飞即是这种现象的理性归纳和生动描述。由此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对转出地和转入地的后果或影响是不同的。如发达地区的低层次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有可能把那些环境污染的产业带入转入地,转出地也可能由于过多的产业转出而出现产业空心化的情况。而欠发达地区的稀缺要素资本、技术、企业家转移到发达地区又不利这些地方的经济发展,这种转移对转出地显然是不利的。
总之,虽然总体而言产业转移有利资源的合理配置,也有利于转出地的产业升级和转入地的经济增长,会产生双赢的正面效果。但实践中也会带来一些问题,由此政府的干预调节也就有了必要。而要在产业转移中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更需要政府的参与。当然,政府的参与可能又会发生过多的行政干预,影响到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因此,产业转移中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也大有关注和讨论之必要。
推动产业升级是我国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战略目标的重要内容。作为南京都市圈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示范区都面临着一个如何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问题。安徽皖江城市带作为全国产业转移的示范区,面临着双重任务,一方面是通过自身的产业升级创造条件,以便更好地承接外地相对较高的产业进入;另一方面则应借助于接纳产业转移实现产业升级。同样,作为长三角核心区之边缘的南京都市圈既是产业转出地又是产业的承接地,也面临着自身产业的升级及带动周边地区的产业升级双重责任和目标。那么,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这两个区域如何做到产业的共同升级、经济的协调发展,首先要把握住区域特点。
1.区域特征描述
一是紧密而重叠的两个区域。南京市与皖江地区地理相近,长期以来就有着历史人文的多方密切交往。再加上现实的提倡,双方的关系进一步融合在一起。南京都市圈的提出有近30年历史,几乎与改革开放同步,区域合作融为一体的目标,多年来得到双方的认可与期盼。作为这个区域核心区的南京市主观有意客观也有必要向北向西拓展,而处于周边的皖江地区不仅有融入南京都市圈的愿望,而且在交通、城建等发展规划中都在有意识地向南京靠拢。相互之间的人员交往十分频繁,仅原巢湖市在宁从商从业者即达20万之多。安徽的农产品、原材料和高档商品消费均被南京吸引,而南京的技术、人才也在为皖江服务。人流带来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皖江产业承接示范区外来资金的一半以上来自于江浙沪地区,其中就有不少南京的投入。进一步从空间上说,皖江城市带与南京都市圈之间是一种重合和相邻的关系。按照规划,南京都市圈直接涵盖皖江的城市有马鞍山、芜湖、滁州和原巢湖等地,皖江承接产业示范区的另外一些城市如合肥、宣城、铜陵、池州、安庆等也与南京都市圈地理相邻。这种重叠、相邻的区域关系使得产业升级的定位复杂多样化,且有合力推进之要求。
二是逐步一体化的基础设施。如两地区共同使用空港,高速公路紧密相连,城际铁路在建,传统水运将有新的发展,通信的一体化在技术上已不存在障碍。交通的方便使得皖江承接产业示范区内城市已经或即将在1小时内直达南京。旅游、通关、商品检验等产业和行政体制一体化也开始有较大的进展。
三是经济发展水平的接近与差异较大同时并存。皖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内各市经济发展参差不齐。发展水平高的马鞍山在许多重要经济指标如人均水平与收入同南京接近。加上巢湖市的合肥总量指标与南京市相差不大。而那些发展相对滞后的原巢湖市、滁州市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人均水平与南京相比的差距又大很多。这种情况使得产业转移与产业升级出现多种走向、选择与模式。
四是产业同构对产业转移与升级影响的双重性。从较长时期或发展阶段而言,南京与皖江城市带的一些主要城市都进入了重化工业发展阶段,在向后工业化社会迈进中,南京也仅仅在接近程度上处于优先而已,并无本质上的差别。从具体的行业部门来说也存在着明显的同构现象。如南京、马鞍山、芜湖、合肥的钢铁、汽车、化工、装备制造等产业都占有较大的份额。这种状况一方面为产业升级带来方便,可以在同行业内进行分工细化和专业化;另一方面又可能在产业转移与承接中引起重复布点甚至低水平的恶性竞争。
2009年皖江城市及南京市部分经济发展指标
五是在南京都市圈内,某些地方既是产业承接地又是产业转出地。这既是针对该区域外部而言又是从区域内部来说的。这种双重身份给承接中的产业升级带来外部机遇和动力,如对避免和防止空心化有利;但也使问题复杂化,产业重组和结构调整的变化大,尤其是稀缺要素的流向呈现多面性。
正是由于上述区域多重性特点,所以本项研究更多的是考虑这两个区域相互之间如何推动等同升级的问题。这可能与出题目者的初衷有所不同。显然,这是实际出发的选择和定位。
2.共同推进产业升级的必要
作为紧密一体化的区域,无论是从区域协调发展还是从区域合作来看,共同推进产业升级都是十分必要的。具体地说:
一是有利形成区域共同竞争力,增强总体实力,避免恶性竞争。相邻或同一区域内如果不加强合作就是竞争,通过共同升级,实现资源的优化组合,形成合力,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劳动生产率,对各自都有利。
二是有利区域协调发展,达到双赢,缩小区域差别。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示范区与南京都市圈虽然在地理空间上相邻甚至重叠,但分属两省,即使在省内也是处于不同行政管辖范围,客观上又存在着较大的发展差距。由于财政体制分割,消除区域差别不可能过多地采用财政转移支付手段,通过资源要素优化组合和产业一体化高级化,创造出新的生产力,共同分享,以取得更多的收益,即由发展经济和市场化的方式缩小区域差距无疑是一个理性的选择。
三是通过合理分工,共同升级,可以避免产业的同构化进而把低水平的过度竞争降低到最小程度。
3.共同推动产业升级的约束因素
虽然,皖江城市带产业承接示范区与南京都市圈,有共同进行资源优化配置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要求和客观条件,但实事求是地说,其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障碍,有必要进行剖析,针对问题提出对策。
一是由体制制约而导致的政策导向性不足。在我国现阶段推进产业转移特别是促进产业升级需要有政策的激励,单纯依靠市场的引导是难以实现预期的目的。但作为跨省之间的经济合作区,政策正面激励不仅十分有限,而且可能出现反向的负面影响。如南京市作为江苏省会所在地有承担省内支持苏北发展的政策取向,不仅不可能把优惠政策惠及到外省,甚至有些政策影响到市场作用的发挥。而作为安徽的一些地区面对强者的竞争也有可能采取行政保护和过多的优惠手段,同样干扰了市场的作用。此外,不同的财政核算体制导致的利益分割,对如何实现合作推进中的利益共享也有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合作开发、合理分工的利益分配创新常会受到体制的约束。这一点与行政管辖区域内的两地合作是不同的。如合肥市与其下属的肥西县合作共建园区、共同管理,利益共享十分和谐,既推动了产业升级又促进市县区域共同发展,肥西由此而迅速进入全国百强县。
二是某些产业的同构性使得产业的合理分工难以形成。如汽车、钢铁等产业的生产基础两地均已基本形成,有各自独立的产品品牌,重新洗牌,按生产过程进行分工,改变原有格局的难度是不小的。产业同构化的负面影响,不仅表现在两个区域内部分工方面,也反映在对外的承接上,由于推动产业升级所需资源要素大体相当,客观上势必造成对外招商的过度竞争。
三是经济发展的差异性不大,梯度转移态势不大明显或难以成为主导模式。由此可能造成两个区域内部的产业转移推动力不强,集中优势资源、通过合理分工共同推动产业升级的活动空间不大。从总量上看,这两个区域共同的核心城市规模总量不大,功能特色也不大鲜明,对外辐射和带动力不够强大,甚至自身也需要引进和承接产业的转移,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出现竞争大于合作之情况。
如上面第一节所述,产业的高级低级有不同层次和不同方面的区别和要求。此外,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升级与标准与一国之内的地区之间的评价也是有区别的。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目标有的是从两个区域来说的,有些则主要是指南京都市圈尤其是南京的定位。根据上面第二节关于皖江城市带与南京都市圈两个区域特点的分析,承接产业转移示范的现阶段,其产业升级的重点和目标定位如下:
1.以大力发展新兴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努力促进三次产业结构有较大提升
服务业尤其是以生产型为主的新兴服务业的大力发展,既有利于改变区域内三次产业的结构,又有利于促进第二产业的分工分业,提升其生产专业化、服务社会化之水平。而经济学的常识是,分工的专业化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路径。第三产业的兴起还有利于城市就业的扩张和接受高层次教育者的就业,而人才的开发利用又为产业升级提供智力支撑。在这方面作为核心城市的南京大有作为,可利用人才优势,大力发展研发创新,产品设计、市场营销、生产与销售策划、信息传播、融资担保、招商咨询以及现代物流业、内外会计与法律服务等,以便为周边地区提供服务。这类产业的发展还有利降低交易成本。南京市交通区位优越,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多,科技人才数量多质量高,历史文化悠久,定位在大力发展新兴第三产业方面应有所作为,也能有所作为。
2.努力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有较大突破,争取在二次产业结构方面迅速升级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如知识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新兴产业的崛起与增长,对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保持可持续的高速增长,实现赶超发达国家目标,开拓新的市场需求等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发展新兴产业需要掌握先进和核心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其中许多产业也有利解决我国当前发展瓶颈,如新能源、新材料,有的则是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有的是有利于开辟新的市场需求,如汽车等,有的是带动力强的生物产业等。虽然目前新兴产业比重很小,尚处于萌芽和初始发展阶段,但这同样蕴含着巨大的潜力。当然,发展新兴产业需要有一定的条件,应要有选择性发展。但要作为一个方向,而且现实中这两个区域内已有一定的基础,如新能源汽车、信息产业等,发展是大有前途的。在这方面南京是有一定条件的。这里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48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3人,国家、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6家。正是由于这些优越条件,仅2009年南京市即获得国家科技奖3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奖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23项。关键是要把这些人才和成果转化到生产实践,以便在某些新兴产业方面实现突破。
3.以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力求在生产技术方面有较大升级
我国目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中,居民的最终消费需求仍然是吃、住、行、用为主,为最终消费提供产品的传统产业生产仍然占主体地位。但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传统产业的产品生产小到百元级的服装、鞋,千元级的冰箱、家电,大到万元级的汽车、住房、电脑,都存在一个使用什么样的手段和技术生产出什么样的产品问题。用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就是把现代科技嫁接到传统产业的生产过程,其带来的结果是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的双提高。而且在信息化基础上能直接生产出的计算机、电脑等计算产品,有的已经是目前的消费热点产品,有的将是不久城市管理和进入居民家庭消费的新产品。产业升级由此而进化,而且这种进入改造几乎可以渗透到各行各业、生产的全过程,甚至产前产后以及营销的各个阶段。这是当前推动产业升级有直接作用和可能做的一项重要工作。
4.以品牌打造和营销模式创新为手段,力求在产品的质量和推销手段方面实现升级
品牌是企业灵魂。现代工业竞争不仅仅是在产品的设计和生产过程,且已延伸到产后的营销,甚至产品的销售模式和流通渠道在控制着生产过程,由此创新产品的营销模式特别是新兴产业的产品营销创新越来越重要,也是当前人们努力进取和创新的领域。适应新的商业业态的需要,营销模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另外,在买方市场和人们收入水平日益增加及对时尚追求的情况下,有知名度的品牌产品不仅成为市场消费追求的宠儿,而且可以为生产者带来丰厚的超额利润。作为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以贴牌生产为主,只能争得加工费的辛苦钱。改变这种状况十分迫切,其办法就是要打造自己的品牌,推动产品的知名度、信誉度的升级。但客观地说,名牌产品的打造、产品的升级需要研发、生产和营销等多方面的合作,共同攻关才能做到,这是一个系统工程,相应地也需要多种条件配合才能达到目的。南京率先在这方面做出表率,在一些产品上引领整个区域的产品升级是具备条件的。如南京市不仅已经产生一批名牌产品,而且有一些权威的检测机构,另外还参与一些产品品牌的标准制定。如到2009年南京市有国家、省、市级名牌产品617个,其中中国名牌产品24个,省级名牌产品181个,市级名牌产品412个。在这些名牌产品中有一些还获得国家、省级质量奖。另外,南京市共有产品质量检验机构242个,国家级监测中心12个,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南京的一些行业还在产品标准制定上具有发言权。2009年全市修定的国际产品标准就有42项,国家和行业标准54项。新建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3个,当年新获得的“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5项,获国家、省质量奖的企业共达29个。南京市完全有条件以这些企业和品牌为基础,让周边地区共享并带动周边地区共同打造一批在全国和国际上知名品牌,使该地区生产的产品得到升级。
5.以优化产业链分工为切入点,在产品生产的集聚程度上实现升级
产业的集聚可以产生规模效益,并可推进产品生产分工专业化程度和分工的合理性,还可解决区域之间产品生产同构和相互之间的不当竞争问题。但作为相邻区域之间首先要解决因分工不当而带来的外部利益的冲突问题。否则区域内产业在生产上的集聚升级的目标难以实现,带来的不良结果就是布局分散,不按优势分工。为此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共同组织一些重要产业(品)的研发、生产与营销,从一开始就把产业的不同分工阶段的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克服目前普遍存在利益分配不公的微笑分工模式。二是合作共建开发区。目前皖江地区的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中有许多机遇和条件建设开发区,而且这里具有资源丰富而成本较低等优势,合作共建对双方都有利。通过共建,在统一体内促进合理分工,各自优势的发挥自然会得到解决。如果各自不顾自身条件,争相进入利益丰厚的加工领域,由此必然会出现分工秩序和产业布局紊乱的后果。
6.以产业、要素的双向转移为动力,推动资源要素的优化组合,使区域竞争力全面升级
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提升区域竞争力,而达到这一目的的重要手段就是要实现区域内资源的优化组合,并引进优质要素。作为两个不同行政区域内的资源、要素的优化组合,其关键一点是,不仅要有产业的自由转移而且还要有要素的双向移动。要素的双向流动不仅可以防止和避免出现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过多抽取优质稀缺要素的资本、人才和企业家,另一方面又将有碍环境的产业转移出去。若出现这种情况必然会遇到后者的拒绝和抵制甚至要采取行政干预。此外,欠发达地区不能过多地使用行政手段阻止资源的流出和外地产品的进入,也不能以财政的过多补贴吸引产业进入。这样做的结果对区域竞争力不是提升而是破坏。
如何推动皖江城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与南京都市圈的产业共同升级,需要理性的思考,对策的设计,更需要实践的创新。在这里对策措施的建议仅仅是根据上述分析从中获得的启示与看法。
(一)统一规划。在科学分析两个区域的特点和对国内外产业升级的准确判断基础上,通过政府高层协商和联系的平台,对这两个区域内产业升级的重点、生产布局、区域城市的功能、定位、各自的优势和分工,乃至研发、营销、主打品牌等进行具有权威性的合理规划。做好这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的关键是两个方面:一是要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优劣势;二是要处理好各自的利益关系。否则一个好的规划是无法做出来的,即便勉强而为之,也难以在实践中得到全面的贯彻落实,因为它得不到各地真心实意的赞同与拥护。
(二)坚持两个原则。即要坚持双方共赢和协调发展的原则。无论是产业转移还是区域间的要素流动,都是为了利益最大化,并对各方都要有利可图才有可能同心协力地做到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以提升产业层次。分属不同行政区管辖的区域之间本身就存在着利益的对立,如果协调不当,缺乏对产业升级后利益分享的合理机制,通过双方的合作共同推动产业升级的目标就难以做到。所谓利益共赢主要是要处理好研发与生产、生产与营销以及生产过程分工不同阶段之间的利益关系,既然是坚持一体化的区域推进方式就不能像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那样的微笑分工曲线的利益分配方式。要坚持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还由于在南京都市圈中的核心区虽然经济总量还不太大、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太高,但区域内仍然存在明显的差别。国家批准建立的皖江城市承接产业示范区是适应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大趋势做到的决策,其目的是借助于这个大势,促进欠发达地区更快地发展,以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在这个大背景和难得机遇中,皖江城市承接产业转移中提出承接中升级、升级中承接的设想,把产业升级与区域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如果在利益上得不到应有的提高,恐怕双方很难融入到一体。总之,两个紧密相联的区域如果不能做到协调发展,势必就会出现竞争大于合作的后果。
(三)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区域合作共同推动产业升级,涉及到多种关系,如果处理不当,设想的目标就难以实现。
一是处理好空心化与污染企业扩散问题。从国内外实践看,产业的大规模向外转移中有可能出现两种负面影响:一是转出地出现空心化,如果在产业转移中不能及时实现升级引入新的企业,当地的就业和财政收入就会大降。由此担心转入地往往对产业转移不予支持甚至采取行政阻力和不合适的政策导向。二是转出地把那些污染企业向外转移,而承接地因急于求成盲目不加区别地加以引入,包括皖江城市承接产业示范区在内的南京都市圈,由于具有产业承接地和转移地的双重身份,对外对内都要防止这两种情况的发生,都要加以避免,办法或途径就是在产业转移与承接中共同推动升级。这也是本项研究一再提出要共同推进产业升级之重要原因。
二是要处理好承接与培育内生动力相结合关系,从两个方面努力推进产业升级。这主要是从产业发展和优化环境条件两个方面来说的。在这个区域内既有承接外地产业之条件,内部又有较好的资源要素条件。要很好地把这两部分加以综合利用起来,共同推动产业升级,实现区域崛起,不可因重视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具体地说,南京等城市要利用好现有的人才、科技等优势,在承接中带动周边地区的产业升级。由此自己的优势得到了发挥,也有助于周边腹地的发展。对周边地区来说,做好环境建设尤其是优化软环境,通过创造良好的投资和发展环境,培育起内生动力,引入优质要素,相互结合才是推动区域发展的长久之计。
三是要处理好产业转移与要素转移之间的关系。这两个区域之间既有产业转移又有要素转移,但二者对转出地转入地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有差别的。总体来说,产业转移对转入地的影响除要防范污染环境之外多是积极的;如果转出地能及时腾笼换鸟,推动产业升级,防止空心化出现,也是积极正面的影响。由此产业转出地与转入地多是可以取得双赢的结果。而要素转移对欠发达地区的影响常常是负面大于正面,由此,在这两个区域中要积极采取措施促进要素的双向流动,防止由于核心区以优越条件吸引周边的稀缺要素,影响到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这也是共同推动产业升级中务必要处理好的问题。
(四)从四个方面创造条件推动产业升级。包括皖江城市承接产业示范区在内的南京都市圈,有历史与现实的广泛联系,空间区位相近和资源秉赋互补等多种条件提供合作、共同推进区域产业升级之可能。但仅仅靠这些客观条件是不够的,还需要进一步创造更多条件才能有力地加以推进。
一是要打造平等的政策环境,从体制上创造条件。对当前一些固有的体制弊端要全面革除并不现实,但对某些地方性的政策进行改革与变动是主观所能及的。且从实际看,对区域间深度合作的体制约束主要也是通过地方政策具体体现出来的。区域合作中要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政策的平等极为重要。目前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南京由于肩负着省里规定的支持苏北地区崛起的任务,出台一些优惠政策而周边地区尤其是外省地区享受不到,由此造成在产业转移中政策的不平等。二是作为欠发达的皖江城市带产业承接区,为了更多地吸引外资进入,承接更多的产业,优惠的政策可能有过头之嫌,也不利于市场的平等竞争。这两方面的情况都不利市场作用的发挥,都要加以纠正,尽可能做到区域内的政策平等。
二是要共同建立统一的市场。区域开放与合作最主要的体现是区域市场的一体化。商品要素的自主自由流动是实现资源要素优化组合的基本保障。无论是物质商品还是资源要素流动各自都不能采取保护、干预与歧视的举措,既不能对优质资源采取不当手段的政策吸引,也不能对一般要素流动采取限制和不公平的待遇。
三是要共同打造基础设施和一体化的人文环境。目前包括皖江城市承接产业示范区在内的南京都市圈内,交通、通讯等方面已有良好的基础,但距离区域一体化的要求尚有差距,需要进一步完善。如要加快城际铁路建设和水运交通,有些相邻地区之间的水、汽、电联网等。
此外,还要共同打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虽然皖江城市带产业承接示范区与南京都市圈地理相连甚至重叠,但由于历史、现实的多种因素影响,二者在发展理念、经营管理的方式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人文方面的差异若不能消除或沟通,相互之间的经济一体化必然受到约束,在这方面,皖江地区要抛弃一些陈旧观念,坚持思想解放,主动融入,接受辐射。这同样也是重要的基础性建设。
四是共同享用资源和品牌,把各自的优势充分发挥起来。区域合作的目的就是要通过优势互补,形成市场的共同竞争优势。而这种优势有的是来自于当地的资源秉赋,有的则是长期积累起来的要素、产品品牌等。要把这些优势利用起来就要共同享用,以发挥出最大效用。如在处理好利益分配和知识产权保护下共同享用人才、专利和自然资源,也可以共同享用产品品牌和市场营销渠道等等。
(五)构建五大平台,促进区域一体化。
一是建立政府高层协商交流平台。两大区域合作共同推进产业升级要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导。政府要发挥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关系到政策的调整、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产业升级规划与布局等,都需要政府发挥作用。为此,南京都市圈要建立市长或常务副市长决策层的定期会商制度,秘书长、发改委主任等部门之间执行层的定期不定期的交流制度,以决定合作和共同升级中的重大政策项目、布局及市场营销等重大问题。
二是共同协力建立以企业为中心的研发平台。产业升级需要技术创新的供给并要以企业为中心建立研发队伍,以便尽快地进入产业化生产。作为分属两省的两大区域做好这项工作,更要打破行政限制,鼓励跨区域以项目组织团队,以企业建立平台,允许共同申报课题、共同组织攻关、自由决定成果和利益的分享。各地在决定项目与投资等方面给予同样的支持而不是设置障碍。
三是建立共同的对外招商引资平台。承接产业转移合作和共同推进产业升级都离不开资本的投入和技术的引进,招商引资引智是推进产业升级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向。但目前各地都在自行招商,对招商者来说不仅成本大,而且相互之间常会出现拼政策比优惠,以及信息不畅而出现重复项目等弊端,招商的分散还使得单项投资规模过小。合作共同招商有利发挥整体优势,有利于避免重复和低水平的竞争等弊端,有利形成合力,扩大影响,也有利招大商引进尖端高科技产业。
四是共建信息交流平台。在当今世界信息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合作共建信息交流平台,一方面有助于信息的迅速传播和获取,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使用者的低成本。信息平台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有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市场动向、劳动力供给等,尽可能涉及多方面。
五是共同培育产业大军。产业升级既需要科技创新,同时也需要高质量的熟练工人。我国目前既缺乏核心技术的创新,同时也需要大量的高级一线产业工人,有许多高端高质量的产品不是设计不出来而是生产不出来。熟练工人不仅能制造出高质量的产品也能提高劳动生产率,还有助于工人自身收入的增长。但现实却是有大量劳动力,但缺乏合格的产业工人。南京有这方面的培训能力,皖江地区有大量劳动力,通过合作共同培育,显然也是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举措。
[1]徐从才.南京都市圈发展报告—2005[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
[2]徐从才等.2009年南京都市圈发展报告——南京都市圈现代服务业发展[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9.
[3]闫海州.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及影响因素[J].财经科学,2012,(12):50-57.
[4]朱汉清.要素转移与产业转移的比较研究[J].经济学家,2010,(12):58-63.
[5]杨治.产业经济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
[6]张兆同.产业转移政策有效性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11,(10):9-13.
[7]丁忠明,陈忠卫.安徽省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10[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5).
[8]孙克强.长三角年鉴—2010[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10.
[9]赵永新.战略性新兴产业须破三大制约——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长冯飞[N].人民日报,2011-08-08.
[10]薛海燕.南京创新驱动寻突破[N].经济日报,2011-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