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叔子
时代发展的召唤:科学与人文交融
杨叔子
杨叔子
当今,时代潮流发展的亮点、国际竞争的焦点,就是科技的发展与竞争。科技高速发展,突飞猛进,科技高速发展,覆地翻天。科技本身是中性的,什么人用,怎么用,就带来科技的两面性,成为双刃剑。工业革命以来的科技发展历史与当前的科技发展状况,还在继续证明美国未来学者约翰.赖斯比特(J.Naisbitt)在他1999年出版的畅销书《高科技.高思维──科技与人性意义的追寻》(High Tech High Touch:Technology and Our Search for Meaning)中所表达的忧虑。此书被译为中文,2000年5月由新华出版社出版。作者在中文版序中更明确地表达了这种忧虑:科技“给人们送来神奇的创新,然而也带来了具有潜在毁灭性的后果”。社会是和谐还是对立?环境是友好还是劣化?资源是节约还是糟蹋?人类社会是持续发展还是走向毁灭?怎么办?他坚定地认为,要作人性的思索:“我们是谁?我们应成为怎样的人?我们应怎样去实现?”禅宗六祖慧能讲得深刻:“正人用邪法,邪法亦正;邪人用正法,正法亦邪。”
大自然创造了人类,人类创造了文明、文化。人类以大自然作为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以文明、文化作为生存与发展的方式。如果讲,生物界以基因的遗传而延续,以基因的变异而演化;那么,人类以文明、文化的传承而延续,以文明、文化的创新而发展。文化是人类社会的“基因”。文明的核心是人、社会的价值观的取向,文化既是文明的表现形式,又是文明的精髓实质。文化实质上就是“人”化:以“文”化人,以“人”化物。文化使人从动物人变化为社会人,从野蛮人进步为文明人,从低级文明人提升为高级文明人,一句话,使人逐步成为真正的“人”。胡锦涛同志2006年11月10日在全国文联、作协代表大会讲话中深刻指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是人类生命繁衍、财富创造的物质文明发展史,更是人类文化积累、文明传承的精神文明发展史。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镌刻着文化进步的烙印。”
今天,我们之所以强调科学与人文交融,亦即强调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交融,强调这一交融是时代发展的潮流与召唤,因为这一交融既迫切需要,又完全可能,根据有三:第一,这两者的功能不同,不能缺一;第二,这两者的关系紧密,同源共生,互动互补,不可分割;第三,这两者的交融重要,提高人的素质,而国民素质是第一生产力。
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有段极为精彩的名言,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康德著作全集》的直译本将其译为:“有两样东西,越是经常而持久地对它们反复思考,它们就越是使心灵充满常新而日益增长的惊赞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法则。”人,生活在世界上,既要以大自然作为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就要同外在物质世界打交道,最博大者莫过于宇宙星空;又要以文明、文化作为生存与发展的方式,就要同内在精神世界打交道,最深邃者莫过于文明、文化的道德法则。人同外在物质世界特别是同自然界打交道,主要靠由此而产生的文化结晶——科学文化;同内在精神世界打交道,主要靠由此而产生的文化结晶——人文文化。此即科学文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认识外在物质世界的实际,按其科学规律办事,可以说,要解决的主要是“是不是”(即“这是什么”、“这是为什么”、“这是什么方法”)这一求真的问题;显然,科学文化是“立世之基”、“文明之源”。凡一切违背外在物质世界的实际与科学规律的,不但失去文明之源,而且必遭自然淘汰。人文文化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了解内在精神的需要,按人文关怀办事,可以说,要解决的主要是“应不应”(即“这应该是什么”、“这应该是为什么”、“这应该是什么方法”等)这一求善的问题;显然,人文文化是“为人之本”、“文明之础”。凡一切违背内在精神世界的需要与人文关怀的,不但必蒙社会唾弃,而且可导致文明崩溃、毁灭!
康德
总之,科学文化的主要功能是“立世之基”、“文明之源”,是求真,是工具理性,而人文文化的主要功能是“为人之本”、“文明之础”,是求善,是价值理性。显然,科学文化必须为人文文化奠基,人文文化必须为科学文化导向,即真为善奠基,善为真导向;不然,必出大乱,必致失败。
人文是“为人之本”、“文明之础”,至少包含六个方面:
其一,人文文化决定着一个民族的存亡。
民族概念主要是人文文化的概念,而绝非自然基因的概念。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自己特有的人文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基因”。一个民族丧失了自己的文化,这个民族实质上就不复存在,存在的只是一个种族而已。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说:中国,与其说是一个政治实体,还不如说是一个至今唯一幸存的古老文明实体。为什么只有中华文明这个古老的文明历经磨难乃至濒于危亡而能唯一地存在而延续至今,而且还在不断向前发展呢?原因在文化。中华文化含有深刻的哲理,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创造力与生命力,突出表现在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中所体现出的整体观上,而爱国主义更是其核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国重于家,家重于己。我们强调弘扬民族文化,不仅是为了建设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而且是为了世界和平、繁荣、进步能让中华文化推向世界,做出自己能尽而又应尽的一份贡献。
其二,人文文化严重关系着国家的强弱。
国家强弱有三个关键因素:经济实力、军事实力与民族凝聚力。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民族凝聚力是人和,其核心就是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孔子的学生子贡去做官,他请教孔子应该如何从政。孔子讲:足食,足兵,民信,而且民信最重要。粮食充足的发展就是经济实力,兵力充足的发展就是军事实力,而民信的发展就是民族凝聚力。“人心齐,泰山移。”
孔子
其三,人文文化严重关系着社会的进退。
社会的进步,是包括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内的全面进步。没有物质文明的进步,没有科学技术的发展,文明就失去了源头,就是野蛮、愚昧、落后;没有精神文明的进步,没有人文文化的发展,没有人对人的人文关怀,就是卑鄙、无耻、下流。而且如果有了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物质文明,但失去了精神文明,抛弃了人文关怀,那就是大灾难,社会必崩溃!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日本的野依良治2007年在北京一次有关科学技术发展的研讨会上尖锐指出:“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如果我们的价值观不改变,我们将面临灾难。”
其四,人文文化决定着个人人格的高低。
人格是度量一个人人性、情感、品行的尺子。一个人的品质或思想素质,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最基础的是人格,中层是法纪观念,顶层是政治方向。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绝对是第一位的。方向一错,全盘皆错。然而最基础的是人格。没有人格,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法纪观念,更不可能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没有人格的人,讲得再漂亮,其实是明知在骗自己,更明知在骗别人。最基本的人格就是诚信。孔子讲得深刻:“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中庸》明确指出:“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
其五,人文文化严重影响着个人涵养的深浅。
个人涵养包括言行的文野、度量的大小、见识的远近、待人的厚薄、处事的宽严等等。个人气质往往体现出个人的涵养如何。
我一再推荐学生读两篇苏轼的文章:《留侯论》与《贾谊论》,前篇论张良,后篇论贾谊。两人都极有才华,张良成功了,贾谊失败了。因为贾谊“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张良呢?志大量大,才足识足,能“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有过人之节”,能忍常人不能忍的事情。俗话讲:“退一步海阔天空”。这绝非处事无原则,而是审时度势,放眼长远,不失于一时的冲动。
苏轼
其六,人文文化严重关系着个人思维的智愚。
美国神经心理学家斯佩里,1982年因研究人的大脑而获诺贝尔奖。他发现:左脑功能主要同科技活动有关,同严密的逻辑思维紧密相关;右脑功能主要同文艺活动有关,同开放的形象思维、直觉、灵感、顿悟紧密相联。创新之源在右脑,而且其记忆量是左脑的一百万倍。
有的研究还指出,人类大脑进化五百万年来形成左脑、右脑如此分工,而人的重大决策几乎全部由右脑作出。但左、右两脑相互依存,右脑做出重大决策往往以左脑逻辑思维活动的结果为基础。当然,要有高超的想像力、强大的创造力,一定要高度重视人文文化,开发右脑。
人文文化归结有两大作用:陶冶情感,升华精神境界,纯洁人性;活跃思维,发挥原创潜力,启迪灵性。
这绝不是讲科学文化不重要。科学文化是“立世之基”、“文明之源”,即它是生产力发展、社会文明进步的源头,是正确思维过程的基础,是发现、发明、创造的可靠手段,是追求真理的精神动力。科学文化归结也有两大作用:认识世界,发展社会生产力;严密思维,开辟正确的认识道路。
科学文化、人文文化同源于实践,共生于大脑,同产于大脑对在外在世界中实践的反映及其对反映的加工。科学文化反映外在世界及其真实性、唯一性,即承认客观实际,提炼客观实际的本质,追索客观实际的规律。人文文化又何尝不是如此?王之涣的名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承认站得高,望得远这一事实。尽管他不知道地球是球体,站得高,视线与地球的切点就远,望得就远这一原因。提炼客观实际的本质,文艺家追求作品不仅要“形似”,而更要“神似”,神似就是提取万变不离其宗的本质。漫画家几笔就把对象活灵活现画了出来,其实这几笔就是对象的特有本质,就是现代数学研究图形变换的“拓扑学”中的“特征不变量”。不管图形怎么变换,“特征不变量”是不变的。可以说:神似者,提取“特征不变量”之谓也。追索客观世界的规律,仔细研究一下《岳阳楼记》,它不但是一篇绝妙的风景描叙文、一篇伟大的政治论文,而且是一篇道地的诊断学术论文。诊断的对象是“迁客骚人”,案例是“古仁人”。诊断的第一步是测得信息,是“霪雨霏霏”时的“感极而悲”的“悲”,是“春和景明”时的“其喜洋洋”的“喜”;第二步是提取特征,是“以物喜”,“以已悲”;第三步是诊断,将“迁客骚人”的“以物喜”,“以已悲”特征同“古仁人”的“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做一对比,结论就出来了,“迁客骚人”不是“古仁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类了。
人文文化反映精神世界及其感悟性,多样性,即体现精神世界的感悟,反映精神世界的多样,满足精神世界的追求。科学文化又何尝不是如此?科学文化讲的公理,作为某一门科学基础的公理,就是“不言而喻”、“不证而明”的,不证就是无法证,这就是证明不出来,这就是感悟。前沿科学,例如宇宙来源、物质深层次本质、生命起源、思维本质,等等,就有种种说法,这就是在无法证明时的感悟而产生的多样性。还有世界上有“为艺术而艺术”的,也有“为科学而科学”的,都是满足精神世界要求。
正由于科学人文同源共生,势必互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上两段所讲,正是如此。
又由于科学与人文功能不同,它们形态势必互异,即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在它们的知识、思维、方法、原则这文化内涵各层面互异。科学知识主要是一元的,科学思维主要是逻辑的,科学方法主要是实证的,科学原则是求真;科学文化是知识体系,要能尽可能完美地符合客观实际。而人文知识往往是多元的,人文思维往往是形象的、直觉的,人文方法往往是体验的,人文原则是求善,人文文化不仅是知识体系,而且是价值体系,要能尽可能完美地满足精神需要。
又正由于科学与人文功能不同,形态互异,但同源共生,而又互通,因此,两者势必在知识、思维、方法、原则各层面不但互补,而且互动。人文贯穿科学始终:为科学导向,为科学提供精神动力,为科学开辟原创性源头,为科学的应用与发展搭建深广的舞台;科学也贯穿人文始终:为人文奠基,为人文提供素材,为人文保证正确思路,为人文的发展与表现提供犀利的武器。至于精神层面,精神是知识、思维、方法、原则的交融与升华。人文精神是精神,科学精神也是精神,本质上都是人文精神,他们都追求更深刻、更普适、更永恒,都要求真、务善、完美、创新。科学精神侧重于求真务实,人文精神侧重于求善务爱,它们的核心都是完美、创新。
在此,应强调指出: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人文中有科学的基础与支撑;社会科学更是如此!没有人文的科学是残缺的科学,科学中有人文的动力与精髓;工程技术更是如此!显然,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分裂是假命题,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分裂、科学实践与人文实践的分裂是真问题,是老大难题,是具有危险性、灾难性的现实问题!在我们的教育与实践中,不能割裂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也不能割裂文化内涵各层面:知识、思维、方法、原则与精神。
其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交融,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追求。
在求真基础上的求善,在求善引导下的求真,方能形成全面的责任感,从而有动力,有激情,全身心投入,达到忘我境界,而创造性的奇迹往往在这个境界中迸发出来。
其二,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交融,有利于形成完备的知识基础。
知识是文化的载体。没有完备的知识,就没有完备的文化,就没有文化应拥有的强大力量。
其三,科学思维与人文思维交融,有利于形成优秀的思维品质。
思维是文化的关键。没有思维,文化、知识就不能发展、创新。优秀思维一要正确,这就要讲究逻辑;一要有原创性,这就要讲究形象、直觉、灵感、顿悟。
其四,科学方法与人文方法交融,有利于形成有效的工作方法。
方法是文化的根本。方法是知识、思维与实践的桥与路。科学方法讲实证,讲严谨、有序,讲理;人文方法讲宽松、讲活泼,讲情。合“理”顺“情”,自然有效。
其五,科学原则与人文原则交融,有利于形成对外的和谐关系。
原则是文化的精髓。科学原则承认客观,人文原则关怀客观;而客观世界必有差异,客观世界又务必和谐。有差异就须承认,要和谐就须关怀。
其六,科学原则与人文原则交融,有利于形成对内的健康身心状态。
科学求真,要生理健康,就得按客观规律办事;人文求善,要心理健康,就得按精神关怀办事,而且,心理健康往往起主导作用。马克思讲过:良好的心理状态,胜过十副良药对健康的支持。
科学可以说是天道,人文可以说是人道,科学人文交融可能就是我国优秀传统的“天人合一”。科学人文不同而和,和而创新。科学与人文之于社会、之于人,犹鸟之有双翼;只有两翼健劲,方能长空竞胜。约翰·赖斯比特在其《高科技·高思维──科技与人性意义的追寻》中文版序中最后讲:“我们相信,中国文明作为世界上仅存的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之一,在高思维方面能为人类作出许多贡献,例如中国人对天、地、人的看法,灵性、伦理、哲学和人际关系的丰富知识,随着中国和大中华圈的重新崛起,其宝贵文化传统的复兴与弘扬,也将为世界提供宝贵的‘高思维’资源,从而有助于我们在高科技时代寻求人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