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翠丽
近年来一些地区推广了春大棚青椒秋延后栽培技术,即通过剪枝和定向田间管理达到1次播种、育苗和定植栽培,出现2次产椒高峰,第1次出现在早春,第2次出现在晚秋。这种栽培方式生产出的青椒品质优良,比不剪枝的果实色泽好、光亮、个大、省工省事,比秋大棚栽培青椒省去育苗、苗床管理和定植等工序。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一、育苗
1、播期本地播种期1月上中旬。选用抗病、丰产、适应性强、生长势较强的杂交种中椒4号、早丰等,育苗在日光温室进行。
2、种子处理种子用55%热水浸泡搅拌至30%,再泡6-8小时,换清水搓洗数次,直到无辣味时用纱布包起来,装入瓷容器里,容器口盖湿毛巾,放到28-30℃处催芽。每天冲洗数遍,经4天左右出齐芽,芽长1毫米即可播种。每亩播种量为120-150克。
3、分苗幼苗在4片真叶绽开时进行花芽分化,所以应在2-3片真叶时分苗于营养钵。分苗后为促进缓苗,白天保持28-30%,夜间20%左右。水分管理应以床面见干见湿为标准,浇水应普遍喷水与分别补浇相结合,小苗多浇水。
幼苗6叶1心时倒坨,使之离开地面,避免徒长。倒苗后坨间距离为3~4厘米,移栽标准:从播种到定植需75~80天,株高21-24厘米,已现大蕾。
二、定植
提早1个月扣棚烤地、晒土,以提高温度。结合整地每亩施腐熟农家肥5000千克以上,翻20厘米深耙平,垄栽,株行据25×50厘米,每亩3000~4500穴,双株。当棚内10厘米土温稳定在12~15℃,有5天左右晴天即可定植。
三、定植后管理
1、温度开始植株处在幼苗期,白天20-25%,夜间15—20℃。如果幼苗期温度低,不但生长缓慢,而且花芽分化不良。进入结果期以后,随着植株的生长,对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强,即使降至8-10℃也能很好生长。
2、水肥定植初期水浇得不要太大,以免降低地温。待门椒迅速膨大时,也是青椒生长最旺盛期,及时浇水追肥,每亩追复合肥30千克。进入盛果期土壤要经常保持湿润状态,相对湿度70-80%为宜,以抑制病毒病的发生与发展。
3、放风缓苗后开始放风。室内温度达到25-30℃以后,随着棚外气温的升高,要不断加大放风俩量。如果棚内温度高、湿度大,花粉粒从花粉囊中散出困难,影响授粉、受精。所以加强通风,可以有效提高坐果率。进入开花坐果期后,更要及时放侧风。
4、采收一般在果实肥大、皮色转浓、果皮坚实而有光泽时采收产量高品质佳。亩产3000-3500千克,产值4500~5000元。
四、秋延晚青椒的剪枝
剪枝最佳期为8月上中旬左右。第2次产椒高峰出现在10月上中旬,剪枝方法有两种。第1种方法主枝留6-9厘米长。
第2种方法主枝全部剪掉,只剩毛枝。剪枝后2天横切面拱包,3~4天顶芽,5~6天抽出嫩枝,7~8日天见叶,10天满棚见青,随即现蕾开花,15天坐果。按第1种方法剪枝的植株,留l对主枝、2层侧枝,每层侧枝分别为4个和8隔,整个植株按结12隔椒计算,每个椒0.075千克,每株0.9千克计算,每亩可产椒5000千克左右,每千克售价1元,产值5000-6000元。按第2种方法剪枝的植株,每个毛枝留2~3个侧枝,其余抹掉。可结12个椒左右,此种剪枝方法产椒高峰比第1种方法晚,产值与第1种相同。
田间管理:(1)剪完枝立即把棚内落叶清除干净。(2)剪枝后必须及时灌水施肥,每亩施尿素10-15千克,或大粪稀2000千克左右,施肥后浇水,并培。以后地面见干就浇水施肥,切忌大水漫灌。一般秋剪椒灌2~4次水,施2~3次肥。也可在修剪后7天左右,用0.3-0.5%磷酸二氢钾和0.2%尿素混合液进行叶面喷肥,促新枝叶健壮生长:
五、病虫害防治
1、病毒病从苗期起重视早期防蚜虫,用40%乐果乳油800-10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乳油8000倍液喷雾,隔7天喷1次,共喷3次。
2、辣椒疫病用58%瑞毒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60%瑞毒铝铜800倍液喷雾,5-7天1次,连喷--3次。
3、辣椒软腐病可喷洒农用链霉素250毫克/千克或新植霉素200毫克/千克。
4、棉铃虫用10%e二氯苯醚菊酯乳油3000-4000倍液喷雾,抓住3龄前适时喷药,隔7天喷1次,共2-3次。
(作者单位:150200黑龙江省农业广播学校五常分校)