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顺布和 包同力嘎
(内蒙古民族大学,内蒙古通辽028007)
常用蒙药止吐六味散由甘草、大米、柿子、蔓荆子、小茴香、芫荽果组成的散剂。具有止吐功能;主要用于呕吐,妊娠呕吐等病症。临床疗效良好。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蒙药分册》〔1〕。其药品标准草案仍缺含量测定项,为补充药品标准草案,对君药甘草以其含有效成分甘草酸为典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蒙药止吐六味散进行含量测定研究,为该药的深入研究提供试验方法。
1.1 仪器 :LC-10AT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SPD—10AVP检测器(日本岛津),N3000色谱工作站(浙江大学智能信息研究所);AUY120电子天平(max2208/82g d=0.1mg/0.01mg,日本岛津);KQ -100 型超声波清洗器(昆山);DiamonsilC18色谱柱(250mm ×4.6mm,5μm,迪马公司)。
1.2 试药:蒙药止吐六味散由内蒙古蒙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120622)、内蒙古库伦蒙药厂(批号 120716)、乌兰浩特中蒙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20310)提供。甘草酸单铵盐对照品(批号110731-200615,供含量测定用),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甲醇为色谱纯;水为高纯水;其它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2.1 色谱条件〔2-6〕:色谱柱: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Diamonsil C18 5μm 4.6mm ×250mm);流动相:甲醇-0.2mol/L醋酸铵溶液 -冰醋酸(67:33:1);检测波长:250nm;流速:1.0ml/min;柱温:30℃。在该色谱条件下,样品中甘草酸可达基线分离,其它成分对测定无干扰,理论板数按甘草酸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
2.2 试验溶液的制备
2.2.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甘草酸单铵盐对照品4.05mg,精密称定,置10ml量瓶中,用流动相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0.5ml,置10ml量瓶中,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含甘草酸单铵盐0.2069mg,折合甘草酸0.2025mg)。
2.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样品粉末约1.2g,精密称定,置具塞三角瓶中,精密加入流动相50ml,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40KHz)30分钟,取出,放冷,再称定重量,用流动相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2.2.3 缺甘草阴性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缺甘草阴性对照品粉末约1.0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照上述2.2.2项下方法制备,即得。
2.3 线性关系及其工作范围的考察:精密吸取甘草酸对照品溶液 2.5、5.0、7.5、10.0、12.5μ,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测定其峰面积(A)。并以峰面积(Y)对甘草酸的进样量(X)进行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y=37004 x+439.1,相关系数r=0.999 8。结果表明,甘草酸对照品进样量在0.506 5~3.543 8μ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性显著。
2.4 精密度试验:精密吸取同一份供试品溶液10μ,在上述色谱条件下依法重复进样5次,记录色谱图,测定其峰面积积分值。结果其RSD为1.26%,表明精密度良好。
2.5 稳定性试验:同一份供试品溶液,分别于0、2、4、6、8、10小时,精密吸取10μ,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测定其峰面积积分值。结果其RSD为1.13%,表明供试品溶液在10小时内测定稳定性良好。
2.6 重复性试验:精密称取同一批供试品,按上述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6份,分别精密吸取10?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其峰面积值。结果甘草酸的RSD值为0.96%。表明该含量测定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
2.7 回收率试验:取已知含量的样品约0.6g,计6份,精密称定,分别加入一定量的甘草酸对照品溶液,照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得供试品溶液后进样测定峰面积,并计算回收率,结果甘草酸平均回收率为98.63%、RSD为0.96%。
2.8 样品测定:取止吐六味散约1.2g,精密称定,置具塞三角瓶中,精密加入流动相50ml,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40KHz)30分钟,取出,放冷,再称定重量,用流动相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VI D)测定。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10?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其峰面积值,计算甘草酸(C42H62O16)含量。结果表明止吐六味散中甘草酸的平均含量不低于0.33%,其结果见表2。
表1 止吐六味散中甘草酸的含量(n=5)
选用HPLC法对止吐六味散中甘草所含甘草酸的含量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精密度高、稳定性好、重复性佳、结果准确。甘草酸的平均回收率为98.63%,RSD为0.96%(n=6),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本品中甘草酸含量的方法可用于止吐六味散质量的定量控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蒙药分册〔S〕.北京:1998,65.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59.
〔3〕史桂兰,胡志浩.甘草酸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J〕.天津药学,2001,13(1):10 ~12
〔4〕黄能惠,李诚秀,罗俊,等.甘草酸铵的药理作用〔J〕.贵阳医学院学报,1995,20(1):26
〔5〕惠寿年,董阿玲.国内对甘草酸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J〕.中草药杂志,1999,30(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